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郎朗谈感情:还没想明白 喜欢的类型一直在变化(图)

郎朗谈感情:还没想明白 喜欢的类型一直在变化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于 2012-12-08 09:06: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自称刚刚“脱二奔三”的郎朗,已经从一名每年只有20场演出的天才钢琴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已与多位顶级音乐家有过合作的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每年举办约150场国际音乐会演出,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到邻家小孩,无一不被他的琴技所折服。在前晚举行的“寻找未来的力量——青年创建人物颁奖盛典”晚会上,郎朗再获“突破”大奖,也是获奖者中唯一的“80后”。

接受记者专访时,已经“三十而立”的郎朗对于自己的未来看得很清楚:“即使在外人看来我已经有所成就,但一定不能满足,要继续探索新的方向,我还想在教育和公益上做一些事情。”对于众人关注的感情问题,郎朗哈哈一笑:“这事没人能帮我做主,连我自己现在也还没整明白呢,很简单,就随缘吧。”



“空中飞人”如何保持激情


广州日报:你现在每年有一百多场演出,如何保持激情?

郎朗:我觉得我身上宝贵的地方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激情。对于职业钢琴家来说,不管多少场演出,每场你都必须用心去弹,所有观众都很挑剔,尤其是欧洲观众,瞎混是混不下去的(笑),每场演出都是一种挑战。而且,跟不同的超级乐团合作,绝对能带来完全不同的享受。

广州日报:每天都是“空中飞人”,觉得辛苦吗,现在还有练琴的时间吗?

郎朗:再辛苦也没有小时候练琴辛苦,现在我已经习惯忙碌了,甚至有时候25天里有26场演出。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个钢琴家,这是我必须去适应的节奏,至少现阶段我很高兴。你不想忙碌的话,反正还有大把人在后面等着。当然,练琴的时间是必须要有的,每天至少保证2个小时。

广州日报:你的乐迷遍布世界各地,奥巴马、查理王子都是你的粉丝,也有很多小孩是因为你而开始学习钢琴,你怎么看现在的“钢琴热”?

郎朗:现在学钢琴的人的确特别多,甚至中国比国外的还要多。我很高兴自己能带给大家正面的能量,推广古典音乐已经成为了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有幸能够与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接触,我相信他们的力量不是一般社会力量所能够达到的,也许某一次触动会改变他们一些决定,去支持古典音乐。在21世纪全球古典音乐都处于低谷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这种强力的支持,我愿意尽自己的全力去做。

广州日报:但也有一些观众质疑,你参加的社会活动太多,会不会影响你的精力?

郎朗:不会的。所有这些活动都在我的年度计划之中,而且都是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钢琴发电机”


被指过于“炫技”,你怎么看?

广州日报:现在你还会想挑战更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吗?

郎朗:我已经在15岁之前,把高难度的曲子都练了,我说的是技术上,更高的是深度的东西。所谓学无止境,我现在还在不断地学习新作品、对弹琴的理解方法。对我而言,不管热门、冷门的作品都要学,原来不怎么弹的作曲家也要多去接触。对于从事艺术的人而言,不吃老本是很重要的事情。

广州日报:大家都说你是“钢琴发电机”,也有的质疑你过于“炫技”,你怎么看?

郎朗:我觉得弹琴这个东西需要大家全面欣赏,我从来不会刻意去做(炫技),从小我弹钢琴就这样,这是我自己的风格。当然这跟曲目也有关系,大家看电视的时候,很多时候我都是弹比较快的曲子,所以大家看到的是那种定型的style。但当你听我两个小时的独奏音乐会,我更多时候是慢的,只不过大家在电视看不到。

广州日报:除了弹钢琴,你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郎朗:我喜欢在森林里散步,也喜欢逛博物馆,还有看书。以前我对中国的历史感兴趣,去西方弹琴之后,因为要弹古典音乐,所以我要看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还有美国的海明威,他们都是典型的具有民族风味的作家。我知道不能光靠在舞台上的魅力去吸引观众,台下需要做的功课太多了。

广州日报:其实很多人关心你的感情问题,爸爸说35岁之后再找女友?

