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90岁的李嘉诚没想到 会以这种方式登上人民日报(视)

90岁的李嘉诚没想到 会以这种方式登上人民日报(视)

文章来源: 竹林山士 于 2019-09-15 12:49: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01

李嘉诚绝对没想到,晚年的自己是以这种方式登上人民日报。

前几天,他呼吁执政者对香港主人翁(暴力分子)网开一面,并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今天,政法委、新华社与人民日报共同发声,直指香港问题的深层次矛盾:

住房问题。

请注意,三个权威新闻机构是同时发声,这是极其罕见的。

中央政法委在微博公众号贴文,批评李嘉诚纵容犯罪,不是为香港着想,而是看着香港滑向深渊。

人民日报写的更猛:

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什么才是对香港未来负责?什么才是对年轻人“网开一面”?这才是!

是的,香港出现今天的局面,李嘉诚以及香港几大地产商被指要负主要责任。

02

不管怎么样,李嘉诚也算是晚节不保。

很多人都知道,以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家族,通过房地产,控制整个香港的金融、电力、码头、电信。

700万香港人只能乖乖地源源不断输血给他们。

因为房地产,香港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

因为房地产,中国的芯片之父张汝京还被赶走。

因为房地产,茶餐厅,香港美食之魂,正在被逼关门。

因为房地产,就算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30多岁,还住在和父母的房子里,还是上铺。

如今的香港,被房地产压榨只剩下金融业,因为历史原因内地暂时不可代替。

金融虽然很重要,但只能给极少数精英人群带来巨大财富。

一业荣,百业枯,过度金融化只会急速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这是典型香港一家八口人: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4个6个月至14岁的子女,居住在面积10平方米的房间内。

所以,现在香港年轻人,打个炮都要到外面钟点房排队。

金融业和房地产造成年轻人稳食愈艰难,再加上通识教育对内地持续抹黑,

香港年轻人所有怨气香港政府发泄,认为港府才是最大凶手。

甚至还试图动摇一国两制。

03

香港政府曾经努力过。

当年董建华为解决住房问题,提出讲建公屋,结果被各大家族以破坏绿化等理由投票拒绝。

想搞数码城发展科技,结果被利益集团坑了,数码港变成李家的摇钱树。

香港这座城,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懂,因为掺杂太多太多利益集团。

今天,终于轮到林郑力挽狂澜:

宣布自己去年6月公布的六项房屋政策新措施将全部到位。

这几天,香港拟启动《收回土地条例》增加土地供应,降低房价,对地产商利益触动最大。

看来这次香港政府是动真格了。

90多岁的李嘉诚,却还不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

垄断土地资源,抬高房价房租,赚取高额利润,剥削几百万香港人,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几十年,但它不可能永远持续。

李嘉诚是商人,是逐利的。

但逐利不是唯一。

香港是属于中国的,咱这儿是社会主义热土,不是冰冷无情的资本主义寒窑。

李嘉诚那一代靠房地产发财的人,注定要被时代淘汰。

04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房住不炒”时,

没有人真的相信。

因为深圳房价还没超过香港。

之后决策层四连击,建立一座高坝:

1、限制房地产信托融资。

2、限制房企外债融资。

3、严查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

4、严控房地产开发贷。

房地产商哭爹喊娘,大家开始有点相信了。

今天的香港出现的问题,已经是房地产模式绝佳反面教材。

香港问题叠加贸易战,无论是上至庙堂,下至平民,都逐渐形成一个共识:

房地产游戏,不能再玩下去。

耕者有其田是建国的方略,居者有其屋应该是强国的方略。

今天,中秋节,三大央媒的表态,更是验证这个共识。

这对香港,中国内地,两岸经济模式,或许都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会影响到所有中国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遭父亲连开5枪 25岁印度女网球手殒命家中 只因...
胡锡进:大国悲歌,俄罗斯遭新一轮“众叛亲离”
中国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连击沉2货轮 耿爽点名停手
“天堂岛”总统来中国寻根,在族谱里看到自己名字
赌城拉斯维加斯 这间酒店这个位置会让你死于非命

