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冬奥参赛选手新增病例跳长 清零防控引多方不满

冬奥参赛选手新增病例跳长 清零防控引多方不满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22-01-29 09:30:5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冬奥会参赛选手新增病例跳长,清零防控策略引起多方不满 https://t.co/mjdepLsWAh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January 29, 2022
据路透社周六(1月29日)报道,在北京冬奥会周五进行的病毒检测中有19名运动员和官员呈阳性,比周四的新增病例大幅度增加。主办方警告说,未来几天,新增病例数目可能还会增加。

冬奥组委会在周六发布的声明说,截止到目前为止,病毒检测阳性的冬奥会相关人员已经有36例,其中29例子是在北京机场入境时发现的,7例是在与外界隔离开来的“闭环”内发现的。

路透社说,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显示,这是运动员和官员的病毒感染病例数字首次超过了媒体、赞助商、工作人员等的“其他人员”的感染数字。中国方面是从1月23日开始公布与冬奥会相关的疫情数据的。

纽约时报提供的数字更高一些。这家媒体说,自1月4日以来,在“闭环”之内已经发现了50例阳性病例,在机场检测出79例阳性病例。

冬奥组委会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周六承认,入境海关的(检测阳性)比例比较高,但“闭环内的传播和发病率还是比较低的”。

北京冬奥会医疗小组首席专家麦克洛斯基在周六举行疫情吹风会上表示,“最近几天是涉奥人员抵达中国的高峰期,我们预期这个阶段检测阳性的数字也会最多。” 不过,他认为之后的检测阳性病例可能会减少。

中国与世界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中国坚持被称为“零容忍”的严厉的防疫策略,只要发现新的病例,如论多少,都立即实施隔离、封城、全员检测的标志性措施。这些措施势必带来巨大的经济代价。

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疫情防控中都采取了与中国不同的做法,他们认为新冠病毒不可能被彻底消灭,人类要做好与病毒共存的准备。因此,这些国家采取了更加人性化的防控方式,尊重个人权利,鼓励而不是强迫人们做好个人的自我防范。

随着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病毒变种的出现,中国与世界的分歧越来越大。

1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严格的防疫管制并不能有效阻止奥密克戎的传播,反而会加剧经济和社会压力,呼吁各国取消或放宽国际交通限制。欧盟近日也建议各成员国从2月1日起放宽出入境限制,公民可以凭疫苗注射证明在欧盟范围内旅行。

到北京参加冬奥会的外国运动员对中国的严密防控措施也多有抱怨。路透社引述俄罗斯曲棍球运动员安东·斯列皮雪夫的话说:“每天早上都要提前起床,去接受PCR检测,真是烦透了。”

斯列皮雪夫表示:“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会突然变成检测阳性。但是,现实是,我们要跟病毒生活在一起。我们要接受所有的风险和恐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周四就美国驻华使馆工作人员因不能接受中方的严格检测手段而要求离京一事向中国方面表达了美方的不满,并提出了美国的建议。

普莱斯表示:“我们一直对中国的隔离和检测方式感到关切,认为这种方式违反了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

普莱斯说:“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我们认为既符合缓解病毒的措施又符合国际外交规范的合理选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五也罕见的对中国的清零抗疫策略提出了批评,称这种作法正在威胁到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复苏。

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可能需要“获取更加有效的疫苗,放宽零容忍的防疫方式。”

本周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名高级官员呼吁中国当局“重新考虑”其严厉的抗疫政策,减少大流疫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大学很快就会崩溃
流行歌手“霉霉”官宣订婚,特朗普回应
中国露营热背后:那些被忽视的致命风险
苹果官宣9月10日发新品 新iPhone或引新一轮换机潮
性教育夜校的理想与现实:“小时候没人这样教我”




