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海归博士放弃绿卡回乡 最惨时拿不出8元过路费(图/视频)

海归博士放弃绿卡回乡 最惨时拿不出8元过路费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9-11-24 08:28: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姜雨杰研究弓鱼
 

  “还记得小时候,我总缠着爷爷去漾江边钓鱼,爷爷一边钓一边给我讲各种鱼的特点,我最记得那个肚子有条线,弹射起来地像弓箭一样的鱼,它是逆流而上游的,抢水能跳这么高。”这个一边说一边兴奋地用手比划的人是姜雨杰博士,他向记者介绍道“这就是大理弓鱼(裂腹鱼),是大理特有的高原名贵淡水鱼,属于‘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小时候能见到很多,现在因环境的变化,野生弓鱼数量越来越少,要是消失在大理,就太可惜了。”





姜雨杰手持弓鱼
 

  弓鱼对于姜雨杰来说,意味着很多,不仅仅是童年美好的回忆,更是与爷爷之间浓厚情感的联系。姜雨杰于2011年毕业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后,便第一时间回国,致力于大理洱海弓鱼(云南裂腹鱼)云南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志在让弓鱼恢复往日的繁盛。





养殖弓鱼
 

  自此,姜雨杰便重新踏上了漾濞这片热土,每天深入河塘沟汊去考察,努力寻找人们记忆中弓鱼的踪迹,历经磨难,几经辗转,终于寻找到了少量的弓鱼成鱼。但由于没有成熟的养殖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姜雨杰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多次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科研机构进行考察学习来夯实理论基础,通过自筹资金来购买设备,建立实验室开始研究。

  “一次不行,来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我已记不清当时在实验的过程失败了多少次,也有想过放弃,但骨子里不服输的那股劲还是让自己坚持了下来。” 姜雨杰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模拟养殖和科学实验后,弓鱼野生驯化的难关得以突破。但新的难题随之而来,弓鱼对于水质的要求极高,在缺乏资金、场地、水源、人力情况下,要想实现规模化的养殖几乎不可能。

  2014年,姜雨杰带着技术和诚意来到了漾濞县平坡镇平坡村,与平坡村进行合作,共同从事弓鱼的研发养殖。2014年,漾濞县平坡村劝桥河弓鱼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此应运而生,2015年7月开始启动实施裂腹鱼(弓鱼)养殖。“平坡村位于苍山西坡脚下,苍山水系丰富,积雪融水和优美的环境为水质要求极高的裂腹鱼(弓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姜博士来到我们这里,就是看中了我们的优势。”平坡镇副镇长马旭东向记者介绍道。双方的合作实现了优劣势的互补,姜博士负责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撑,平坡村则负责提供场地、资金、水源和人力等基础条件。

  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30亩,一期建设占地6.2亩,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共建成16个鱼池,共投放弓鱼苗85000余尾。因弓鱼具有生长慢,周期长,前期投入高,种苗紧缺,成活率低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给弓鱼的规模化养殖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挑战。

  正如歌词中唱道:“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逆着洋流独自游到底。”正是这种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朝着目标,逆流而上的“弓鱼精神”激励着姜博士和合作社在弓鱼规模化养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目前,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弓鱼的成活率已达60%,远超于同行业水平;合作社的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农增收起到了带动作用;对于珍稀鱼种和生态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位博士和一尾名鱼的故事也仍将继续。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博士后家中去世:系清华毕业生
19岁西班牙神颜公主久违亮相,举手投足很自信
清华出发,剑桥归来,他28岁回国全职担任教授!
华裔金融才女在美被丈夫勒死,骨灰将被带回国
美巴长谈 特朗普微笑合影气坏印媒:50年最大转向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硬杠125年宪法惯例,上诉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权"
川普18岁孙女自创服饰品牌"白宫拍广告",挨轰:公器私用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兰部署军队,必要时可全面使用武力
美国签证费暴涨66倍,印度人或涌向日本
白宫官员:预计政府将关门,民主党将付出沉重代价
全球顶级肺癌专家宣布:我患晚期肺癌三年了
H-1B签证冲击“不再执著美国梦” 台籍工程师:看淡
恨意难平!特朗普连发四帖 猛批FBI前局长科米
揭穿阿胶企业谎言:中国不缺驴,但特别缺牛马
“吹哨人”自杀,波音同意付钱和解
麻烦不断!卖了85座万达广场后,71岁王健林被限高了
华尔街大咖是淫魔!豪宅惊藏「性虐地窖」残害多女
丹麦等国指控俄飞行器入侵后,俄外长称无意攻击北约
残酷的纪实:加沙饥饿家庭的一天
挺加萨"签证遭秒撤",哥伦比亚总统怒轰:美国违反国际法
罕见!芬兰总统要求取消五常一票否决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海归博士放弃绿卡回乡 最惨时拿不出8元过路费

