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比较中美幼儿园入园差异:正是两国国情的缩影(图)

比较中美幼儿园入园差异:正是两国国情的缩影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于 2018-07-18 05:20:3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前两天接到家附近幼儿园的电话,通知我们去参加老二闹闹的新生家长会。我不禁感慨,新的征程又开始了。

在过去的4年,因为孩子爸爸赴美访学,我们家两个孩子一共经历了7家幼儿园。老大先后去了国内的私立和公立幼儿园各一家,美国纽黑文的Preschool和圣地亚哥的公立小学里的Kindergarten。老二在美国这两地的Preschool都待过,回国后进了家附近的私立幼儿园,9月份会又将他送进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

虽然每次都有一番折腾,但也让我们对中美幼儿园有了更多认识。两年前我们赴美之前,身边朋友都说美国的幼儿园孩子一定喜欢。我在网上看到的也都是形容美国幼儿园的理念多么先进,孩子们整天玩耍不学习等等说法。但是到了美国以后我才发现好多说法太简单了。美国的幼儿园和中国确实很不同,但是不同之处并非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而且对于中美幼儿园到底哪种好,回答也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美国幼儿园注重通过玩耍来实现教育

美国的幼儿园系统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统称幼儿园,私立幼儿园一般2岁可以入园,公立则3岁入园,分小班(3岁)、中班(4岁)、大班(5岁),然后6岁就可以上小学了。

但是美国则分为托儿所、启蒙班和学前班三个阶段。美国产假一般为6周到3个月,所以在美国最早会把6周大的婴儿送托。一般来说6周到1岁左右的孩子被送到婴童班(Infant),1岁到2岁的孩子则是学步班(Toddler),照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被称为Day Care、Childcare Center或者托儿所。3岁到5岁之间为Preschool,而5岁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即Kindergarten,或者说学前班。

托儿所和Preschool的确更重视通过玩耍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但是我们常说的Kindergarten也就是学前班则非常接近小学了。

以康涅狄格州为例,根据当地教育局的网站,5岁的小朋友就可以上Kindergarten了。当地法律要求公立学校每年必须提供至少180天、学时为450小时的半日Kindergarten项目。

Kindergarten是为孩子进入小学打基础的,所以通常开始强调学习技能,尤其是早期的阅读能力。以朵拉为例,她在Preschool很少上正儿八经的课,都是以手工、唱歌、读绘本为主。但是到了Kindergarten,她就每天背上小书包上学,所学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社会、体育、音乐等等。回家还要做作业,和小学生差不多了。

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国孩子,还在幼儿园的大班。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公立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这和美国的Kindergarten是非常大的区别。这并不是说美国家长都认同Kindergarten学前班这一做法。不少美国父母担心孩子的心智和情商发展不适应Kindergarten,而会选择让孩子在Preschool再呆一年。

美国幼儿园申请并不比中国更容易

在中国,入园被形容为一场全家总动员。一些公立幼儿园不仅申请流程不透明,而且往往附带户口、房产的要求,饱受社会诟病。相比之下美国就透明多了。怎么申请,要什么材料,时间表等等信息都在网上挂着。

申请材料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幼儿园入学,主要是资格申请。更直白一些,就是看你的户口和房产是否属于学区内。美国在这方面更宽松,私立没有要求,公立只要提供住房租约、水电账单、护照、体检表等材料就可以了。

但是,真正到申请才发现,美国的入园绝对不容易。

我们是当年4月中旬开始申请9月入园事宜的,但是后来发现这已经太迟了。美国无论是私立托儿所还是公立Kindergarten都资源有限,好的更是一票难求。尽管公立学校虽然可以随时插队入学,但上哪个得教育局来分配,有什么上什么。如果位置紧张很可能把你排到很远的小学上学,所以很多美国家庭会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排队。

我们当初为了给两个孩子找到合适的幼儿园,可以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邮件、电话、拜访,每一个渠道都试过了,可比上国内的幼儿园麻烦多了。

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在美国,确定入园以后家长会收到厚厚的一沓材料。我们在美国的3家幼儿园入学,除了合同,还收到过家长手册、一堆要求签名的授权书和填写信息的报告书等等。

家长手册介绍了幼儿园的理念、文化,各阶段教学重点,并具体描述了各年级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有意思的事项:

