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温家宝不简单 大学期间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图)

温家宝不简单 大学期间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

文章来源: 明镜网 于 2010-09-25 14:22: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温家宝不简单 大学期间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图) 明镜网

[adinfo]

    2006年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青年学生,与大家共度五四青年节,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青年朋友表示亲切的慰问,致以节日的祝贺。这是温家宝在学生宿舍和大学生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07年“五四”青年节当天,温家宝在中国人民大学探访青年学生时曾透露,在大学期间他喜欢读课外书,但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

在探访中,一位同学提到温家宝总理常在谈话中引用诗文,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温家宝笑说:“我在网上看到,渖阳有位教授曾把我几次记者招待会引用的古代诗文统计了一下,说我引用诗文95%是教科书上没有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温家宝说,他引用的诗文都是自学的,引用主要是因势因时而用,“比如我们过去常讲忧患意识,为什么要有忧患意识?我读贞观之治,读唐书,它就会告诉你理由,你不知道所以乱,就不知道治。最近我在想,有些事情不是不知道,‘人之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知道不是最难的,行动才是最难的,不仅行动是最难,善始善终才是最难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应让学生多读些书,多读些课外的书。”

温家宝还说,他在大学时50%的时间读教科书,应付考试;50%的时间读课外书,36门功课,他得了35门优秀。

在谈到在北京地质大学读书时,温家宝回忆说,“我把别人的睡觉时间拿来读书,晚上回宿舍,同学们都睡了,我总是读到最后熄灯。睡到半夜起床,又开始读书。那时候我没有手錶,大约是早上两三点就起床了”。

温家宝接着表示,他不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们都像他那样苦读书,但希望大家博览群书,多记点知识总是有用的。

温家宝还对同学们说:“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国情、历史、人民走过的道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深刻的理解就不会产生深厚的爱。因此,希望同学们不仅在学校认真学习,还要走到实践中去,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

2010年5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大学与学生交谈时,又谈起了在北京地质学院求学的经历。温家宝说,读大学期间,他不仅读地质方面的书,还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外语等方面的书。

温家宝还以李四光、钱学森的例子来说明文理兼通的重要性: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写下了中国的第一支小提琴曲;钱学森的画画得很好,他的音乐造诣对他的科学研究也不无裨益。温家宝还希望同学们“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大学同窗:天生聪颖,记忆力极强

据温家宝当年同班的一位大学同学回忆,他们当时学制五年,大学二年级后又重新分班,温家宝当时学习成绩很好,后来考取研究生。

当记者询问她对温家宝的主要印象时,她机智地说:“你应该很清楚啊!”而当记者问同学对他的评价如何,她笑着说:“问问老百姓就知道了啊。”

她接着说:“我们的同学一般都不接受媒体在这方面的採访,他的生活、学习、为人等我们是很瞭解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温家宝大学同窗都像这位女同学那样“不肯接受採访”或“谈论温家宝的生活、学习和为人”。范兴运——这位被称为“温家宝的秘密特使”的人,既是温家宝的大学同桌,又被网友们称为“温家宝的铁哥们”——不但接受媒体访问大谈温家宝,而且还专门撰文介绍大学时代的温家宝。

我们先看看范兴运的头衔:温家宝的大学同班同学、中共《决策内参通讯》编辑部高级顾问、编审副主任、特别调研组长、全国诸葛亮研究会会长,着名作家和新闻记者。

此外,范兴运还是中国国内第一位公开正式出书“批邓反江”的人。他的“批邓反江”着作《剑竹丹叶》一书,荣获中国文艺金爵奖、文学最佳奖、当代文学卓越贡献奖、国际优秀作品奖,誉称“中国奇书”和“红色经典”。词条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摄影家全集》、《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人才纪录大全》、《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权威辞书,事蹟载入大型史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大辞典》和《中华魂.优秀共产党员成就博览》丛书,“被誉称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嵴樑,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

范兴运60年代,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11603班,曾与温家宝同班学习、同室生活五年。在范兴运眼中,学生时代的温家宝,生活朴实,衣着无华。学习刻苦,品学兼优,各门功课多是5分优秀(5分制)。温家宝天生聪颖,记忆力极强。听课笔记,有条不紊,字迹端庄秀丽,非速记也能够记录老师的快速口述。

