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次大国争霸给当今中美对抗的启示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帝国兴衰仿佛日升日落一样平常又必然。

时至今日,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21世纪的重头故事正在徐徐展开:美国衰落,中国崛起并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第一。

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现在所经历和见证的,将是历史上又一次新霸主上位。然而,这样的故事并非罕见,而是一次次的演绎。

远有两千多年前的马其顿王国一统古希腊,近有英帝国衰落,美国称雄。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台 The Longview 节目,讲述三个庞大帝国的崛起过程。

这三段历史,是否反应出霸权更替的某种模式?了解历史是否能帮助当今世界避免一场美、中世纪之争?

1.马其顿与古希腊

公元5世纪之前的马其顿,一直都只是位于古希腊繁荣城邦外围的落后地区。当时的马其顿地处欧洲巴尔干半岛中南部,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与古希腊有巨大差距的同时,政治上也没有古希腊的雅典式民主制度,而是沿用世袭的专制独裁。

公元前5世纪初,古希腊城邦制进入鼎盛时期,但一直没有任何建树的马其顿此时悄然崛起,一方面学习古希腊先进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模式,另一方面加强与古希腊的文化融合。

至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出现了一位划时代的人物——腓力二世(Philip II)。

英国剑桥大学希腊文化学教授保罗·卡特勒基(Paul Cartledge)介绍说:“腓力二世绝对是个改变马其顿历史的人物。他统一了王国、建立了新的军队模式、重新分配了土地,等等。他是一个专制独裁国家正中心的转型力量。”

崛起的马其顿与强盛的古希腊城邦联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紧张。

卡特勒基教授说:“正如现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问题一模一样。雅典是民主城邦,有全希腊最悠久的民主传统。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民主’一词就是来自雅典。在希腊当时反对腓力二世专制独裁的政界人物中,最坚决的当属狄摩西尼(Demosthenes)。”

民主与专制之间的对立,早在2千多年之前又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呢?

“正如我们今天一样,民主是一个很大的讨论话题,公开讨论也正是民主与专制对立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狄摩西尼有很多对手和反对者,全部都是民主人士。他们在外交政策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狄摩西尼很快就看到,腓力代表的是一种威胁,不仅是战略威胁、军事威胁,而且是政治威胁,也就是如果腓力的霸权得以发展,雅典是否还能继续作为民主模式存在下去的问题。”

于公元前359年成为马其顿国王的腓力二世,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希腊的征服者。到公元338年,希腊所有城邦在军事、经济各个层面纳入马其顿王国的版图。同年他建立全希腊城邦会议联盟,奠定了入侵波斯王国的基础。

腓力二世在公元前336年遇刺身亡后,继任者就是将马其顿疆土扩大至亚洲和非洲、征服了从埃及到印度北部广阔地区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独裁专制统治下的希腊民主,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期间仍然被允许继续。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去世,年仅32岁。

卡特勒基教授说,雅典人当时以为这是他们反抗的好时机,“但是他们错了。马其顿王国实力太强,在陆地和海上都重创雅典。公元前322年,雅典民主正如狄摩西尼所担心的那样被最后终结了。同一年,狄摩西尼去世。”

失去了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王国很快陷入了分裂。在短短20年内,马其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个大洲的庞大帝国,也在同样短的时间里分崩离析。

据卡特勒基教授分析,马其顿称雄于世,与亚历山大大帝卓越的军事才能有密切关系,但他并不擅长行政管理。“即便他能多活几年,他也未必能维持庞大帝国的稳定,未必能将一个统一的帝国交给他的儿子。”

马其顿帝国从此一分为三,但雅典的民主制度并没因为对手的衰落而复兴。

卡特勒基教授说:“雅典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努力想恢复某种民主。虽然有过短暂的好转,但是很快又归于沉寂,雅典内部非常不稳定,如此一来,雅典人几百年来实行的那种民主终于成为了过去式。”

2. 英国与荷兰

荷兰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1482年至1581年的近百年间,又曾是哈布斯堡尼德兰一部分。

“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地区,位于莱茵河、默兹河、谢耳德河下游以及北海沿岸,即现代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全部和法国东北的一部分。

1581年,荷兰结束西班牙的统治成立荷兰共和国,也是荷兰迈向海上强权,成为荷兰海上帝国的开始。

早在西班牙统治时,荷兰便是欧洲航海贸易重地,有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等重要的港口,还成为欧洲造船业、银行业和保险业的中心。金融中心的地位使荷兰掌握丰富的资金,贸易路线从北欧扩展到地中海地区。