24小时讨论排行

公开批川普 “数学界莫扎特”陶哲轩是否愿意前往中国?
美国财政部长:关税收入每年可突破5000亿美元
最新民调:纽森在2028大选支持率一路飙升 势不可挡
古代王朝只干两件事,一是找百姓收钱,二是防百姓造反
斯坦福毕业找不到工作 华人女生为留美打3份零工
鲁迅抽烟被投诉 官媒:李白酗酒?岳飞纹身?武松虐待动物?
让鲁迅先生不抽烟,没有什么不对的
"小费太欺负人了!" 拉斯维加斯正在"堕落" 游客越来越少
内塔尼亚胡为保总理大位 让以色列沦为“贱民国家”
结婚仅1年 华人妻向丈夫泼硫酸锁门 白人丈夫惨死
台法院审理偷渡案:大陆地区属于中华民国领土
可毁天灭地!中国哪些“超级大杀器”或首登场阅兵?
商务部长嫌移民薪资低 美国将改革H1-B、绿卡制度
紧急状态!剧毒中国农药流入加州 消防员都不敢靠近
川普自爆有“足以毁灭中国”的王牌 北京高官会哭死
四次拒接川普电话 莫迪在撒娇还是要造反?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冬奥参赛选手新增病例跳长 清零防控引多方不满

美国之音 2022-01-29 09:30:52

冬奥会参赛选手新增病例跳长,清零防控策略引起多方不满 https://t.co/mjdepLsWAh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January 29, 2022
据路透社周六(1月29日)报道,在北京冬奥会周五进行的病毒检测中有19名运动员和官员呈阳性,比周四的新增病例大幅度增加。主办方警告说,未来几天,新增病例数目可能还会增加。

冬奥组委会在周六发布的声明说,截止到目前为止,病毒检测阳性的冬奥会相关人员已经有36例,其中29例子是在北京机场入境时发现的,7例是在与外界隔离开来的“闭环”内发现的。

路透社说,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显示,这是运动员和官员的病毒感染病例数字首次超过了媒体、赞助商、工作人员等的“其他人员”的感染数字。中国方面是从1月23日开始公布与冬奥会相关的疫情数据的。

纽约时报提供的数字更高一些。这家媒体说,自1月4日以来,在“闭环”之内已经发现了50例阳性病例,在机场检测出79例阳性病例。

冬奥组委会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周六承认,入境海关的(检测阳性)比例比较高,但“闭环内的传播和发病率还是比较低的”。

北京冬奥会医疗小组首席专家麦克洛斯基在周六举行疫情吹风会上表示,“最近几天是涉奥人员抵达中国的高峰期,我们预期这个阶段检测阳性的数字也会最多。” 不过,他认为之后的检测阳性病例可能会减少。

中国与世界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中国坚持被称为“零容忍”的严厉的防疫策略,只要发现新的病例,如论多少,都立即实施隔离、封城、全员检测的标志性措施。这些措施势必带来巨大的经济代价。

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疫情防控中都采取了与中国不同的做法,他们认为新冠病毒不可能被彻底消灭,人类要做好与病毒共存的准备。因此,这些国家采取了更加人性化的防控方式,尊重个人权利,鼓励而不是强迫人们做好个人的自我防范。

随着传染性极强的奥密克戎病毒变种的出现,中国与世界的分歧越来越大。

1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严格的防疫管制并不能有效阻止奥密克戎的传播,反而会加剧经济和社会压力,呼吁各国取消或放宽国际交通限制。欧盟近日也建议各成员国从2月1日起放宽出入境限制,公民可以凭疫苗注射证明在欧盟范围内旅行。

到北京参加冬奥会的外国运动员对中国的严密防控措施也多有抱怨。路透社引述俄罗斯曲棍球运动员安东·斯列皮雪夫的话说:“每天早上都要提前起床,去接受PCR检测,真是烦透了。”

斯列皮雪夫表示:“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会突然变成检测阳性。但是,现实是,我们要跟病毒生活在一起。我们要接受所有的风险和恐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周四就美国驻华使馆工作人员因不能接受中方的严格检测手段而要求离京一事向中国方面表达了美方的不满,并提出了美国的建议。

普莱斯表示:“我们一直对中国的隔离和检测方式感到关切,认为这种方式违反了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

普莱斯说:“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我们认为既符合缓解病毒的措施又符合国际外交规范的合理选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五也罕见的对中国的清零抗疫策略提出了批评,称这种作法正在威胁到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复苏。

该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可能需要“获取更加有效的疫苗,放宽零容忍的防疫方式。”

本周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名高级官员呼吁中国当局“重新考虑”其严厉的抗疫政策,减少大流疫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