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逼迁之虞的国人超过650万,有些人几天内就会被房东赶走。
全美数以百万计的租屋族,恐将被驱离租来的住处,愤怒及挫折感高涨,展开抗议。(美联社)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去年初因应防疫要求,决定下达驱逐租客禁令,避免病毒因流浪者人口上升而加剧传播。美国联邦政府并为此拨款约470万美元,资助及补贴有关业主和租户。不过,有房屋权利团体指出,政府批钱的速度过慢,迟迟未能让租户及时获批款项向业主缴付租金。
这项禁令因应情况获多次颁令延长,直至最后一次限期延至今年7月31日。白宫以缺乏法律授权为由(最高法院在6月份裁定禁令将在7月31日逾期),无法延长该禁令对欠租者及欠租家庭的保护。拜登政府遂而表明,希望国会能通过颁发新一期的禁令。
国会身为立法机关,有权力提案通过一项新的禁令法案,变相延续本于7月31日到期的禁令。因此,目前部分民主党众议员积极在国会游说提案,惟遭一些共和党众议员所阻挠。
密苏里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布殊(Cori Bush)昨晚(1日)更通宵留守国会大厦门外抗议,希望全国关注禁令到期后的全国逼迁危机。
Last night, we stood on the steps of the Capitol in a moment of silence for all the people who are unhoused whose lives have been taken because of policy violence.
— Cori Bush (@CoriBush) August 2, 2021
For all of those whose lives will be at risk until the eviction moratorium is extended.
We need to save lives. pic.twitter.com/NapSb96MxB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最近一次调查指出,截至今年7月5日,全美国有约360万人称他们将在未来两个月内被业主赶离自己所租住的地方。
至于根据华盛顿智库Aspen Institute的推测则更为惊人,它估计全美约有650万户面临业主逼迁,欠租金额总共约为200亿美元。
无论如何,欠租租户都需要向业主缴清疫情期间未缴纳的租金。视乎合约要求,有些租户还需要缴付逾期罚款。
欧凯秀声援 砲轰民主党
民主党籍联邦众议员蔻瑞‧布希(Cori Bush)31日晚间起露营于国会山庄外,欧凯秀(Alexandria Ocasio-Cortez)与其他几位进步派民主党众议员也到场声援;布希表示除非禁止逼迁令有所变化,不然她不打算离开,但众院已进入8月休会期,大多数议员已经离开。
欧凯秀1日在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国情」(State of the Union)节目上受访时表示,说实话民主党无法理直气壮地责备共和党,毕竟民主党在众院是多数党。
民主党人对此深感沮丧;众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瓦特斯(Maxine Waters)表示,本以为白宫会打点处理这次危机。
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华伦(Elizabeth Warren)指出,国会有工具、资金可避免逼迁危机,所欠缺的只是时间。
疫下失工作 难及时交租
驱逐租客禁令到期所带来的乱局,某程度反映着疫情下美国潜在的房屋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一切实体经济活动停摆,首当其衝受害的必然是一众依赖实体工作的工人阶层,如店务员、製造业工人、司机等等,不少人在封城令下失去工作和日常收入,以致未能缴付租金。
美国联邦政府其实也意识到问题所在,所以早在去年中已祭出驱逐租客禁令,并多番延长禁令限期,防止租客因失去工作收入付不起租,而被业主赶走被迫流落街头。
站在业主的角度来看,驱逐租客禁令可能会令到一些依赖租金供楼的业主瞬间失去这一收入来源。因此,有不少代表业主团体的国会议员便以此理由反对禁令继续延期。虽然联邦政府这一年来有拨款补贴业主,但批款进度及金额数量仍然为人诟病。
加上政府疫情纾困补助金及央行长期低息政策,大量热钱流入国内房地产市场,美国楼价居高不下,间接支撑起租赁市场的租金水平持续走高,令租客在疫下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更难负担起高企的房屋租金。
截至今年6月1日,美国全国租金首次突破1,200美元,达到破纪录的1,219美元。年初至今,租金升幅接近10%。
世界各地如何保护租客?
面对疫情下的租户困境,不只美国,过往一年来各国亦纷纷祭出各种针对租赁市场的保护租客措施。
如英国这一年来亦多次延长驱逐租客禁令,虽然最近因解封措施而逐步放鬆,但它要求业主需要向租户给予提前二至六个月的通知期,容许租户拥有足够时间安置新居;西班牙政府则直接为受疫情影响的租户给予租金援助补贴;中国政府则祭出监管新规例,规范租屋平台收取租金额度,遏制投机炒房,引导国有银行及金融机构向租户发放小额贷款用于支付房屋租金等,冀增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回到美国,驱逐租客禁令的方式虽然短期内有效避免租户无家可归的情况,不过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炽热,实体经济活动难在短时间内回复正常,禁令始终只是治标方法,低收入人士「租不起房」的问题可能会继续持续下去。更何况现今禁令失效,部分付不起租金的租户即时受害,随时被业主赶走流落街头。
万亿基建的「房屋元素」
这次禁令争议,正正揭露美国背后房屋租赁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幸而拜登政府其实也并非无动于衷。
拜登早前推动的万亿美元基建投资方案(目前已在参议院达成共识,尚待正式通过),当中预留了2,130亿美元就是用作解决中低收入人士房屋供应和相关基建修缮及翻新工程,包括建造或重建超过50万间低中收入社区房屋;由联邦政府为地方政府每年提供「房屋修缮补贴」,并提供税务减免优惠。
这些专门针对中低收入阶层住屋需求的措施,都是希望让有需要人士儘快获得可负担租赁水平的居住单位,根治租户付不起租、业主收不齐租的房地产租赁市场乱象。
非牟利组织全国房屋会议(National Housing Conference)主席David Dworkin这样形容:「这笔款项是历史性的高额拨款,但同样地我们有着历史性的房屋问题,所以这笔巨款难言必然能够根治问题……大家真的需要携手合作,才可以(让这房屋计划)对社区产生最积极的影响。」
驱逐租客禁令争议,再次敲起了解决普罗阶层居住问题的警号。而近日来多番表现其「大政府」内政转向态度的拜登政府,之后能够更加积极介入美国房地产市场,根治其由资本垄断所牵连的深层次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