苏格兰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高级讲师马蒂内·范·伊特萨姆博士(Dr Martine Van Ittersum)说:“荷兰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成为当时的世界强权。当然这个基础早在中世纪末已经打下了,而到16世纪时荷兰已经控制了通往波罗的海的贸易,另外荷兰货船还运载来自南部欧洲的货物。所以16世纪时荷兰已经控制了海上贸易。而到了17世纪初更开始了世界范围的扩张,荷兰的活动范围东至印尼一带,西至大西洋。”

荷兰如此快速致富,另一个必须提及的重要原因是奴隶。伊特萨姆博士介绍说:“荷兰势力扩张到大西洋后,很快征服了原本作为葡萄牙领地的巴西。荷兰很快认识到,要继续保持经济繁荣就必须不断从像安哥拉这样的非洲国家贩运来奴隶。于是荷兰去了非洲。”

16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开始在世界范围贸易扩张,随着其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与荷兰之间的关系出现紧张。英吉利海峡里,两国之间除了有航运竞争还有渔民之间的冲突。

1651年,英国颁布针对荷兰的航海法案(The Navigation Acts),内容包括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拥有、制造的船只才可以运输英国殖民地的货物,以及保护英吉利海峡的渔业权等。

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记载,这一法案原本旨在鼓励英国发展造船业以备战时之需,实际上却“成为重商主义时代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形式”。

航海法案出台后的一百多年间,英国与荷兰共发生了四次战争。

第四次英荷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到1784年结束时,荷兰海上帝国不复存在,英国势力继续增长,并在19世纪成为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日不落帝国”。

值得一提的是, 航海法案虽然使英国成功争夺海上霸权,却也限制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在北美殖民地造成不满,为独立埋下了伏笔。就在英国与荷兰战争结束之前的1783年,英国在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

多年以后,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面对美国这个新强权的挑战。

3. 美国与英国

1850年,正是英国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女王维多利亚登基已经超过十年,将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继续引领这个世界最大的帝国。

而独立了近70年的美国虽然迅速发展,实力还远未到摆脱英国影响的地步。

牛津大学美国政治和政治历史学教授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对1850年的英国和美国有这样的总结评论:英国正处于国力最强盛的时候,而美国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和领土范围一直都呈高速增长。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英国领导的世界中进行。

“在许多方面,美国经济仍然是新殖民经济。它向兰开斯特和约克郡的纺织厂出口原材料,也就是棉花。它从英国进口制成品;在财政上,美国严重依赖伦敦这个金融中心。大量的英国资本被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因此,美国在1850年非常依赖英国,而英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都是全球的主导力量。”

但美国的实力增长之快已经引起了英国的担心。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英、美之间的一次事件险些造成军事冲突。

“当时一艘英国船被美国海军拦截,船上两名前往欧洲的美国南部联盟特使被美国当局逮捕。这是对英国主权的侵犯,英国时任首相帕尔默斯顿(Palmerston)对此极为不满,两边剑拔弩张。那个时刻非常紧张,英国和美国之间确实有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最后,虽然冲突避免了,但它却说明了一个事实,也就是当时存在真正的紧张局势,而且彼此都不确定:在崛起的美国和慢慢衰退的大英帝国之间是否有和平共存的可能。”

1895年,委内瑞拉和当时位于南美洲的英属圭亚那之间发生了边界争端。

英国的最初反应是派军艇来应对,但最后美国明确表示,如果英国海军施加军事压力,美国将支持委内瑞拉。结果,英国同意最终通过仲裁来解决问题,并争取到了一个对英国有利的结果。

史密斯教授认为,“尽管仲裁结果对英国有利,但英国在美国的压力下同意仲裁这个事实本身,意味着英国默默地接受了美国对自己周边地区的控制权。那个时刻的意义显而易见,那就是英美关系的性质正在发生转变。”

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实力变化发生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而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发生在1865年南北战争之后。

史密斯教授说,到20世纪初,美国不再像19世纪初那样生活在由英国主导的世界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是英国的两倍,是德国的两倍,生产率比两国高出许多。美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有巨大的、不断增长的内部市场,在自己国界范围内有巨大的自由贸易区。”

当美国这个新崛起的强国挑战英国这个霸主的地位时,为什么两者之间没有像历史上以往的大国争霸一样走到武力相争的地步呢?