郎朗:这个谁都没法帮我做主(笑),连我自己现在也还没整明白,很简单,就随缘吧。我喜欢的类型一直在变化,现在也没有时间想这些事情。

广州日报:问句题外话,你说话时口音还带着熟悉的东北味,为什么在国外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郎朗:我每次演出时介绍自己,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是沈阳人,我不想改口音,这个调出来特自我,特真。很多人问我更国际化还是中国化,其实我14岁到20岁那时候受西方影响比较大,这些年中国味又回来了(笑)。

“琴童典范”

父母能帮你,但不能受父母控制

广州日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郎朗,你怎么看?

郎朗:我认为学琴最重要的是兴趣和热情,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设定一个目标和榜样,当然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人的飞跃点是在16岁左右,职业或者非职业,还得看这段时间的冲力怎么样。父母当然会起到一个启蒙的推动作用,但到了十五六岁,就基本上跟父母没什么关系了,更多还是看个人天赋。

广州日报:你觉得现在国内的音乐教育现状怎么样?

郎朗:就国内的音乐教育而言,他们的基础教育很扎实,我觉得并不比西方的差。但有时候中国的音乐教育常常为比赛所左右,我希望他们能真正地去喜欢音乐,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名次。

广州日报:你说想在教育和公益上做一些事情,现在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郎朗: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国际基金会,为一些有音乐才华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帮助,目前有12个小朋友。我会把他们带到国际舞台上,给他们机会。我在深圳还有个郎朗音乐学校,学校现在有100个小朋友,我希望能把教育这块继续走下去。因为我小时候也是有很多有爱心的人帮助了我,这是一种精神传递,也是一种责任感。而且十来岁的孩子充满着激情、活力和创造力,有时候我也会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和启发。

广州日报:30岁你已经达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巅峰,还有什么目标吗?

郎朗:一步一步走吧,我也不知道,把每天做好就不容易了。对我来说,现在名利已经不重要,我更关心的是公益这一块,比如我遇到过一个盲童,他特别喜欢音乐,一听音乐手舞足蹈,8岁他跟我合作过一次,现在也还一直有联系。我觉得这是我们新一代的艺术家或者年轻人,如果我还算是年轻人的话(笑),应该做的,这样人生会更有意义。

采访手记

有趣的东北大男孩

郎朗现在的工作状态,已绝非“空中飞人”四个字可以形容。即便是出席颁奖典礼,他的安排也以分秒计算,几点彩排,几点化妆,几点到专访室。

虽然早已经功成名就,但郎朗还是亲和力十足,与你对话时,他的眼睛会直视你,双手不自觉的像弹奏钢琴一样挥舞,当记者邀请他坐下时,他也会直爽地告诉你,弹钢琴总是坐着,还是站着舒服。当记者提起2008年曾经对他做过的专访,他竟然还能回想起当初的细节,让人意外。与记者对话时,他除了是钢琴家,也是个有趣的东北大男孩。

和现在微博上被吐槽的明星和明星团队相比,郎朗的团队无疑是非常专业的。郎爸郎妈待人彬彬有礼,丝毫没有因为郎朗是“大牌”而对他人有颐指气使之意。采访时经纪人会旁听,但不会插话或者打断采访。这些细节都是“大牌”难得的品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LA华人富豪找代孕生20个孩子,爆出惊天内幕
一个时代谢幕!美国药店巨头宣布 关闭全美门店
诈骗园区失控了!上百员工狂砸办公室 大批警力镇压
陕西新郎婚礼前1小时跳河身亡 传女方临时加价
WSJ:中国经济有2大致命问题 坏消息将不断出现




