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人民日报原总编坠楼身亡 成年人得抑郁症带着微笑(组图)

人民日报原总编坠楼身亡 成年人得抑郁症带着微笑

文章来源: 喜闻 于 2018-11-08 18:40:3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1月6日中午,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原总编胡欣坠楼身亡,多个消息源确认系自杀。据知情人士称,胡欣生前患有抑郁症。




胡欣一直被业内人士誉为善于“沉下去”的出色编辑,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处世,为人和善,工作尽责,言谈知性,让人很难联想到“抑郁症”。

然而,在漫长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焦灼、忧郁终于将她压垮。

抑郁症,已经像挥之不去的梦魇侵入现代人的空间。一边微笑,一边抑郁,成为了现代人的必修课。

那个跟你聊天聊飞了的同事,可能就是“一天会想十几次自杀”的“微笑抑郁者”。

01

以媒体人为例,大家都认为媒体是个光鲜的行业,媒体人看着个个八面玲珑,侃侃而谈。

但媒体人患抑郁的比例其实相当高。

大家刚知道崔永元患有重度抑郁的时候都很惊讶,那么风趣诙谐的小崔怎么会“想不开”?

而正是做媒体的高强度和体制内的压力让崔永元得了抑郁症。他曾经说过,那时候经常自己回到家里就把头往墙上撞,同时骂自己是没用的人。




崔永元在父母的陪伴下,全面强化地开始进行治疗,直到2006年时,崔永元的病症得到缓解康复。

崔永元算是积极自救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媒体人就这么被抑郁症拉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2016年,21世纪报系总经理刘建东在南方报社大院坠楼身亡。

2016年7月,化名宫铃的台湾资深媒体人,因为抑郁症离世。




2015年,《南方周末》前资深调查记者朝格图因抑郁跳楼自杀身亡。




2014年,从4月28日到5月8日的短短10天时间里,竟有4位重量级媒体人因为抑郁自杀离世。




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辑宋斌、杭州《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湖南湘乡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贺卫星上吊、深圳报业集团晶报广告部总经理张敬武。

那个得抑郁的人,可能就是身边看着最乐呵,最懂事的开心果。

02

去年,在一档综艺节目上,黄晓明、刘烨等嘉宾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沙盘心理测试。节目的初衷是呼吁更多人关注、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而让观众们感到惊讶的是,在一众明星里,心理状况最让人担忧的,竟是一年接下40多档节目,永远在镜头前搞笑、搞怪的薛之谦。




医生直言,这个在大家眼中“用生命在搞笑”的“段子手”其实是个“孤独的奋斗者”,时常压抑着自己的低落和不安,用搞笑掩盖内心的伤痛。

薛之谦本人也坦言,自己确实存在抑郁倾向,最严重时甚至有过跳楼的念头。

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今天,有类似困扰的不仅仅是聚光灯下的明星,还有许许多多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就在去年2月,一位在美国加州大学读大三的中国女留学生就因抑郁症在宿舍自杀,年仅20岁。

直到她离去后,家人、好友依然感到难以置信:在他们的印象里,这是个成绩优异,爱好众多,社交广泛的女孩——在她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上,每一张照片中的她,都笑得十分灿烂。

这是一群“隐形”的病人。和人们印象中那些终日愁眉不展,看上去疲惫憔悴的抑郁症患者不同,他们隐没在现代都市的繁忙与喧嚣之中,每天笑脸迎人,仿佛一切如常。但没有人知道,在笑容的背后,他们正在与那个黑暗压抑、痛苦不堪的自己,进行着怎样的缠斗。

人们给这种状态起了一个名字:“微笑抑郁”。

03

微笑抑郁者的笑容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他们当中,有人是因为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感到羞耻;有人是因为拒绝承认自己的抑郁情绪;也有人是因为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所以,他们选择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将微笑当成自己的面具,希望能够维护自己“强大”的形象,独自解决问题。

尤其是性格内向者、不允许自己在任何领域失败的完美主义者和一贯以乐观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幽默者”更容易表现出微笑抑郁的倾向。

许多微笑抑郁者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仍然笑得出来,有时是出于职业性质的需要——比如空姐、白领中的患者,尽管内心极度痛苦,但职业性的微笑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表面上有笑容,但那种笑和发自内心的喜悦的笑容是两回事,他们更多是无奈的苦笑。




最可怕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会选择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当承受不了奔溃之时,往往会走向极端。

抑郁症是病,微笑抑郁症也是病,这和普通的郁闷心烦找朋友聊聊天就能好是两个概念。是病,就得去医院看,就得接受专业治疗。

成年人的奔溃,不要再静悄悄。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动态,早预防早治疗才是王道。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小黑妮”宣布结婚:从小被河南夫妇收养的巴基斯坦人
柯克案枪手竟是出自传统共和党家庭 说明了什么?
尼泊尔诞生史上首位女总理 曾留学印度 打贪“零容忍”
哈里王子和查尔斯国王会面,父子有望修复关系
被美拘留的韩国工人:不认为有人还想留在美国




