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加媒:终于 永别了 再见 拜拜…孟晚舟请别再回来了

加媒:终于 永别了 再见 拜拜…孟晚舟请别再回来了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1-09-27 17:39:4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与美国检察官达成协议后,近三年来一直软禁在温哥华家中的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重获自由并乘坐中国政府的包机回中国。被中国关押1000多天的两名加拿大人也立即获释返加。国际媒体将这一事件视为北京“人质外交”的胜利。



被关押1000多天后,两个迈克尔终于获释

(德国之声中文网)“作为对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的交换,中国释放了两名被关押了一千多天的加拿大人。这是个好消息,但也包含了一个痛苦的信息。”——在德国明镜在线看来,这场官司从一开始就不仅关系到法律:“三名被告成为美中地缘政治、经济和技术竞争中的棋子。而加拿大因在法律上受与美国的引渡条约的约束,处于两难境地。”

北京的人质外交奏效

文章指出,虽然北京官方矢口否认这三起案件之间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中国司法部门对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沃尔(Michael Spavor)的所有司法步骤在时间上都与孟晚舟的审判决定及中美关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完全吻合:“回过头来看,该事件暂告段落证实了所有将中国的所作所为视为政治人质行为的人,即中国试图通过逮捕两名加拿大人来胁迫释放一名中国公民。”

文章指出,首先对两名在中国被与世隔绝关在狱中的加拿大人来说,得以返加结束了一场人道主义悲剧,同时该事件也具有多重政治影响力:一方面是缓解了处于历史最低点的中美关系,清除了特朗普任期留下的一个有毒的遗留问题,但不仅对于美加,对所有寻求以正确方式和当今中国打交道的政府来说,“两个迈克尔”获释这个好消息中也包含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息:北京的人质外交奏效了,“北京赢得了这场争端”。

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

劫持人质的胁迫性外交

《华尔街日报》以“中国的人质胜利”为题写道,“在中国工作的西方人注意了, 你可能在任何时候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并被用作人质来促进共产党的利益。这是美国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一案中向中国的人质外交屈服而发出的屈辱信息。”

文章指出,虽然孟晚舟承认了她以前否认的事实,但这并不会在其他针对华为的潜在案件中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延期起诉协议(DPA)中没有任何内容要求她在美国法庭上为这些事实作证,她虽然同意不反驳这些事实,但如果她在中国的安全地带反悔,就将脱离美国司法部的管辖。文章写道:“很难相信提起这个案子的职业检察官对这个结局感到满意。它贬低了法治,破坏了他们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努力”,“康明凯和斯帕沃尔先生的获释是个好消息。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将得到一个信息,即劫持人质的胁迫性外交会有用。”

传达错误的信息

《纽约时报》文章认为,“在华盛顿,她(孟晚舟)成为中美关系陷入冷战式氛围的象征——双方几乎同时释放有关人员的做法,也带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此外,“这个耗时三年案子的结局表明,在一场双方都被指控挟持人质的重大争端中,拜登政府和习近平政府是有可能达成某种和解的。不过,就在同一天,拜登总统首次在白宫与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这三个印太地区民主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会面,这是他的又一次努力,以图打造一个抗衡中国不断增长影响力的松散同盟。”

文章说,拜登就任以来,美国已经拒绝提供该公司建造设备所必需的某些(但并非全部)关键芯片,导致华为开始推动自给自足的努力。有证据显示,通过给华为断供,极大遏制了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大部分影响力。”不过,该报也援引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学者、曾任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中国问题高级顾问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说,美国将撤销对孟晚舟的指控“向世界各地的中国企业高管传达了错误的信息,即允许参与跟伊朗和朝鲜的欺诈交易。”他也表示:“我担心这个信息的另一部分是,拜登团队批准向华为出售某些型号的芯片和技术,这也将削弱华为不应参与我们的朋友和盟国的5G通信系统建设的讯息。”

加拿大今后怎么选边?

