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一个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开放但不易吸纳其他文化(图)

一个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开放但不易吸纳其他文化

文章来源: 法广 于 2012-11-04 08:38: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Tom Doctoroff, publicitaire américain basant en Chine depuis 15 ans, auteur du livre "What Chinese want?"

  chinaconnect.fr

  作者 瑞迪

  Tom Doctoroff是中国广告行业中的一位美国企业家。他有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唐锐涛。他1994年起赴香港工作,1998年转赴上海,先是担任JWT也就是智威汤逊-中乔广告公司驻上海的总经理,后来成为该公司在北亚地区的首席执行官。近20年在中华文化区域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不仅成为熟悉中国广告市场的专家,而且也成为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观察者,经常在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Huffinton Post)上发表文章,点评中美时事。2012年4月,他推出书著《中国人想要什么?》( ? What Chinese want ? ? ),透过中国当今消费者推崇西方品牌的表象,提出,中国并没有行进在一条全盘西化的道路上。

  10月初,唐锐涛受中国市场咨询公司Chinaconnect邀请,途径巴黎,在法国《世界报》总部演讲,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中国人渴望无限,但比较自我保护

  法广:您在中国生活已经15年了,最近出书 ? What Chinese want ? ?,暂时可以翻译成:中国人想要什么?您自己是否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唐锐涛:答案?我觉得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如果我可以总结一下的话,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在他们心里有一种冲突。因为他们是一个儒家社会,传统的思维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中国正变成国际化的、现代化的,但还是中国的,并没有变成西方化的。所以,我觉得在他们心里有一种冲突,一方面中国人渴望无限,非常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他们比较自我保护,稳定对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他们也想进步,但是,他们也需要有安全感。所以,(因为有)这样的冲突,很多的品牌可以有比较重要的角色,来解决心理上这样的冲突。

  法广:美国很快将开始总统选举。中国话题不断地出现在竞选辩论中。与以往的总统竞选活动相比,今年的选举是否更多地提到了中国?

  唐锐涛:我觉得(和以往)一模一样。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因为美国人在心里非常重视理性,他们知道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些(争论)是政治游戏。这并不是说美国政府不应该对中国有非常清楚的红线,我觉得这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也应该有灵活性,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适应国际化的框架。所以,我个人觉得,奥巴马的平衡(政策)到今天为止是我可以接受的。但是,罗姆尼是个非常典型的候选人,无论是什么主题。但是,如果他当选的话……我们都知道中美关系非常重要,所以,不能给罗姆尼的政策帮忙。

  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比较保守

  法广:根据您在中国的观察,您感觉中国对奥巴马过去四年间的对华政策是否满意呢?

  唐锐涛:他们都意识到他(奥巴马)是很精明的,我不能说满意,因为我觉得奥巴马是第一个面对超强的中国的总统,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现实。也可以说,胡锦涛这批(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是比较保守的,所以,我觉得他们采取了一种比较自我保护的做法,我不觉得他们真的意识到奥巴马清楚的政策可以帮忙全世界(不好意思,我不是共和党,我是民主党),他们的世界观不是那么宽的。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应当是1加1等于三的双赢关系

  法广:您在Huffington post的一篇博客文章中(A chinese century?Not quiet),针对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说法,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到这一步。是否可以解释一下您的观点?

  唐锐涛:我觉得世界在21世纪会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因为我们好的地方和弱的地方是互补的。我们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美国,美国的好处(长处)是中国弱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创造精神—不好意思,我不觉得中国的社会结构能刺激这样的企业家精神;但反过来,中国能管理大规模的项目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比如说,中国的基础建设改革、大型企业管理、低成本生产……这些我们都没有这个能力。我个人认为,我们之间的搭档关系是一个不能否定的将来。所以,我不觉得美国会打败中国,我也不觉得中国会打败美国,这是一个1加1等于3的双赢关系。

  我觉得中国的软实力有限。他们面对新的环境的时候,不是非常采取主动的。他们先是了解他们的环境,有一种慢慢走出来的感觉。所以,我不觉得他们能表现出他们的文化倒向。比如说,孔子学院本来非常重要,是一个文化的桥梁。但是,他们的目标现在比较有限,是学院,不是一个真正的文化相互了解的渠道。我个人觉得,坦率地讲,中国人在美国的时候比较害羞,女人比男人厉害一点,但一般来说,中国人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有点慢慢来,比较保守,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足够信心,表现出他们的地位,也同步吸收别的文化好的地方。我觉得中国人有些民族中心主义。

  法广:您的意思是,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文化,接收外来文化的能力相对弱?

  唐锐涛:对。他们能了解其他文化的习惯,但是,不能吸收其他的习惯,吸收其他的世界观。所以,我个人觉得中国人非常有洞察力,但是,有限制(有局限)。

  法广:这是不是也是自信心问题呢?

  唐锐涛:当然是的。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应该是有信心的问题。因为中国不断面对挑战,如果有一天他们站起来,他们有优化信心的话,有可能他们能表现出他们的软实力。但是,这是将来的问题,不是一个接下来(就要发生)的问题。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希腊船王女继承人香消玉殒,战胜癌症死于虫咬
上海的变化令外国记者撰文直呼意外:惊人的进步!
冰川逐渐消融,美国阿拉斯加州出现了一个新岛
伊朗将军坦言:我们曾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陷入震惊
律师谈翟欣欣获刑12年:属较高量刑 体现司法严惩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抗战电影“731”票房破纪录 恐加剧中日紧张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H-1B签证费用升至10万美元
苏享茂哥哥:8年来总算有结果 只想安安静静的 累了
拜登“寒酸日常”:坐经济舱 百岁背房贷 演讲无人问津…
“我32岁,海归硕士,现已流浪街头”
起底翟欣欣:大学“院花”、北交大硕士,两次闪婚
翟欣欣犯敲诈勒索罪一审获刑12年,苏享茂哥哥回应
500强中企竟是空壳 上海均和千亿骗贷 老板卷款潜逃
美农业州共和党人:好好和中国谈吧 我们需要协议
高校集体涨学费,我的大学还有“性价比”吗
释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带走协查 全力侦查多名私生子女
特朗普出创收新招金卡签证,低档100万美元
阿里神秘芯片对标英伟达?业内人士回应
俄外长在联合国大楼吸烟 被提醒后反呛安南指手画脚
美议员出馊主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
华裔女生赞毛泽东:全美哗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一个美国人眼里的中国:开放但不易吸纳其他文化

