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腾,东华大学哲学教授。2010年9月8日晚上下课后,在回家路上被一辆宝马撞至重伤,9月10日因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教师节这一天,邵老师走了。这起车祸也因双方当事人一个是骑自行车的教授,一个是开宝马的学生,而吸引了众多眼球。
我是邵老师的同事,不在一个教研室,平时交往不多,但面对这个消息,我也无语凝噎。
关于邵老师的记忆,有两件。
1.他跟夫人的感情非常好。邵老师是从镇江调到上海的,他的夫人陈老师还留在镇江一所大学,两人两地分居了近10年,陈老师常常利用周末、节假日过来看他。陈老师和邵老师聚少离多,在一起的时候就特别甜蜜,令我们年轻人都羡慕。学院春游。邵老师带着陈老师一起参加。甚至一次监考,陈老师都陪着邵老师参加。看得出,他们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2.邵老师是个很率真的人。一次,学院让大家提交论文,我没时间写,就把以前的一篇硕士论文改了改,交上去了。当时是交给邵老师的,他没有马上放在一边,而是翻了翻,然后对我说“你们年轻人要关注前沿的东西,不要总写这种落伍的东西,没价值的。”这活让我挺不高兴,哪有这么直接批评年轻同事的,我又没让你指点,真是多管闲事。可事后,我想想,邵老师能这样做,说明他很率真,想到什么说什么,而且,我那篇论文的确是应付差事的,邵老师说的没错。一个平时接触不多的教授能直接指出我的缺点,我应该感谢他。
这次邵老师出事以后,我们都非常难过,我们关注着事故调查的结果,希望能尽早弄清事件过程。
学校的说法是:交警部门正在调查,还没出结果。让老师相信官方会有公证的调查结果,要安抚学生的情绪,因为有很多上邵老师课的学生已经在网上发帖要人肉开宝马的华政学生了。学校不想事情闹大。
可就在大家焦急等待调查结果的时候,上海多家媒体先后爆出“开宝马车的学生撞了骑车逆行、闯红灯的教授,学生无责”这样的新闻。一时之间,舆论哗然,人们纷纷质疑教授的素质,很多人痛骂“教授就可以闯红灯了?活该!教授就了不起啊?”“最讨厌闯红灯的人了。”全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发文指责教授。例如:
逆行教授被撞死的公民教育软肋
2010年09月15日04:56新闻
一听到宝马撞死人,人们情绪往往就很难稳定。但近日上海教授骑自行车被一名大学生驾宝马车撞倒不治身亡一事,却实难激起我们的义愤,因为骑自行车的教授逆行并闯红灯,而开宝马的学生却是正常行驶且并无酒驾等任何问题。
死者身份令人唏嘘:毕业于复旦大学,任教于东华大学,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红楼梦赏析,生活朴素骑自行车上下班,学生称其上课很受欢迎,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好老师。可问题的症结在于,恰是这个承载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却触犯了现代社会最起码的行为规范,成了言传身教的坏典型。
“教不严,师之惰”,中国传统历来注重言传身教。中国优秀教师的形象或许通过这则报道可见一般:广西乡村教师石兰松25年如一日,忍受着低薪的痛苦和外出挣钱的诱惑,一人身兼数职,为山区孩子上课,还要负责每日四次用小船接送孩子……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可的好老师,他们吃苦耐劳甚至逆来顺受,这些或好或不好的所谓传统美德,正是由这些好老师以言传身教而世代相传。
可遗憾的是,逆行教授之死捅破了这层看似美好的窗户纸,当传统好教师与现代社会最起码的交通规范激烈碰撞时,我们才惊觉,中国教育言传身教的内容在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是如此缺乏。怪不得以前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幼儿园上政治课学爱国爱民,到了大学才学公民课,学习过马路。
这似乎怪不得学生。大多教师甚至自己都不知现代公民意识是何物,又如何能言传身教,教育好下一代。
