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谁动了我的银行账户?美华人超300人银行存款被盗!

谁动了我的银行账户?美华人超300人银行存款被盗!

文章来源: 英伦大叔 于 2022-06-05 14:07: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有一段视频在美国华人圈传开,很多华人开始因为这个视频纷纷取消了对大通银行(Chase Bank)账户的来往业务。

究其原因,是在今年年初,陆陆续续有大通银行华人储户开始出现卡被盗刷和冒领的现象,受害者们,第一时间和银行联系之后获得的处理意见非常迟缓,或不满意,一些华人选择报警,但是由于处理调查事件期间还是出现险些被盗刷的现象。

于是受害者们向美国法拉盛社区守望互助队寻求帮助,在5月28日聚集在纽约法拉盛缅街夹39大道的大通银行门,前高举着用中英文写着“大通没有担当!只会搪塞!”的牌子示威抗议。

抗议者均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遭遇过大通银行账户的存款不翼而飞,多数是被人冒用身份从银行柜台或远程将账户钱款取走。据统计,目前这次的涉案受害者已经超过300人,而且基本都是在缅街夹39大道的这家大通银行开户的储户。

抗议示威事发后,银行选择了道歉,并承诺将在4周内进行补偿,这对于大多数受害储户来说,还是比较好的结果。

身份信息泄漏或是罪魁祸首

其实在法拉盛以外的地区亦发生大量类似案件,今年5月,布鲁克林就有华人男子报告说,他的美国银行账户被盗走5000美元,还有华人报告说其加密货币投资账户被盗走13万美元。

而在马里兰州的非华人社区也有不少人中招,据马里兰州居民反映,放进邮筒打算寄出的支票全部被盗。随后,银行账户出现异常,多出很多并非本人操作的交易记录。

而窃贼似乎是先通过盗窃信件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再冒充受害人取钱。

之所以受害者在不同地区数量增加,一方面,除了存款被冒取后,找了银行也报警了,会遇到银行和有关部门的相互踢皮球的困难之外,还有一方面是华人社区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不足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例如很多人在找工作中会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加上对英文不熟悉,一些处理流程不熟悉,即使出了问题,很多人自己搞不清楚,也请不起律师,或者是没想过请律师帮助,这样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制造假的身份证件去银行取钱。

其实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个人信息的保护都是值得注意的,不要认为发达国家、高度文明就一定会在个人信息上有“大家都会遵守原则”,垃圾短信链接、骚扰电话、冒名办卡、公共区域Wi-Fi链接等都可能会让你的信息泄漏。

所以提高意识才是王道。

美国这是要明抢华人了?

这种拉仇恨博眼球的论调实在是可笑,毕竟现在是中美特殊时期,涉及到华人群体大多数不良案例后,很自然会让人开始浮想联翩,但理性的分析之后,会发现,其实就是团伙诈骗犯的技术所为,而且这样的行为并不仅存在大通银行,或者说不仅仅在美国,还有其他地区也会有。

还记得今年4月19日在河南村镇银行私吞储户钱事件吗?事发后已经超过45天了,但是依然还没有任何的结果。

涉案受害者来自全国各地,基本都是收到银行提示“系统更新”为由拒绝储户转账和取款的要求后,受害者才开始慢慢发现即使到柜台也无法取现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受害者都是通过度小满、京东金融、天星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将钱存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新东方村镇银行,以及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黟县新淮河村镇银行等6家银行,接近3000个存储和投资账户资金从千万到几十万不等,涉及资金超过12亿。

根据最新的通报,其中4家村镇银行的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随着事件的发酵,储户们还在焦急等待如何找寻“消失”的存款,而存款是否可以失而复得,不得而知。

内部行为,全额赔付

银行里的钱丢了,储户们最关心的就是“我的钱咋拿回来?”,所以到底是赔付还是补偿,主要看这钱是内部所为还是外部所为,这也就是决定了最后受害者们可以拿回多少钱。

2018年,英国汇丰银行的7名客户遭到银行里的钱“不翼而飞”的经历,经过调查后发现是银行内部职员利用职权转走钱,涉案达9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85万元),银行在第一时间全额进行了赔付。

无独有偶,今年2月,英国 68 岁的老太太凯瑟琳在银行存入18000 英镑(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全部不翼而飞。银行对此进调查后,发现是银行内部人员所为,事情被曝光之后,员工从银行辞职。银行将钱补偿给凯瑟琳,但未从该员工追回任何现金。

所以说如果是在海外账户,如果可以判定为内部员工所为,则基本就是可以拿到全额赔付,但是如果是外部所为,那么补偿的金额比例就不好说了。

例如前不久在加拿大,多名华人在银行的账户中被莫名丢失大量储蓄款,就是因为判定是电子转账欺诈案,而无法获得赔偿和补偿。毕竟当客户的登录信息和IP地址被盗用来进入网银账户时,要证明盗刷和转账的人不是他们非常困难。

所以在遇到海外账户问题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储户不在海外,但是有海外账户的,一定要定期核查自己的账户,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可以帮助自己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如何看待华人这次示威行动?