1. 杜绝花生等坚果

为了防止过敏,食物、护肤霜、防晒霜等物品里都不能含有花生等。

2. 不鼓励如厕训练

孩子可以自己上厕所,但幼儿园不会奖励或者鼓励这种行为,也不会给孩子提供如厕训练,因为幼儿园认为如厕是自然习得的。

授权书让我充分认识到美国幼儿园十分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授权书包括授权幼儿园使用孩子的照片;授权让幼儿园老师给孩子抹自带的防晒霜和尿布疹膏;授权让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获得孩子的身体状况的信息等等。幼儿园特别重视授权,后来我们给孩子带尿布疹膏的时候,老师还再三确认了我们签字才留下尿布疹膏。

除了这些授权书,还有一份关于宝宝各类生活细节的问卷要父母填写。比如,孩子平时几点起床?是否午睡?午睡通常几点到几点?家里是否说英语?在吃饭等问题上是否有出于宗教、文化背景的特殊要求?如果不说英语,母语里对日常用语是怎么说的?

这些信息都是提供给孩子的班主任。为了填写这份问卷,我们全家讨论了整个晚上。问题多种多样,包括:

问:你们家的价值观是什么?

答:诚实和独立。

问:你们在哪些方面管教孩子(或者说要求孩子在哪些方面守纪律)?

答: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问:哪些方面管教最无效?

答: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问:孩子最害怕什么?

答:做噩梦、打雷。

问:你最大的担心什么?

答:适应新的语言环境,还有俩娃为抢妈妈打架。

这样详细的问卷和家长手册我在国内幼儿园很少见到。关注细节,关注每个孩子个人,并且提前搜集和告知信息,这可能是美国幼儿园做得更为成熟的地方。当然,这也和美国幼儿园师生比例较高,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每个孩子有关系。

午饭自己做,迟到早退要罚款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美国幼儿园上学,最大的不便就是午餐了。在国内,大部分幼儿园都负责午餐。有些新生家长担心幼儿园的午餐不好,或者担心孩子吃不饱饭,甚至悄悄去幼儿园查看。

现在想起来,这些家长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美国很多幼儿园是不提供午餐的。

我们经历的3个幼儿园全部要求家长提供午餐。第一个允许带饭盒,可以放到冰箱里,到时候用微波炉加热。第二个幼儿园冰箱太小,我们只能在午餐包里放个冰袋。第三个幼儿园因为学费低,老师人手少,对家长要求更多。不仅要求家长带午餐,还要求家长轮流志愿提供整个班级的课间点心。所以我每天除了做孩子的午餐,每周还得根据幼儿园提供的清单去为全班孩子准备点心。

还有一件国内很少见到的事情。我孩子在美国的托儿所或者幼儿园迟到是要罚款的。每迟到5到15分钟,将罚款10到25美元。某个幼儿园在入园之前要求提供父母之外其他可以帮忙接孩子的联系人姓名,并要求家长授权同意,万一未及时接孩子就送孩子去附近警察局。

中美幼儿园的区别,和两国家庭的构成以及劳动力的状况有关。美国人力昂贵,且全职主妇带孩子比较常见,所以不难理解会有以上的种种规定。中国则恰恰相反。当然但这毕竟只是我们一家的经历,并不一定代表全部中美幼儿园的情况。但是,中美不同的经历也让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中国幼儿园的优势和缺点。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质量的服务和细致的照顾当然和一个行业的成熟度和专业度密不可分,但也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劳动力水平有关。中美幼儿园正是两国国情的缩影。

(作者系Power2Learn主编,爱乐奇首席市场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谢绝其他任何平台转载,仅供FT中文网和作者本人发布。责编邮箱:keyi.wang@ftchinese.com)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京:“铁皮装坦克”深夜开上街头引墙内外热议
南京红姐常客“皮衣男”被退婚 美艳未婚妻紧急体检
南京红姐只用3招钓大量男人 专家:其实他不算太差
娃哈哈世纪遗产争夺战:3位“美国人”要求验DNA…
时隔1年!川普遇刺案官方报告出炉 多项惊人内幕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寄望“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约炮外国电竞手曝不雅片 中国女生遭退学 挨批有损国格
当一个女生被安上“有损国格”的罪名
中国女数学家英语演说 意外成“小粉红”攻击目标
生理盐水替代疫苗 医生被誉“美国英雄” 司法部撤指控
美6月关税年增3倍! 联邦收入由亏转盈270亿美元
突袭大麻农场掀争议:孩子摘草莓?与儿童性侵犯同住?
吴瑛教授儿女起诉:NIH和西北大学联手迫害她自杀
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没完没了",马斯克:赶紧公布吧
川普开呛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乌爱国者飞弹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黄奇帆真敢说:中国18家上市车企利润不如一家丰田
纽时观点:川普内阁—长得好看的笨蛋依然是笨蛋
全美关注!总统有无权剥夺在美国出生公民的国籍?
电竞Zeus回应女学生被开除:我没结婚,她未提有男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比较中美幼儿园入园差异:正是两国国情的缩影

