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奥巴马“最后专访”:敲打特朗普别乱来(图/视频)

奥巴马“最后专访”:敲打特朗普别乱来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7-01-15 08:49: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即将卸任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电视台王牌节目《60分钟》采访,畅谈自己八年任期内的得失、即将告别白宫的心情以及对继任者特朗普的看法等话题。

采访中,他不谦虚地“自夸”,称本届政府是“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个没有重大丑闻的政府”。

自评得与失

这期定于1月15日播出的节目名为“60分钟呈现:奥巴马:白宫八年”,集合了奥巴马在宣布参选总统、竞选期间以及白宫生涯的关键节点时刻接受主持人史蒂夫·克罗夫特采访的片段,堪称对奥巴马八年心路历程的一次浓缩性回顾。其中,最新的一段采访也是奥巴马最后一次在美国广播电视网的现任总统访谈类节目中出镜。

在14日提前曝光的采访片段中,奥巴马直言总统工作的一部分是“塑造民意”,而他的总统生涯中的确出现过“输掉公关战”的情况。他说,身为民主党人,自己有时没能调动足够的民意和舆论来迫使共和党人让步,这导致他力挺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梅里克·加兰甚至都没有获得国会参议院就提名举行听证的机会。

当主持人克罗夫特抛出“你没有改变华盛顿”的说法时,奥巴马辩解说,他改变了那些由他直接掌控的事情,“让我自豪的是,在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卸任之际,我们是(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个没有重大丑闻的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改变了一些东西”。

虽然奥巴马衡量“重大丑闻”的标准不得而知,但在他之前,乔治·W·布什政府曾在2003年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派兵攻入伊拉克,使美国陷入持续近九年的战争泥潭,但美国最终却没有发现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比尔·克林顿政府时期则曝出克林顿与原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

细述离别情

采访中,克罗夫特问及奥巴马即将搬离白宫的心情。他回答,自己感觉“还好”,家人则对搬出白宫感到高兴。

“(我的女儿们)已经准备好离开,显然,对这个年纪的女孩来说,(白宫)特工处的限制以及各种保护措施都显得有些过时,”奥巴马说,“米歇尔就始终无法完全适应各种审查。我是说,她‘第一夫人’当得不错,但这不是她的偏爱。”

按奥巴马的说法,虽然米歇尔一直难以完全适应聚光灯下的生活,但两人在白宫还是留下了许多回忆,“我们的孩子在这里长大,最好的朋友到访相聚,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精彩瞬间难以复制”。

尽管即将告别白宫,但奥巴马今后两年还将继续留在华盛顿,直到小女儿上完高中。



暗怼特朗普

采访中,奥巴马不忘暗暗“敲打”继任者特朗普,暗指后者入主白宫后应该收敛起“随性”作风。

“我认为对他和他任命的团队成员来说,(他随性的作风)会(在接管椭圆形办公室后)接受检验,”奥巴马说,“别低估他,因为他将要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

按奥巴马的说法,他与特朗普之间的过渡“不同寻常”,暗示两人的交接过程并不顺利,“不过,我怀疑当选总统可能不会认同我的说法。瞧,他可是个非传统候选人”。

奥巴马甚至直接“喊话”特朗普,警告后者不要随意修改一些“既定规范”,“有件事我要直接跟他说,也想建议国会的共和党友人和我全国各地的支持者们,那就是确保我们继续前行的同时,一些规范和制度惯例不要受到侵害,因为它们之所以得到实施,背后总有原因。”

有分析人士解读,奥巴马言下之意似乎是在警告特朗普不要破坏其政治遗产。但现实情况是,奥巴马过去八年在许多方面取得的进展很可能会在特朗普上台后被推翻,包括医改法案、环境保护以及与伊朗达成的全面核协议。(闫洁 新华社专特稿)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扫荡现代车厂逮475移民!南韩明派包机接回300劳工
默多克家族继承战达成和解:长子接管媒体帝国
美国黑帮老大惨死狱中 面目全非 双眼几乎被挖出!
默多克太子大出血33亿买断,邓文迪两女躺赢了?
特朗普吃进嘴里的蓝色物体是什么?白宫官员回应