回顾美国这次大通银行的处理初步结果,银行方面已经作出了4周内补偿承诺,有人说这是靠“示威”获得的承诺,因为从第一笔钱的不翼而飞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时间,通过内部投诉机制等获得合法诉求并没有奏效,而华人集体开始通过示威游行的方式获得美国社会的关注,提速了处理效率,以及提高处理效果,算是华人在美国的一次不小的社会政治胜利。

诚然对于获得补偿是不错的结果,但如果说是一场美籍华人在美国社会政治胜利,那还是为时过早。

近年来,海外华裔在各种不同场合进行抗议示威的行为变得普遍起来,例如2018年,布鲁克林华人社区惊现肮脏辱华涂鸦,当地华人社区聚集起来进行示威抗议,这起事件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地多家媒体予以大篇幅报道。

还有今年1月美国华裔在司法部门前抗议示威高呼“学者不是间谍”,以及前不久在加拿大数百华人集结在埃德蒙顿市政厅前抗议示威,对近期同时发生两起加拿大华人被残忍杀害的案件表达愤怒和不满。

示威游行只是一种表达群体观点的出口,不能说没有效果,毕竟这是西方可以比较容易接受,以及西方思维的表达方式。海外华裔“入乡随俗”的群体发声值得肯定,但并不意味着是获得政治性胜利或是获得直接肯定的唯一路径和风向标。

海外群体的维权意识和方式方法“任重而道远”,换位思考,如果一个老外在中国遭到权利受损,面对不熟悉的文化背景,处理事务思维法律制度不同的环境,孤立无援中如何维权?同样道理,华裔在海外生存打拼也面临这些。抛弃阴谋说,抛弃隐忍说,海外群体在当地就地根植的空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 The End —

文/Jully, 编辑/Yugi,

文章参考 澎湃新闻、新浪财经

金融界、香港大公报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查看评论(8)

24小时热点排行

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骑摩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
马斯克20岁“女儿”意外亮相真人秀,穿露脐背心热舞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新教皇的芝加哥故居待售,房主称“像中了彩票”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ICE在纽约执法!多名亚裔被捕,华裔在内
中国篮协归化新规:球员要弃原国籍、学唱国歌
赵作海去世,冤案制造者结局如何?
特朗普:将对各国维持至少10%基准关税 但允许例外
印度前外交官:让巴基斯坦缓和局势 中国说的话好使
告别户口本!中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各地通办
特朗普又反悔?这次要推动上调“超级富豪税”
1.9万名村官被查背后 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
“你好呀,丁真!好多年了…”华春莹与丁真同框
英法德波四国领袖突访问基辅 表态力挺乌克兰
张本智和称深受雨果世界杯夺冠冲击:下次该轮到我了
他是中国国务院热门接班人?“三重派系”背景全都有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谁动了我的银行账户?美华人超300人银行存款被盗!

英伦大叔 2022-06-05 14:07:47

最近,有一段视频在美国华人圈传开,很多华人开始因为这个视频纷纷取消了对大通银行(Chase Bank)账户的来往业务。

究其原因,是在今年年初,陆陆续续有大通银行华人储户开始出现卡被盗刷和冒领的现象,受害者们,第一时间和银行联系之后获得的处理意见非常迟缓,或不满意,一些华人选择报警,但是由于处理调查事件期间还是出现险些被盗刷的现象。

于是受害者们向美国法拉盛社区守望互助队寻求帮助,在5月28日聚集在纽约法拉盛缅街夹39大道的大通银行门,前高举着用中英文写着“大通没有担当!只会搪塞!”的牌子示威抗议。

抗议者均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遭遇过大通银行账户的存款不翼而飞,多数是被人冒用身份从银行柜台或远程将账户钱款取走。据统计,目前这次的涉案受害者已经超过300人,而且基本都是在缅街夹39大道的这家大通银行开户的储户。

抗议示威事发后,银行选择了道歉,并承诺将在4周内进行补偿,这对于大多数受害储户来说,还是比较好的结果。

身份信息泄漏或是罪魁祸首

其实在法拉盛以外的地区亦发生大量类似案件,今年5月,布鲁克林就有华人男子报告说,他的美国银行账户被盗走5000美元,还有华人报告说其加密货币投资账户被盗走13万美元。

而在马里兰州的非华人社区也有不少人中招,据马里兰州居民反映,放进邮筒打算寄出的支票全部被盗。随后,银行账户出现异常,多出很多并非本人操作的交易记录。

而窃贼似乎是先通过盗窃信件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再冒充受害人取钱。

之所以受害者在不同地区数量增加,一方面,除了存款被冒取后,找了银行也报警了,会遇到银行和有关部门的相互踢皮球的困难之外,还有一方面是华人社区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不足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例如很多人在找工作中会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加上对英文不熟悉,一些处理流程不熟悉,即使出了问题,很多人自己搞不清楚,也请不起律师,或者是没想过请律师帮助,这样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些信息的不对称,制造假的身份证件去银行取钱。

其实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个人信息的保护都是值得注意的,不要认为发达国家、高度文明就一定会在个人信息上有“大家都会遵守原则”,垃圾短信链接、骚扰电话、冒名办卡、公共区域Wi-Fi链接等都可能会让你的信息泄漏。

所以提高意识才是王道。

美国这是要明抢华人了?

