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秦巴山区女娶男嫁婚俗:女方是户主 男方更名(图)

秦巴山区女娶男嫁婚俗:女方是户主 男方更名

文章来源: 新华网 于 2015-05-02 09:09: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兰州5月2日电 “五一”假期,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陇南春光正暖,满山花开林间。在武都区裕河乡,老谭又被邀请去给村里一对新人主持婚礼——当地最传统的“女娶男嫁”婚礼,就和二十多年前他自己的婚礼一样。   与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不同,在陇南市武都区和康县部分乡镇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数民族风俗,而是极为少见的汉族特殊婚俗。在这里,“男到女家,更名入籍”。

  说起自己当年的婚事,老谭显得很自然。今年51岁的老谭,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身份证上的谭金明,另一个是他婚后随妻的名字“王应明”。

  按照当地的婚俗,有中意的对象后,女方会委托村中有威望的长者去男方家提亲,前后要去三次并有约定俗成的流程。彩礼多是米、面、肉和土酒,并要给男方备好几套新衣物。正式婚礼在订婚后半年左右,男方穿戴喜庆,骑马随女方迎亲队伍离开“娘家”。

  在这里,每家户口簿上的户主都是女人,家家户户执行着“留女不留男”的传统,即把女儿留在家里照顾老人,把男孩嫁出去。在婚礼上,男子便改换女家给的新姓名,从此便成为族内成员。

  自然,孩子也大多随同妻姓。这种由女子来传递香火,延续血脉的现象十分罕见,对此谭金明倒是十分坦然:“当地男人从不会因此而觉得难为情”。

  在这闭塞的秦巴山区深处,既没有少数民族,也没有文献记载,为何会在汉族村镇出现这样的习俗?

  当地许多上年纪的老人表示,这与太平天国历史有关。根据当地流传的故事,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失败后,扶王陈得才等人远征西北以牵制清军,征战陕、甘途中多次经过陇南。后因战斗惨烈,其中一支部队逃至大山深处,以“嫁入”当地女方家的方式改姓换名隐藏下来。

  有人认为,康南八个乡镇缠头、束腰、绑腿的习惯,便是太平军战士当年便于作战的遗风。不论传说真假,当地确有供奉“洪”姓画像的传统。紧邻裕河乡的康县,恰好有一个“太平乡”。

  “这个风俗也符合当地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裕河乡乡长王源德说,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山高林密过去常有野兽出没,而当地特产多在山间。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也为茶园劳作和林间采摘的需要,女子会从外地招揽青壮年以顶立门户。

  没有人能说清“男嫁女娶”的习俗究竟始于何时,但在康县南部阳坝、太平和武都裕河一带,这项婚俗已祖祖辈辈流传多年。即使在交通畅通、信息不再闭塞的今天,当地人已经了解到外面普遍实行“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但依然没有影响这一传统婚俗完好地延续下来。

  作为“过来人”,谭金明认为,除了乡土社会的延续性之外,这一婚姻形式在当下还有其积极的意义。在当地,家中“娶”过女婿的老人表示,女儿细心周到,留下能更好地照料老人。而招个好女婿,还能一好变两好。

  谭金明解释说,虽然儿子“嫁”出去,但并非不再管父母。当地人家多采取“两处管业”模式,“婚后夫妻二人均享有原家庭的财产分得权,也同时要承担双方老人、家业的照管之责。”

  裕河乡党委书记李巍巍说:“这种婚姻形式虽然特别,但并不落后,甚至还能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社会意义”。“女娶男嫁”打破了西北许多农耕区重男轻女的思想,间接体现了男女平等,帮助消除性别比例失衡。现实中,这种模式让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地位,有效减少了家庭暴力的发生,也减少了婆媳、姑嫂矛盾。

  谭金明已经做了四年多的婚礼主持,令他欣慰的是,如今当地80%以上的年轻人仍然延续“女娶男嫁”的婚俗。“形式简单了、彩礼变化了,但婚姻中互敬、互爱、互助的和睦之风没有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上海女孩介绍海归博士前男友给闺蜜 一年后收到请柬
普京莫迪抵达北京参加上合峰会,但美中印贸易战使峰会蒙上阴影
国际著名统计学家刘军从美“海归” 全职加盟清华大学
租到“串串房”,我成了“出租屋绿萝”
不带手机的伊朗总统被以色列定位 被贴身保镖“出卖”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食品安全又爆雷 知名“零添加”酱油验出“致癌物”
美印交恶!川普宣布"取消出席"印度主办QUAD峰会
改变选举规则!川普要签令"投票必须出示身分证明"
反对川普!芝加哥非裔市长"签行政命命":抵制镇压移民
拿到全额奖学金,中国留学生遭拘36小时"5年不得入境"
马斯克:星舰第十次试飞最终溅落点与目标仅差3米
哈玛斯证实:军事领导人惨遭以军击毙,痛批以色列"暴君"
普丁专访痛批日本恢复军国主义,强调中俄"合作抗日"
习莫普天津会晤:金砖国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白宫改造工程惊现豆腐渣?特朗普真的是气坏了
特朗普取消特勤局对哈里斯保护 加州公路巡警接管
普京访华前抨击西方制裁,谋求扩大中俄贸易合作
以资深外交官:马克龙早就做出决定 承认巴勒斯坦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上合组织峰会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BBC:正以惊人速度扩张的中国海军会主宰海洋吗?
川普拟派"美私人军事公司"赴乌克兰,英媒:实质威慑普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秦巴山区女娶男嫁婚俗:女方是户主 男方更名