现代公民社会与臣民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由人治走向法治与自治,这意味着每个公民都不能空谈伟大,而忽略对于社会基本准则的遵守。而同样,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教育走下庙堂之高,与生活重新结合。逆行教授以生命代价,再次戳到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软肋,传统道德之高,并不能逾越社会规则之低。所以,要建设现代公民社会,要避免此类言传身教坏例的重现,我们的教师或当从自己开始,学习如何当一个公民。
看了这样的媒体报道,所有人都以为交警部门的调查结果已出了。连邵老师的儿子都以为交警部门已对事故责任完成认定,可交警部门在电话中告之这不关他们的事,是媒体的“推论”。
我是邵老师的同事,不在一个教研室,平时交往不多,但面对这个消息,我也无语凝噎。
关于邵老师的记忆,有两件。
1.他跟夫人的感情非常好。邵老师是从镇江调到上海的,他的夫人陈老师还留在镇江一所大学,两人两地分居了近10年,陈老师常常利用周末、节假日过来看他。陈老师和邵老师聚少离多,在一起的时候就特别甜蜜,令我们年轻人都羡慕。学院春游。邵老师带着陈老师一起参加。甚至一次监考,陈老师都陪着邵老师参加。看得出,他们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2.邵老师是个很率真的人。一次,学院让大家提交论文,我没时间写,就把以前的一篇硕士论文改了改,交上去了。当时是交给邵老师的,他没有马上放在一边,而是翻了翻,然后对我说“你们年轻人要关注前沿的东西,不要总写这种落伍的东西,没价值的。”这活让我挺不高兴,哪有这么直接批评年轻同事的,我又没让你指点,真是多管闲事。可事后,我想想,邵老师能这样做,说明他很率真,想到什么说什么,而且,我那篇论文的确是应付差事的,邵老师说的没错。一个平时接触不多的教授能直接指出我的缺点,我应该感谢他。
这次邵老师出事以后,我们都非常难过,我们关注着事故调查的结果,希望能尽早弄清事件过程。
学校的说法是:交警部门正在调查,还没出结果。让老师相信官方会有公证的调查结果,要安抚学生的情绪,因为有很多上邵老师课的学生已经在网上发帖要人肉开宝马的华政学生了。学校不想事情闹大。
可就在大家焦急等待调查结果的时候,上海多家媒体先后爆出“开宝马车的学生撞了骑车逆行、闯红灯的教授,学生无责”这样的新闻。一时之间,舆论哗然,人们纷纷质疑教授的素质,很多人痛骂“教授就可以闯红灯了?活该!教授就了不起啊?”“最讨厌闯红灯的人了。”全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发文指责教授。例如:
逆行教授被撞死的公民教育软肋
2010年09月15日04:56新闻
一听到宝马撞死人,人们情绪往往就很难稳定。但近日上海教授骑自行车被一名大学生驾宝马车撞倒不治身亡一事,却实难激起我们的义愤,因为骑自行车的教授逆行并闯红灯,而开宝马的学生却是正常行驶且并无酒驾等任何问题。
死者身份令人唏嘘:毕业于复旦大学,任教于东华大学,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红楼梦赏析,生活朴素骑自行车上下班,学生称其上课很受欢迎,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好老师。可问题的症结在于,恰是这个承载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却触犯了现代社会最起码的行为规范,成了言传身教的坏典型。
“教不严,师之惰”,中国传统历来注重言传身教。中国优秀教师的形象或许通过这则报道可见一般:广西乡村教师石兰松25年如一日,忍受着低薪的痛苦和外出挣钱的诱惑,一人身兼数职,为山区孩子上课,还要负责每日四次用小船接送孩子……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可的好老师,他们吃苦耐劳甚至逆来顺受,这些或好或不好的所谓传统美德,正是由这些好老师以言传身教而世代相传。
可遗憾的是,逆行教授之死捅破了这层看似美好的窗户纸,当传统好教师与现代社会最起码的交通规范激烈碰撞时,我们才惊觉,中国教育言传身教的内容在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是如此缺乏。怪不得以前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幼儿园上政治课学爱国爱民,到了大学才学公民课,学习过马路。
这似乎怪不得学生。大多教师甚至自己都不知现代公民意识是何物,又如何能言传身教,教育好下一代。
