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一位被枪决的新中国高考状元,还有多少人记得他(图)

一位被枪决的新中国高考状元,还有多少人记得他

文章来源: 铮眼瞰世界 于 2019-05-19 18:02: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沈元(1938—1970),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义乌。其父沈鹏为江苏镇江县县长,抗战期间主持修建滇缅公路。其母沈骊英任职于中央农业实验所,主要从事选育栽培小麦。而号称台湾“四大公子”之一、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则是他的表兄弟。

1956年,沈元参加高考,并以文史类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满脑子的雄心壮志,在北大学习期间,一下课就跑去图书馆,每餐後也尽速赶去等图书馆开门,否则抢不到座位。

1957年,沈元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英国《工人日报》,上面刊载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于是,他便摘译了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官尚能秉笔直书,社会主义时代为什么不能?斯大林问题的性质,不仅仅是赫鲁晓夫所说的“个人崇拜”,根本上还是制度问题。

同年春天,毛泽东和中共各级党委千呼万唤鼓励"鸣放",要求党外提意见。历史系宿舍外的鸣放标语以及墙报《准风月谈》,批评某些党员和党支部压制鸣放,就是沈元与423号宿舍的同学搞的。

然而,反右运动扩大化,在对沈元进行揭发批判时,423号房间原来受他影响的人,都纷纷起来揭发,同他划清界限。”实际上远在“鸣放”之前,沈元的党员同学就指责他“不靠拢党组织”。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被悄悄地盯着。沈元因这番惊世骇俗之论被打成“极右”分子,并被开除学籍,发往北京西郊修水库。

1961年因表现良好,沈元被摘掉了“右派”帽子。“摘帽”之後以病弱之身回到北京。此後即闭门读书,不问时事,潜心研究历史。

一九六二年,他所写的文章《论汉史游的<急就篇>》得以在《历史研究》上发表。接着,沈元以其数十万字的论文被黎澍看中,黎澍并将当时处在街道居委会管下的沈元破格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安排在丁守和领导的思想史组。

其後,他接连在《历史研究》发表多篇有分量的文章,一次次引起轰动,范文澜说他的文章比自己写得好。研究机关和大学都在谈论这位“右派明星”。

声名鹊起的背后,杀机随之而来。北大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人“心生妒忌,群起而攻之”。一些人向中宣部控告,指出沈元是右派,报刊杂志如此高调地发表他的文章,就是公然宣扬白专路线,对抗党的教育方针。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亲自指示要彻查此问题,但调查组中亦颇多爱才之人,便与学术界达成默契,调查草草收场。

1966年“文革”铺天盖地袭来,造反派肆虐,天下大乱。沈元作为摘帽右派,又年少成名,出尽风头,遂遭到红卫兵的连番冲击和批斗。为体现“群众专政”,沈元还被交付当地居民讨论。结果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这样的结果,没人敢为沈元说情,即便是最赏识他的黎澍,也只得欲哭无泪,表示同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这家美国航司被评“全球最令人厌恶航空公司”榜首
江苏黄金海滩观光小火车坠海酿重大死伤 隐瞒多日…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使命尚未完成” 哈里斯不排除2028年再战白宫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半小时2机坠海!中智库:美军南海行动"已达极限"2大原因曝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8车连撞3人丧生 无证客印度裔司机拒不认罪!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一位被枪决的新中国高考状元,还有多少人记得他

铮眼瞰世界 2019-05-19 18:02:51

沈元(1938—1970),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义乌。其父沈鹏为江苏镇江县县长,抗战期间主持修建滇缅公路。其母沈骊英任职于中央农业实验所,主要从事选育栽培小麦。而号称台湾“四大公子”之一、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则是他的表兄弟。

1956年,沈元参加高考,并以文史类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满脑子的雄心壮志,在北大学习期间,一下课就跑去图书馆,每餐後也尽速赶去等图书馆开门,否则抢不到座位。

1957年,沈元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英国《工人日报》,上面刊载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于是,他便摘译了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官尚能秉笔直书,社会主义时代为什么不能?斯大林问题的性质,不仅仅是赫鲁晓夫所说的“个人崇拜”,根本上还是制度问题。

同年春天,毛泽东和中共各级党委千呼万唤鼓励"鸣放",要求党外提意见。历史系宿舍外的鸣放标语以及墙报《准风月谈》,批评某些党员和党支部压制鸣放,就是沈元与423号宿舍的同学搞的。

然而,反右运动扩大化,在对沈元进行揭发批判时,423号房间原来受他影响的人,都纷纷起来揭发,同他划清界限。”实际上远在“鸣放”之前,沈元的党员同学就指责他“不靠拢党组织”。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被悄悄地盯着。沈元因这番惊世骇俗之论被打成“极右”分子,并被开除学籍,发往北京西郊修水库。

1961年因表现良好,沈元被摘掉了“右派”帽子。“摘帽”之後以病弱之身回到北京。此後即闭门读书,不问时事,潜心研究历史。

一九六二年,他所写的文章《论汉史游的<急就篇>》得以在《历史研究》上发表。接着,沈元以其数十万字的论文被黎澍看中,黎澍并将当时处在街道居委会管下的沈元破格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安排在丁守和领导的思想史组。

其後,他接连在《历史研究》发表多篇有分量的文章,一次次引起轰动,范文澜说他的文章比自己写得好。研究机关和大学都在谈论这位“右派明星”。

声名鹊起的背后,杀机随之而来。北大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人“心生妒忌,群起而攻之”。一些人向中宣部控告,指出沈元是右派,报刊杂志如此高调地发表他的文章,就是公然宣扬白专路线,对抗党的教育方针。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亲自指示要彻查此问题,但调查组中亦颇多爱才之人,便与学术界达成默契,调查草草收场。

1966年“文革”铺天盖地袭来,造反派肆虐,天下大乱。沈元作为摘帽右派,又年少成名,出尽风头,遂遭到红卫兵的连番冲击和批斗。为体现“群众专政”,沈元还被交付当地居民讨论。结果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这样的结果,没人敢为沈元说情,即便是最赏识他的黎澍,也只得欲哭无泪,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