24小时讨论排行

诺贝尔和平奖10日揭晓!专家:川普得奖机会渺茫
“反以挺巴”游行!伦敦500人被捕 罗马25万人怒吼
“没有中国 普京什么都不是”乌情报:中向俄提供卫星图…
诺贝尔和平奖10.10揭晓 专家:川普机会渺茫
五角大厦人事风暴!美防长再出手「开除海军幕僚长」
北京消费断崖式下滑,人民日报喊话不要否定经济形势
彭博:中国考虑向美国投资$1万亿 换撤销国安限制
美战争部长呛“不爽就滚”!第二位4星上将不干了
震惊!非法移民担任学区总监 竟有近30年犯罪史
华男离婚失控 捅死岳母重伤小舅子后纵火 导火索是…
环保少女怨牢房有臭虫!以色列揭笑容满面照
盘点:日本准首相高市早苗“对中立场超强硬”
川普对内塔尼亚胡爆粗:我不知道你为啥总他妈地…
日漫Coser遭上千人批斗 辱骂扯发吼“共产党万岁”
分析师惊人语:AI泡沫比当年互联网泡沫大17倍
川普再派300国民兵进驻,国土安全部长:芝加哥已沦战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郎朗谈感情:还没想明白 喜欢的类型一直在变化

广州日报 2012-12-08 09:06:56

自称刚刚“脱二奔三”的郎朗,已经从一名每年只有20场演出的天才钢琴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已与多位顶级音乐家有过合作的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每年举办约150场国际音乐会演出,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到邻家小孩,无一不被他的琴技所折服。在前晚举行的“寻找未来的力量——青年创建人物颁奖盛典”晚会上,郎朗再获“突破”大奖,也是获奖者中唯一的“80后”。

接受记者专访时,已经“三十而立”的郎朗对于自己的未来看得很清楚:“即使在外人看来我已经有所成就,但一定不能满足,要继续探索新的方向,我还想在教育和公益上做一些事情。”对于众人关注的感情问题,郎朗哈哈一笑:“这事没人能帮我做主,连我自己现在也还没整明白呢,很简单,就随缘吧。”



“空中飞人”如何保持激情


广州日报:你现在每年有一百多场演出,如何保持激情?

郎朗:我觉得我身上宝贵的地方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激情。对于职业钢琴家来说,不管多少场演出,每场你都必须用心去弹,所有观众都很挑剔,尤其是欧洲观众,瞎混是混不下去的(笑),每场演出都是一种挑战。而且,跟不同的超级乐团合作,绝对能带来完全不同的享受。

广州日报:每天都是“空中飞人”,觉得辛苦吗,现在还有练琴的时间吗?

郎朗:再辛苦也没有小时候练琴辛苦,现在我已经习惯忙碌了,甚至有时候25天里有26场演出。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个钢琴家,这是我必须去适应的节奏,至少现阶段我很高兴。你不想忙碌的话,反正还有大把人在后面等着。当然,练琴的时间是必须要有的,每天至少保证2个小时。

广州日报:你的乐迷遍布世界各地,奥巴马、查理王子都是你的粉丝,也有很多小孩是因为你而开始学习钢琴,你怎么看现在的“钢琴热”?

郎朗:现在学钢琴的人的确特别多,甚至中国比国外的还要多。我很高兴自己能带给大家正面的能量,推广古典音乐已经成为了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有幸能够与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接触,我相信他们的力量不是一般社会力量所能够达到的,也许某一次触动会改变他们一些决定,去支持古典音乐。在21世纪全球古典音乐都处于低谷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这种强力的支持,我愿意尽自己的全力去做。

广州日报:但也有一些观众质疑,你参加的社会活动太多,会不会影响你的精力?

郎朗:不会的。所有这些活动都在我的年度计划之中,而且都是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钢琴发电机”


被指过于“炫技”,你怎么看?

广州日报:现在你还会想挑战更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吗?

郎朗:我已经在15岁之前,把高难度的曲子都练了,我说的是技术上,更高的是深度的东西。所谓学无止境,我现在还在不断地学习新作品、对弹琴的理解方法。对我而言,不管热门、冷门的作品都要学,原来不怎么弹的作曲家也要多去接触。对于从事艺术的人而言,不吃老本是很重要的事情。

广州日报:大家都说你是“钢琴发电机”,也有的质疑你过于“炫技”,你怎么看?

