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音乐人侯德健海外漂泊16年 对北京归属感强(图)

音乐人侯德健海外漂泊16年 对北京归属感强

文章来源: 凤凰娱乐 于 2015-01-28 21:17: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淡出公众视野已久的音乐人侯德健独家做客《凤凰网非常道》,分享了他近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心路。《龙的传人》《酒干倘卖无》等经典曾让侯德健在整个华人地区备受关注,音乐之外他亦是传奇,在新西兰飘泊的16年里,他曾怀疑“能否再回大陆”,并称如今“对北京归属感最强”。

曾怀疑能否再回大陆 对北京归属感强

1990年,侯德健远赴新西兰,一待就是16年。那段日子他“种菜,垦地,开车,旅行,做馒头”,俨然一位普通人。时至2006年,侯德健终于等到大陆签证,但他感觉“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甚至怀疑“是否真的能回大陆”。百感交集间,他写就了一曲《转眼一瞬间》。

经历几番辗转的侯德健,对身份的界定一直很模糊,他感觉“在很多地方都是客人”——在台湾是“外省人”,在北京是“台胞”,而在新西兰则是“移民”。但妻子孙彦梅给予了他归属感:“她住哪儿,我就在哪儿,这么多地方加起来,我住的最长时间应该算北京了。”

艺术家要有智慧将疼痛变成作品

从《龙的传人》到《新鞋子、旧鞋子》乃至《三十岁后才明白》,侯德健的作品更多是对人生的思考。对侯德健而言,创作者首先需要“疼痛”,其次是“有足够的智慧把疼痛叙述给他人听”。崔健是他心仪的一类创作者,“他的《一无所有》一喊,喊得我都觉得对,我也一无所有!”

用民粹主义阻碍进步很可恨

家国情怀与两岸离殇,曾在侯德健的音乐中得到最真切的表达,对他那一代的人而言,“爱国是一个正常的事儿”,而爱国主义“曾经有很单纯的一面”。但对于如今太多人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乃至民粹主义混为一谈的现象,他感到“非常反感”。而那些“用爱国主义、民粹主义去阻挡进步事物的行为”,在侯德健眼中是“更可恨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共组织部长儿子赴美被拒绝入境 引出大瓜!
峨眉山帅哥陪爬 肉体接触太多 陷软色情争议 领队回应
背后是她!官媒释出金正恩抵京照 首次携女访华
泰国女总理倒台!前女议员寺庙全裸跳舞 画面震撼
这位西欧卸任总统参加九三阅兵 举国哗然…




24小时讨论排行

九三阅兵 进行时:歼20S震撼亮相阅兵现场!
习近平主持阅兵式:煽动民族主义,展示中国影响力
纽森宣布推出“川普腐败币”!讽刺其争议行为
华裔牙医枪杀妻女后自尽 $170万豪宅曝惊天惨案!
习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时刻前夕,北京收紧市内管制
11岁熊孩子按门铃玩恶作剧,被邻居枪击身亡!
歼20S、DF61导弹,震撼亮相!三支兵种首次亮相
俄罗斯正沦为中国附庸国 北京正充分利用千载机遇
吴京作了什么恶,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他口诛笔伐?
芝加哥周末连32起枪击!54人中弹,川普批州长:可悲软弱
中国房地产市场无药可救 百大城市旧屋价格连跌
川普称对普京非常失望 但不担心中俄形成反美轴心
"红二代"留学生留置36小时被遣返:小粉红感谢美国 
白求恩堂侄孙“拖家带口”被请赴中国 参与纪念活动
川普:周三就关税上诉最高法院 败诉将沦第三世界国家
保护国家安全还是排外?德州限制华人拥有或租赁房产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音乐人侯德健海外漂泊16年 对北京归属感强

凤凰娱乐 2015-01-28 21:17:08


 近日,淡出公众视野已久的音乐人侯德健独家做客《凤凰网非常道》,分享了他近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心路。《龙的传人》《酒干倘卖无》等经典曾让侯德健在整个华人地区备受关注,音乐之外他亦是传奇,在新西兰飘泊的16年里,他曾怀疑“能否再回大陆”,并称如今“对北京归属感最强”。

曾怀疑能否再回大陆 对北京归属感强

1990年,侯德健远赴新西兰,一待就是16年。那段日子他“种菜,垦地,开车,旅行,做馒头”,俨然一位普通人。时至2006年,侯德健终于等到大陆签证,但他感觉“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甚至怀疑“是否真的能回大陆”。百感交集间,他写就了一曲《转眼一瞬间》。

经历几番辗转的侯德健,对身份的界定一直很模糊,他感觉“在很多地方都是客人”——在台湾是“外省人”,在北京是“台胞”,而在新西兰则是“移民”。但妻子孙彦梅给予了他归属感:“她住哪儿,我就在哪儿,这么多地方加起来,我住的最长时间应该算北京了。”

艺术家要有智慧将疼痛变成作品

从《龙的传人》到《新鞋子、旧鞋子》乃至《三十岁后才明白》,侯德健的作品更多是对人生的思考。对侯德健而言,创作者首先需要“疼痛”,其次是“有足够的智慧把疼痛叙述给他人听”。崔健是他心仪的一类创作者,“他的《一无所有》一喊,喊得我都觉得对,我也一无所有!”

用民粹主义阻碍进步很可恨

家国情怀与两岸离殇,曾在侯德健的音乐中得到最真切的表达,对他那一代的人而言,“爱国是一个正常的事儿”,而爱国主义“曾经有很单纯的一面”。但对于如今太多人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乃至民粹主义混为一谈的现象,他感到“非常反感”。而那些“用爱国主义、民粹主义去阻挡进步事物的行为”,在侯德健眼中是“更可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