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G7聚焦抗衡中国:自身财政紧绌 恐难敌中国银弹

G7聚焦抗衡中国:自身财政紧绌 恐难敌中国银弹

文章来源: 苹果日报 于 2021-06-10 13:33: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七大工业国集团(G7)领袖今(6/11)起齐集伦敦召开峰会,中国预料会成为重要议题。《彭博》(Bloomberg)在峰会前夕引述消息报导,7国领袖可能会推出名为「清洁绿色倡议」(Clean Green Initiative)的战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基建及转型,抗衡中国「一带一路」。毫无疑问,随著中国与欧美外交磨擦加剧,G7对北京的态度会比之前强硬。然而,剖析各成员国间与中国的经贸关係及自身财政状况,预估G7能在峰会之中形成具体的对中政策,似乎过于武断。

综观G7,在疫情肆虐导致经济活动停顿下,各国政府不得不大洒金钱救市,导致公共财政状况急剧恶化。美国国债佔GDP在2019年,还是处于83%的较健康水准,但经过数轮逾兆美元的救市方案后,已大增26个百分点至109%。具体而言,华府在过去两年借的钱,已相当过去一百年借钱总和的近三分之一。欧洲、日本及英国的情况类似,国债佔GDP水准飙升程度不同,但幅度都同样惊人。

在财力的侷限以外,G7各成员国对于援助哪一个区域的发展中国家,看法也不尽相同。当美国透过EXIM进出口银行机制,支持拉美国家兴建发电厂、炼油设施的同时﹔法国及义大利却更看重在北非的旧殖民地﹔而日本与印度的「自由走廊」则认为,东南亚国家的增长才是最快。说穿了,各国都希望能在就近本国的地区投资,从而形成经济腹地来反哺本土发展。各国财政捉襟见肘,加之盘算不同,要G7同意付出一个实质金额来筹组资金池,以支撑「清洁绿色倡议」,相信难度极高。

与G7财政资源紧绌不同,即使在2020年疫情之下,中国的海外投资步伐没有大幅减慢的迹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中国过去5年累计海外非金融投资额已超过6000亿美元(约16.61兆元台币),其中约一成,即超过700亿美元(约1.93兆元台币)是投放于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中国资金已成为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吸纳目标,因此儘管西方舆论铺天盖地警告一带一路为债务陷阱,承诺参与的国家数目依然连年增加。

中国不单对发展中国家有吸引力,也是西方跨国企业垂涎的市场。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表数据,今年1月至5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高达14.76兆人民币(约63.9兆元台币),按年增长28.2%,当中进口增长25.9%。这反映出中国在疫情下,除了肩负世界工厂输出货物的角色,同时也是进口的消费大户。在去年,中国蝉联日本货品的最大出口地,佔日本全国出口的比重达22.1%。中国也是美国、德国、法国货品的重要市场。无论是德国的宝马汽车、Adidas、法国的LVMH、义大利的皮草、美国的Tesla、Tiffany都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增长点。

观察去年中国在海外的企业合併收购,中国关係紧张的美国及英国,相关金额按年跌幅达16%至接近8成。相反,与中国关係相对较好的德国及义大利,合併收购则大幅增加超过1倍。虽然外界难以证实,中国企业在某些国家的收购合併锐减是因为受到官方「提醒」,但现实是当一国与北京关係较好,因而令中国企业更热衷往这个国家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外来投资将是推动疫后复甦的重要一环,各成员国因应本土经济状况而作不同取捨,在对中政策上能否一致行动,实属疑问。

G7对中国堀起的戒心已越来越重,但基于种种原因,过去数年都未发表明显针对中国的联合声明,今年相信也不会例外。G7或许会用上更强硬的字眼,但具体的行动路线图依然会欠奉。值得中国观察的,反而是G7领袖在峰会之间的互动,于美国政府易主后会出现哪些变化。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在企业改革、市场监管、乃至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皆以西方为师。但来到今天,中国已主张「说好中国故事」,在不少西方人士眼中,这等同于以「中国模式」与西方体制打对台。G7中最重要的持分者、美国总统拜登在上周国殇纪念日中,就借悼念为自由而战的阵亡将士来宣示,美国及全球的民主都在危险之中,拜登的矛头指向相当清晰。相对于川普时期的独行独断,美国重新「归位」,拉拢6国,将会是北京更难应付的新形势。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两位50岁女性,离婚后共同生活的十三年
这位出身贫寒的百亿投资人,又做出惊人选择
AI冲击下的翻译专业,经历“断崖式坠落”
河南人苦,大旱中救活的玉米,现在都泡烂了
起底陈志:从辍学少年干到千亿电诈大佬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不满被说美第三优秀总统,回应被评不如华盛顿和林肯
若开战炸不炸中国港口?美军官提“可修复式打击”
纽约时报:当硅谷陷入对中国的痴迷和羡慕
任由普京摆布的川普,凭啥觉得自己能拿和平奖?
中国稀土管制 美贸易代表承认过去这件事做错了
纽时:川普圈子里 种族主义 支持纳粹并非啥大问题
华人钢琴家包揽肖邦钢琴大赛前三名 美籍华裔夺冠
“不想浪费时间”,特朗普为何又不想见普京了?
泽连斯基和他的国家,比书店还艰难
为何特朗普能在加沙取得突破,却无法与普京达成协议?
老外游长城遇无人机运材料纷纷惊叹 还现学铺青砖
“00后”拳王与妻澳洲遇袭后发声:想离婚 不配当老公
公司遭NASA局长批评后,马斯克回击:智商两位数
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国科学家取得新突破
罗浮宫劫案才过几天,中国二手平台竟出现"正品"拍卖
美男在商店猥亵女顾客,被另一女顾客开枪击毙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G7聚焦抗衡中国:自身财政紧绌 恐难敌中国银弹