综合新闻 2019-11-24 08:28:08



姜雨杰研究弓鱼
 

  “还记得小时候,我总缠着爷爷去漾江边钓鱼,爷爷一边钓一边给我讲各种鱼的特点,我最记得那个肚子有条线,弹射起来地像弓箭一样的鱼,它是逆流而上游的,抢水能跳这么高。”这个一边说一边兴奋地用手比划的人是姜雨杰博士,他向记者介绍道“这就是大理弓鱼(裂腹鱼),是大理特有的高原名贵淡水鱼,属于‘云南六大名鱼’之一,小时候能见到很多,现在因环境的变化,野生弓鱼数量越来越少,要是消失在大理,就太可惜了。”





姜雨杰手持弓鱼
 

  弓鱼对于姜雨杰来说,意味着很多,不仅仅是童年美好的回忆,更是与爷爷之间浓厚情感的联系。姜雨杰于2011年毕业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后,便第一时间回国,致力于大理洱海弓鱼(云南裂腹鱼)云南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志在让弓鱼恢复往日的繁盛。





养殖弓鱼
 

  自此,姜雨杰便重新踏上了漾濞这片热土,每天深入河塘沟汊去考察,努力寻找人们记忆中弓鱼的踪迹,历经磨难,几经辗转,终于寻找到了少量的弓鱼成鱼。但由于没有成熟的养殖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姜雨杰通过不断查阅资料,多次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科研机构进行考察学习来夯实理论基础,通过自筹资金来购买设备,建立实验室开始研究。

  “一次不行,来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我已记不清当时在实验的过程失败了多少次,也有想过放弃,但骨子里不服输的那股劲还是让自己坚持了下来。” 姜雨杰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的模拟养殖和科学实验后,弓鱼野生驯化的难关得以突破。但新的难题随之而来,弓鱼对于水质的要求极高,在缺乏资金、场地、水源、人力情况下,要想实现规模化的养殖几乎不可能。

  2014年,姜雨杰带着技术和诚意来到了漾濞县平坡镇平坡村,与平坡村进行合作,共同从事弓鱼的研发养殖。2014年,漾濞县平坡村劝桥河弓鱼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此应运而生,2015年7月开始启动实施裂腹鱼(弓鱼)养殖。“平坡村位于苍山西坡脚下,苍山水系丰富,积雪融水和优美的环境为水质要求极高的裂腹鱼(弓鱼)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姜博士来到我们这里,就是看中了我们的优势。”平坡镇副镇长马旭东向记者介绍道。双方的合作实现了优劣势的互补,姜博士负责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撑,平坡村则负责提供场地、资金、水源和人力等基础条件。

  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30亩,一期建设占地6.2亩,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共建成16个鱼池,共投放弓鱼苗85000余尾。因弓鱼具有生长慢,周期长,前期投入高,种苗紧缺,成活率低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给弓鱼的规模化养殖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挑战。

  正如歌词中唱道:“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逆着洋流独自游到底。”正是这种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朝着目标,逆流而上的“弓鱼精神”激励着姜博士和合作社在弓鱼规模化养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目前,研究成果不断推出,弓鱼的成活率已达60%,远超于同行业水平;合作社的效益也开始逐步显现,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农增收起到了带动作用;对于珍稀鱼种和生态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位博士和一尾名鱼的故事也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