这种拉仇恨博眼球的论调实在是可笑,毕竟现在是中美特殊时期,涉及到华人群体大多数不良案例后,很自然会让人开始浮想联翩,但理性的分析之后,会发现,其实就是团伙诈骗犯的技术所为,而且这样的行为并不仅存在大通银行,或者说不仅仅在美国,还有其他地区也会有。

还记得今年4月19日在河南村镇银行私吞储户钱事件吗?事发后已经超过45天了,但是依然还没有任何的结果。

涉案受害者来自全国各地,基本都是收到银行提示“系统更新”为由拒绝储户转账和取款的要求后,受害者才开始慢慢发现即使到柜台也无法取现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受害者都是通过度小满、京东金融、天星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将钱存入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新东方村镇银行,以及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黟县新淮河村镇银行等6家银行,接近3000个存储和投资账户资金从千万到几十万不等,涉及资金超过12亿。

根据最新的通报,其中4家村镇银行的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吸收公众资金,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随着事件的发酵,储户们还在焦急等待如何找寻“消失”的存款,而存款是否可以失而复得,不得而知。

内部行为,全额赔付

银行里的钱丢了,储户们最关心的就是“我的钱咋拿回来?”,所以到底是赔付还是补偿,主要看这钱是内部所为还是外部所为,这也就是决定了最后受害者们可以拿回多少钱。

2018年,英国汇丰银行的7名客户遭到银行里的钱“不翼而飞”的经历,经过调查后发现是银行内部职员利用职权转走钱,涉案达9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85万元),银行在第一时间全额进行了赔付。

无独有偶,今年2月,英国 68 岁的老太太凯瑟琳在银行存入18000 英镑(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全部不翼而飞。银行对此进调查后,发现是银行内部人员所为,事情被曝光之后,员工从银行辞职。银行将钱补偿给凯瑟琳,但未从该员工追回任何现金。

所以说如果是在海外账户,如果可以判定为内部员工所为,则基本就是可以拿到全额赔付,但是如果是外部所为,那么补偿的金额比例就不好说了。

例如前不久在加拿大,多名华人在银行的账户中被莫名丢失大量储蓄款,就是因为判定是电子转账欺诈案,而无法获得赔偿和补偿。毕竟当客户的登录信息和IP地址被盗用来进入网银账户时,要证明盗刷和转账的人不是他们非常困难。

所以在遇到海外账户问题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储户不在海外,但是有海外账户的,一定要定期核查自己的账户,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可以帮助自己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如何看待华人这次示威行动?

回顾美国这次大通银行的处理初步结果,银行方面已经作出了4周内补偿承诺,有人说这是靠“示威”获得的承诺,因为从第一笔钱的不翼而飞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时间,通过内部投诉机制等获得合法诉求并没有奏效,而华人集体开始通过示威游行的方式获得美国社会的关注,提速了处理效率,以及提高处理效果,算是华人在美国的一次不小的社会政治胜利。

诚然对于获得补偿是不错的结果,但如果说是一场美籍华人在美国社会政治胜利,那还是为时过早。

近年来,海外华裔在各种不同场合进行抗议示威的行为变得普遍起来,例如2018年,布鲁克林华人社区惊现肮脏辱华涂鸦,当地华人社区聚集起来进行示威抗议,这起事件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地多家媒体予以大篇幅报道。

还有今年1月美国华裔在司法部门前抗议示威高呼“学者不是间谍”,以及前不久在加拿大数百华人集结在埃德蒙顿市政厅前抗议示威,对近期同时发生两起加拿大华人被残忍杀害的案件表达愤怒和不满。

示威游行只是一种表达群体观点的出口,不能说没有效果,毕竟这是西方可以比较容易接受,以及西方思维的表达方式。海外华裔“入乡随俗”的群体发声值得肯定,但并不意味着是获得政治性胜利或是获得直接肯定的唯一路径和风向标。

海外群体的维权意识和方式方法“任重而道远”,换位思考,如果一个老外在中国遭到权利受损,面对不熟悉的文化背景,处理事务思维法律制度不同的环境,孤立无援中如何维权?同样道理,华裔在海外生存打拼也面临这些。抛弃阴谋说,抛弃隐忍说,海外群体在当地就地根植的空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 The End —

文/Jully, 编辑/Yugi,

文章参考 澎湃新闻、新浪财经

金融界、香港大公报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