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天津禁止阳性考生高考,是一再失守的底线

天津禁止阳性考生高考,是一再失守的底线

文章来源: 基本常识 于 2022-05-19 02:33:2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受新冠疫情影响,天津市发布今年春季高考调整方案,推迟至 6 月 12 日举行。该方案还规定:

考生若为新冠阳性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或者健康码红码、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处于封控区内的,不得参加考试。

乍一看这条新闻,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怒火中烧:

凭什么剥夺这些考生参加高考的机会?!那是影响人家一生最重要的高考!

包括央视新闻在内,很多媒体最初都是以《天津高考时间改为 6 月 12 日,阳性考生不得参加》作为标题来报道的。

截图来源:央视新闻

不过呢,这里有一个误会。

春季高考其实和我们第一反应想到的那个 6 月 7 日举行的全国夏季高考有所不同,它以高职、专科院校招生为主,少量本科院校也会投放招生名额。总的来说,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人数比我们熟悉的夏季高考要少得多,影响面要小得多。

所以,央视新闻随后也发现了这一误会,将标题的高考改成了更准确的春季高考。

截图来源:央视新闻

可是,春季高考虽然考不了清华北大,那也是正儿八经的高考,参加考试的也是苦读多年的高三考生,影响的也是他(她)们上大学的机会啊!

难道因为春季高考人少,就能心安理得以疫情为借口,剥夺这些考生参加考试的机会吗?

人们之所以像是被针扎火烧一般,反应如此之大,是因为剥夺高考机会的做法刺破了这个社会最底线、最坚固、可能也是最后的公平。

截图来源:天津发布

截图时间:5 月 18 日 23:54

自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45 年,这是第一份禁止特定考生参加高考的通知。

1998 年抗洪现场

1998 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受灾人口 1.86 亿,因灾死亡 4150 人。

当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为 7 月 7 日,当时鄱阳湖水域已发生洪灾,长江湖北段水位也达到历史高位,但高考并未延期。

98 年特大洪水,没有考生因安全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非典期间,防疫人员为高考考场消毒

2003 年,非典疫情爆发,中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5327 例,死亡 349 例,全社会防疫压力极重。

当年高考时间为 6 月 7 日,当时国内非典疫情已出现转机,但尚未清零,仍有零星新增病例出现,仍有确诊患者未治愈出院。但当年高考并未推迟举行,反而相比上年度提前了一个月,并从此固定在 6 月 7 日。

03 年非典,没有考生因防疫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汶川地震灾区备考的高三学生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 8.0 级特大地震,地震共计造成 69227 人遇难、17923 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 4625.6 万人。

当年全国高考时间为 6 月 7 日,其时灾区仍受到余震威胁,倒塌建筑重建也尚未启动。教育部同意四川、甘肃两省 10 万余名重灾区考生延期至 7 月 3 日高考。

地震中受伤的高考生考前互相鼓励

08 年汶川地震,没有考生因安全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冲刺 2020 年高考的高三学生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国第一次因防疫原因封控特大城市武汉,随后全国各地陆续采取严格社会管控措施,抗击疫情成为社会头等大事。当年 3 月 31 日,武汉尚未解除封控,疫情走势尚不明朗,教育部决定,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

7 月 5 日,高考前夕,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 1 例,全国疫情处于零星散发状态,高考于 7 月 7 日如期举行,包括武汉在内。

2020 年新冠疫情,没有考生因防疫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截图来源:光明网

2022 年,上海市爆发奥密克戎疫情,全市自 4 月初进入封控状态。由于疫情发展形势尚不明朗,上海决定将全市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举行。

2022 年上海疫情,没有考生因防疫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一直到天津这里,相关决策者可能认为春季高考无关痛痒,为了防疫大局,他们决定牺牲一部分【有风险的】考生参加春季高考的机会。

只是他们没料到,高考二字的份量如此之重,触动了公众最敏感的那条神经,即便加上春季二字也于事无补,一纸通知造成了极坏的舆论影响。

于是在今天凌晨,天津市发布了补充说明,表示将为阳性、密接、集中隔离等考生设置特殊考场,保留其参加春季高考的机会。

天津发布也利用修改错别字功能,将原通知中【不得参加考试】修改为【不得在常规考点参加考试】

截图来源:天津发布

截图时间:5 月 19 日 05:02

以前形容官方发布未经周全考虑的政策叫【朝令夕改】,现在到天津这里可厉害了,变成了【深夜令凌晨改】。不愧是相声之都,嘴瓢了马上重说一遍,然后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现实,真的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疫情以来,被推迟、被取消的各类考试不胜枚举:

