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英媒:天体迟早撞地球 自身活动是人类灭亡主因

英媒:天体迟早撞地球 自身活动是人类灭亡主因

文章来源: 新华网 于 2011-11-23 21:49: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英媒:天体迟早撞地球 自身活动是人类灭亡主因 新华网

[adinfo]  【英国《观察家报》网站11月20日文章】题:世界末日真要来了吗?(作者阿洛科·杰哈)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脆弱的世间万物就一直生活在灭绝的阴影中。在这个星球上,灭绝是常态———在已知进化而成的40亿个物种中,有99%已经灭绝,特别是在过去5亿年中,不为人察觉的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了5倍。某种东西(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把地球变成了完全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在每一次大灭绝中,有75%以上的现有物种会在一段时期内灭亡,而从地质学上来说,这样一段时期只是一瞬间。

  英国开放大学的陨石专家莫妮卡·格雷迪认为,近地天体与地球相撞只是个迟早的问题,而不是会否的问题。她说:“大多数小天体在到达地球大气层时会化为灰烬,不会撞上地球。但每隔几十万年就会有一个直径超过1公里的近地天体与地球相撞,每几亿年就会有一个直径超过6公里、可能引发大灭绝的近地天体与地球相撞。我们早该撞上一个大家伙了。”

  改造世界毁灭地球

  但事实上,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也许来自我们自身的活动。我们这个物种具有地球生命史上独一无二的能力,是第一个能够改造这个世界的物种。但我们也可能毁灭这个世界。

  人类造成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这些威胁来自气候变化、过度污染、自然资源枯竭以及疯狂的核武器。我们自冒风险,胡乱修补我们的基因和原子。纳米技术、合成生物学和转基因技术很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食物、更安全的药品和更加干净的世界,但如果滥用或贸然行事的话,它们也可能出问题。

  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在2003年的《我们的最后一个世纪?》一书中警告,鉴于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能够产生全球影响的技术,比如生物恐怖主义和可能产生反作用的分子纳米技术,人类文明延续到2100年之后的几率不超过50%。

  人类近期取得的更伟大成就不断地带来潜在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电脑化并联系在一起,在贸易、学习、教育和沟通方面令我们获益匪浅。但这样的相互联系也可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病毒(不管是人类病毒还是电脑病毒)。一个掌握技术的恐怖组织(或智能机器)就能够破坏电力系统,窃取或删除金融数据,切断供应链,而所有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运转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的数字系统故障可能在几秒钟之内蔓延至中国或澳大利亚。

  人类灭亡方式多样

  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署的项目主管杰森·马西尼常常思考人类可能面临灭绝之虞的方式。在2007年为《风险分析》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他探讨了太阳不可避免的灭亡问题。他写道:“十亿年后,太阳将进入红巨星阶段,导致地球的温度升至1000摄氏度以上,烤化我们的大气层,最终形成一个行星状星云,把地球变成一个不宜居的星球。如果我们移居到其他星系,或许能够比太阳活得更长久。我们可能再活100万亿年,直到所有恒星都开始燃烧殆尽。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非恒星能源,或许还能再活长一些。”

  这听上去都充满了希望,但宇宙还留了几手。马西尼写道,很难想象人类怎样才能在核物质衰变后继续存活下去。核物质被认为将在1032年至1041年后衰变。

  他写道:“物理学似乎支持卡夫卡说的那句话,‘希望是无限的’,但对我们来说并非如此。虽然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或人类的后代再活1041年是可能的,但人类似乎不大可能活那么长时间。现代人已经存在了20万年,我们最近的近亲直立人存在了180万年左右。哺乳动物物种存在时间的中位数为220万年左右。”

  我们是否应该为这些末日预言感到担心,特别是在一个信用缩水的世界里?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在世界经济论坛2006年探讨全球灾难的小组讨论会上,博斯特罗姆给出的建议是:“就生存风险而言,我们需要做的既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努力认清它们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使世界变得更加安全。”一句话,防患于未然。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天价墓地”,变天了
硅谷这群人,放弃酒精与娱乐,唯一信仰是万亿市值
转发柯克2年前发言后 大学教授因“不当言论”被解雇
拳王家中猝死 享年46岁 震惊拳坛!
对美施压?中国对辉达启动反垄断调查




