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7分钟短片反思朋友圈:健身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组图)

7分钟短片反思朋友圈:健身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文章来源: 视觉志 于 2019-07-26 19:40: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运动和不运动的差距有多大?



最近看了一支叫《你为什么要健身?》的创意短片,感触颇深。

短片有点长,简单来说就是——

一个失恋的男生,为了摆脱失恋的阴影,也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固定健身时间。

虽然一开始极不情愿,

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下去。

无心插柳柳成荫,

日复一日的运动,

就这样坚持一年后,

男生从外貌到精神状态,

整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瘦了,也变得更自信了,

最重要的是,

那些失恋带来的丧丧的情绪,

也都在一次次运动中排解掉了。

经常听周围有人问,

“为什么要运动呢?”

关于这个问题,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但我想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流了那么多汗,

不仅仅是为了,

变美和变瘦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

01

优客工场的创始人毛大庆,

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2013年的时候,

他因为压力太大,被诊断出中度抑郁症。

当时医生给他开了6种药,

当看到药单上那些药的副作用时,

他陷入了极大的恐慌。

自己才43岁,

后半生就要与这些药为伴了吗?

可怕!

雪上加霜的是,

他的主治医生也告诉他:

这些药恐怕你得一直吃下去。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就在这位商业大佬的人生,

陷入死胡同的时候,

他所在的公司开始开展跑步运动。

一开始毛大庆很不情愿参加,

都是几个教练到他家楼下,

拖着他一起跑的。

从800米一点一点跑下来,

一个月以后,

他竟然完成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五公里。

毛大庆说:

那个完成五公里的晚上,

我回到家里边感觉像过年一样,

那天晚上我没有吃药,

睡得还特别香甜,

感觉人生一下子进入了新的状态和境界。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就这样,

毛大庆开始了自己的跑步治愈之旅。

他会抽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

也会在零下16度的冬天早上,

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晨跑,

一跑就是20公里。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毛大庆说,冬天晨跑的时候,天还没亮,

在那个布满星星的,

黑暗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

享受着自己的心跳,

那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律对一个人来说,

是多么美妙的感觉。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还有一次,

毛大庆在滑雪中把腿弄折了。

不得不中止了跑步,

一时间所有的负面情绪又卷土重来,

他的抑郁症医生又把他叫回去,

给他开了很多药。

可毛大庆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

于是在静养了40多天后,

开始慢慢尝试小跑。

之后他又给自己偷偷报了一个马拉松比赛。

那场比赛,他全程是跑跑走走下来的,

42公里,他最后跑了5个多小时。

跑完后,泪如雨下。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毛大庆说,“那虽然是我跑过最烂的马拉松,

但却是我最激动的一次,

因为我一拳打破了人生的天花板。”

是啊,那么长的路,还带着伤,

都坚持了下来,

以后还有什么能难倒自己的呢?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就这样,在一次次跑步中,

毛大庆释放了自己,

重建了自己的情绪。

而如今的他,

也早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和毛大庆一样,

在运动中治愈自己的,还有郑秀文。

众所周知,

郑秀文曾有一段抑郁症时期,

她尝试过很多办法去战胜它,

运动是最有效的一种。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郑秀文坚持每天跑8公里,

一直坚持到现在。

她曾用一段话,概括了运动对她的意义。

她说——

“我每天跑8公里,并不是为了瘦,

其实当我真的很用心去锻炼的时候,

真的坚持下来的时候,

就已经是一个让我很有信心的东西了。”

(截图来源:鲁豫有约)

02

那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

差别究竟有多大呢?

或许下面这些图片就是答案。

一个健身3年的姑娘

这个例子再一次证明:

有时候瘦成纸片人,

真不一定好看。

已经是3个孩子的老爸,

健身了3个月,

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

这位小老弟,

很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整容式”健身。

运动3年,

从一个清瘦的少年,

到一个拥有漂亮线条的壮硕男人。

同样是运动了3年,

这位姑娘长胖了24斤,

却比以前年轻活力太多。

不止是同一个人,

运动与不运动的差距,

在同龄人身上也很明显。

同样的花甲之年,

左边的身材仍然健硕。

右边那个却大腹便便。

同样的74岁。

一个已经插上氧气管,

另一个仍然充满朝气。

还记得那个刷爆朋友圈的短片,

《运动与不运动,生命最后10年差别有多大?》吗?