24小时讨论排行

乌女子在美遭刺喉案 特朗普:她的血沾满民主党人手
习梦碎!人类预期寿命已过高峰 这年龄层活不过百岁
长城不足十米高,能抵御什么?专家:让胡人陷入绝境
华裔日籍参议员石平遭北京制裁 被批日本余茂春
令人发指!纽约年迈夫妇遭入室劫杀 嫌犯行凶后纵火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打击哈马斯 称特朗普批准
美国要韩国投资却“故意”不给签证?揭背后的算计
大清真的“错过”了工业革命?或不是因骄傲无知 而是…
300名南韩工人被捕后,川普提2要求
最高院再挺川普移民政策 恐让拉丁裔成“合法猎物”
中国自助餐馆遭ICE突袭 两华人窝藏无证客被控重罪
纽约时报:报告称中国是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推动引擎"
发布会炸场!苹果AirPods秒变“同声传译” 华人赞神器
以色列空袭 哈马斯:袭击致6死惟所有领导人生还
她的死,让特朗普直呼“可怕”
斩首?以媒:哈玛斯4大领导人卡达开会时 导弹来袭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奥巴马“最后专访”:敲打特朗普别乱来

综合新闻 2017-01-15 08:49:57




即将卸任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电视台王牌节目《60分钟》采访,畅谈自己八年任期内的得失、即将告别白宫的心情以及对继任者特朗普的看法等话题。

采访中,他不谦虚地“自夸”,称本届政府是“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个没有重大丑闻的政府”。

自评得与失

这期定于1月15日播出的节目名为“60分钟呈现:奥巴马:白宫八年”,集合了奥巴马在宣布参选总统、竞选期间以及白宫生涯的关键节点时刻接受主持人史蒂夫·克罗夫特采访的片段,堪称对奥巴马八年心路历程的一次浓缩性回顾。其中,最新的一段采访也是奥巴马最后一次在美国广播电视网的现任总统访谈类节目中出镜。

在14日提前曝光的采访片段中,奥巴马直言总统工作的一部分是“塑造民意”,而他的总统生涯中的确出现过“输掉公关战”的情况。他说,身为民主党人,自己有时没能调动足够的民意和舆论来迫使共和党人让步,这导致他力挺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梅里克·加兰甚至都没有获得国会参议院就提名举行听证的机会。

当主持人克罗夫特抛出“你没有改变华盛顿”的说法时,奥巴马辩解说,他改变了那些由他直接掌控的事情,“让我自豪的是,在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卸任之际,我们是(美国)现代史上第一个没有重大丑闻的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改变了一些东西”。

虽然奥巴马衡量“重大丑闻”的标准不得而知,但在他之前,乔治·W·布什政府曾在2003年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派兵攻入伊拉克,使美国陷入持续近九年的战争泥潭,但美国最终却没有发现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比尔·克林顿政府时期则曝出克林顿与原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

细述离别情

采访中,克罗夫特问及奥巴马即将搬离白宫的心情。他回答,自己感觉“还好”,家人则对搬出白宫感到高兴。

“(我的女儿们)已经准备好离开,显然,对这个年纪的女孩来说,(白宫)特工处的限制以及各种保护措施都显得有些过时,”奥巴马说,“米歇尔就始终无法完全适应各种审查。我是说,她‘第一夫人’当得不错,但这不是她的偏爱。”

按奥巴马的说法,虽然米歇尔一直难以完全适应聚光灯下的生活,但两人在白宫还是留下了许多回忆,“我们的孩子在这里长大,最好的朋友到访相聚,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精彩瞬间难以复制”。

尽管即将告别白宫,但奥巴马今后两年还将继续留在华盛顿,直到小女儿上完高中。



暗怼特朗普

采访中,奥巴马不忘暗暗“敲打”继任者特朗普,暗指后者入主白宫后应该收敛起“随性”作风。

“我认为对他和他任命的团队成员来说,(他随性的作风)会(在接管椭圆形办公室后)接受检验,”奥巴马说,“别低估他,因为他将要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

按奥巴马的说法,他与特朗普之间的过渡“不同寻常”,暗示两人的交接过程并不顺利,“不过,我怀疑当选总统可能不会认同我的说法。瞧,他可是个非传统候选人”。

奥巴马甚至直接“喊话”特朗普,警告后者不要随意修改一些“既定规范”,“有件事我要直接跟他说,也想建议国会的共和党友人和我全国各地的支持者们,那就是确保我们继续前行的同时,一些规范和制度惯例不要受到侵害,因为它们之所以得到实施,背后总有原因。”

有分析人士解读,奥巴马言下之意似乎是在警告特朗普不要破坏其政治遗产。但现实情况是,奥巴马过去八年在许多方面取得的进展很可能会在特朗普上台后被推翻,包括医改法案、环境保护以及与伊朗达成的全面核协议。(闫洁 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