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旅欧作家:欧洲或许没有口罩,但有守法和秩序(图)

旅欧作家:欧洲或许没有口罩,但有守法和秩序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于 2020-03-24 09:00:4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欧洲国家的秩序不是基于听话,而是基于自觉和守法。

欧洲的疫情地图迅速地由白变黄,再由黄变红,现在已经连成了一片。唯一小小的一块“白区”是刀枪不入的黑山共和国,当然黑山人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上周已关闭港口和几个边境点,禁止聚众并停课两周。

我生活的匈牙利地处欧陆心脏,自然更如履薄冰。从惊蛰那日开始,匈牙利的确诊病例已翻了几番,截至3月15日已32例,并有一位75岁的老者死亡。连日来,中东欧各国先后进入紧急状态。匈牙利不仅禁止了多国居民入境,还对申根边境实行交通管制,并驱逐了两名不服从隔离规定的伊朗人;学校停课,聚会取消……匈牙利医学会则建议政府向中国学习:采取全民在家隔离措施,限制居民外出半个月。

3月15日是匈牙利民族独立节,纪念1848年革命,当地华人称它为“裴多菲节”。每年此日定会举办盛大集会,但今年例外,只在国会大厦前举行了简单的升旗仪式。现场只有总统、议长和仪仗队士兵,既没民众围观,也无官员随行,欧尔班总理都没露面。镜头里,观众担心地看到总统掏出白手帕擤鼻涕,指挥官轻声咳嗽。晚上的音乐会照常,但没有观众,电视台直播,就像一次乐队彩排。我的一位老邻居摇头感叹,即便在战争期间,节日也没这么冷清过。

不过,布达佩斯街头行人虽减少,但并没有让人感觉到紧张气氛,情人牵手,孩子玩滑板,行人遛狗……街上没人戴口罩,几天里我只见过一个戴口罩的亚洲人。当地华人都囤了口罩,但很少有谁敢戴上街,担心激起当地人的反感情绪。

在戴口罩的问题上,欧洲人既有他们的懒散式从容,也有现实的具体困难。就拿匈牙利来说,前段时间因中国疫情严峻,当地口罩几乎全支援了中国,不仅华人积极组织捐助,匈牙利政府也行动最早,捐了许多口罩和医用手套。这成为当地口罩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布达佩斯的药店里,过去40福林(约0.9元人民币)一只的普通口罩已涨到了800福林,购买还需预定,而且限量。政府连狱中犯人都组织起来生产口罩,可仍难解决暴增的需求。

微信圈里,总能看到有人挖苦欧洲政府不提倡市民戴口罩“愚蠢”,而并没想到,政府首先要保证医护人员的物资需求。在整个欧洲的危境下,各国自顾不暇,很难像当初武汉疫情暴发时那样能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积极援助。

中国疫情已得到极大控制,令人欣慰,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佛罗伦萨市长发起“拥抱中国人”的行动,加拿大总理特意去多伦多中餐馆吃饭为华人撑腰,一个名叫塞缪尔的匈牙利小伙子将97公斤口罩“人肉”背到中国……现在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我们在向他国介绍中国经验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的同时,也该尊重各国根据国情作出的抗疫选择,更不能将之妖魔化。

匈牙利政府虽没有规定居民戴口罩,但也作出了细致的应对方案:药店一次只能进一个人;为减少公车司机被感染的几率,不开前门;在学校和幼儿园关闭期间,不建议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因为老人是易感人群;设立临时机构,替医护人员等不能停工的家长代管孩子;效法中国,用集装箱建立“方舱医院”……

或许不少人怀疑欧洲人能战胜疫情,理由是欧洲人不像中国人那么听话,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欧洲国家的秩序不是基于听话,而是基于自觉和守法。我相信欧洲能渡过难关,仍然还会是一体的欧洲。

作者:余泽民,旅匈作家、翻译家,北二外特聘讲课教授

查看评论(22)

