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建议割掉方方的舌头,教会她说真话。”

“建议割掉方方的舌头,教会她说真话。”

文章来源: 中产生活观察 于 2020-12-02 20:26: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蛋壳找房暴雷之后,很多受害者的处境都很让人同情。在网上,有不少房东驱赶租客的视频,看了让人心酸。

不过,下面这个女孩的遭遇,却引发了一些笑声。坦白说,我也笑了,幸灾乐祸的那种。

笑过之后,觉得还是应该检讨,一个女孩子大冷天的被赶出去,还是让人同情的,没必要过多冷嘲热讽。

以前也有过一些类似的网友,天天岁月静好感恩,突然被强拆或者遭遇不幸,哭天抢地。但是,这个女孩的故事,还是有所不同。

疫情期间,她对方方发出了严厉的指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建议割掉方方的舌头,教会她说真话。相信她说的割舌头,不是一种比喻,而是生理性的。她根本没认识到,这有多残忍。在她看来,方方无疑属于敌对势力,最好越痛越好。

很不幸,方方的文章虽然很多都被删除,但是本人其实过得尚好。这位网友不懂的是,一个曾经的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出过一百多本书的人,冒着危险发声,意味着什么。

这个网友其实很有代表性。当她发现自己权利受侵害后,求助的对象是那几家中央媒体。这或许是因为,从小到大,她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这些。每天看新闻联播长大,当然不会知道蛋壳找房这种阴暗面。她看到的都是正面的,自己最终也被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正向的人。

这是第一个逻辑:因为她是看那些信息长大的,所以不能接受方方文章里的那种负面信息,才会把方方看成是敌人,才会呼吁清楚一切负面信息。

第二个逻辑是,这样的人,往往很容易成为蛋壳找房的受害者。去年我在深圳两个月,也曾短暂使用蛋壳找房。我选择每个月支付房租,这样租金要高很多。如果是按年支付,不但月租便宜几百,还会减免一个月房租。但是,很可惜,我属于戴有色眼镜的,没有贪图便宜,不然也许我也会成为维权的一员了。

这个女生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是互联网生存的一种典型。我不喜欢使用韭菜这样的词,实际上,一个人应该学会基本的信息甄别方法,这才能不被各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所砸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真正的市场化媒体,而不是她所@的那几家)受到很大冲击,但是这恰恰说明媒体所承担职能的重要性。疫情期间,武汉媒体失灵,方方就是最重要的地方媒体,她收集信息,也进行很多求证。作为一个武汉长大重要作家,她有很多信息源。方方的写作,在文学上是比较粗糙的,但是却记录了很多东西,这正是媒体应该做的。

那个女孩想割掉方方的舌头,她幻想的也许是用刀,但是我们不妨把它当成一个比喻:那就是让媒体噤声。记住,这种声音不是来自权力,也不是来自资本,而是来自普通人,来自媒体想服务、想为之发声的人。

最近几年,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声音。不信,你可以在网上看一下那些攻击新京报、澎湃新闻的人。前段时间,也是一个蛋壳的受害者发帖说,过去自己经常骂新京报,现在自己出事了,才希望新京报的记者能够来采访这说明他倒不是傻,而是坏而已。

广义上上说,被攻击的除了媒体外,还有知识分子(像方方等)和律师群体。有一次清华大学的孙立平老师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在小区周围散步,很开心,那些骂他的网友,大多数生活都不如他。他想为网友说话,想把自己看到的问题说出来,最终却遭到反噬这是记者、知识分子和律师普遍的命运。

媒体、知识分子和律师,其实是社会的中间力量。我们可以不用带感情色彩的中坚这样的词,只把他们看成是某种中间地带。当他们普遍被割喉,或者主动沉默,这意味中间地带变得狭窄或者趋于消失,那些得意的人不知道,自己正在和厄运狭路相逢。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BBC:中共四中全会释出的三个讯息
Katy Perry公开与加拿大前总理恋情:看完表演两人牵手出门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从坟墓里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鲁王子,爆出新一波丑闻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丁大赞无敌!俄成功试射"海燕"新型核动力巡弋飞弹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痛批川普是「暴君」贺锦丽:我可能再战白宫!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美中谈判"几乎完成协议",美贸易代表:可交川习签署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西方舆论:中国正赢得贸易战 “中美大和解”不会发生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建议割掉方方的舌头,教会她说真话。”

