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这部剧火了 一次对疲惫中国人的大型心理按摩(图/视)

这部剧火了 一次对疲惫中国人的大型心理按摩(图/视)

文章来源: 蔡宗城 于 2018-08-21 14:25:1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延禧攻略》是一次对疲惫中国人的大型心理按摩


魏璎珞又赢了。这两个月,一个小姑娘的“打怪升级”突然成为舆论焦点,这个小姑娘就是魏璎珞,她在正史里是乾隆朝的令妃,而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魏璎珞成为一个怼天怼地却能在后宫过五关斩六将的清奇人物,皇后欣赏她,皇帝爱上她,众嫔妃联合对付她,她却能把对手一个个收拾地服服帖帖。

《延禧攻略》女主的套路是以牙还牙,十倍奉还

这样不合逻辑的故事,却成为本年度最热门的剧目,《延禧攻略》不再只是一部流行剧,以它为代表,“爽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大众视野,它以网络上众多的爽文小说为基础,经过影视加工,成为今日国民重要的精神食粮。

《延禧攻略》的走红是必然的。“爽”是它最大的特点,不费脑子,怼天怼地,竭尽全力迎合观众的爽点。

虽然都是关于主角的成功故事,但它不同于玛丽苏剧,后者的主角往往极力迎合男性,隐忍克制,而《延禧攻略》的套路是以牙还牙,十倍奉还。

魏璎珞被欺负一次,她能狠狠回击对手十倍的伤害,她本是一个小小宫女,却在宫里高调处事,面对帝后妃嫔也不改本色,这在历史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上的令妃更多靠的是隐忍),但它很迎合现代观众的心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年轻市民,因为生活得过于压抑,从小接受的又是市场化、个人化的教育,他们内心的“怼劲儿”很强,而魏璎珞就唤醒了他们这一点。

这部剧的服装考究,但它的内核是现代的,它的人际交往、人物思维都是现代的,而清宫只是一层红绿色的纱,历史在此不过是一个陌生化的外衣。

所以,今天的都市人看《延禧攻略》很有代入感,他们看魏璎珞,眼里是职场中理想的自己,现实里不能怼领导,不能成为人生赢家,那就在理想中实现,魏璎珞这种敢爱敢恨、一路开挂的模式,是一次取悦都市职场劳碌青年的大型按摩,正因如此,在臃肿的国产剧市场里,许多人下班以后,选择把时间贡献给了《延禧攻略》。

爽文化是“怼文化”

《延禧攻略》的爽文套路,可以追溯到十几二十年前的港剧模式,《金枝欲孽》《寻秦记》《洗冤录》等,再早一点,就是金庸、黄易为代表的一批连载小说,虽然思想格局不一,但总体是主角一路打怪升级,走上人生巅峰,最后反省自我。

语言是生活化的,剧情是单元式加一环扣一环,主角出身一般,但脑洞清奇,一定会有很多异性喜欢他,而统治者也必定会赏识他。这种故事,你说它肤浅,但又不是那么容易写,需要很强的节奏感和对观众心理的把握。

其实,爽文化换一个角度想,也是“怼文化”,它的特点是爱憎分明,绝不隐忍,遇见不爽不平之人之事,就大大方方怼过去。

“怼”已经深入今天的影视娱乐工业,甚至成为一个节目是否吸引人的关键,近年来的《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奇葩说》《十三邀》乃至这一部《延禧攻略》,对“怼”的利用都恰到好处,观众爱看有人有脸的人物互怼,喜欢他们打破体面,展现所谓的“真性情”,从中,观众获得一种代入感,仿佛负责怼人的不是角色,而是观众自己的分身,通过“怼”这一行为,观众现实中的怨气被抒发,由此得到一种精神的快感。因此,“怼文化”得以愉悦大众。

光靠“怼”,现实的困境当然无法解决,但大部分普通观众只求一个短暂的精神愉悦,正是因为现实太无力、秩序太僵化,他们才会把自己的热情托付出虚幻的“怼”,从中享有主人翁的快感,有趣的是,这些爽文里,主角也大部分是底层或平民出身,一步步向皇亲贵族发起挑战。