24小时讨论排行

解放军杀气腾腾:“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
贝森特:如欧洲不先行动 美方不对中国加征俄油关税
福克斯主持人公开喊“游民应被处死” 遭出征道歉
犹他州长怒喷社交媒体:这些平台是毒瘤 算法太邪恶!
美航 达美 联航宣布:对柯克案发不当言论员工全数停职
李承鹏最新文章:跳舞的妈妈
和解!华女遭警员开枪重伤 获赔$675万 官方罕见认错
中国“大一统”罪人:他让越南彻底脱离华夏版图
纽约时报:特朗普正在模仿中国模式,这糟透了
艾美奖:犹太裔女演员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柯克案嫌犯热爱兽迷文化 跨性别伴侣曾赞扬拜登
Office Depot拒印柯克追悼海报,员工当场被开除
华人网购噩耗!“小额豁免”取消 1件衣服补税283刀
他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刺杀科克者的心理画像
北京新规 严令外国使领馆中国籍僱员不得危害国安
美国罕见提“台湾未定论” 批中国刻意扭曲二战文件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英媒:天体迟早撞地球 自身活动是人类灭亡主因

新华网 2011-11-23 21:49:30
英媒:天体迟早撞地球 自身活动是人类灭亡主因 新华网

[adinfo]  【英国《观察家报》网站11月20日文章】题:世界末日真要来了吗?(作者阿洛科·杰哈)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脆弱的世间万物就一直生活在灭绝的阴影中。在这个星球上,灭绝是常态———在已知进化而成的40亿个物种中,有99%已经灭绝,特别是在过去5亿年中,不为人察觉的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了5倍。某种东西(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把地球变成了完全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在每一次大灭绝中,有75%以上的现有物种会在一段时期内灭亡,而从地质学上来说,这样一段时期只是一瞬间。

  英国开放大学的陨石专家莫妮卡·格雷迪认为,近地天体与地球相撞只是个迟早的问题,而不是会否的问题。她说:“大多数小天体在到达地球大气层时会化为灰烬,不会撞上地球。但每隔几十万年就会有一个直径超过1公里的近地天体与地球相撞,每几亿年就会有一个直径超过6公里、可能引发大灭绝的近地天体与地球相撞。我们早该撞上一个大家伙了。”

  改造世界毁灭地球

  但事实上,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也许来自我们自身的活动。我们这个物种具有地球生命史上独一无二的能力,是第一个能够改造这个世界的物种。但我们也可能毁灭这个世界。

  人类造成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这些威胁来自气候变化、过度污染、自然资源枯竭以及疯狂的核武器。我们自冒风险,胡乱修补我们的基因和原子。纳米技术、合成生物学和转基因技术很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食物、更安全的药品和更加干净的世界,但如果滥用或贸然行事的话,它们也可能出问题。

  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在2003年的《我们的最后一个世纪?》一书中警告,鉴于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能够产生全球影响的技术,比如生物恐怖主义和可能产生反作用的分子纳米技术,人类文明延续到2100年之后的几率不超过50%。

  人类近期取得的更伟大成就不断地带来潜在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电脑化并联系在一起,在贸易、学习、教育和沟通方面令我们获益匪浅。但这样的相互联系也可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病毒(不管是人类病毒还是电脑病毒)。一个掌握技术的恐怖组织(或智能机器)就能够破坏电力系统,窃取或删除金融数据,切断供应链,而所有这些对于现代社会的运转都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的数字系统故障可能在几秒钟之内蔓延至中国或澳大利亚。

  人类灭亡方式多样

  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署的项目主管杰森·马西尼常常思考人类可能面临灭绝之虞的方式。在2007年为《风险分析》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他探讨了太阳不可避免的灭亡问题。他写道:“十亿年后,太阳将进入红巨星阶段,导致地球的温度升至1000摄氏度以上,烤化我们的大气层,最终形成一个行星状星云,把地球变成一个不宜居的星球。如果我们移居到其他星系,或许能够比太阳活得更长久。我们可能再活100万亿年,直到所有恒星都开始燃烧殆尽。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非恒星能源,或许还能再活长一些。”

  这听上去都充满了希望,但宇宙还留了几手。马西尼写道,很难想象人类怎样才能在核物质衰变后继续存活下去。核物质被认为将在1032年至1041年后衰变。

  他写道:“物理学似乎支持卡夫卡说的那句话,‘希望是无限的’,但对我们来说并非如此。虽然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或人类的后代再活1041年是可能的,但人类似乎不大可能活那么长时间。现代人已经存在了20万年,我们最近的近亲直立人存在了180万年左右。哺乳动物物种存在时间的中位数为220万年左右。”

  我们是否应该为这些末日预言感到担心,特别是在一个信用缩水的世界里?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在世界经济论坛2006年探讨全球灾难的小组讨论会上,博斯特罗姆给出的建议是:“就生存风险而言,我们需要做的既不是置之不理,也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努力认清它们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使世界变得更加安全。”一句话,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