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晚,导演冯小刚与刘震云来到了人民大学与学生就《一九四二》进行交流,对于有学生提及某些外界评论认为影片中的情节似在揭露中国人的人性之恶,暴露肮脏的一面,冯小刚直言自己确实在这部影片中观照了民族性格中不太光鲜的地方,“但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冒犯了你,我真的可以说,你爱看不看。”
观影之后,学生们将影片评价为“虐心”。冯小刚和刘震云都表示用词精准。冯小刚说:“堵心、伤心、钻心、扎心都没这两字给力。这是对《一九四二》极高的评价。若反过来,观众看完后给出两字‘赏心’,那我就得哭去了。”
学生们还提出了一个老问题:“冯导为何要拍摄这部电影?”冯小刚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些“痛心”,他觉得这也是中国人应该反省的地方:“当初,斯皮尔伯格拍摄《辛德勒名单》时,外国观众都问他:‘为什么这段历史现在才拍?’而我拍《一九四二》,却有很多人问我:‘对于那段历史的亲历者都不记得了,你为什么还要拍?’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也说明了我们太习惯于遗忘了,而我拍摄这部电影正是因为我想去记住一段历史,而且这段历史也应该被更多中国人认知。我觉得《一九四二》不是拍不拍的问题,而是已经拍晚了。”冯小刚表示,不管影片票房如何,口碑如何,《一九四二》都是自己个人多年梦寐拍摄的电影,“过去我们从课本上传承下来的民族性格就是伟大、勤劳、智慧、勇敢很多很多,这都对,但是我们也出了一些问题。当我们回到1942,你会发现,这段历史像镜子一样,照见了我们的自私、逃避与遗忘。”
有学生提及了日前一些外界的评论,称《一九四二》的某些情节在渲染中国人的人性之恶。对此,冯小刚表示,对于中国人性格中黑暗的一面,影片没有回避,确实要去批判和谴责,“举例说,姚晨结婚你理应送上祝福,或者你什么都不说也没关系,但是我很不喜欢有人非得说:‘他俩肯定得离,早晚得散’,这是善良的做法吗?这是不是我们人性比较恶的一面?再比如说,你恨日本人,日本人欺负我们中国人,这点我同意,但是你恨他的方式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超过他,很多方面都比他强,而不是说我要强奸日本女人。你觉不觉得这样的愤怒比较脏呢?所以,电影中说的这些人性恶的东西如果冒犯了你们,我真的可以说你爱看不看。”
冯小刚说,无论如何,他都会坚持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我不是观众的上帝,观众也不是我的上帝。”
影片上映后,冯小刚对影迷的回馈非常关注,而针对某些网友在微博表示不满有观众看片时发笑,冯小刚则认为““观众发笑是看懂了”,“其实我觉得里头的荒诞和幽默感,和这种绝望交织在一起,我觉得观众发笑真的是看懂了。”而刘震云则认为,除了幽默外,对悲剧的追问也是很重要的态度——因为只有追问和反思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而影片引起的大规模关注已达成了他们的这个初衷。
冯小刚:笑声是代表了态度
该片上映后,某些网友在微博表示不满有观众在观影现场发笑,但冯小刚认为“观众发笑是看懂了”,因为电影里本身承载了某种荒诞和幽默的东西,“有很多观众朋友在看电影的时候,他发现别人在乐,他很愤怒,你们怎么能笑呢?其实我觉得里头的荒诞和幽默感,和这种绝望交织在一起,我觉得观众发笑真的是看懂了。但是他笑之后,灯亮起来他笑不出来了。所以这也是老舍生前说他特别想写一个作品,是一个悲剧,但是里面充满了笑声,但是他后来没有完成这么一个心愿。”冯小刚认为悲剧里的笑声,反映了一个民族面对灾难的贪渎,“我觉得一个悲剧里面充满了笑声,反映了一个民族面对灾难的态度。这个小说就是给了我另外一个角度,让我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了我们自己,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一直在我心里头发酵发酵,当然我还想说一句,我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很直接,就是我做一个人,我还是对这些灾民真的是充满了感情。”
刘震云:追问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但是正如刘震云和冯小刚一再提及,除了“幽默”的态度,只有追问和反思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刘震云说道:“民国31年,隔三差五都会有旱灾,每次都会出现大饥、人食异子而食,就是因为遗忘,隔三差五才会发生。这时候你需要用针刺激遗忘的人,让他的脑筋转动起来。这个小说的刺激达到了一定的范围,当它变成了电影之后,小刚看了之后,他也觉得这个事情也应该再用针刺了一下,电影刺了一下,范围极大的扩大了。”而这部电影正是为了达到追问的目的,“我觉得首先这个意义已经达到,如果没有刘震云的小说,和由这个小说而出现的这部电影,那《一九四二》肯定不会在今天成为这么大的话题,大家都在关注那个时候死了这么多人,而且在追问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死亡。”这也是冯小刚欣慰的地方。
结尾:艺术是带来希望而不是绝望
影片的原著小说是调查报告,并没有电影最后这个带点希望带点释放的结尾,而这是冯小刚在多年前第一稿就决定了的结尾,“在很多年前第一稿就有这个结尾,这个剧本改了很多遍,到后来跟开始变化很大,唯独结尾没有变过。到春天的时候,东家遇到这个妮的时候,拉着她的手你叫我一声爷咱就认识了。逆着逃荒的人,漫山遍野看完了花。这个留在我的脑子里面印象特别深,完成了一个和谐,对世界完全彻底放弃和绝望的人,甚至两个人一老一小,两个没有完全血缘关系的人,一两句知心的话,手牵到一起,一下子让我的心里头有一种就像《希特勒的名单》犹太人从集中营里面走出来。整个电影不管多压抑,但是最后,我们终于喘了一口气。”
收获:王中军感叹收获很多
选择投资拍摄如此一个“特别”的题材,王中军表示开始决策的时候是认为它不赚钱都可以做,而影片上映后收获的反应,也让王中军感慨收获比想象得多太多,“上映之后,我们作为出品人、投资人,想到了票房的反映,对华谊兄弟[微博]整个的布局到底能不能实现,我和中磊最初的想法。包括网友,周边的朋友,我拍了这么多年的电影,没有朋友特别认真发一个微博、短信来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我这回收到的最多的。甚至像柳传志,跟我平时关系都很好的,总觉得你是做娱乐的,没有特别多在文化层面的交流,这次以后,包括他包括很多周边的朋友,发了很诚恳的,甚至用了我承受不了的词,很多朋友给我发带致敬这个环节,我非常的满足。”
王中军也认为影片上映7天冲两亿的成绩已经非常理想,“电影上映7天了,我对电影的票房,没有像很多有些评论上说的,票房不太理想,这是设置标准的问题,我认为是非常的理想。7天达到2亿,其实从现在开始,我已经完成了基本诉求,甚至这个电影是长尾电影,后期可能很有劲。”(覃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