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李克强一句话 大陆疯传:自古大佬出地摊

李克强一句话 大陆疯传:自古大佬出地摊

文章来源: 腾讯新闻 于 2020-06-03 15:50: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全面复苏、解决就业、刺激经济,疫情时代的中国由李克强亲自出马,松绑地摊经济缓解经济难题与失业潮。成都、武汉等全中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配合推动“地摊经济”重出江湖。连一向被视为地摊经济死敌的城管大军也发声支持。大陆门户网站腾讯顺势刊出文章称自古英雄出地摊,并列举出当今中国商界大佬们的地摊经济发家史。以下为腾讯文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数新鲜事物涌来,摆摊是创业成本最低的行当。光盘、录音带成了大佬们热衷摆摊的商品。美图董事长蔡文胜曾回忆:“当时中国没有几个歌星,大家听的就是邓丽君,但是当时在大陆几乎是买不到邓丽君正版磁带的。”于是,翻制磁带卖成了蔡文胜挣得“巨额”收入的渠道之一。据楚天金报报道,依靠翻制磁带,蔡文胜当年一天能赚一百多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5年,全国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不到100元。无论是当年15岁的蔡文胜、18岁的罗永浩,还是40岁的柳传志、43岁的任正非,似乎都抵挡不住地摊的“诱惑”。或是迫于生计,或是看到了地摊背后的“暴利”,或是为了更高的事业,无论如何,地摊都成了大佬的起步,无碍于年龄和目的。都在18岁摆过摊的罗永浩和薇娅,如今都靠直播赚得顶级流量。这似乎意味着,80年代的地摊、90年代的电视购物和如今的直播,本质都是靠吸引流量赚钱。技术的更新,让时代赋予了“抓人眼球”更多的渠道,地摊需要摆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家家都有的电视兴起了电视购物,互联网的发达则捧红了直播。当年摆地摊的青年、中年,如今已经成为各行领军人物。如今的地摊热,或将诞生更多的未来领袖。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亚洲规模最大时尚物流中心起火 烧了整整60小时
中国驻日使馆重申联合国敌国条款:有权对日动武
纽约皇后区最暴力少年帮派被端 将街区变致命游乐场
“演技派”劫匪 假扮银行官员拦运钞车 收走巨额现金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礼,折射出美国两党争斗加剧




24小时讨论排行

“如此不懂礼貌的外交官员,可知中国的水准”
“为回击高市早苗的挑衅,我申请每月无偿多加5个班”
马斯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消灭贫困,让每个人富有
强奸大嫂出狱后刺死见义勇为者,他潜逃近20年被抓
德媒批美俄“28点和平计划”:让人想起慕尼黑协定
拿银牌的吴艳妮,抢走了所有的戏
特朗普真怒了:民主党议员“煽动叛乱”,足以判“死刑”
高中学历却冒充工科专家,骗走大学数百万资金
何同学:「拒给网约车司机好评」让公司亏了两百万
黄仁勋:我预测中国市场的销量将为零,下季度也是
江科大首席科学家被打假,其团队博士曾无奈退学
中国学生走私真菌案背后:中美之间的学术合作与政治偏见
湖南省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中国下一个奥运之城,悬念再起
川普再“失言”:称民主党议员“叛乱” 并要“绞死”他们
特朗普见“社会主义者”马姆达尼,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李克强一句话 大陆疯传:自古大佬出地摊

腾讯新闻 2020-06-03 15:50:04

全面复苏、解决就业、刺激经济,疫情时代的中国由李克强亲自出马,松绑地摊经济缓解经济难题与失业潮。成都、武汉等全中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配合推动“地摊经济”重出江湖。连一向被视为地摊经济死敌的城管大军也发声支持。大陆门户网站腾讯顺势刊出文章称自古英雄出地摊,并列举出当今中国商界大佬们的地摊经济发家史。以下为腾讯文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数新鲜事物涌来,摆摊是创业成本最低的行当。光盘、录音带成了大佬们热衷摆摊的商品。美图董事长蔡文胜曾回忆:“当时中国没有几个歌星,大家听的就是邓丽君,但是当时在大陆几乎是买不到邓丽君正版磁带的。”于是,翻制磁带卖成了蔡文胜挣得“巨额”收入的渠道之一。据楚天金报报道,依靠翻制磁带,蔡文胜当年一天能赚一百多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5年,全国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不到100元。无论是当年15岁的蔡文胜、18岁的罗永浩,还是40岁的柳传志、43岁的任正非,似乎都抵挡不住地摊的“诱惑”。或是迫于生计,或是看到了地摊背后的“暴利”,或是为了更高的事业,无论如何,地摊都成了大佬的起步,无碍于年龄和目的。都在18岁摆过摊的罗永浩和薇娅,如今都靠直播赚得顶级流量。这似乎意味着,80年代的地摊、90年代的电视购物和如今的直播,本质都是靠吸引流量赚钱。技术的更新,让时代赋予了“抓人眼球”更多的渠道,地摊需要摆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家家都有的电视兴起了电视购物,互联网的发达则捧红了直播。当年摆地摊的青年、中年,如今已经成为各行领军人物。如今的地摊热,或将诞生更多的未来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