郎朗:我觉得弹琴这个东西需要大家全面欣赏,我从来不会刻意去做(炫技),从小我弹钢琴就这样,这是我自己的风格。当然这跟曲目也有关系,大家看电视的时候,很多时候我都是弹比较快的曲子,所以大家看到的是那种定型的style。但当你听我两个小时的独奏音乐会,我更多时候是慢的,只不过大家在电视看不到。

广州日报:除了弹钢琴,你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郎朗:我喜欢在森林里散步,也喜欢逛博物馆,还有看书。以前我对中国的历史感兴趣,去西方弹琴之后,因为要弹古典音乐,所以我要看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还有美国的海明威,他们都是典型的具有民族风味的作家。我知道不能光靠在舞台上的魅力去吸引观众,台下需要做的功课太多了。

广州日报:其实很多人关心你的感情问题,爸爸说35岁之后再找女友?

郎朗:这个谁都没法帮我做主(笑),连我自己现在也还没整明白,很简单,就随缘吧。我喜欢的类型一直在变化,现在也没有时间想这些事情。

广州日报:问句题外话,你说话时口音还带着熟悉的东北味,为什么在国外这么多年一直没变?

郎朗:我每次演出时介绍自己,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是沈阳人,我不想改口音,这个调出来特自我,特真。很多人问我更国际化还是中国化,其实我14岁到20岁那时候受西方影响比较大,这些年中国味又回来了(笑)。

“琴童典范”

父母能帮你,但不能受父母控制

广州日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郎朗,你怎么看?

郎朗:我认为学琴最重要的是兴趣和热情,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设定一个目标和榜样,当然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人的飞跃点是在16岁左右,职业或者非职业,还得看这段时间的冲力怎么样。父母当然会起到一个启蒙的推动作用,但到了十五六岁,就基本上跟父母没什么关系了,更多还是看个人天赋。

广州日报:你觉得现在国内的音乐教育现状怎么样?

郎朗:就国内的音乐教育而言,他们的基础教育很扎实,我觉得并不比西方的差。但有时候中国的音乐教育常常为比赛所左右,我希望他们能真正地去喜欢音乐,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名次。

广州日报:你说想在教育和公益上做一些事情,现在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郎朗: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国际基金会,为一些有音乐才华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帮助,目前有12个小朋友。我会把他们带到国际舞台上,给他们机会。我在深圳还有个郎朗音乐学校,学校现在有100个小朋友,我希望能把教育这块继续走下去。因为我小时候也是有很多有爱心的人帮助了我,这是一种精神传递,也是一种责任感。而且十来岁的孩子充满着激情、活力和创造力,有时候我也会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和启发。

广州日报:30岁你已经达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巅峰,还有什么目标吗?

郎朗:一步一步走吧,我也不知道,把每天做好就不容易了。对我来说,现在名利已经不重要,我更关心的是公益这一块,比如我遇到过一个盲童,他特别喜欢音乐,一听音乐手舞足蹈,8岁他跟我合作过一次,现在也还一直有联系。我觉得这是我们新一代的艺术家或者年轻人,如果我还算是年轻人的话(笑),应该做的,这样人生会更有意义。

采访手记

有趣的东北大男孩

郎朗现在的工作状态,已绝非“空中飞人”四个字可以形容。即便是出席颁奖典礼,他的安排也以分秒计算,几点彩排,几点化妆,几点到专访室。

虽然早已经功成名就,但郎朗还是亲和力十足,与你对话时,他的眼睛会直视你,双手不自觉的像弹奏钢琴一样挥舞,当记者邀请他坐下时,他也会直爽地告诉你,弹钢琴总是坐着,还是站着舒服。当记者提起2008年曾经对他做过的专访,他竟然还能回想起当初的细节,让人意外。与记者对话时,他除了是钢琴家,也是个有趣的东北大男孩。

和现在微博上被吐槽的明星和明星团队相比,郎朗的团队无疑是非常专业的。郎爸郎妈待人彬彬有礼,丝毫没有因为郎朗是“大牌”而对他人有颐指气使之意。采访时经纪人会旁听,但不会插话或者打断采访。这些细节都是“大牌”难得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