24小时讨论排行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马克龙宣布法英拟扩组5万人军队 或部署乌前线作战
针对台积电美国厂的集体诉讼升级,原告增加至30多人
华人接管硅谷!Grok4发布会上马斯克旁边华人是谁?
王毅会见鲁比奥:希望美方客观、理性、务实
“我今天被开除了”,小哥在地铁“发泄式演讲”的三分钟
俄罗斯国防部可能放弃修复海军目前唯一的航母
甘肃血铅这事又被网友们发现了第二组疑点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WHO呼吁开征“健康税” 烟酒、含糖饮料一次调涨50%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白宫发川普超人照赞正义化身 迷因爆红网友评价两极
特朗普要征50%关税,巴西回怼:我们扛得住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中国姑娘在巴西,教中文、做网红,圈粉250万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90岁的李嘉诚没想到 会以这种方式登上人民日报(视)

竹林山士 2019-09-15 12:49:21

01

李嘉诚绝对没想到,晚年的自己是以这种方式登上人民日报。

前几天,他呼吁执政者对香港主人翁(暴力分子)网开一面,并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今天,政法委、新华社与人民日报共同发声,直指香港问题的深层次矛盾:

住房问题。

请注意,三个权威新闻机构是同时发声,这是极其罕见的。

中央政法委在微博公众号贴文,批评李嘉诚纵容犯罪,不是为香港着想,而是看着香港滑向深渊。

人民日报写的更猛:

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什么才是对香港未来负责?什么才是对年轻人“网开一面”?这才是!

是的,香港出现今天的局面,李嘉诚以及香港几大地产商被指要负主要责任。

02

不管怎么样,李嘉诚也算是晚节不保。

很多人都知道,以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家族,通过房地产,控制整个香港的金融、电力、码头、电信。

700万香港人只能乖乖地源源不断输血给他们。

因为房地产,香港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

因为房地产,中国的芯片之父张汝京还被赶走。

因为房地产,茶餐厅,香港美食之魂,正在被逼关门。

因为房地产,就算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生,30多岁,还住在和父母的房子里,还是上铺。

如今的香港,被房地产压榨只剩下金融业,因为历史原因内地暂时不可代替。

金融虽然很重要,但只能给极少数精英人群带来巨大财富。

一业荣,百业枯,过度金融化只会急速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这是典型香港一家八口人: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4个6个月至14岁的子女,居住在面积10平方米的房间内。

所以,现在香港年轻人,打个炮都要到外面钟点房排队。

金融业和房地产造成年轻人稳食愈艰难,再加上通识教育对内地持续抹黑,

香港年轻人所有怨气香港政府发泄,认为港府才是最大凶手。

甚至还试图动摇一国两制。

03

香港政府曾经努力过。

当年董建华为解决住房问题,提出讲建公屋,结果被各大家族以破坏绿化等理由投票拒绝。

想搞数码城发展科技,结果被利益集团坑了,数码港变成李家的摇钱树。

香港这座城,为什么很多人看不懂,因为掺杂太多太多利益集团。

今天,终于轮到林郑力挽狂澜:

宣布自己去年6月公布的六项房屋政策新措施将全部到位。

这几天,香港拟启动《收回土地条例》增加土地供应,降低房价,对地产商利益触动最大。

看来这次香港政府是动真格了。

90多岁的李嘉诚,却还不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

垄断土地资源,抬高房价房租,赚取高额利润,剥削几百万香港人,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几十年,但它不可能永远持续。

李嘉诚是商人,是逐利的。

但逐利不是唯一。

香港是属于中国的,咱这儿是社会主义热土,不是冰冷无情的资本主义寒窑。

李嘉诚那一代靠房地产发财的人,注定要被时代淘汰。

04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房住不炒”时,

没有人真的相信。

因为深圳房价还没超过香港。

之后决策层四连击,建立一座高坝:

1、限制房地产信托融资。

2、限制房企外债融资。

3、严查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

4、严控房地产开发贷。

房地产商哭爹喊娘,大家开始有点相信了。

今天的香港出现的问题,已经是房地产模式绝佳反面教材。

香港问题叠加贸易战,无论是上至庙堂,下至平民,都逐渐形成一个共识:

房地产游戏,不能再玩下去。

耕者有其田是建国的方略,居者有其屋应该是强国的方略。

今天,中秋节,三大央媒的表态,更是验证这个共识。

这对香港,中国内地,两岸经济模式,或许都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会影响到所有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