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硬着头皮,把大家骂的教材翻了一遍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1

因为认证信息是 " 教育博主 ",很多读者就在后台催关于 " 教材事件 " 的看法。说 " 灰鸽叔叔,你没说这事儿,有点小失望哦 "。

同志们,朋友们,你们是了解我的。

照着网上截图迅速跟进,不是我特别擅长的事儿。我孩子都上中学了,他的小学教材也早就进废品回收站了,我对那些教材实在是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说句实话,很多课程," 管用 " 的一直是老师自己整理的讲义、练习册,课本只是保底的 " 辅助 "。身边在用这套教材的,大多 " 没在意书上画了什么 "。

我得花点时间,把 " 问题课本 " 看一遍。

不但花时间,还花钱。说实话,可能有购买盗版的嫌疑。但现在疫情期间,去买书也很难马上到,更何况是教科书。先说声抱歉。

看完我才能说,写起来才有底气。愿意干这事儿的博主估计不多。

大家肯定没时间一本一本翻。那我得帮大家翻。

昨晚有新闻说,教育部已经责成人教社重绘插图,确保秋季使用。那就说说这个用了十年、" 被下线 " 的插图,到底有哪些问题。

2

大家痛骂的吴勇工作室,承接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的设计工作。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课本,总计 12 本。

每册都是一百多页,如果涉及到人物,大概单册在 200-300 人左右,粗略估算,大概是两千页不到的插画,画了大概三千多个儿童的形象。

比较让我挠头的是,绝大多数的批评贴文,都没有注明是几年级第几册第几页的,这就导致我不得不一册册去翻。说实话,很费事儿,也容易遗漏。

也可能我老眼昏花,有部分内容确实不太好找,或者是扫描版删除了?比如像下面这些,我没翻到:

如果有翻到的,也麻烦在评论区里提示一下,我可以去补全对应的下载信息。这两张图所反映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这不是 " 教育部责成人教社 " 的问题了,估计教育部自己也要被 " 责成 "。

还有一些,确实在课本里找到了。主要集中在二、三年级的教材里。

说两个有些奇怪的地方:

第一个,不少读者认为这套教材 " 丑化儿童形象 ",但如果你真的翻完所有 12 本教材,就会发现它的质量 " 很不稳定 ",甚至于," 曾经好过 "。

比如,你看一年级(下)的画面,是不是感觉好很多?

并不 " 难受 " 对不对?

各位,我特别推荐大家去翻一年级(下)的这本,上下两张对比一下,你大概可以感受到两个吴勇工作室的画风:

感觉工作室至少有两组画手,有一组画着画着退出了,另一组就主导了之后的画风。

后面这种画法肯定不符合主流审美,但它的质量同样 " 不稳定 "。像下面这张,也没那么别扭:

如果花上大半天,一页一页地翻完 12 册教科书,蛮无聊的,我翻得超快,也花了挺长时间。但老实说,我越看越怀疑,这个工作室是拿 " 样板房 " 去送审的,等真的执行的时候,就开始 " 放飞 " 了。

产品差距太大了。

扣个 " 丑化 " 的帽子有些武断,也不是说画师不能有些 " 独特风格 ",我们去艺术展时,不乏看不懂的作品。但教材这类书籍,不建议成为个性的跑马场,肯定要照顾 " 普遍审美 "。

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确需要整改。

3

作为家长,最忧虑的点是两个。

一个是 " 疑似色情 ",比如男孩子甩着丁丁玩三角尺。

网上传播的图片属实,来自二年级(上):

这个画法是很奇怪,鼓鼓囊囊弄个这玩意儿干嘛。也有博主说 " 数学书充满了这种故意 "。

" 充满 " 肯定不至于:

但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画者太沉迷于 " 宽松 " 衣着了。无论是大人孩子,衣服裤子常常松松垮垮,好像家里都没有电熨斗一样;所有的衣着都会习惯性地增加大量的 " 褶皱笔 "。

裤子的 " 褶皱笔 ",近乎执着地必须 " 两直线两斜线 ",哪怕画幅不够了,哪怕地方不够了,也要能补多少补多少,哪怕补出一个疑似丁丁也在所不惜。

感觉都买不到合身的衣服。衣服一垮,精气神自然就差。而且,这样的服装,画起来只有不方便。舍简就繁的风格,不太合常理,也难怪有家长怀疑是偶尔给 " 偷偷画丁丁找借口 " 的。

另一个是 " 意识渗透 ",比如故意画错国旗,故意美化国外品牌等等。

网上传播的图片大多也能找到。比方讲," 问题国旗 " 在三年级上,第 27 页:

国旗在绘制时出现了问题,肯定是要挨批的,但与此同时,在 12 册书中,和国旗有关的元素其实相当多:

国旗是这样的:

你少用一些,但都没用错,就没问题;你用了几百个,但有一个用错了,就肯定要担责任。

有一点点苛刻,但得认。

确实部分人物出现了国外元素,集聚起来看,简直要拍案而起;但一本一本看,因为出场人物极多,服装很复杂,偶尔会觉得有问题,但大概率会漏过。

是不是 " 隐藏得巧妙 "?不好说,不然也不会存续十年。我倒是觉得,在衣服上添太多英文字母和花色是干扰注意力的。写个 " 勇 " 都没必要。

哪怕没有夹带 " 私货 ",它也是无谓的。

这两个问题,我没有能力判断 " 有意 " 或者 " 无意 ",要等后续的调查。但确实需要改。

4

看完 12 册课本后,我还有一些思考。

要知道,书的封面左上角写着 "教育部审定",教材审核可比自媒体审核严多了,如果是大问题,那背锅的可不是吴勇工作室,甚至不是出版社。人们号称要打的 " 老虎 ",在担责体系里只能是一只小猫。