24小时热点排行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二战结束80年 “台湾籍日本兵”的双重身份认同之争
不丹大王母风韵犹存骑摩托,4位亲姐妹共侍一夫
马斯克20岁“女儿”意外亮相真人秀,穿露脐背心热舞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称印巴在美国的斡旋下停火,鲁比奥透露细节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美元付关税4600美元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特朗普又反悔?这次要推动上调“超级富豪税”
ICE在纽约执法!多名亚裔被捕,华裔在内
特朗普:将对各国维持至少10%基准关税 但允许例外
1.9万名村官被查背后 治理农村基层干部‘微腐败’
赵作海去世,冤案制造者结局如何?
印度前外交官:让巴基斯坦缓和局势 中国说的话好使
“你好呀,丁真!好多年了…”华春莹与丁真同框
告别户口本!中国婚姻登记实现全国各地通办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女子曾冒用他人学籍,多年后发现自己学籍也被冒用
张本智和称深受雨果世界杯夺冠冲击:下次该轮到我了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旅欧作家:欧洲或许没有口罩,但有守法和秩序

中国新闻周刊 2020-03-24 09:00:42

欧洲国家的秩序不是基于听话,而是基于自觉和守法。

欧洲的疫情地图迅速地由白变黄,再由黄变红,现在已经连成了一片。唯一小小的一块“白区”是刀枪不入的黑山共和国,当然黑山人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上周已关闭港口和几个边境点,禁止聚众并停课两周。

我生活的匈牙利地处欧陆心脏,自然更如履薄冰。从惊蛰那日开始,匈牙利的确诊病例已翻了几番,截至3月15日已32例,并有一位75岁的老者死亡。连日来,中东欧各国先后进入紧急状态。匈牙利不仅禁止了多国居民入境,还对申根边境实行交通管制,并驱逐了两名不服从隔离规定的伊朗人;学校停课,聚会取消……匈牙利医学会则建议政府向中国学习:采取全民在家隔离措施,限制居民外出半个月。

3月15日是匈牙利民族独立节,纪念1848年革命,当地华人称它为“裴多菲节”。每年此日定会举办盛大集会,但今年例外,只在国会大厦前举行了简单的升旗仪式。现场只有总统、议长和仪仗队士兵,既没民众围观,也无官员随行,欧尔班总理都没露面。镜头里,观众担心地看到总统掏出白手帕擤鼻涕,指挥官轻声咳嗽。晚上的音乐会照常,但没有观众,电视台直播,就像一次乐队彩排。我的一位老邻居摇头感叹,即便在战争期间,节日也没这么冷清过。

不过,布达佩斯街头行人虽减少,但并没有让人感觉到紧张气氛,情人牵手,孩子玩滑板,行人遛狗……街上没人戴口罩,几天里我只见过一个戴口罩的亚洲人。当地华人都囤了口罩,但很少有谁敢戴上街,担心激起当地人的反感情绪。

在戴口罩的问题上,欧洲人既有他们的懒散式从容,也有现实的具体困难。就拿匈牙利来说,前段时间因中国疫情严峻,当地口罩几乎全支援了中国,不仅华人积极组织捐助,匈牙利政府也行动最早,捐了许多口罩和医用手套。这成为当地口罩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布达佩斯的药店里,过去40福林(约0.9元人民币)一只的普通口罩已涨到了800福林,购买还需预定,而且限量。政府连狱中犯人都组织起来生产口罩,可仍难解决暴增的需求。

微信圈里,总能看到有人挖苦欧洲政府不提倡市民戴口罩“愚蠢”,而并没想到,政府首先要保证医护人员的物资需求。在整个欧洲的危境下,各国自顾不暇,很难像当初武汉疫情暴发时那样能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积极援助。

中国疫情已得到极大控制,令人欣慰,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佛罗伦萨市长发起“拥抱中国人”的行动,加拿大总理特意去多伦多中餐馆吃饭为华人撑腰,一个名叫塞缪尔的匈牙利小伙子将97公斤口罩“人肉”背到中国……现在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我们在向他国介绍中国经验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的同时,也该尊重各国根据国情作出的抗疫选择,更不能将之妖魔化。

匈牙利政府虽没有规定居民戴口罩,但也作出了细致的应对方案:药店一次只能进一个人;为减少公车司机被感染的几率,不开前门;在学校和幼儿园关闭期间,不建议将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因为老人是易感人群;设立临时机构,替医护人员等不能停工的家长代管孩子;效法中国,用集装箱建立“方舱医院”……

或许不少人怀疑欧洲人能战胜疫情,理由是欧洲人不像中国人那么听话,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欧洲国家的秩序不是基于听话,而是基于自觉和守法。我相信欧洲能渡过难关,仍然还会是一体的欧洲。

作者:余泽民,旅匈作家、翻译家,北二外特聘讲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