《温哥华太阳报》发表专栏作家达芙妮·布拉汉姆(Daphne Bramham)的署名文章,“孟晚舟自由了,那么现在怎么办?”。文章开篇写道:“这么久了,永别了,再见,拜拜。孟晚舟,请不要回来了。”

特鲁多9月24日宣布被关押在中国的两个迈克尔获释

文章列举了孟晚舟事件对中加关系各个层面的影响并指出,“孟晚舟的被捕--以及两位迈克尔被关押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敌意的导火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安全关切、中国在香港不断升级的好斗行为、对穆斯林少数民族维吾尔人的人权侵犯,以及被广泛认为源自中国的全球大流行病助长了这种敌意。”

文章说,本月早些时候进行的Nanos民意调查显示,63%的人认为加拿大需要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更加强有力。“到目前为止,特鲁多政府的中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绥靖和沉默。虽然自由党声称要捍卫人权,但特鲁多和他的内阁在今年2月议会一致同意中国对维吾尔人的做法符合联合国对文化种族灭绝的定义时却缺席。”

作者认为,“随着孟晚舟案的解决,两名迈克尔获释,以及其他人也有望被释放,政府没有借口不表明它打算如何应对中国。在一个日益分裂且好战的世界中,加拿大可能只能选边站。”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9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从中国冒险逃离后,他的麻烦才真正开始
川普又赢了!加拿大宣布"撤回数位服务税"
从"买一份保险"到再出走避险,港人移民为何"二次回流"
伊朗下令追杀川普!宗教领袖召集穆斯林"将他断肢极刑"
共同社:中国拟邀川普出席9/3北京天安门阅兵

24小时讨论排行

BBC:特朗普预算案或令近1200万人丧失医保
雷根中心民调:70%美受访者「挺出兵」协防台湾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你无比追忆的蔡澜、金庸们,其实水平不算高
被川普骂“共产主义者” 曼达尼:世上不该有亿万富豪
姐弟恋?邓文迪布雷迪结伴出席老贝婚礼 网上炸锅
关税又一次让步 川普不得不对中国低头的四点原因
陆配网红被驱逐回大陆 遇水浸维权接恐吓电话吓得发抖
华裔教授自杀 家属控告西北大学歧视并导致悲剧发生
游本昌入党 申请书写了21页 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中国眼下的失业潮,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以色列军方预告"加强攻势"直逼市中心!加萨数万人急撤
刘国梁女儿在美国夺得高尔夫冠军 全英文致谢父母
“三巨头”史无前例同框?习邀川普普京看9.3大阅兵
伊朗"永不停止浓缩铀",驻联大使轰川普:对我们发号施令
传播淫秽?中国拘捕数十名小说作家 许多是年轻女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加媒:终于 永别了 再见 拜拜…孟晚舟请别再回来了

德国之声 2021-09-27 17:39:45

在与美国检察官达成协议后,近三年来一直软禁在温哥华家中的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重获自由并乘坐中国政府的包机回中国。被中国关押1000多天的两名加拿大人也立即获释返加。国际媒体将这一事件视为北京“人质外交”的胜利。



被关押1000多天后,两个迈克尔终于获释

(德国之声中文网)“作为对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的交换,中国释放了两名被关押了一千多天的加拿大人。这是个好消息,但也包含了一个痛苦的信息。”——在德国明镜在线看来,这场官司从一开始就不仅关系到法律:“三名被告成为美中地缘政治、经济和技术竞争中的棋子。而加拿大因在法律上受与美国的引渡条约的约束,处于两难境地。”

北京的人质外交奏效

文章指出,虽然北京官方矢口否认这三起案件之间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中国司法部门对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沃尔(Michael Spavor)的所有司法步骤在时间上都与孟晚舟的审判决定及中美关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完全吻合:“回过头来看,该事件暂告段落证实了所有将中国的所作所为视为政治人质行为的人,即中国试图通过逮捕两名加拿大人来胁迫释放一名中国公民。”