" 责成 " 的是你 " 审定 " 的,多少是有些别扭的。

作为一名出过书的人,我还知道作者 " 塞点私货 " 的难度。如果能成,那真的是挺吓人的 " 一条龙 "。这也是我努力看完 12 册课本的原因,也不太愿意相信 " 渗透 " 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但它确实有令人费解的点:

比如,它明明在某些插画上是做到过 " 大众审美 " 的,连衣服都合身很多,配色都很正常,为什么这个画风被舍弃了?这显然不是 " 风格固定 " 能解释的;

又比如,公众号要有疑似丁丁和画错国旗,估计早就被举报到封号了,教材的尺度按理不会更宽。而且,有些插画要素除了增加工作量,确实没有什么作用;

还比如,是怎么入围教材供应商的。到底有没有招标,有没有竞标。如果是推荐的,是哪里来的,是不是在当时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都是值得关心的事情重绘这事儿,合情合理。回答这些问题,也很重要。越不答,这事儿越阴谋论,愿意翻完 12 本再发言的人就越少。

另外,说一个大家都没提到的感受吧:

我觉得,这套数学课本,有一个和 " 没画好 " 同等重要的问题——画得有点多:

画一多,一大,字就少,留白记笔记的地方就少,页数就多,书包就重。

确实,插画要有基本的审美,要有严格遵循的规范,大家都觉得吴勇工作室违背了这两条。但同时,教材插画但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过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哪怕是小学生,也要相信他们能看得懂二维示意图,而不是动不动就画房子桌子人,人身上的衣服还五颜六色,款式各异。

课本 " 绘本化 ",其实是不对的。

课本就是要有效承载知识,方便记笔记,方便复习。哪怕是面对小学生也同样如此。想要有趣,你去找课外书去。例如,都六年级下了,还用整整一页这样讲知识,多少是有点看不起孩子的:

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吭哧吭哧翻个半死,才四五个知识点,脑子里全是豆豆眼小孩在互相比划——

那才糟糕。

没必要画那么多。我特别怕大家 " 干 " 掉 " 有问题 " 的吴勇,讨论到最后,在数学课本上加了大量的汉服国风,国产品牌,改革成就,有更多画师在里头大展身手——各位,这是数学课本,没必要。

知识点不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先把课本弄得薄一点,减轻孩子书包的重量,再重画——

这是我看完一千多页,听到教育部 " 责成 " 后,更想提醒出版社的事。

想不开1 发表评论于
这是党的教育好吧。要不然怎么上得了教材。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也可能画者是个变态,喜欢画星条旗、鸡鸡、内裤
st1025 发表评论于
把2012年的教材画师现在揪出来,然后上纲上线,其实非常没意思。

如果把这个搞成阴谋论,又大可不必。教材是公共内容,十四亿双眼睛都看着。公然在插图上搞这些低级的阴谋论,实在有辱国人的智商,而且这类阴谋论毫无价值。

大部分网民都是起哄。像这位作者真正下功夫翻了一千多页才写评论的,凤毛麟角。

学生穿着类似星条旗图案的汗衫,其实2012年是中美水乳交融的时候。你说美国在渗透,不如说是文化上大家彼此影响。反过来,中国对于美国的”渗透“有过之而不及:

- 好莱坞大制作的影片都内部搞自我审查,凡涉及乳滑的内容,中国人均修改成正面形象。
- NBA 来华,然后绝口不提中国的人权。
- 国际服装大品牌们,敢对新疆棉花说三道四一家都没有。
- 华为在美国的分公司,高端的西方人才济济。
- 奥巴马开创美中全面合作为双方在全球问题上建立伙伴关系新局面
- 国家的千人计划蒸蒸日上,大批西方教授两头通吃,而且完全是公开的。美国的各高校也对中美学术交流”乐观其成“。
- 美国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十一国庆热热闹闹。当地中国使领馆人员、地方侨领、美国当地政府首脑、纷纷出席升旗仪式。
- 孔子学院一家一家地开



偶偶地来一发 发表评论于
是个做实事的,赞。
glshdy 发表评论于
教材审查不是教育部负责的吗?难道不是应该他们出来澄清,承担后果或者负全责?
hagerty 发表评论于
确实丑。
东山蟊贼 发表评论于
上一次是从武训传、海瑞罢官开始的。就这么简单,毫无新意。啥也不是!
wumiao 发表评论于
吴勇只是无谋罢了,不要故意把他打入坏人的行列。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塌鼻子、宽眼距”,严重辱华!
TtheL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作者一丝不苟客观求实的态度,现在网络上关于此事基本上是铺天盖地的转发,让人感觉小学教材中全部是那些丑陋邪恶风格的插图,几乎没有人愿意花时间求证的。
希望和兴旺 发表评论于
我特别怕大家 " 干 " 掉 " 有问题 " 的吴勇,讨论到最后,在数学课本上加了大量的汉服国风,国产品牌,改革成就,有更多画师在里头大展身手——各位,这是数学课本,没必要。

------------------

这才是有道理的话。

东岸老张 发表评论于
行政的调查组自己调查自己,责成能有多少效果?这个事件其实已经是个刑事案件了:仅是利用公共媒介(课本)故意向儿童展现淫秽下流图像事实即构成了犯罪行为,并且是重罪!相关的各色人等都要追究刑事责任,才是正解。
渤海 发表评论于
两眼分离,唐氏综合症典型的相貌。
文学怪客 发表评论于
+1
但教材这类书籍,不建议成为个性的跑马场,肯定要照顾 " 普遍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