现代公民社会与臣民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由人治走向法治与自治,这意味着每个公民都不能空谈伟大,而忽略对于社会基本准则的遵守。而同样,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教育走下庙堂之高,与生活重新结合。逆行教授以生命代价,再次戳到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软肋,传统道德之高,并不能逾越社会规则之低。所以,要建设现代公民社会,要避免此类言传身教坏例的重现,我们的教师或当从自己开始,学习如何当一个公民。
看了这样的媒体报道,所有人都以为交警部门的调查结果已出了。连邵老师的儿子都以为交警部门已对事故责任完成认定,可交警部门在电话中告之这不关他们的事,是媒体的“推论”。
“你不知道痛失挚爱的伤痛,你无法想象我看到父亲躯体哭天寒地的呼号与不舍,你不会理解母亲将要独守空房三十年的寂寞与难熬。为什么你还要借用媒体来干扰交警部门办案?!!!你们为什么还不愿还孤儿寡母一个公道???!!”邵老师的儿子对此再次声泪俱下。
我在网上看到了邵老师儿子公布的事故现场的视频截图,截图显示,邵老师当时是在骑车走斑马线,在斑马线上被撞的,无良记者却说他骑车逆行,斑马线何来逆行?而且那个斑马线前方是没有红灯的,何来闯红灯?图片显示,宝马车出现时,邵老师骑车已快到马路对面了,而且就在宝马车司机视线的前方,很远一段距离,只要他速度不是太快,想撞上都不可能,可结果居然撞上了,说明什么?宝马车当时可能的确是绿灯,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显然这里的宝马没有做到。
在这种状况下,无良媒体是怎么得出邵老师骑车逆行,闯红灯的结论的。在交警部门没有做出责任认定的情况下,媒体发了这篇文章,居心何在?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悲哀,我们的国家、社会、媒体到底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公正的结果,一个事实真相。我愤怒,难道我们就必须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被宝马撞了,没钱的人就只能“被闯红灯”、“被逆行”,然后被千万胸怀正义的人们怒斥“素质低、活该、找死”。而此时,交警部门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
可是,我们这些草民的愤怒,能改变什么呢?
所以,想对陈老师说“邵老师一定不愿见到您伤心,请您一定要坚强。”
也想对邵老师的儿子说“小伙子,挺住。”
更想对邵老师说“邵老师,走好!”
我在网上看到了邵老师儿子公布的事故现场的视频截图,截图显示,邵老师当时是在骑车走斑马线,在斑马线上被撞的,无良记者却说他骑车逆行,斑马线何来逆行?而且那个斑马线前方是没有红灯的,何来闯红灯?图片显示,宝马车出现时,邵老师骑车已快到马路对面了,而且就在宝马车司机视线的前方,很远一段距离,只要他速度不是太快,想撞上都不可能,可结果居然撞上了,说明什么?宝马车当时可能的确是绿灯,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显然这里的宝马没有做到。
在这种状况下,无良媒体是怎么得出邵老师骑车逆行,闯红灯的结论的。在交警部门没有做出责任认定的情况下,媒体发了这篇文章,居心何在?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悲哀,我们的国家、社会、媒体到底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公正的结果,一个事实真相。我愤怒,难道我们就必须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被宝马撞了,没钱的人就只能“被闯红灯”、“被逆行”,然后被千万胸怀正义的人们怒斥“素质低、活该、找死”。而此时,交警部门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
可是,我们这些草民的愤怒,能改变什么呢?
所以,想对陈老师说“邵老师一定不愿见到您伤心,请您一定要坚强。”
也想对邵老师的儿子说“小伙子,挺住。”
更想对邵老师说“邵老师,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