史密斯教授认为,部分原因是英国和美国在20世纪初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双方发生战争风险太高。

“另一部分原因我认为是文化方面的。英国虽然认识到美国是在赶超英国,而且对1890年代以来美国进口商品的涌入和美国制造业入侵忧心忡忡。但与此同时,美国仍然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为英国提携过的新秀。而美国则觉得自己受过英国和英国历史的恩惠,崇尚莎士比亚,崇尚英国王室。所以在文化上,美国和英国,特别是英国在体制内部,都觉得两国在价值观方面的差距很小,足以说服自己认为美国虽然崛起但最终却不一定会完全取代英国。”

当今的局势与当年美国崛起超越英国时何其相似:中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程度也很高,美国也大量投资中国,中国商品也涌入美国。

然而问题是,中美之间却没有英美之间那种文化上的联系。

史密斯教授认为,中美之间的确如此。“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关系有根本上的不同。用一种19世纪的说法,就是两者对于什么是文明,显然没有相同程度的共识。什么是这两个国家做出政治决定所依据的价值观?在我们讨论的那段历史中,英国人和美国人无论对或错,至少都以为彼此在根本价值观问题上看法是一致的。”

以上的三次大国崛起,有两次爆发全面的军事冲突,只有一次和平交接。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大侠独孤求败 发表评论于
争霸?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方针,中国在21世纪没打一仗。在世界上搞的是一带一路,修桥铺路。争什么霸?先帝就说过不争霸。倒是普世老大木有一天没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打仗,到处争霸。为了控制石油,为了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为了争霸,不惜不断地用谎言发动地地道道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不就是过去21世纪的历史。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个地区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其中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约占81%。而21世纪更是天天打侵略战争。以wmd谎言侵略伊拉克,用禁飞区谎言侵略利比亚,以白头盔摆拍为借口轰炸叙利亚,以种族灭绝谎言侵略南联盟,造成被侵略国家人民几十万死亡,上千万难民中国只是求发展,被人是要领导世界一百年。包括不择手段。谁是修桥铺路,促进世界和平,谁是战争的源泉,只要对事实稍有了解,又能尊重事实,真的是一目了然。
zzoorrrroo 发表评论于
在目前看不出西方人对中国有移民意愿程度的吸引力。大国争霸仅仅是国家利益层面上。脱钩是目前趋势,对中国伤害大于对美。中美文化差异和政府之间的敌意会长期存在。
春风春雨88 发表评论于
这次不能仅看成是中国和美国。实际美方应该是美/英/加/澳/日本等(甚至可扩充到欧州),这样一看,则中国国土面积/资源还是太小太少。
京城老炮1950 发表评论于
国际地缘政治领域里的老炮儿基辛格前几天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说:“美中应避免直接对抗,关于谈判的核心,美中应该讨论影响两国关系的原则问题,使双方至少有一些合作余地。美国和中国若能缓和敌对关系,对整体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性。” 基辛格说的没错,毕竟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第二贸易大国,中国是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所以中美只有合作才能双赢,不合作不一定双输,但是互斗一定双输!人民币与美元结盟,就是中美合作的核心。美国财政部在人民币回弹至6.9時,宣布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这就承认了人民币的盟友关系。但是,美国,可能很难摆脱自己是汇率操纵者的指控。这也就成了美国与中国、欧盟和日本等一篮子计划的谈判内容。全球化就是汇率操纵化!简言之,就是数字管理权。中美每半年一次对话就是商量汇率控制方法。重点解决美国政府欠债还钱的问题。2008年美国用无限量化美元平息了雷曼兄弟银行的欠债违约,但是,并没有解决美国政府庞大的欠债困境。特朗普企图退群減债,受到盟友的反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昜谈判签约,帮助美国度过难关。让世界旧秩序得以继续下去,这也是中美合作的最好体现!
mirror1 发表评论于
只要有一方”不忘初衷“
就可以了知道后面的结果了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中国除了人多乏善可陈。这得归功中国女人的子宫,即使有一孩国策,还能全球第一。有人说中国最富裕,人均在一百名以后。有人说大家拼拳头,普京打了乌克兰占了人家土地,普京就是老大?中国有活取熊胆的传统文化,很残忍。顿巴斯地区就是熊身上的创口,久不久被抽胆汁。
京城老炮1950 发表评论于
中国有一位哲人曾经讲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战争实力是一国国力最集中地体现,霸权国与挑战国通过实力的较量决定霸权的归属,在国际政治当中是最常见的形式。战争是国家行为,它的胜负影响国家的兴衰,自然也对霸权的更迭有决定作用。战争的巨大影响力,使它往往成为历史的转折点,扭转国家的命运,决定霸权的归属。
InNorthTexas 发表评论于
加速入弯,
大国争霸。
iask 发表评论于