北京《风云》杂志的撰文说,温家宝和范兴运是同桌,教范兴运快速记录的方法,后来范兴运当新闻记者,受益匪浅。范兴运谈起当年与温家宝相处的往事,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在校期间,我和温家宝等同学,有幸近距离见过伟人毛泽东。大学本科毕业,我分配贵州工作,温家宝留校读研究生(后分配甘肃工作)。临别温家宝签名赠我方志敏着《可爱的中国》一书作念。这本书伴随我走上云贵高原,走遍大江南北和大半中国。中国可爱,可爱的中国!五载同窗一世情,这本书和温家宝的赠言,奠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温家宝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灾抢险,真情实意地慰问灾区群众,世人有目共睹。有些鲜为人知的‘小事’,也可以见其高风亮节和大家风范。”

“大学毕业几十年后,在北京同学聚会,温家宝有时间也一定以同学身份(不带警卫人员)到会。有一次我在京电话问道:‘家宝,同学聚会你去吗?’答:‘去!’专车先行到达。有个同学的夫人是工人,没有参加(列席)聚会,温家宝独自步行到家看望了她,谈话40分钟。有一次温家宝在河南某地考察,得知一位在四川工作的同学老家就在此地,特意去看望其身为农民的父母。国务院警卫执勤的战士和我说过温家宝:‘首长很好,平易近人,上下班不让接送。我们在岗上下不来,首长还亲自给我们送茶水呢!’”(《中国最具争议的人:温家宝全传》由明镜出版社出版)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知名网红在攀岩时失足坠崖,直播间观众目睹坠亡瞬间
特朗普前丈母娘过99岁生日,伊万卡和弟弟为她祝寿
香港软饭王陈振聪:15年骗走女首富32亿
假期第3天:第一批赢家,已出现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被AI“修复”成了科幻片




24小时讨论排行

王志安:只要能解封,“让我喊台湾独立万岁都可以”
“China Travel”火爆背后,3500万外国游客的难题
清华登顶多项全球计算机科学榜 “冲击美国主导地位”
美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 四星上将辞职信曝光
特朗普想上1美元纪念币 美国教授:过不了法律这关
中国国家安全部要求公民警惕“温柔陷阱”从天而降
哈里与国王见面秘密内容泄露 威廉继位将集中清算
政府关门危机持续,加州州长呼吁民主党坚定立场
马斯克等亿万富豪称,大学毕业生有望去太空上班
“出片式旅行”,正在毁掉当代人的假期......
讨厌隐藏式门把手的用户们,如今终于胜利了
中国半导体,准备好迎接全球万亿美元市场了吗
马斯克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 招式精准应对
哈马斯提交对特朗普“20点计划”回应,都说了些什么
22起5G基站纵火案背后:美国阴谋论的狂热
川普:以色列同意撤军线,哈玛斯确认后停火将立即生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温家宝不简单 大学期间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

明镜网 2010-09-25 14:22:26
温家宝不简单 大学期间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图) 明镜网

[adinfo]

    2006年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青年学生,与大家共度五四青年节,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青年朋友表示亲切的慰问,致以节日的祝贺。这是温家宝在学生宿舍和大学生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07年“五四”青年节当天,温家宝在中国人民大学探访青年学生时曾透露,在大学期间他喜欢读课外书,但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

在探访中,一位同学提到温家宝总理常在谈话中引用诗文,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温家宝笑说:“我在网上看到,渖阳有位教授曾把我几次记者招待会引用的古代诗文统计了一下,说我引用诗文95%是教科书上没有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温家宝说,他引用的诗文都是自学的,引用主要是因势因时而用,“比如我们过去常讲忧患意识,为什么要有忧患意识?我读贞观之治,读唐书,它就会告诉你理由,你不知道所以乱,就不知道治。最近我在想,有些事情不是不知道,‘人之云,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知道不是最难的,行动才是最难的,不仅行动是最难,善始善终才是最难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应让学生多读些书,多读些课外的书。”

温家宝还说,他在大学时50%的时间读教科书,应付考试;50%的时间读课外书,36门功课,他得了35门优秀。

在谈到在北京地质大学读书时,温家宝回忆说,“我把别人的睡觉时间拿来读书,晚上回宿舍,同学们都睡了,我总是读到最后熄灯。睡到半夜起床,又开始读书。那时候我没有手錶,大约是早上两三点就起床了”。

