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方先行抵阿拉斯加 2天3轮9小时 一次外交侦察

中方先行抵阿拉斯加 2天3轮9小时 一次外交侦察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21-03-18 12:52:5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3月18日凌晨,中方代表团率先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准备参加中美高层会晤。中美双方将举行3场会谈,共计9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晤参与人员少,级别高,时间长。

据中国官媒央视新闻北京时间3月18日16时30分报道,应美方邀请,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及其随行人员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准备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此次高层战略对话将于3月18日至19日举行。美方参加对话的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此前已于3月17日抵达会晤地点,布林肯将在结束对韩国的访问之后返回美国。

据香港凤凰卫视3月18日报道,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于18日13时开始,进行两轮对话。双方在3月19日上午进行第三轮对话,每一轮时长可能达到3个小时。

报道指出,9个小时的双边对话是很少有的,而且是双方最高级别的外交国安官员。参与这一次对话的人员少,级别高,时间长。美国此前举行的美日印澳四国峰会只有90分钟,美日、美韩“2+2”也没有这么长时间密集磋商。

中美2+2会谈是双方的一次外交侦察

当地时间3月18日凌晨,负责中国外交的中共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及中国外长王毅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国际机场,在这一极冷的美国西北端两国官员会面之前,美国更新了一项针对香港的法律,加大对香港官员的制裁;随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痛骂美日狼狈为奸、干涉中国内政。明显,双方并没有要为寒冷的阿拉斯加会晤刻意营造气氛,反而尽量显示出不落下风的气场来。

要知道,这是拜登上台后中美高层的首次接触。且从此前较长一段时间的互动来看,为了这次会晤,中美都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中美都心中有数,这次会晤不是谈合作,而像是一次各怀心事的互相试探。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从美国方面来看,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前往阿拉斯加会晤中方高级外交官杨洁篪与王毅之前,拜登(Joe Biden)政府官员已开展了其在日本、韩国、印度的结盟之行,而这次的中美会谈正是布林肯在访问日韩之后回程美国途中的一次会晤。这种技术性安排本身已经表明了美国对华接触的谨慎。而3月16日美国国务院又增加了对中国涉港官员的惩罚,以及与日本发表针对对抗中国影响的联合声明,这不啻为一种示威。

其次,从中国的反应来看,3月17日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赵立坚使用情感强烈的中国成语斥美日“狼狈为奸、干涉中国内政”“蓄意搞集团对抗,试图打造反华‘包围圈’”,这种强硬表态似乎恢复了特朗普(Donald Trump)时期中国对美外交风格。不过正如此前观察到的,应对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特朗普时期中美关系的急转直下,中国需要有这样一种外交角色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声音与不友善,包括赵立坚用词严厉地批评日本“背信弃义、破坏中日关系”等都是基于这种设定。但赵立坚的强硬从来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底色。代表中国最高层外交意志的驻美大使崔天凯在3月17日当晚的露面发声才是中国此行的真正态度。

很明显,几大中国媒体对崔天凯的这此采访是针对此次阿拉斯加中美会晤中方安排的一次特殊吹风会,采访所提内容无不是针对中美对话,崔天凯尽管以“双方还是相当重视”抛出场面话,但更重要的是说“不指望一次对话解决中美之间的所有问题,对这次对话没有过高期待或者幻想”。“我希望双方带着诚意而来,带着更好的相互了解离开。”即便是崔天凯,也没有释放过于乐观的信息,反而是在提前向外传达降低期待的意图。

这不是一个谈共同合作的会晤,而是一次测试彼此存在竞争或者冲突领域的会议。

《华尔街日报》在关注这次会晤中认为,中国拿出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议程,由此可以看出双方裂痕之深、修复关系难度之大。而美国方面不仅以“群殴式”的结盟之行向中国示威,更是直接否认这次对话的“战略性”,仅是“一次性”的接触。

无论如何,两国都不讳言有可以合作的领域,这就意味着即使不是今天,中美也早晚会坐到彼此面前谈这些令对方头疼的议题,无论是拜登政府所关心的涉港、涉疆、台湾等人权价值观议题,还是中国对特朗普时期的制裁措施的异议,至少在未来四年,这种高层外交接触是必不可少的。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已近2个月,可以说,其对中国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政策评估,而此次“2+2”的会谈模式对话成行其实已经预示了其不会全面继承特朗普的对华路线。事实上,中国也洞悉到了这一点。但问题是,所谓的“不同于特朗普路线”是一种更严峻的挑战还是一种更舒适的相处,这个答案的探寻也是中国此行阿拉斯加的目的之一。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重庆女生与博士老公比利时摆摊卖面 日入一千欧元
柯克遇刺案嫌犯父为警官 双亲象党 曾扮川普过万圣
人民日报整理采访内容成文署名“詹姆斯”引爆美舆论
遭美拘留韩国工人返国亲人泪迎 民团讽“不是朋友吗”
印度欲弯道超车中国 抢先祭出“核动力航母”计划