苹果日报 2021-06-10 13:33:24

七大工业国集团(G7)领袖今(6/11)起齐集伦敦召开峰会,中国预料会成为重要议题。《彭博》(Bloomberg)在峰会前夕引述消息报导,7国领袖可能会推出名为「清洁绿色倡议」(Clean Green Initiative)的战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基建及转型,抗衡中国「一带一路」。毫无疑问,随著中国与欧美外交磨擦加剧,G7对北京的态度会比之前强硬。然而,剖析各成员国间与中国的经贸关係及自身财政状况,预估G7能在峰会之中形成具体的对中政策,似乎过于武断。

综观G7,在疫情肆虐导致经济活动停顿下,各国政府不得不大洒金钱救市,导致公共财政状况急剧恶化。美国国债佔GDP在2019年,还是处于83%的较健康水准,但经过数轮逾兆美元的救市方案后,已大增26个百分点至109%。具体而言,华府在过去两年借的钱,已相当过去一百年借钱总和的近三分之一。欧洲、日本及英国的情况类似,国债佔GDP水准飙升程度不同,但幅度都同样惊人。

在财力的侷限以外,G7各成员国对于援助哪一个区域的发展中国家,看法也不尽相同。当美国透过EXIM进出口银行机制,支持拉美国家兴建发电厂、炼油设施的同时﹔法国及义大利却更看重在北非的旧殖民地﹔而日本与印度的「自由走廊」则认为,东南亚国家的增长才是最快。说穿了,各国都希望能在就近本国的地区投资,从而形成经济腹地来反哺本土发展。各国财政捉襟见肘,加之盘算不同,要G7同意付出一个实质金额来筹组资金池,以支撑「清洁绿色倡议」,相信难度极高。

与G7财政资源紧绌不同,即使在2020年疫情之下,中国的海外投资步伐没有大幅减慢的迹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统计,中国过去5年累计海外非金融投资额已超过6000亿美元(约16.61兆元台币),其中约一成,即超过700亿美元(约1.93兆元台币)是投放于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中国资金已成为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吸纳目标,因此儘管西方舆论铺天盖地警告一带一路为债务陷阱,承诺参与的国家数目依然连年增加。

中国不单对发展中国家有吸引力,也是西方跨国企业垂涎的市场。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表数据,今年1月至5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高达14.76兆人民币(约63.9兆元台币),按年增长28.2%,当中进口增长25.9%。这反映出中国在疫情下,除了肩负世界工厂输出货物的角色,同时也是进口的消费大户。在去年,中国蝉联日本货品的最大出口地,佔日本全国出口的比重达22.1%。中国也是美国、德国、法国货品的重要市场。无论是德国的宝马汽车、Adidas、法国的LVMH、义大利的皮草、美国的Tesla、Tiffany都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增长点。

观察去年中国在海外的企业合併收购,中国关係紧张的美国及英国,相关金额按年跌幅达16%至接近8成。相反,与中国关係相对较好的德国及义大利,合併收购则大幅增加超过1倍。虽然外界难以证实,中国企业在某些国家的收购合併锐减是因为受到官方「提醒」,但现实是当一国与北京关係较好,因而令中国企业更热衷往这个国家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外来投资将是推动疫后复甦的重要一环,各成员国因应本土经济状况而作不同取捨,在对中政策上能否一致行动,实属疑问。

G7对中国堀起的戒心已越来越重,但基于种种原因,过去数年都未发表明显针对中国的联合声明,今年相信也不会例外。G7或许会用上更强硬的字眼,但具体的行动路线图依然会欠奉。值得中国观察的,反而是G7领袖在峰会之间的互动,于美国政府易主后会出现哪些变化。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在企业改革、市场监管、乃至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皆以西方为师。但来到今天,中国已主张「说好中国故事」,在不少西方人士眼中,这等同于以「中国模式」与西方体制打对台。G7中最重要的持分者、美国总统拜登在上周国殇纪念日中,就借悼念为自由而战的阵亡将士来宣示,美国及全球的民主都在危险之中,拜登的矛头指向相当清晰。相对于川普时期的独行独断,美国重新「归位」,拉拢6国,将会是北京更难应付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