金融时报 2018-07-18 05:20:38


前两天接到家附近幼儿园的电话,通知我们去参加老二闹闹的新生家长会。我不禁感慨,新的征程又开始了。

在过去的4年,因为孩子爸爸赴美访学,我们家两个孩子一共经历了7家幼儿园。老大先后去了国内的私立和公立幼儿园各一家,美国纽黑文的Preschool和圣地亚哥的公立小学里的Kindergarten。老二在美国这两地的Preschool都待过,回国后进了家附近的私立幼儿园,9月份会又将他送进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

虽然每次都有一番折腾,但也让我们对中美幼儿园有了更多认识。两年前我们赴美之前,身边朋友都说美国的幼儿园孩子一定喜欢。我在网上看到的也都是形容美国幼儿园的理念多么先进,孩子们整天玩耍不学习等等说法。但是到了美国以后我才发现好多说法太简单了。美国的幼儿园和中国确实很不同,但是不同之处并非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而且对于中美幼儿园到底哪种好,回答也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美国幼儿园注重通过玩耍来实现教育

美国的幼儿园系统和中国不一样。中国统称幼儿园,私立幼儿园一般2岁可以入园,公立则3岁入园,分小班(3岁)、中班(4岁)、大班(5岁),然后6岁就可以上小学了。

但是美国则分为托儿所、启蒙班和学前班三个阶段。美国产假一般为6周到3个月,所以在美国最早会把6周大的婴儿送托。一般来说6周到1岁左右的孩子被送到婴童班(Infant),1岁到2岁的孩子则是学步班(Toddler),照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被称为Day Care、Childcare Center或者托儿所。3岁到5岁之间为Preschool,而5岁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即Kindergarten,或者说学前班。

托儿所和Preschool的确更重视通过玩耍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但是我们常说的Kindergarten也就是学前班则非常接近小学了。

以康涅狄格州为例,根据当地教育局的网站,5岁的小朋友就可以上Kindergarten了。当地法律要求公立学校每年必须提供至少180天、学时为450小时的半日Kindergarten项目。

Kindergarten是为孩子进入小学打基础的,所以通常开始强调学习技能,尤其是早期的阅读能力。以朵拉为例,她在Preschool很少上正儿八经的课,都是以手工、唱歌、读绘本为主。但是到了Kindergarten,她就每天背上小书包上学,所学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社会、体育、音乐等等。回家还要做作业,和小学生差不多了。

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国孩子,还在幼儿园的大班。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公立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这和美国的Kindergarten是非常大的区别。这并不是说美国家长都认同Kindergarten学前班这一做法。不少美国父母担心孩子的心智和情商发展不适应Kindergarten,而会选择让孩子在Preschool再呆一年。

美国幼儿园申请并不比中国更容易

在中国,入园被形容为一场全家总动员。一些公立幼儿园不仅申请流程不透明,而且往往附带户口、房产的要求,饱受社会诟病。相比之下美国就透明多了。怎么申请,要什么材料,时间表等等信息都在网上挂着。

申请材料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幼儿园入学,主要是资格申请。更直白一些,就是看你的户口和房产是否属于学区内。美国在这方面更宽松,私立没有要求,公立只要提供住房租约、水电账单、护照、体检表等材料就可以了。

但是,真正到申请才发现,美国的入园绝对不容易。

我们是当年4月中旬开始申请9月入园事宜的,但是后来发现这已经太迟了。美国无论是私立托儿所还是公立Kindergarten都资源有限,好的更是一票难求。尽管公立学校虽然可以随时插队入学,但上哪个得教育局来分配,有什么上什么。如果位置紧张很可能把你排到很远的小学上学,所以很多美国家庭会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排队。

