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一位被枪决的新中国高考状元,还有多少人记得他(图)

一位被枪决的新中国高考状元,还有多少人记得他

文章来源: 铮眼瞰世界 于 2019-05-19 18:02: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沈元(1938—1970),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义乌。其父沈鹏为江苏镇江县县长,抗战期间主持修建滇缅公路。其母沈骊英任职于中央农业实验所,主要从事选育栽培小麦。而号称台湾“四大公子”之一、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则是他的表兄弟。

1956年,沈元参加高考,并以文史类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满脑子的雄心壮志,在北大学习期间,一下课就跑去图书馆,每餐後也尽速赶去等图书馆开门,否则抢不到座位。

1957年,沈元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英国《工人日报》,上面刊载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于是,他便摘译了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官尚能秉笔直书,社会主义时代为什么不能?斯大林问题的性质,不仅仅是赫鲁晓夫所说的“个人崇拜”,根本上还是制度问题。

同年春天,毛泽东和中共各级党委千呼万唤鼓励"鸣放",要求党外提意见。历史系宿舍外的鸣放标语以及墙报《准风月谈》,批评某些党员和党支部压制鸣放,就是沈元与423号宿舍的同学搞的。

然而,反右运动扩大化,在对沈元进行揭发批判时,423号房间原来受他影响的人,都纷纷起来揭发,同他划清界限。”实际上远在“鸣放”之前,沈元的党员同学就指责他“不靠拢党组织”。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被悄悄地盯着。沈元因这番惊世骇俗之论被打成“极右”分子,并被开除学籍,发往北京西郊修水库。

1961年因表现良好,沈元被摘掉了“右派”帽子。“摘帽”之後以病弱之身回到北京。此後即闭门读书,不问时事,潜心研究历史。

一九六二年,他所写的文章《论汉史游的<急就篇>》得以在《历史研究》上发表。接着,沈元以其数十万字的论文被黎澍看中,黎澍并将当时处在街道居委会管下的沈元破格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安排在丁守和领导的思想史组。

其後,他接连在《历史研究》发表多篇有分量的文章,一次次引起轰动,范文澜说他的文章比自己写得好。研究机关和大学都在谈论这位“右派明星”。

声名鹊起的背后,杀机随之而来。北大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人“心生妒忌,群起而攻之”。一些人向中宣部控告,指出沈元是右派,报刊杂志如此高调地发表他的文章,就是公然宣扬白专路线,对抗党的教育方针。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亲自指示要彻查此问题,但调查组中亦颇多爱才之人,便与学术界达成默契,调查草草收场。

1966年“文革”铺天盖地袭来,造反派肆虐,天下大乱。沈元作为摘帽右派,又年少成名,出尽风头,遂遭到红卫兵的连番冲击和批斗。为体现“群众专政”,沈元还被交付当地居民讨论。结果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这样的结果,没人敢为沈元说情,即便是最赏识他的黎澍,也只得欲哭无泪,表示同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投案,曾是四川省文科状元
美网球选手在华发表“冒犯中国菜”言论 被斥“极无知”
一场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国发生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她是谁?那位成都骑车自杀的女生




24小时讨论排行

习近平似仍沉醉于阅兵 要籍此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
川普被澳洲记者提问惹毛 手指对方:安静!
川普竞选时说让电费减半 现在美国电价正迅速上涨
美国各地僱员陆续因"庆祝"遭解僱 万斯呼吁举报
吉米坎摩尔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节目遭停播
川普访中将成行?传中国买500架波音、大豆
川普怒告纽时索赔150亿 美媒终尝到“愤怒的铁拳”?
宾州爆枪击案 警员3死2伤 现场“连珠炮”似的枪响…
奥巴马又开怼,白宫反击:他一有机会就制造分裂
数额巨大!两华人篡改礼品卡诈骗案 你花钱他赚钱!
AI应用快速渗透 引爆美国电力荒!核能重返C位
FBI局长国会质询成“吵架比赛” 现场看谁嗓门大?
川普扬言:半导体与药品关税将高于25% 缺药潮将至?
给川普国王级排场!英国出动1300人、120匹骏马…
小鹏飞行车在航展彩排期间相撞 一迫降一坠毁
英王举行国宴 大赞川普 强调英美“最密切关係”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一位被枪决的新中国高考状元,还有多少人记得他

铮眼瞰世界 2019-05-19 18:02:51

沈元(1938—1970),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义乌。其父沈鹏为江苏镇江县县长,抗战期间主持修建滇缅公路。其母沈骊英任职于中央农业实验所,主要从事选育栽培小麦。而号称台湾“四大公子”之一、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则是他的表兄弟。

1956年,沈元参加高考,并以文史类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满脑子的雄心壮志,在北大学习期间,一下课就跑去图书馆,每餐後也尽速赶去等图书馆开门,否则抢不到座位。

1957年,沈元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英国《工人日报》,上面刊载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于是,他便摘译了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官尚能秉笔直书,社会主义时代为什么不能?斯大林问题的性质,不仅仅是赫鲁晓夫所说的“个人崇拜”,根本上还是制度问题。

同年春天,毛泽东和中共各级党委千呼万唤鼓励"鸣放",要求党外提意见。历史系宿舍外的鸣放标语以及墙报《准风月谈》,批评某些党员和党支部压制鸣放,就是沈元与423号宿舍的同学搞的。

然而,反右运动扩大化,在对沈元进行揭发批判时,423号房间原来受他影响的人,都纷纷起来揭发,同他划清界限。”实际上远在“鸣放”之前,沈元的党员同学就指责他“不靠拢党组织”。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被悄悄地盯着。沈元因这番惊世骇俗之论被打成“极右”分子,并被开除学籍,发往北京西郊修水库。

1961年因表现良好,沈元被摘掉了“右派”帽子。“摘帽”之後以病弱之身回到北京。此後即闭门读书,不问时事,潜心研究历史。

一九六二年,他所写的文章《论汉史游的<急就篇>》得以在《历史研究》上发表。接着,沈元以其数十万字的论文被黎澍看中,黎澍并将当时处在街道居委会管下的沈元破格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安排在丁守和领导的思想史组。

其後,他接连在《历史研究》发表多篇有分量的文章,一次次引起轰动,范文澜说他的文章比自己写得好。研究机关和大学都在谈论这位“右派明星”。

声名鹊起的背后,杀机随之而来。北大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人“心生妒忌,群起而攻之”。一些人向中宣部控告,指出沈元是右派,报刊杂志如此高调地发表他的文章,就是公然宣扬白专路线,对抗党的教育方针。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亲自指示要彻查此问题,但调查组中亦颇多爱才之人,便与学术界达成默契,调查草草收场。

1966年“文革”铺天盖地袭来,造反派肆虐,天下大乱。沈元作为摘帽右派,又年少成名,出尽风头,遂遭到红卫兵的连番冲击和批斗。为体现“群众专政”,沈元还被交付当地居民讨论。结果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这样的结果,没人敢为沈元说情,即便是最赏识他的黎澍,也只得欲哭无泪,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