这些考试有些事关就业门槛,有的影响着升职加薪,有的决定着能不能出国留学 ……

有的考试需要准备好几个月,有的需要努力好几年,甚至是投入了整个家庭多年的努力 ……

取消两个字一出,啪,全没了。

人生规划成了一个个巨型肥皂泡。

受影响的除了人生大考,还有婚丧嫁娶这些人生大事:

看起来真的很好笑,可笑过之后我怎么又如此心酸呢?

截图来源:人民资讯

七年前父亲去世时我也没在身边,虽然用最快的速度赶回老家奔丧,也还是留下一生的遗憾与伤痛。如果像上面新闻里那样,连奔丧都做不到,我很难想象那该有多痛 ……

是的,特殊时期,这也可以牺牲,那也可以牺牲,可我们心里总归还是想着,有一些是绝对不能让步的底线。

比如,把不满两岁的孩子从妈妈身边带走单独隔离。

上海一位妈妈对婴儿单独隔离政策的评论

比如,眼睁睁看着大出血的孕妇在急诊室外等待核酸结果,八个月的孩子流产。

孩子曾经是底线、孕妇曾经是底线、高考生曾经是底线 ……

如今,已经全部失守。

如今,还有什么底线?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7)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马斯克憔悴现身 医忧“急速衰老”恐增心脏病风险
ICE机场内抓人!女子哭喊 专家心碎 网友却叫好
川普也祝贺!恭喜道奇「赢了世界大赛」:我们白宫见
中国官媒“写错习近平”名字!编辑下场惨了
奥巴马又怼特朗普政府,“无法无天!”




24小时讨论排行

留学生自曝:在中国留学不花一分钱 月领5500
华尔街日报:川习会后,美企继续将生产线移出中国
特朗普:习近平知道中国若侵台会有什么“后果”
三亿游客涌入中国壮丽的新疆,那里还有他们未曾看到的一面
美国有望迎首位穆斯林纽约市长 奥巴马愿当他智囊
出战打耳光大赛 中国功夫大师惨遭KO倒地昏迷
父母雇佣非法移民装修房子 导致11岁女儿被强奸
美国政府关门时长逼近历史纪录,特朗普误判民主党决心
中国崛起为全球科研强国:这对欧洲意味着什么?
中共如何用“B型台独”来打击“A型台独”?
中国籍儿童性侵犯 ICE羁押期间死亡!
美国财长怒呛"中国难以被信赖":必须摆脱稀土依赖风险
美国警告若中国阻止稀土出口,将提高对华关税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呼吁川普进攻委国:这是唯一方法
逼俯卧撑500下才能领薪水 硅谷CEO被枪杀弃尸始末
川普宣布停产1美分硬币 交易时须“四舍五入” 业者困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天津禁止阳性考生高考,是一再失守的底线

基本常识 2022-05-19 02:33:25

受新冠疫情影响,天津市发布今年春季高考调整方案,推迟至 6 月 12 日举行。该方案还规定:

考生若为新冠阳性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或者健康码红码、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处于封控区内的,不得参加考试。

乍一看这条新闻,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怒火中烧:

凭什么剥夺这些考生参加高考的机会?!那是影响人家一生最重要的高考!

包括央视新闻在内,很多媒体最初都是以《天津高考时间改为 6 月 12 日,阳性考生不得参加》作为标题来报道的。

截图来源:央视新闻

不过呢,这里有一个误会。

春季高考其实和我们第一反应想到的那个 6 月 7 日举行的全国夏季高考有所不同,它以高职、专科院校招生为主,少量本科院校也会投放招生名额。总的来说,参加春季高考的考生人数比我们熟悉的夏季高考要少得多,影响面要小得多。

所以,央视新闻随后也发现了这一误会,将标题的高考改成了更准确的春季高考。

截图来源:央视新闻

可是,春季高考虽然考不了清华北大,那也是正儿八经的高考,参加考试的也是苦读多年的高三考生,影响的也是他(她)们上大学的机会啊!

难道因为春季高考人少,就能心安理得以疫情为借口,剥夺这些考生参加考试的机会吗?