我们当初为了给两个孩子找到合适的幼儿园,可以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邮件、电话、拜访,每一个渠道都试过了,可比上国内的幼儿园麻烦多了。

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在美国,确定入园以后家长会收到厚厚的一沓材料。我们在美国的3家幼儿园入学,除了合同,还收到过家长手册、一堆要求签名的授权书和填写信息的报告书等等。

家长手册介绍了幼儿园的理念、文化,各阶段教学重点,并具体描述了各年级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有意思的事项:

1. 杜绝花生等坚果

为了防止过敏,食物、护肤霜、防晒霜等物品里都不能含有花生等。

2. 不鼓励如厕训练

孩子可以自己上厕所,但幼儿园不会奖励或者鼓励这种行为,也不会给孩子提供如厕训练,因为幼儿园认为如厕是自然习得的。

授权书让我充分认识到美国幼儿园十分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授权书包括授权幼儿园使用孩子的照片;授权让幼儿园老师给孩子抹自带的防晒霜和尿布疹膏;授权让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获得孩子的身体状况的信息等等。幼儿园特别重视授权,后来我们给孩子带尿布疹膏的时候,老师还再三确认了我们签字才留下尿布疹膏。

除了这些授权书,还有一份关于宝宝各类生活细节的问卷要父母填写。比如,孩子平时几点起床?是否午睡?午睡通常几点到几点?家里是否说英语?在吃饭等问题上是否有出于宗教、文化背景的特殊要求?如果不说英语,母语里对日常用语是怎么说的?

这些信息都是提供给孩子的班主任。为了填写这份问卷,我们全家讨论了整个晚上。问题多种多样,包括:

问:你们家的价值观是什么?

答:诚实和独立。

问:你们在哪些方面管教孩子(或者说要求孩子在哪些方面守纪律)?

答: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问:哪些方面管教最无效?

答: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问:孩子最害怕什么?

答:做噩梦、打雷。

问:你最大的担心什么?

答:适应新的语言环境,还有俩娃为抢妈妈打架。

这样详细的问卷和家长手册我在国内幼儿园很少见到。关注细节,关注每个孩子个人,并且提前搜集和告知信息,这可能是美国幼儿园做得更为成熟的地方。当然,这也和美国幼儿园师生比例较高,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每个孩子有关系。

午饭自己做,迟到早退要罚款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美国幼儿园上学,最大的不便就是午餐了。在国内,大部分幼儿园都负责午餐。有些新生家长担心幼儿园的午餐不好,或者担心孩子吃不饱饭,甚至悄悄去幼儿园查看。

现在想起来,这些家长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美国很多幼儿园是不提供午餐的。

我们经历的3个幼儿园全部要求家长提供午餐。第一个允许带饭盒,可以放到冰箱里,到时候用微波炉加热。第二个幼儿园冰箱太小,我们只能在午餐包里放个冰袋。第三个幼儿园因为学费低,老师人手少,对家长要求更多。不仅要求家长带午餐,还要求家长轮流志愿提供整个班级的课间点心。所以我每天除了做孩子的午餐,每周还得根据幼儿园提供的清单去为全班孩子准备点心。

还有一件国内很少见到的事情。我孩子在美国的托儿所或者幼儿园迟到是要罚款的。每迟到5到15分钟,将罚款10到25美元。某个幼儿园在入园之前要求提供父母之外其他可以帮忙接孩子的联系人姓名,并要求家长授权同意,万一未及时接孩子就送孩子去附近警察局。

中美幼儿园的区别,和两国家庭的构成以及劳动力的状况有关。美国人力昂贵,且全职主妇带孩子比较常见,所以不难理解会有以上的种种规定。中国则恰恰相反。当然但这毕竟只是我们一家的经历,并不一定代表全部中美幼儿园的情况。但是,中美不同的经历也让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中国幼儿园的优势和缺点。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质量的服务和细致的照顾当然和一个行业的成熟度和专业度密不可分,但也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劳动力水平有关。中美幼儿园正是两国国情的缩影。

(作者系Power2Learn主编,爱乐奇首席市场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谢绝其他任何平台转载,仅供FT中文网和作者本人发布。责编邮箱:keyi.wang@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