24小时讨论排行

“有些人被枪杀”正常?说完,他被枪杀
罗永浩的直播回应结束了,西贝的夜静悄悄
川普拟对俄重大制裁,王毅:制裁只会使问题更复杂
美商务部长爆料:特朗普想让哈佛大学投建职业学校
柯克枪击案嫌犯:从四年总统奖学金优等生到枪手
中对美晶片展开"歧视,反倾销"调查,警告:维护国家利益
法德英发表联合声明 欧盟酝酿制裁以色列 停止售武
一泡尿判赔海底捞220万,警告父母管好自家熊孩子
柯克遇刺案嫌犯父为警官 双亲象党 曾扮川普过万圣
美国拟对俄实施新一轮能源制裁,前提是北约停购俄石油
全网都在吵预制菜,吵的到底是什么?
全红婵已到暨南大学报到,与院长苏炳添合影留念
马斯克xAI被曝裁员至少500人,Grok 团队是重灾区
“苹果官网进不去”iPhone17在陆开卖 果粉热情抢购
华邮:川普拟派千名国民兵进驻路易斯安那州
坏人太多,做新闻要学会“留一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人民日报原总编坠楼身亡 成年人得抑郁症带着微笑

喜闻 2018-11-08 18:40:34

11月6日中午,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原总编胡欣坠楼身亡,多个消息源确认系自杀。据知情人士称,胡欣生前患有抑郁症。




胡欣一直被业内人士誉为善于“沉下去”的出色编辑,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处世,为人和善,工作尽责,言谈知性,让人很难联想到“抑郁症”。

然而,在漫长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焦灼、忧郁终于将她压垮。

抑郁症,已经像挥之不去的梦魇侵入现代人的空间。一边微笑,一边抑郁,成为了现代人的必修课。

那个跟你聊天聊飞了的同事,可能就是“一天会想十几次自杀”的“微笑抑郁者”。

01

以媒体人为例,大家都认为媒体是个光鲜的行业,媒体人看着个个八面玲珑,侃侃而谈。

但媒体人患抑郁的比例其实相当高。

大家刚知道崔永元患有重度抑郁的时候都很惊讶,那么风趣诙谐的小崔怎么会“想不开”?

而正是做媒体的高强度和体制内的压力让崔永元得了抑郁症。他曾经说过,那时候经常自己回到家里就把头往墙上撞,同时骂自己是没用的人。




崔永元在父母的陪伴下,全面强化地开始进行治疗,直到2006年时,崔永元的病症得到缓解康复。

崔永元算是积极自救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媒体人就这么被抑郁症拉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2016年,21世纪报系总经理刘建东在南方报社大院坠楼身亡。

2016年7月,化名宫铃的台湾资深媒体人,因为抑郁症离世。




2015年,《南方周末》前资深调查记者朝格图因抑郁跳楼自杀身亡。




2014年,从4月28日到5月8日的短短10天时间里,竟有4位重量级媒体人因为抑郁自杀离世。




新华社安徽分社总编辑宋斌、杭州《都市快报》副总编辑徐行、湖南湘乡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贺卫星上吊、深圳报业集团晶报广告部总经理张敬武。

那个得抑郁的人,可能就是身边看着最乐呵,最懂事的开心果。

02

去年,在一档综艺节目上,黄晓明、刘烨等嘉宾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沙盘心理测试。节目的初衷是呼吁更多人关注、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而让观众们感到惊讶的是,在一众明星里,心理状况最让人担忧的,竟是一年接下40多档节目,永远在镜头前搞笑、搞怪的薛之谦。




医生直言,这个在大家眼中“用生命在搞笑”的“段子手”其实是个“孤独的奋斗者”,时常压抑着自己的低落和不安,用搞笑掩盖内心的伤痛。

薛之谦本人也坦言,自己确实存在抑郁倾向,最严重时甚至有过跳楼的念头。

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今天,有类似困扰的不仅仅是聚光灯下的明星,还有许许多多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就在去年2月,一位在美国加州大学读大三的中国女留学生就因抑郁症在宿舍自杀,年仅20岁。

直到她离去后,家人、好友依然感到难以置信:在他们的印象里,这是个成绩优异,爱好众多,社交广泛的女孩——在她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上,每一张照片中的她,都笑得十分灿烂。

这是一群“隐形”的病人。和人们印象中那些终日愁眉不展,看上去疲惫憔悴的抑郁症患者不同,他们隐没在现代都市的繁忙与喧嚣之中,每天笑脸迎人,仿佛一切如常。但没有人知道,在笑容的背后,他们正在与那个黑暗压抑、痛苦不堪的自己,进行着怎样的缠斗。

人们给这种状态起了一个名字:“微笑抑郁”。

03

微笑抑郁者的笑容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他们当中,有人是因为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感到羞耻;有人是因为拒绝承认自己的抑郁情绪;也有人是因为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所以,他们选择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将微笑当成自己的面具,希望能够维护自己“强大”的形象,独自解决问题。

尤其是性格内向者、不允许自己在任何领域失败的完美主义者和一贯以乐观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幽默者”更容易表现出微笑抑郁的倾向。

许多微笑抑郁者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仍然笑得出来,有时是出于职业性质的需要——比如空姐、白领中的患者,尽管内心极度痛苦,但职业性的微笑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表面上有笑容,但那种笑和发自内心的喜悦的笑容是两回事,他们更多是无奈的苦笑。




最可怕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会选择独自一人默默承受,当承受不了奔溃之时,往往会走向极端。

抑郁症是病,微笑抑郁症也是病,这和普通的郁闷心烦找朋友聊聊天就能好是两个概念。是病,就得去医院看,就得接受专业治疗。

成年人的奔溃,不要再静悄悄。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动态,早预防早治疗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