中产生活观察 2020-12-02 20:26:26

蛋壳找房暴雷之后,很多受害者的处境都很让人同情。在网上,有不少房东驱赶租客的视频,看了让人心酸。

不过,下面这个女孩的遭遇,却引发了一些笑声。坦白说,我也笑了,幸灾乐祸的那种。

笑过之后,觉得还是应该检讨,一个女孩子大冷天的被赶出去,还是让人同情的,没必要过多冷嘲热讽。

以前也有过一些类似的网友,天天岁月静好感恩,突然被强拆或者遭遇不幸,哭天抢地。但是,这个女孩的故事,还是有所不同。

疫情期间,她对方方发出了严厉的指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建议割掉方方的舌头,教会她说真话。相信她说的割舌头,不是一种比喻,而是生理性的。她根本没认识到,这有多残忍。在她看来,方方无疑属于敌对势力,最好越痛越好。

很不幸,方方的文章虽然很多都被删除,但是本人其实过得尚好。这位网友不懂的是,一个曾经的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出过一百多本书的人,冒着危险发声,意味着什么。

这个网友其实很有代表性。当她发现自己权利受侵害后,求助的对象是那几家中央媒体。这或许是因为,从小到大,她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这些。每天看新闻联播长大,当然不会知道蛋壳找房这种阴暗面。她看到的都是正面的,自己最终也被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正向的人。

这是第一个逻辑:因为她是看那些信息长大的,所以不能接受方方文章里的那种负面信息,才会把方方看成是敌人,才会呼吁清楚一切负面信息。

第二个逻辑是,这样的人,往往很容易成为蛋壳找房的受害者。去年我在深圳两个月,也曾短暂使用蛋壳找房。我选择每个月支付房租,这样租金要高很多。如果是按年支付,不但月租便宜几百,还会减免一个月房租。但是,很可惜,我属于戴有色眼镜的,没有贪图便宜,不然也许我也会成为维权的一员了。

这个女生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是互联网生存的一种典型。我不喜欢使用韭菜这样的词,实际上,一个人应该学会基本的信息甄别方法,这才能不被各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所砸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真正的市场化媒体,而不是她所@的那几家)受到很大冲击,但是这恰恰说明媒体所承担职能的重要性。疫情期间,武汉媒体失灵,方方就是最重要的地方媒体,她收集信息,也进行很多求证。作为一个武汉长大重要作家,她有很多信息源。方方的写作,在文学上是比较粗糙的,但是却记录了很多东西,这正是媒体应该做的。

那个女孩想割掉方方的舌头,她幻想的也许是用刀,但是我们不妨把它当成一个比喻:那就是让媒体噤声。记住,这种声音不是来自权力,也不是来自资本,而是来自普通人,来自媒体想服务、想为之发声的人。

最近几年,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声音。不信,你可以在网上看一下那些攻击新京报、澎湃新闻的人。前段时间,也是一个蛋壳的受害者发帖说,过去自己经常骂新京报,现在自己出事了,才希望新京报的记者能够来采访这说明他倒不是傻,而是坏而已。

广义上上说,被攻击的除了媒体外,还有知识分子(像方方等)和律师群体。有一次清华大学的孙立平老师发了一条微博,说自己在小区周围散步,很开心,那些骂他的网友,大多数生活都不如他。他想为网友说话,想把自己看到的问题说出来,最终却遭到反噬这是记者、知识分子和律师普遍的命运。

媒体、知识分子和律师,其实是社会的中间力量。我们可以不用带感情色彩的中坚这样的词,只把他们看成是某种中间地带。当他们普遍被割喉,或者主动沉默,这意味中间地带变得狭窄或者趋于消失,那些得意的人不知道,自己正在和厄运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