《延禧攻略》体现了一种流行的集体情绪

自然,《延禧攻略》这样的故事思想不深,局限于流行文化的浅薄,但大众看剧,追求的深度本就有限,更多人只图个轻松惬意,所以哪怕学院派看不起这样的流行剧,《延禧攻略》依然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

这种景象似曾相识,多年以前的《还珠格格》、《甄嬛传》,都曾如此,而《延禧攻略》是在宫斗剧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分叉,可以预见,未来会有大量电视剧延续这条道路,“怼天怼地”将会成为宫斗剧新的热门景观。

有趣的是,金庸武侠小说和港剧崛起的背景,是香港快速发展成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现代都市,劳碌、紊乱、阶层分化、众人皆有一朝翻身的逆袭梦想,此情此景,和今天的内地都市生活异曲同工。

《延禧攻略》是时代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流行的集体情绪。这个情绪的关键点就是“累”,不只是身体的累,还有精神的累,所以人们总是盼望着底层崛起、快意恩仇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终究只是过把瘾就好的药剂,兴奋过后,回到现实,等待观众的,仍是一个支离破碎又秩序森严的世界,一个连魏璎珞也无可奈何的世界。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华尔街大咖是淫魔!豪宅惊藏「性虐地窖」残害多女
川普18岁孙女自创服饰品牌"白宫拍广告",挨轰:公器私用
美国签证费暴涨66倍,印度人或涌向日本
赖清德前助理被判为中国充当间谍,透露谋利近500万
称中国人有股“怪臭味” 外国网友搬去住惊:我也有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该死的中国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将打中网翻车
故宫拒绝身着女装汉服的男生入内,"穿衣自由"还有多远
川普硬杠125年宪法惯例,上诉最高法院"取消出生公民权"
中国网红穷游日本 入境就“恶搞” 国内外网友都炸了
惊曝:俄正在帮中国军队提升空降能力 准备攻台
这女星惨了!被指“邀于朦胧赴虐杀饭局”遭抵制+换角
“吹哨人”自杀,波音同意付钱和解
于朦胧坠楼死亡事件疑点重重,舆情汹涌持续发酵
72小时倒计时:两党僵持,美政府关门危机升级
朝鲜随机抓巨乳妹“强制送医”!还遭公审羞辱
中国前农业部长收贿2.68亿!遭判“死缓”下场惨了
清华学霸、普林斯顿博士后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测
一份两国协议,川普对俄的一张大网正悄然形成
一心阻绝外国人生美国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错误”
FBI解僱15名探员 涉以单膝跪地应对弗洛伊德集会
特朗普下令在波特兰部署军队,必要时可全面使用武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这部剧火了 一次对疲惫中国人的大型心理按摩(图/视)

蔡宗城 2018-08-21 14:25:16
 


《延禧攻略》是一次对疲惫中国人的大型心理按摩


魏璎珞又赢了。这两个月,一个小姑娘的“打怪升级”突然成为舆论焦点,这个小姑娘就是魏璎珞,她在正史里是乾隆朝的令妃,而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魏璎珞成为一个怼天怼地却能在后宫过五关斩六将的清奇人物,皇后欣赏她,皇帝爱上她,众嫔妃联合对付她,她却能把对手一个个收拾地服服帖帖。

《延禧攻略》女主的套路是以牙还牙,十倍奉还

这样不合逻辑的故事,却成为本年度最热门的剧目,《延禧攻略》不再只是一部流行剧,以它为代表,“爽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大众视野,它以网络上众多的爽文小说为基础,经过影视加工,成为今日国民重要的精神食粮。