新华网 2015-05-02 09:09:36


兰州5月2日电 “五一”假期,秦巴山区深处的甘肃陇南春光正暖,满山花开林间。在武都区裕河乡,老谭又被邀请去给村里一对新人主持婚礼——当地最传统的“女娶男嫁”婚礼,就和二十多年前他自己的婚礼一样。   与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不同,在陇南市武都区和康县部分乡镇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数民族风俗,而是极为少见的汉族特殊婚俗。在这里,“男到女家,更名入籍”。

  说起自己当年的婚事,老谭显得很自然。今年51岁的老谭,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身份证上的谭金明,另一个是他婚后随妻的名字“王应明”。

  按照当地的婚俗,有中意的对象后,女方会委托村中有威望的长者去男方家提亲,前后要去三次并有约定俗成的流程。彩礼多是米、面、肉和土酒,并要给男方备好几套新衣物。正式婚礼在订婚后半年左右,男方穿戴喜庆,骑马随女方迎亲队伍离开“娘家”。

  在这里,每家户口簿上的户主都是女人,家家户户执行着“留女不留男”的传统,即把女儿留在家里照顾老人,把男孩嫁出去。在婚礼上,男子便改换女家给的新姓名,从此便成为族内成员。

  自然,孩子也大多随同妻姓。这种由女子来传递香火,延续血脉的现象十分罕见,对此谭金明倒是十分坦然:“当地男人从不会因此而觉得难为情”。

  在这闭塞的秦巴山区深处,既没有少数民族,也没有文献记载,为何会在汉族村镇出现这样的习俗?

  当地许多上年纪的老人表示,这与太平天国历史有关。根据当地流传的故事,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失败后,扶王陈得才等人远征西北以牵制清军,征战陕、甘途中多次经过陇南。后因战斗惨烈,其中一支部队逃至大山深处,以“嫁入”当地女方家的方式改姓换名隐藏下来。

  有人认为,康南八个乡镇缠头、束腰、绑腿的习惯,便是太平军战士当年便于作战的遗风。不论传说真假,当地确有供奉“洪”姓画像的传统。紧邻裕河乡的康县,恰好有一个“太平乡”。

  “这个风俗也符合当地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裕河乡乡长王源德说,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山高林密过去常有野兽出没,而当地特产多在山间。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也为茶园劳作和林间采摘的需要,女子会从外地招揽青壮年以顶立门户。

  没有人能说清“男嫁女娶”的习俗究竟始于何时,但在康县南部阳坝、太平和武都裕河一带,这项婚俗已祖祖辈辈流传多年。即使在交通畅通、信息不再闭塞的今天,当地人已经了解到外面普遍实行“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但依然没有影响这一传统婚俗完好地延续下来。

  作为“过来人”,谭金明认为,除了乡土社会的延续性之外,这一婚姻形式在当下还有其积极的意义。在当地,家中“娶”过女婿的老人表示,女儿细心周到,留下能更好地照料老人。而招个好女婿,还能一好变两好。

  谭金明解释说,虽然儿子“嫁”出去,但并非不再管父母。当地人家多采取“两处管业”模式,“婚后夫妻二人均享有原家庭的财产分得权,也同时要承担双方老人、家业的照管之责。”

  裕河乡党委书记李巍巍说:“这种婚姻形式虽然特别,但并不落后,甚至还能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社会意义”。“女娶男嫁”打破了西北许多农耕区重男轻女的思想,间接体现了男女平等,帮助消除性别比例失衡。现实中,这种模式让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地位,有效减少了家庭暴力的发生,也减少了婆媳、姑嫂矛盾。

  谭金明已经做了四年多的婚礼主持,令他欣慰的是,如今当地80%以上的年轻人仍然延续“女娶男嫁”的婚俗。“形式简单了、彩礼变化了,但婚姻中互敬、互爱、互助的和睦之风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