人们之所以像是被针扎火烧一般,反应如此之大,是因为剥夺高考机会的做法刺破了这个社会最底线、最坚固、可能也是最后的公平。

截图来源:天津发布

截图时间:5 月 18 日 23:54

自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45 年,这是第一份禁止特定考生参加高考的通知。

1998 年抗洪现场

1998 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受灾人口 1.86 亿,因灾死亡 4150 人。

当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为 7 月 7 日,当时鄱阳湖水域已发生洪灾,长江湖北段水位也达到历史高位,但高考并未延期。

98 年特大洪水,没有考生因安全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非典期间,防疫人员为高考考场消毒

2003 年,非典疫情爆发,中国内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5327 例,死亡 349 例,全社会防疫压力极重。

当年高考时间为 6 月 7 日,当时国内非典疫情已出现转机,但尚未清零,仍有零星新增病例出现,仍有确诊患者未治愈出院。但当年高考并未推迟举行,反而相比上年度提前了一个月,并从此固定在 6 月 7 日。

03 年非典,没有考生因防疫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汶川地震灾区备考的高三学生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 8.0 级特大地震,地震共计造成 69227 人遇难、17923 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 4625.6 万人。

当年全国高考时间为 6 月 7 日,其时灾区仍受到余震威胁,倒塌建筑重建也尚未启动。教育部同意四川、甘肃两省 10 万余名重灾区考生延期至 7 月 3 日高考。

地震中受伤的高考生考前互相鼓励

08 年汶川地震,没有考生因安全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冲刺 2020 年高考的高三学生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中国第一次因防疫原因封控特大城市武汉,随后全国各地陆续采取严格社会管控措施,抗击疫情成为社会头等大事。当年 3 月 31 日,武汉尚未解除封控,疫情走势尚不明朗,教育部决定,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

7 月 5 日,高考前夕,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 1 例,全国疫情处于零星散发状态,高考于 7 月 7 日如期举行,包括武汉在内。

2020 年新冠疫情,没有考生因防疫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截图来源:光明网

2022 年,上海市爆发奥密克戎疫情,全市自 4 月初进入封控状态。由于疫情发展形势尚不明朗,上海决定将全市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举行。

2022 年上海疫情,没有考生因防疫原因被禁止参加考试。

一直到天津这里,相关决策者可能认为春季高考无关痛痒,为了防疫大局,他们决定牺牲一部分【有风险的】考生参加春季高考的机会。

只是他们没料到,高考二字的份量如此之重,触动了公众最敏感的那条神经,即便加上春季二字也于事无补,一纸通知造成了极坏的舆论影响。

于是在今天凌晨,天津市发布了补充说明,表示将为阳性、密接、集中隔离等考生设置特殊考场,保留其参加春季高考的机会。

天津发布也利用修改错别字功能,将原通知中【不得参加考试】修改为【不得在常规考点参加考试】

截图来源:天津发布

截图时间:5 月 19 日 05:02

以前形容官方发布未经周全考虑的政策叫【朝令夕改】,现在到天津这里可厉害了,变成了【深夜令凌晨改】。不愧是相声之都,嘴瓢了马上重说一遍,然后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现实,真的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疫情以来,被推迟、被取消的各类考试不胜枚举:

这些考试有些事关就业门槛,有的影响着升职加薪,有的决定着能不能出国留学 ……

有的考试需要准备好几个月,有的需要努力好几年,甚至是投入了整个家庭多年的努力 ……

取消两个字一出,啪,全没了。

人生规划成了一个个巨型肥皂泡。

受影响的除了人生大考,还有婚丧嫁娶这些人生大事:

看起来真的很好笑,可笑过之后我怎么又如此心酸呢?

截图来源:人民资讯

七年前父亲去世时我也没在身边,虽然用最快的速度赶回老家奔丧,也还是留下一生的遗憾与伤痛。如果像上面新闻里那样,连奔丧都做不到,我很难想象那该有多痛 ……

是的,特殊时期,这也可以牺牲,那也可以牺牲,可我们心里总归还是想着,有一些是绝对不能让步的底线。

比如,把不满两岁的孩子从妈妈身边带走单独隔离。

上海一位妈妈对婴儿单独隔离政策的评论

比如,眼睁睁看着大出血的孕妇在急诊室外等待核酸结果,八个月的孩子流产。

孩子曾经是底线、孕妇曾经是底线、高考生曾经是底线 ……

如今,已经全部失守。

如今,还有什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