《延禧攻略》的走红是必然的。“爽”是它最大的特点,不费脑子,怼天怼地,竭尽全力迎合观众的爽点。

虽然都是关于主角的成功故事,但它不同于玛丽苏剧,后者的主角往往极力迎合男性,隐忍克制,而《延禧攻略》的套路是以牙还牙,十倍奉还。

魏璎珞被欺负一次,她能狠狠回击对手十倍的伤害,她本是一个小小宫女,却在宫里高调处事,面对帝后妃嫔也不改本色,这在历史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上的令妃更多靠的是隐忍),但它很迎合现代观众的心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年轻市民,因为生活得过于压抑,从小接受的又是市场化、个人化的教育,他们内心的“怼劲儿”很强,而魏璎珞就唤醒了他们这一点。

这部剧的服装考究,但它的内核是现代的,它的人际交往、人物思维都是现代的,而清宫只是一层红绿色的纱,历史在此不过是一个陌生化的外衣。

所以,今天的都市人看《延禧攻略》很有代入感,他们看魏璎珞,眼里是职场中理想的自己,现实里不能怼领导,不能成为人生赢家,那就在理想中实现,魏璎珞这种敢爱敢恨、一路开挂的模式,是一次取悦都市职场劳碌青年的大型按摩,正因如此,在臃肿的国产剧市场里,许多人下班以后,选择把时间贡献给了《延禧攻略》。

爽文化是“怼文化”

《延禧攻略》的爽文套路,可以追溯到十几二十年前的港剧模式,《金枝欲孽》《寻秦记》《洗冤录》等,再早一点,就是金庸、黄易为代表的一批连载小说,虽然思想格局不一,但总体是主角一路打怪升级,走上人生巅峰,最后反省自我。

语言是生活化的,剧情是单元式加一环扣一环,主角出身一般,但脑洞清奇,一定会有很多异性喜欢他,而统治者也必定会赏识他。这种故事,你说它肤浅,但又不是那么容易写,需要很强的节奏感和对观众心理的把握。

其实,爽文化换一个角度想,也是“怼文化”,它的特点是爱憎分明,绝不隐忍,遇见不爽不平之人之事,就大大方方怼过去。

“怼”已经深入今天的影视娱乐工业,甚至成为一个节目是否吸引人的关键,近年来的《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奇葩说》《十三邀》乃至这一部《延禧攻略》,对“怼”的利用都恰到好处,观众爱看有人有脸的人物互怼,喜欢他们打破体面,展现所谓的“真性情”,从中,观众获得一种代入感,仿佛负责怼人的不是角色,而是观众自己的分身,通过“怼”这一行为,观众现实中的怨气被抒发,由此得到一种精神的快感。因此,“怼文化”得以愉悦大众。

光靠“怼”,现实的困境当然无法解决,但大部分普通观众只求一个短暂的精神愉悦,正是因为现实太无力、秩序太僵化,他们才会把自己的热情托付出虚幻的“怼”,从中享有主人翁的快感,有趣的是,这些爽文里,主角也大部分是底层或平民出身,一步步向皇亲贵族发起挑战。

《延禧攻略》体现了一种流行的集体情绪

自然,《延禧攻略》这样的故事思想不深,局限于流行文化的浅薄,但大众看剧,追求的深度本就有限,更多人只图个轻松惬意,所以哪怕学院派看不起这样的流行剧,《延禧攻略》依然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

这种景象似曾相识,多年以前的《还珠格格》、《甄嬛传》,都曾如此,而《延禧攻略》是在宫斗剧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分叉,可以预见,未来会有大量电视剧延续这条道路,“怼天怼地”将会成为宫斗剧新的热门景观。

有趣的是,金庸武侠小说和港剧崛起的背景,是香港快速发展成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现代都市,劳碌、紊乱、阶层分化、众人皆有一朝翻身的逆袭梦想,此情此景,和今天的内地都市生活异曲同工。

《延禧攻略》是时代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流行的集体情绪。这个情绪的关键点就是“累”,不只是身体的累,还有精神的累,所以人们总是盼望着底层崛起、快意恩仇的故事。但这些故事终究只是过把瘾就好的药剂,兴奋过后,回到现实,等待观众的,仍是一个支离破碎又秩序森严的世界,一个连魏璎珞也无可奈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