法广 2012-11-04 08:38:14

  Tom Doctoroff, publicitaire américain basant en Chine depuis 15 ans, auteur du livre "What Chinese want?"

  chinaconnect.fr

  作者 瑞迪

  Tom Doctoroff是中国广告行业中的一位美国企业家。他有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唐锐涛。他1994年起赴香港工作,1998年转赴上海,先是担任JWT也就是智威汤逊-中乔广告公司驻上海的总经理,后来成为该公司在北亚地区的首席执行官。近20年在中华文化区域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不仅成为熟悉中国广告市场的专家,而且也成为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观察者,经常在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Huffinton Post)上发表文章,点评中美时事。2012年4月,他推出书著《中国人想要什么?》( ? What Chinese want ? ? ),透过中国当今消费者推崇西方品牌的表象,提出,中国并没有行进在一条全盘西化的道路上。

  10月初,唐锐涛受中国市场咨询公司Chinaconnect邀请,途径巴黎,在法国《世界报》总部演讲,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中国人渴望无限,但比较自我保护

  法广:您在中国生活已经15年了,最近出书 ? What Chinese want ? ?,暂时可以翻译成:中国人想要什么?您自己是否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唐锐涛:答案?我觉得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如果我可以总结一下的话,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在他们心里有一种冲突。因为他们是一个儒家社会,传统的思维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中国正变成国际化的、现代化的,但还是中国的,并没有变成西方化的。所以,我觉得在他们心里有一种冲突,一方面中国人渴望无限,非常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他们比较自我保护,稳定对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他们也想进步,但是,他们也需要有安全感。所以,(因为有)这样的冲突,很多的品牌可以有比较重要的角色,来解决心理上这样的冲突。

  法广:美国很快将开始总统选举。中国话题不断地出现在竞选辩论中。与以往的总统竞选活动相比,今年的选举是否更多地提到了中国?

  唐锐涛:我觉得(和以往)一模一样。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因为美国人在心里非常重视理性,他们知道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些(争论)是政治游戏。这并不是说美国政府不应该对中国有非常清楚的红线,我觉得这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也应该有灵活性,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适应国际化的框架。所以,我个人觉得,奥巴马的平衡(政策)到今天为止是我可以接受的。但是,罗姆尼是个非常典型的候选人,无论是什么主题。但是,如果他当选的话……我们都知道中美关系非常重要,所以,不能给罗姆尼的政策帮忙。

  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比较保守

  法广:根据您在中国的观察,您感觉中国对奥巴马过去四年间的对华政策是否满意呢?

  唐锐涛:他们都意识到他(奥巴马)是很精明的,我不能说满意,因为我觉得奥巴马是第一个面对超强的中国的总统,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现实。也可以说,胡锦涛这批(中国)第四代领导人是比较保守的,所以,我觉得他们采取了一种比较自我保护的做法,我不觉得他们真的意识到奥巴马清楚的政策可以帮忙全世界(不好意思,我不是共和党,我是民主党),他们的世界观不是那么宽的。

  21世纪的中美关系应当是1加1等于三的双赢关系

  法广:您在Huffington post的一篇博客文章中(A chinese century?Not quiet),针对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说法,表示,中国目前还没有到这一步。是否可以解释一下您的观点?

  唐锐涛:我觉得世界在21世纪会有两个超级大国,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因为我们好的地方和弱的地方是互补的。我们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美国,美国的好处(长处)是中国弱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创造精神—不好意思,我不觉得中国的社会结构能刺激这样的企业家精神;但反过来,中国能管理大规模的项目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比如说,中国的基础建设改革、大型企业管理、低成本生产……这些我们都没有这个能力。我个人认为,我们之间的搭档关系是一个不能否定的将来。所以,我不觉得美国会打败中国,我也不觉得中国会打败美国,这是一个1加1等于3的双赢关系。

  我觉得中国的软实力有限。他们面对新的环境的时候,不是非常采取主动的。他们先是了解他们的环境,有一种慢慢走出来的感觉。所以,我不觉得他们能表现出他们的文化倒向。比如说,孔子学院本来非常重要,是一个文化的桥梁。但是,他们的目标现在比较有限,是学院,不是一个真正的文化相互了解的渠道。我个人觉得,坦率地讲,中国人在美国的时候比较害羞,女人比男人厉害一点,但一般来说,中国人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有点慢慢来,比较保守,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足够信心,表现出他们的地位,也同步吸收别的文化好的地方。我觉得中国人有些民族中心主义。

  法广:您的意思是,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文化,接收外来文化的能力相对弱?

  唐锐涛:对。他们能了解其他文化的习惯,但是,不能吸收其他的习惯,吸收其他的世界观。所以,我个人觉得中国人非常有洞察力,但是,有限制(有局限)。

  法广:这是不是也是自信心问题呢?

  唐锐涛:当然是的。我一直觉得中国人应该是有信心的问题。因为中国不断面对挑战,如果有一天他们站起来,他们有优化信心的话,有可能他们能表现出他们的软实力。但是,这是将来的问题,不是一个接下来(就要发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