短片里的各位,

明明是同样的年纪,

却过着完全相反的人生。



当别人还行动自如的时候,

你却必须拄着拐杖下地。

当别人还可以享受美味的食物时,

你却不得不靠药物来维持生命。

当别人享受着家庭的天伦之乐时,

你却只能在病榻上度过余生。

而这些,

很可能就是运动与不运动的差距。

生命在于运动,

真的一点不假。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说,

道理我都懂,

但我没时间啊。

可运动真的有那么难吗?

曾经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

一周锻炼4次,一次1小时,

一年52周,一年只需要208个小时!

这相当于8.7天,

仅仅占了一年365天的2%.....

这2%......

你真的没时间吗?

扎心了。

(图片来源:网络)

很喜欢开头短片里的一段话:

回想起健身后至今的这段时间,

你举起的重量,

吃下肚的鸡肉,

流出的每一滴汗,

觉得这一年,

似乎没那么难熬。

你了解到重点不是达到目标体重,

重点是耐心等待,

相信生命逐渐上轨道,

事情会好转。

深以为然。

其实很多时候,比起达到目标体重,你流过的每一滴汗,最终都会以更健康的方式(愉悦的心情,健康的体魄,更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回来。

我想,这才是运动最大的意义吧。

生命在于运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清华出发,剑桥归来,他28岁回国全职担任教授!
华裔金融才女在美被丈夫勒死,骨灰将被带回国
H-1B签证冲击“不再执著美国梦” 台籍工程师:看淡
伊朗浓缩铀去向成谜 “十字镐山”地下迷城加速扩建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兰部署军队,必要时可全面使用武力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硬杠125年宪法惯例,上诉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权"
川普18岁孙女自创服饰品牌"白宫拍广告",挨轰:公器私用
美国签证费暴涨66倍,印度人或涌向日本
称中国人有股“怪臭味” 外国网友搬去住惊:我也有了!
中国网红穷游日本 入境就“恶搞” 国内外网友都炸了
“吹哨人”自杀,波音同意付钱和解
朝鲜随机抓巨乳妹“强制送医”!还遭公审羞辱
麻烦不断!卖了85座万达广场后,71岁王健林被限高了
FBI解僱15名探员 涉以单膝跪地应对弗洛伊德集会
揭穿阿胶企业谎言:中国不缺驴,但特别缺牛马
华尔街大咖是淫魔!豪宅惊藏「性虐地窖」残害多女
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博士后家中去世:系清华毕业生
挺加萨"签证遭秒撤",哥伦比亚总统怒轰:美国违反国际法
爱泼斯坦档案:除了马斯克 彼得蒂尔和班农都被提及
丹麦等国指控俄飞行器入侵后,俄外长称无意攻击北约
于朦胧坠楼死亡事件疑点重重,舆情汹涌持续发酵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7分钟短片反思朋友圈:健身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视觉志 2019-07-26 19:40:03
运动和不运动的差距有多大?



最近看了一支叫《你为什么要健身?》的创意短片,感触颇深。

短片有点长,简单来说就是——

一个失恋的男生,为了摆脱失恋的阴影,也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固定健身时间。

虽然一开始极不情愿,

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下去。

无心插柳柳成荫,

日复一日的运动,

就这样坚持一年后,

男生从外貌到精神状态,

整个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瘦了,也变得更自信了,

最重要的是,

那些失恋带来的丧丧的情绪,

也都在一次次运动中排解掉了。

经常听周围有人问,

“为什么要运动呢?”

关于这个问题,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但我想说——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流了那么多汗,

不仅仅是为了,

变美和变瘦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

01

优客工场的创始人毛大庆,

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2013年的时候,

他因为压力太大,被诊断出中度抑郁症。

当时医生给他开了6种药,

当看到药单上那些药的副作用时,

他陷入了极大的恐慌。

自己才43岁,

后半生就要与这些药为伴了吗?

可怕!

