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系年轻编辑所拟
网易
2010-11-13 02:28:35
说“给力”是当下最热最流行的一个词,应该没人提出异议了吧!且不说它在网站论坛、博客里正铺天盖地出现,按照百度搜索提供的结果,仅仅就在进入11月以来的10多天里,标题里含有“给力”一词的新闻条数竟然就已多达600多条。这股“给力热”到11月10日这天“登峰造极”,甚至有人断言:“给力”将毫无悬念入选2010年度网络热词,因为,这一天,它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本版撰稿 戚庆燕 刘璞
“给力”流行线路图
最早出现:网友给动画片配音
“给力”到底最早何时出现的。现在基本上有两派观点,一是认为这个词可能源自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等。
另一派则认为:“给力”是网络上的“cucn201配音组合”给动画片《搞笑漫画日和》配音时的发明。在其中一集《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唐僧师徒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发现所谓终点只是一面写有“天竺”二字的小旗子,孙悟空便对唐僧抱怨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悟空的这番话也成为后来“给力”一词的渊源。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了。
初次流行:南非世界杯期间
据了解,开始广泛使用给力一词的,是一家叫做“给力网”(又名雷人给力网)的网站,该网站主要关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给力”的资讯。该网站很受一些男性网友的欢迎,“给力”一词开始慢慢在他们当中流传开来。
而“给力”得以“比较流行”是发生在南非世界杯期间。由于恰好能很好地表达网友看球赛时的情绪,“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广泛流传。有人笑言,今年世界杯期间,网友们说的最多的词,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类似“西班牙太给力了”的感叹声不绝于耳。
大范围流行:今年9月
今年9月,人们忽然发现,“给力”仿佛处处都看得到、听得到。在课堂上,学生们经常说“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在公司,职员们私下议论公司涨工资时,人们往往说“这boss真给力啊!”;在魔兽世界或者是dota游戏中,如果看到好的装备,玩家也会痛快喊出“这装备真给力啊!”当然,“给力”更多地出现在网帖的标题以及网友的回复里。
登峰造极: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在很多人看来,“给力”的红,到本月10日“登峰造极”。当天,一向严肃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就用了“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短短8个字,一下子就成为网上、办公室、课堂、街巷话题的焦点。
“连一贯严肃的人民日报都用‘给力’,我被镇住了!”南京市民李先生这样描述他那天拿起《人民日报》的感受。更多的网友则更乐于探讨《人民日报》用“给力”做标题的喻意。“给力啊!代表了党报对网络声音的了解和接受。”“真时髦,这是党报党刊改变文风的‘给力’之作!”这两天,类似的讨论帖已达28万多条。
幕后 连线人民日报记者赵京安"给力"是年轻编辑改的
据《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作者——人民日报江苏分社副社长赵京安介绍,她的原稿标题是《“文化强省”看江苏》,文中并没有提及“给力”这个词。10日当天早上,看到见报的这个“给力”标题,这位资深的记者坦称自己也感到惊讶。“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发行量240万份,是全国第一大报、全球十大报纸之一。虽然我之前就接触过‘给力’这个网络用词,但从没想过把它用在稿子里。”赵京安说,“给力”这个词若出现在《人民日报》第6版以后的专副刊版面上,可能她不会觉得惊讶,如今竟出现在要闻版,而且是头版头条,这是她怎么也没想到的。
赵京安告诉记者,她后来专门了解了此事。原来“给力标题”的诞生,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她的原标题《“文化强省”看江苏》顺利通过编辑流程的前两关,到了总编部时,几个年轻的编辑共同想出了《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个题目,另外还拟了其他几个标题备选,究竟用哪个更好,大家都不确定,最后,由值班老总拍板敲定最后的标题。
“我感觉这个标题改得很好,跟年轻人很匹配,因为文化产业本来就是年轻人所喜欢的。”赵京安说,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报社很开明,报网互动的意识很强。
相关 “编辑会不会要写检查”“神马都是浮云”
一个仅八个字的标题却引发了热议,缘于“给力”一词的网络属性与《人民日报》严谨平实的风格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有意思的是,不少人为《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担心”。比如凤凰卫视名嘴杨锦麟就在他的微博里发问,不知道编辑检查写起来是不是也“给力”。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自己微博中幽默地回应称:“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
■链接 今年流行的网络热词
豆你玩:
“逗你玩”一词,最早是出现在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最著名的段子之一《逗你玩》中,从今年初开始,绿豆的价格不断攀升,从以往的两三元左右涨到了10元左右。网友据此发明了“豆你玩”,是继“蒜你狠”后的又一网络潮语。之后还有“姜你军”、“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为了应对,不少人还成了“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
神马都是浮云:
2010年的10月初,小月月只用了三五天的时间就成了网络红人,之后又戏剧化的变成了虚构中的人物,但她带来的震撼和晕眩很久都无法消去,神马,浮云,你说过没?
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李启铭(又名李一帆)之父李刚。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网友们由愤怒变为冷嘲热讽,发起了名为“‘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的活动,参与者迅速过万。如普希金版“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李白版“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凤凰传奇版“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我的爸爸是李刚”以及特仑苏版“不是所有爸爸都叫李刚”等多个版本。
一个艰难的决定:
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有网友整理了一个万能模板:亲爱的____用户: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_____停止____之前,我们决定_______。我们诚恳的向您致歉。_____有幸能陪伴着您成长;未来日子,我们期待与您继续同行!
“给力”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老实讲,如果不知道相关语境,这个词确实有些费解,这也是网络上不少网友质疑“给力”进标题的原因。加上《人民日报》一向以严谨著称,突然率先“弄潮”,确实颠覆了人们的一贯认知。争议归争议,我倒是认为,应该给党报标题的“给力”给予宽容和支持。
近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刊发了大量的民生话题和热点新闻,回应了民意的关切,引领了舆论潮流。比如,对江西拆迁官员的雷语“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进行了有力而及时的批驳等。在报道的语言和文风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令人激赏的。
近年来,党中央主要领导都在倡导改进文风,而文风则是官员作风的一个表征。胡锦涛强调的“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不仅意义重大,口语化的“不折腾”经最高领导人口中说出来,也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性和传播力。习近平也在一次讲话中重点强调了改进文风的问题。这种趋势,或许是《人民日报》标题“给力”的动力源泉和背景。
回到“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个标题上来,语法上是否恰当,可以探讨。但大家更应该看到的,是这个标题释放出的改变文风的信号。党报的改革事关重大,往往会成为风向标,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有这样的激情之举,是件好事,为什么我们不能多一点宽容和支持呢?执着于语法上的严谨,是应该的,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拒绝接纳新词,拒绝创新。如果以这样的一个理由,阻滞党报在业务和理念上的创新,实在是得不偿失,更何况,“给力”是否就不符合语法了,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所以,我坚决支持党报标题的给力,并且希望这样“给力”的标题越多越好,当然,如果既“给力”又准确贴切,那就更好了,没有对“给力”的宽容和支持,就不会有更多创新之举的出现,还是对很不容易出现的“给力”标题报以掌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