美国在当今世界上有着无可争议的科技优势。别的不说,例一:如果中美科技脱钩3-5年,中国要抄作业都接不上了; 例二,全球富豪想永生,在美国医药生物业砸下巨资做研发, 一但有所斩获,报价10亿美元把延长线粒体一倍,你觉得全球最有钱的富豪会买单吗?例三,台海南海开战, 日本东南亚欧洲五眼倒向谁?解放军过得了台湾海峡吗?中共这个政权合法性有问题的体制能不能承受战争的失败?

马太效益告诉我们,越是强者便越是得者。在目前这种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时代,全球的人才流向美国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赢者通吃遥遥领先才是大趋势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习近平认为集权体制比民主体制更有效更快反应世界变化。真的如此吗?武汉疫情初期脱脱拉拉,大批带菌者流向各地,原因是独裁者希望民众过个好年。现在遇上新变种,独裁者又坚持清零。中共这一套定于一尊,让一个人决定事无巨细,在错误的方向上有效加速,車翻人亡。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世界第一强国总得有something世界第一,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世界危机时刻提供领导力,登高一呼百应。中国除了人口,看不出有什么领导力。
tony0101 发表评论于
更多的是老二挑战老大失败的历史也得研究,如迦太基和罗马以及苏联和美国
生肖迷宫 发表评论于
谁拥有习思想,谁就是世界霸主
锦西 发表评论于
为什么要争霸?世界霸权。是要有资格,是要付出有代价的。中国有14亿人口,穷根,小农意识形态至今,的社会环境,别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底子薄,受教浅,这也是个最大的障碍中美最大的分歧,也是最难做到的,永久分歧,就是,人活着的价值理念和信仰,。完全不同讲其他,贸易,,都是可有可无的。说那么多,没有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就是真理。你记不住,就是穷途末路。
闲聊几句 发表评论于
中国能不能称霸不知道,但美国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注定了美国的霸权会发生危机,太明显了。
京城老炮1950 发表评论于
什么历史上三次大国争霸不争霸的?历史上何止三次!让西方人谈虎色变、骨寒毛竖、怛然失色、恐慌万状的成吉思汗又往哪里放呢?目前在21世纪大国博弈的擂台上,说白了,中美对抗就是两类种族或人种在博弈!就是中华民族与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的博弈!西方人心知肚明,只不过不好明说而已!你说的没错,战争为了获得统治权进而攫取利益的模式的终结,但是我问你,如果盎格鲁-萨克逊民族不愿丧失霸主的地位,重回布武的舞台也非常困难吗?还是不困难?为什么?
=========================================================================
Idado 发表评论于 2022-05-30 10:57:00实际上成吉思汗的蒙古,也算是对东西方文明的大规模胜利。从广义上,游牧民族的灭国性胜利,都可以算争霸获胜。荷兰英国的殖民成功,也是传统式的游牧胜利。美国的崛起,算是对这种传统争霸模式的终结:战争为了获得统治权进而攫取利益的模式的终结。要让整个世界回到这种模式,使德意志的胜利大和民族的天下布武重回舞台,非常困难。
Idado 发表评论于
实际上成吉思汗的蒙古,也算是对东西方文明的大规模胜利。从广义上,游牧民族的灭国性胜利,都可以算争霸获胜。荷兰英国的殖民成功,也是传统式的游牧胜利。美国的崛起,算是对这种传统争霸模式的终结:战争为了获得统治权进而攫取利益的模式的终结。要让整个世界回到这种模式,使德意志的胜利大和民族的天下布武重回舞台,非常困难。
Fishman1962 发表评论于
Totally misleading!
Chinese in China (not including those bullshit here) want to be #1 in the world, but unlike your white white masters have never thought of 争霸 world.