雪上加霜的是,

他的主治医生也告诉他:

这些药恐怕你得一直吃下去。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就在这位商业大佬的人生,

陷入死胡同的时候,

他所在的公司开始开展跑步运动。

一开始毛大庆很不情愿参加,

都是几个教练到他家楼下,

拖着他一起跑的。

从800米一点一点跑下来,

一个月以后,

他竟然完成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五公里。

毛大庆说:

那个完成五公里的晚上,

我回到家里边感觉像过年一样,

那天晚上我没有吃药,

睡得还特别香甜,

感觉人生一下子进入了新的状态和境界。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就这样,

毛大庆开始了自己的跑步治愈之旅。

他会抽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

也会在零下16度的冬天早上,

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晨跑,

一跑就是20公里。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毛大庆说,冬天晨跑的时候,天还没亮,

在那个布满星星的,

黑暗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

享受着自己的心跳,

那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律对一个人来说,

是多么美妙的感觉。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还有一次,

毛大庆在滑雪中把腿弄折了。

不得不中止了跑步,

一时间所有的负面情绪又卷土重来,

他的抑郁症医生又把他叫回去,

给他开了很多药。

可毛大庆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

于是在静养了40多天后,

开始慢慢尝试小跑。

之后他又给自己偷偷报了一个马拉松比赛。

那场比赛,他全程是跑跑走走下来的,

42公里,他最后跑了5个多小时。

跑完后,泪如雨下。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毛大庆说,“那虽然是我跑过最烂的马拉松,

但却是我最激动的一次,

因为我一拳打破了人生的天花板。”

是啊,那么长的路,还带着伤,

都坚持了下来,

以后还有什么能难倒自己的呢?

(截图来源:我是演说家)

就这样,在一次次跑步中,

毛大庆释放了自己,

重建了自己的情绪。

而如今的他,

也早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

和毛大庆一样,

在运动中治愈自己的,还有郑秀文。

众所周知,

郑秀文曾有一段抑郁症时期,

她尝试过很多办法去战胜它,

运动是最有效的一种。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

郑秀文坚持每天跑8公里,

一直坚持到现在。

她曾用一段话,概括了运动对她的意义。

她说——

“我每天跑8公里,并不是为了瘦,

其实当我真的很用心去锻炼的时候,

真的坚持下来的时候,

就已经是一个让我很有信心的东西了。”

(截图来源:鲁豫有约)

02

那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

差别究竟有多大呢?

或许下面这些图片就是答案。

一个健身3年的姑娘

这个例子再一次证明:

有时候瘦成纸片人,

真不一定好看。

已经是3个孩子的老爸,

健身了3个月,

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

这位小老弟,

很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整容式”健身。

运动3年,

从一个清瘦的少年,

到一个拥有漂亮线条的壮硕男人。

同样是运动了3年,

这位姑娘长胖了24斤,

却比以前年轻活力太多。

不止是同一个人,

运动与不运动的差距,

在同龄人身上也很明显。

同样的花甲之年,

左边的身材仍然健硕。

右边那个却大腹便便。

同样的74岁。

一个已经插上氧气管,

另一个仍然充满朝气。

还记得那个刷爆朋友圈的短片,

《运动与不运动,生命最后10年差别有多大?》吗?

短片里的各位,

明明是同样的年纪,

却过着完全相反的人生。



当别人还行动自如的时候,

你却必须拄着拐杖下地。

当别人还可以享受美味的食物时,

你却不得不靠药物来维持生命。

当别人享受着家庭的天伦之乐时,

你却只能在病榻上度过余生。

而这些,

很可能就是运动与不运动的差距。

生命在于运动,

真的一点不假。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说,

道理我都懂,

但我没时间啊。

可运动真的有那么难吗?

曾经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

一周锻炼4次,一次1小时,

一年52周,一年只需要208个小时!

这相当于8.7天,

仅仅占了一年365天的2%.....

这2%......

你真的没时间吗?

扎心了。

(图片来源:网络)

很喜欢开头短片里的一段话:

回想起健身后至今的这段时间,

你举起的重量,

吃下肚的鸡肉,

流出的每一滴汗,

觉得这一年,

似乎没那么难熬。

你了解到重点不是达到目标体重,

重点是耐心等待,

相信生命逐渐上轨道,

事情会好转。

深以为然。

其实很多时候,比起达到目标体重,你流过的每一滴汗,最终都会以更健康的方式(愉悦的心情,健康的体魄,更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回来。

我想,这才是运动最大的意义吧。

生命在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