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硫磺姜横空出世 “毒”字辈食品为何人丁兴旺

硫磺姜横空出世 “毒”字辈食品为何人丁兴旺

文章来源: civic 于 2010-10-02 01:42: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日前,陕西西安质检部门发现,部分生姜颜色鲜亮。这些生姜系用硫磺熏制而成。一业内人士估计,硫磺姜估计要占到西安市场的60%左右,而这种硫磺熏制食品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刺激,长期使用会导致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严重的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9月29日中广网》)



“硫磺姜”之所以成为行业潜规则,在我看来和“面粉增白剂”受欢迎、小龙虾用洗虾粉清洗等有共同的原因——吃馒头,越白越好;吃东西,表面光鲜就好。中国人买东西,几乎都只看“相”,而不管其它。所谓“一美遮百丑”。于是乎,毒奶粉来了,毒韭菜来了,毒食油来了,石灰粉来了……还好,“增白剂” 走了,不过“硫磺姜”又来了。

食品如此不放心,怪谁?

上文说了,与不法者利用国人的消费意识有关。因为太注重“长相”了,而忽视了“内质”,不经意间给“毒食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机会。

然而,消费者终究是消费者。消费者不懂,监管部门也不懂吗?就农产品而言,农药残留超标、化肥超标等屡禁不止,难道说监管人员太笨,非法人员太狡猾?

“毒食品”层出不穷,监管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个人认为,匪夷所思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的背后,多源于监管失灵、惩戒疲软。比如“硫磺姜”事件,熏制过的生姜比没有熏制的生姜,每斤相差四毛钱左右,一千斤下来就是400块钱,而商贩只需要付出三四块钱的硫磺钱。而且,商贩熏制的过程中,店铺会有浓厚的硫磺味。更令人发指的是,“硫磺姜”几乎占到了西安市场的60%左右。这些,工商部门不会不知道。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更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病从口入,谁都知道,可为什么“毒字辈”层出不穷呢?我想,人们固有的消费观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益熏心所致。这里边既有黑心作坊的老板,更有监管失职的有关部门。

“食品添加剂之父”安部司曾为自己研制、推销的添加剂津津乐道,直到发现女儿也热衷于添加添加剂之后的食品后,他才“充满了罪恶感”。“面粉增白剂”的引入、推广者——现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理事长的王瑞元,从2000年开始,在各种粮油工业会和粮食行业会上都呼吁,企业禁用“面粉增白剂”,“如果看不到禁用,我死不瞑目!”

我想,以硫磺熏姜的姜贩,肯定不会吃“硫磺姜”。非要等到自己身边的人吃了“毒食品”之后,我们才能良心发现,从而弃恶从善和严格监管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大而美法案"众院219票闯关!5共和党人一度倒戈
14岁屡教不改,中国法律出手了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无耻的判决
房产大王被清华学霸儿子手撕 曾挪用国企5千万入狱
B站高管“小姐姐”遭逮捕!曾任职华为等知名企业

24小时讨论排行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为什么加拿大的猪肉总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遥祝薄熙来生日快乐 薄瓜瓜发文:最伟大的父亲
亚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对的 他为美国好
攻台B计划?美媒曝北京更大野心 垂涎俄资源宝地
利物浦球星若塔因车祸丧生 年仅28岁 十天前刚结婚
乌轰炸库斯克俄军指挥部 成功击杀俄海军副司令
鉴别一个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问它有没有空调!
美国6月非农新增14.7万人超预期 失业率意外降至4.1%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冥诞发出了什么信号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以色列空袭学校避难所!加萨民防机构曝:已25死
印度小哥简历90%造假 身兼数职 干翻硅谷AI创业公司
“大而美”法案过关 盘点9大影响 马斯克最不开心?
朝鲜将派遣额外3万名士兵,前往俄乌战争前线协助莫斯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硫磺姜横空出世 “毒”字辈食品为何人丁兴旺

civic 2010-10-02 01:42:41

日前,陕西西安质检部门发现,部分生姜颜色鲜亮。这些生姜系用硫磺熏制而成。一业内人士估计,硫磺姜估计要占到西安市场的60%左右,而这种硫磺熏制食品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刺激,长期使用会导致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严重的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9月29日中广网》)



“硫磺姜”之所以成为行业潜规则,在我看来和“面粉增白剂”受欢迎、小龙虾用洗虾粉清洗等有共同的原因——吃馒头,越白越好;吃东西,表面光鲜就好。中国人买东西,几乎都只看“相”,而不管其它。所谓“一美遮百丑”。于是乎,毒奶粉来了,毒韭菜来了,毒食油来了,石灰粉来了……还好,“增白剂” 走了,不过“硫磺姜”又来了。

食品如此不放心,怪谁?

上文说了,与不法者利用国人的消费意识有关。因为太注重“长相”了,而忽视了“内质”,不经意间给“毒食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机会。

然而,消费者终究是消费者。消费者不懂,监管部门也不懂吗?就农产品而言,农药残留超标、化肥超标等屡禁不止,难道说监管人员太笨,非法人员太狡猾?

“毒食品”层出不穷,监管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个人认为,匪夷所思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的背后,多源于监管失灵、惩戒疲软。比如“硫磺姜”事件,熏制过的生姜比没有熏制的生姜,每斤相差四毛钱左右,一千斤下来就是400块钱,而商贩只需要付出三四块钱的硫磺钱。而且,商贩熏制的过程中,店铺会有浓厚的硫磺味。更令人发指的是,“硫磺姜”几乎占到了西安市场的60%左右。这些,工商部门不会不知道。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更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病从口入,谁都知道,可为什么“毒字辈”层出不穷呢?我想,人们固有的消费观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益熏心所致。这里边既有黑心作坊的老板,更有监管失职的有关部门。

“食品添加剂之父”安部司曾为自己研制、推销的添加剂津津乐道,直到发现女儿也热衷于添加添加剂之后的食品后,他才“充满了罪恶感”。“面粉增白剂”的引入、推广者——现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理事长的王瑞元,从2000年开始,在各种粮油工业会和粮食行业会上都呼吁,企业禁用“面粉增白剂”,“如果看不到禁用,我死不瞑目!”

我想,以硫磺熏姜的姜贩,肯定不会吃“硫磺姜”。非要等到自己身边的人吃了“毒食品”之后,我们才能良心发现,从而弃恶从善和严格监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