China (CCP) never 争霸.
Idado 发表评论于
这个专家没有说,在三次成功替代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惨败,最近的惨败是苏联和纳粹德国,还能算日本吧,日本一次二战,一次经济企图压制美国
苍松翠柏 发表评论于
秦始皇修长城修阿房宫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那时候的GDP肯定也是第一,但是那个强大的秦朝给人民带来什么福祉没有?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无论兴衰,都是统治阶级受益人民受苦。中共国也一样,从毛泽东建国到现在,中共特权阶级始终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中共继承了封建王朝的独裁制度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中国又不是没当过帝国,过去可以,今天同样可以。

任何时代都是先进的淘汰守旧的,世界历史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中国现在的制度显然优越于美国的制度,美国的“民主”制度早已不是建国初期的制度,而是政客们玩选票的一种游戏规则。民主的本意应该是通过老百姓投票选择出最好的领导者,可是今天美国的“民主”则是一种逆淘汰制度,能干的人是不可能当选的,当选的是嘴上功夫强大的演员。竞选不是各自拿出自己的政绩让老百姓比较,而是互相拿出对方的丑恶和垃圾,让老百姓在垃圾里选择垃圾。

这种制度怎么能和中国那样的靠政绩才能优中选优的制度抗衡?中国的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具有丰富领导经验的精英,必须依靠以前的政绩才能提升。这种优选方式是肯定会超过美国的。
hppyny 发表评论于
中共想要的“强大”是指要经济科技军事强大,但它在政治制度上却还很落后不文明,还在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现在又发展成了法西斯强人统治,有这样的统治,世界人民会反对和抵制,那中国怎么能继续发展?法西斯统治最后的结果是发动侵略战争给世界带来灾难,然后被世界人民群殴而亡。所以,如果政治上不文明,却要经济科技军事强大有什么用呢?只是会被野心勃勃的法西斯统治者利用来炫耀(大内宣大外宣大阅兵大演习),挥霍(对外大撒币), 霸凌(对台湾军事恐吓/对小国经济恐吓),发动侵略战争(武统台湾),最终一切化为乌有。“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和好战好斗的贪婪狂妄的德国纳粹最终灭亡于它发动的侵略战争一样,武统台湾会是习特勒让中共引火烧身的导火索,它将遭遇多国联军, 最终被群殴而死。那些赞赏中共的专制/法西斯统治的人们,有没有意识到法西斯离灭亡只差一步之遥?
Simon0123 发表评论于
作为一个在中美都生活过的人才能明白为什么中国的体制战胜不了美国。
bigassfollower 发表评论于
中国已经是可以在经济军事实力上和美国硬抗的超强。不过中国的政体及文化艺术并非主流,未来发展尚待观察。
天台坐客 发表评论于
一个还是农耕思想的社会现在想称霸世界?
hppyny 发表评论于
世界在进步,民主法治和和平发展是世界潮流, 世界人民反对侵犯本国人民人权的专制,更反对专制统治者在国家强大后发动侵犯它国主权的侵略。希特勒对内专制对外侵略,导致德国衰落,苏共对内专制对外侵略,导致苏联解体,普京没有认识到此教训或不愿吸取此教训,他又对内专制对外侵略, 将导致俄罗斯解体/衰败。习近平对内专制还想对外侵略(武统台湾), 如果他不吸取教训,会重蹈覆辙,将导致中国解体/衰败。
hppyny 发表评论于
世界怎么能让一个崇尚专制和武力的政权坐大做强?等它坐大做强对外发动以“统一”为名的侵略战争就会在所难免,和希特勒想要统一欧洲一样,习特勒也已经狂妄地要统一中国(在民主的台湾扩张中共的专制统治)。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国家联盟当然要抵制它,如果中国是个民主法治的国家,美国真想要抵制中国的发展也找不到多少盟友,而现在它一呼百应。祝愿中国早日从党主人治的封建专制社会转型到民主法治的现代文明社会,这样才会获得世界的信任和支持,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和台湾才有希望和平统一。
dengzc1971 发表评论于
美苏两大有核国家的竞争更有借鉴性,斗而不破,最后看谁因内部问题而退出对抗。
美丽泉水 发表评论于
只看到成功的交替,没看到众多不成功的挑战。远的西班牙,德国,法国,荷兰对英国的挑战,近的美苏争霸。凭什么中国就能挑战成功呢?动态清零?定于一尊?
山龙 发表评论于
靠法西斯独裁专制,即使兴旺发达也只是独裁集团获利,决不是人类的福音
涨保田 发表评论于
野蛮文化征服文明不在少数历史上,目前是科技时代,军事科技化更为重要,所以俄罗斯的钢铁洪流落了个寂寞在乌克兰战争,只要科技保持第一,美国无忧,中国没戏
showers 发表评论于
英美的更替是文化科技的继承继续关系。中国代表的是落后文化,取代欧美不太可能。
Fairfield150 发表评论于
祸国殃民的共产主义可以代替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