24小时讨论排行

柯克案枪手竟是出自传统共和党家庭 说明了什么?
“有些人被枪杀”正常?说完,他被枪杀
柯克枪击案嫌犯:从四年总统奖学金优等生到枪手
罗永浩的直播回应结束了,西贝的夜静悄悄
哈里斯一席话炸裂拜登圈子:暴露出她是多么浅薄
美商务部长爆料:特朗普想让哈佛大学投建职业学校
特朗普:柯克枪击案嫌疑人已被拘捕 希望他被判死刑
一泡尿判赔海底捞220万,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解放军曾用电磁武器融化印军?美国议员语出惊人
吴京形象塌房了遭群嘲:可笑的“爹味老登”太自恋
孩子一走,配偶终于处成道友
韩海警为救中国老人殉职 李在明向其授勋 中使馆哀悼
尼泊尔诞生史上首位女总理 曾留学印度 打贪“零容忍”
法德英发表联合声明 欧盟酝酿制裁以色列 停止售武
被美拘留的韩国工人:不认为有人还想留在美国
外国“水果贵族”,集体沦为中国土特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方先行抵阿拉斯加 2天3轮9小时 一次外交侦察

多维 2021-03-18 12:52:58

3月18日凌晨,中方代表团率先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准备参加中美高层会晤。中美双方将举行3场会谈,共计9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晤参与人员少,级别高,时间长。

据中国官媒央视新闻北京时间3月18日16时30分报道,应美方邀请,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及其随行人员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准备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此次高层战略对话将于3月18日至19日举行。美方参加对话的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此前已于3月17日抵达会晤地点,布林肯将在结束对韩国的访问之后返回美国。

据香港凤凰卫视3月18日报道,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于18日13时开始,进行两轮对话。双方在3月19日上午进行第三轮对话,每一轮时长可能达到3个小时。

报道指出,9个小时的双边对话是很少有的,而且是双方最高级别的外交国安官员。参与这一次对话的人员少,级别高,时间长。美国此前举行的美日印澳四国峰会只有90分钟,美日、美韩“2+2”也没有这么长时间密集磋商。

中美2+2会谈是双方的一次外交侦察

当地时间3月18日凌晨,负责中国外交的中共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及中国外长王毅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国际机场,在这一极冷的美国西北端两国官员会面之前,美国更新了一项针对香港的法律,加大对香港官员的制裁;随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痛骂美日狼狈为奸、干涉中国内政。明显,双方并没有要为寒冷的阿拉斯加会晤刻意营造气氛,反而尽量显示出不落下风的气场来。

要知道,这是拜登上台后中美高层的首次接触。且从此前较长一段时间的互动来看,为了这次会晤,中美都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中美都心中有数,这次会晤不是谈合作,而像是一次各怀心事的互相试探。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从美国方面来看,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前往阿拉斯加会晤中方高级外交官杨洁篪与王毅之前,拜登(Joe Biden)政府官员已开展了其在日本、韩国、印度的结盟之行,而这次的中美会谈正是布林肯在访问日韩之后回程美国途中的一次会晤。这种技术性安排本身已经表明了美国对华接触的谨慎。而3月16日美国国务院又增加了对中国涉港官员的惩罚,以及与日本发表针对对抗中国影响的联合声明,这不啻为一种示威。

其次,从中国的反应来看,3月17日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赵立坚使用情感强烈的中国成语斥美日“狼狈为奸、干涉中国内政”“蓄意搞集团对抗,试图打造反华‘包围圈’”,这种强硬表态似乎恢复了特朗普(Donald Trump)时期中国对美外交风格。不过正如此前观察到的,应对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特朗普时期中美关系的急转直下,中国需要有这样一种外交角色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声音与不友善,包括赵立坚用词严厉地批评日本“背信弃义、破坏中日关系”等都是基于这种设定。但赵立坚的强硬从来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底色。代表中国最高层外交意志的驻美大使崔天凯在3月17日当晚的露面发声才是中国此行的真正态度。

很明显,几大中国媒体对崔天凯的这此采访是针对此次阿拉斯加中美会晤中方安排的一次特殊吹风会,采访所提内容无不是针对中美对话,崔天凯尽管以“双方还是相当重视”抛出场面话,但更重要的是说“不指望一次对话解决中美之间的所有问题,对这次对话没有过高期待或者幻想”。“我希望双方带着诚意而来,带着更好的相互了解离开。”即便是崔天凯,也没有释放过于乐观的信息,反而是在提前向外传达降低期待的意图。

这不是一个谈共同合作的会晤,而是一次测试彼此存在竞争或者冲突领域的会议。

《华尔街日报》在关注这次会晤中认为,中国拿出了与美国截然不同的议程,由此可以看出双方裂痕之深、修复关系难度之大。而美国方面不仅以“群殴式”的结盟之行向中国示威,更是直接否认这次对话的“战略性”,仅是“一次性”的接触。

无论如何,两国都不讳言有可以合作的领域,这就意味着即使不是今天,中美也早晚会坐到彼此面前谈这些令对方头疼的议题,无论是拜登政府所关心的涉港、涉疆、台湾等人权价值观议题,还是中国对特朗普时期的制裁措施的异议,至少在未来四年,这种高层外交接触是必不可少的。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已近2个月,可以说,其对中国进行了较长时期的政策评估,而此次“2+2”的会谈模式对话成行其实已经预示了其不会全面继承特朗普的对华路线。事实上,中国也洞悉到了这一点。但问题是,所谓的“不同于特朗普路线”是一种更严峻的挑战还是一种更舒适的相处,这个答案的探寻也是中国此行阿拉斯加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