文章指出,首先对两名在中国被与世隔绝关在狱中的加拿大人来说,得以返加结束了一场人道主义悲剧,同时该事件也具有多重政治影响力:一方面是缓解了处于历史最低点的中美关系,清除了特朗普任期留下的一个有毒的遗留问题,但不仅对于美加,对所有寻求以正确方式和当今中国打交道的政府来说,“两个迈克尔”获释这个好消息中也包含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息:北京的人质外交奏效了,“北京赢得了这场争端”。

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

劫持人质的胁迫性外交

《华尔街日报》以“中国的人质胜利”为题写道,“在中国工作的西方人注意了, 你可能在任何时候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并被用作人质来促进共产党的利益。这是美国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一案中向中国的人质外交屈服而发出的屈辱信息。”

文章指出,虽然孟晚舟承认了她以前否认的事实,但这并不会在其他针对华为的潜在案件中起到多大作用,因为延期起诉协议(DPA)中没有任何内容要求她在美国法庭上为这些事实作证,她虽然同意不反驳这些事实,但如果她在中国的安全地带反悔,就将脱离美国司法部的管辖。文章写道:“很难相信提起这个案子的职业检察官对这个结局感到满意。它贬低了法治,破坏了他们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努力”,“康明凯和斯帕沃尔先生的获释是个好消息。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将得到一个信息,即劫持人质的胁迫性外交会有用。”

传达错误的信息

《纽约时报》文章认为,“在华盛顿,她(孟晚舟)成为中美关系陷入冷战式氛围的象征——双方几乎同时释放有关人员的做法,也带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此外,“这个耗时三年案子的结局表明,在一场双方都被指控挟持人质的重大争端中,拜登政府和习近平政府是有可能达成某种和解的。不过,就在同一天,拜登总统首次在白宫与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这三个印太地区民主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会面,这是他的又一次努力,以图打造一个抗衡中国不断增长影响力的松散同盟。”

文章说,拜登就任以来,美国已经拒绝提供该公司建造设备所必需的某些(但并非全部)关键芯片,导致华为开始推动自给自足的努力。有证据显示,通过给华为断供,极大遏制了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大部分影响力。”不过,该报也援引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学者、曾任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中国问题高级顾问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说,美国将撤销对孟晚舟的指控“向世界各地的中国企业高管传达了错误的信息,即允许参与跟伊朗和朝鲜的欺诈交易。”他也表示:“我担心这个信息的另一部分是,拜登团队批准向华为出售某些型号的芯片和技术,这也将削弱华为不应参与我们的朋友和盟国的5G通信系统建设的讯息。”

加拿大今后怎么选边?

《温哥华太阳报》发表专栏作家达芙妮·布拉汉姆(Daphne Bramham)的署名文章,“孟晚舟自由了,那么现在怎么办?”。文章开篇写道:“这么久了,永别了,再见,拜拜。孟晚舟,请不要回来了。”

特鲁多9月24日宣布被关押在中国的两个迈克尔获释

文章列举了孟晚舟事件对中加关系各个层面的影响并指出,“孟晚舟的被捕--以及两位迈克尔被关押是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敌意的导火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安全关切、中国在香港不断升级的好斗行为、对穆斯林少数民族维吾尔人的人权侵犯,以及被广泛认为源自中国的全球大流行病助长了这种敌意。”

文章说,本月早些时候进行的Nanos民意调查显示,63%的人认为加拿大需要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更加强有力。“到目前为止,特鲁多政府的中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绥靖和沉默。虽然自由党声称要捍卫人权,但特鲁多和他的内阁在今年2月议会一致同意中国对维吾尔人的做法符合联合国对文化种族灭绝的定义时却缺席。”

作者认为,“随着孟晚舟案的解决,两名迈克尔获释,以及其他人也有望被释放,政府没有借口不表明它打算如何应对中国。在一个日益分裂且好战的世界中,加拿大可能只能选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