温家宝接着表示,他不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们都像他那样苦读书,但希望大家博览群书,多记点知识总是有用的。

温家宝还对同学们说:“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国情、历史、人民走过的道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深刻的理解就不会产生深厚的爱。因此,希望同学们不仅在学校认真学习,还要走到实践中去,向实践学习,向人民学习。”

2010年5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大学与学生交谈时,又谈起了在北京地质学院求学的经历。温家宝说,读大学期间,他不仅读地质方面的书,还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外语等方面的书。

温家宝还以李四光、钱学森的例子来说明文理兼通的重要性: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写下了中国的第一支小提琴曲;钱学森的画画得很好,他的音乐造诣对他的科学研究也不无裨益。温家宝还希望同学们“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大学同窗:天生聪颖,记忆力极强

据温家宝当年同班的一位大学同学回忆,他们当时学制五年,大学二年级后又重新分班,温家宝当时学习成绩很好,后来考取研究生。

当记者询问她对温家宝的主要印象时,她机智地说:“你应该很清楚啊!”而当记者问同学对他的评价如何,她笑着说:“问问老百姓就知道了啊。”

她接着说:“我们的同学一般都不接受媒体在这方面的採访,他的生活、学习、为人等我们是很瞭解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温家宝大学同窗都像这位女同学那样“不肯接受採访”或“谈论温家宝的生活、学习和为人”。范兴运——这位被称为“温家宝的秘密特使”的人,既是温家宝的大学同桌,又被网友们称为“温家宝的铁哥们”——不但接受媒体访问大谈温家宝,而且还专门撰文介绍大学时代的温家宝。

我们先看看范兴运的头衔:温家宝的大学同班同学、中共《决策内参通讯》编辑部高级顾问、编审副主任、特别调研组长、全国诸葛亮研究会会长,着名作家和新闻记者。

此外,范兴运还是中国国内第一位公开正式出书“批邓反江”的人。他的“批邓反江”着作《剑竹丹叶》一书,荣获中国文艺金爵奖、文学最佳奖、当代文学卓越贡献奖、国际优秀作品奖,誉称“中国奇书”和“红色经典”。词条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摄影家全集》、《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人才纪录大全》、《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权威辞书,事蹟载入大型史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大辞典》和《中华魂.优秀共产党员成就博览》丛书,“被誉称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嵴樑,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

范兴运60年代,在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11603班,曾与温家宝同班学习、同室生活五年。在范兴运眼中,学生时代的温家宝,生活朴实,衣着无华。学习刻苦,品学兼优,各门功课多是5分优秀(5分制)。温家宝天生聪颖,记忆力极强。听课笔记,有条不紊,字迹端庄秀丽,非速记也能够记录老师的快速口述。

北京《风云》杂志的撰文说,温家宝和范兴运是同桌,教范兴运快速记录的方法,后来范兴运当新闻记者,受益匪浅。范兴运谈起当年与温家宝相处的往事,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在校期间,我和温家宝等同学,有幸近距离见过伟人毛泽东。大学本科毕业,我分配贵州工作,温家宝留校读研究生(后分配甘肃工作)。临别温家宝签名赠我方志敏着《可爱的中国》一书作念。这本书伴随我走上云贵高原,走遍大江南北和大半中国。中国可爱,可爱的中国!五载同窗一世情,这本书和温家宝的赠言,奠定了我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

“温家宝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灾抢险,真情实意地慰问灾区群众,世人有目共睹。有些鲜为人知的‘小事’,也可以见其高风亮节和大家风范。”

“大学毕业几十年后,在北京同学聚会,温家宝有时间也一定以同学身份(不带警卫人员)到会。有一次我在京电话问道:‘家宝,同学聚会你去吗?’答:‘去!’专车先行到达。有个同学的夫人是工人,没有参加(列席)聚会,温家宝独自步行到家看望了她,谈话40分钟。有一次温家宝在河南某地考察,得知一位在四川工作的同学老家就在此地,特意去看望其身为农民的父母。国务院警卫执勤的战士和我说过温家宝:‘首长很好,平易近人,上下班不让接送。我们在岗上下不来,首长还亲自给我们送茶水呢!’”(《中国最具争议的人:温家宝全传》由明镜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