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位老友带着他十几岁的侄儿来我家串门,期间我们忆少谈今感慨良多。在说到当下的生活及如何展望人生未来的时候,老友没有了读书年代的意气风发,而是苦笑地诉说自己当房奴的辛酸史。
老友在一家私企做主管,每月工资大概在5000千元左右。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在工薪阶层算是不错的收入,可现在日子过的却越来越小家子气。而造成这种清贫局面的,是因为几年前买了一套房子。原本以为买了房子之后、那种梦寐中所谓的幸福感会如期而至。可没想到给他的感觉正相反,房子给他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虚荣,而真实的,却是让他从此过着节俭的苦日子。
他不无懊恼的道,为了买房不但把原有的积蓄掏空,还向亲朋借了不少钱。现在自己的这点工资既要还银行的按揭,又要逐个慢慢地还清亲友们的钱。他出门时通常会拿一包好烟充门面,在家里却只抽一些便宜的,而且酒还要尽量的不闻不沾。当有同事和朋友喊着聚会、或喝些小酒也是能推则推,不是自己变得小气,而是打心眼里在想方设法的节省开支,现在女儿在上小学,要想培养好她需要花的钱也不会少。
虽然逢年过节也曾孝敬过父母一些钱,但最终二老支助的还更多。你知道我是痛恨成年了还要靠父母养的人,可如今自己也不自觉的成为啃老族。说完这些他神色黯然而愧疚,看得出他内心正承受着巨大的生活与啃老压力。我正不知如何减轻他心理上的负重,一直默不作声坐在一旁的15岁侄儿却开口了。
这位90后的侄儿,在要求我们保证不生气后才说道。其实叔叔本来可以生活的很轻松,可由于太爱面子原故,才逼迫自己产生了不理性的举动。你因为很多同辈都购房了,所以觉得自己要是不购房,会被人看不起或担心别人会说你没出息,因此就忘记了人生快乐的本意去盲目地跟风。而你看到的只是他人表面上的荣光,并没有真正了解工薪阶层做房奴的辛酸,他们暗地里的狼狈你不知晓,可一旦自己做了房奴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吃力和艰辛。
你一心一意要证明自己的能力,除了想实现光宗耀祖的目标,还希望能够给家人和女儿留下让人称道的口碑与基业。但你却忘了这么一种实际情况,那就是在追求物质上享受的时候,不能超越了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因此,你现在虽然购买了房,却不能让你感到踏实和快乐。这是由于你透支了未来的银子,这种情况和美国的金融危机很相似,它会使你在没有还清借款之时,承载来自内心的压力和失去人生的安全感。
试问叔叔:你曾经挂在嘴上的“壮志得酬”,说的可是你内心无忧真话?虽然我是90后的小辈,但我打心眼里瞅不起你们自欺欺人的虚伪。你们看似风光且不可一世的80后,存在着过时又老土的行为观念。也正因为你们喜欢做表面文章,才促使同辈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这就有意无意的在缺失自我的情况下、不停的助推了房价没有节制的上涨。也许你们并不明白这种“自私”又不切实际的比拼,会给我们这一代留下负面的精神和行为准则。
尽管在社会大众看来,我们90后已经是不劳而获或只求物质享受的代名词。但我们想做的是真实的自己,最少我不会象叔叔一样,做一个想让别人认同而要伪装风光的“假人”。因此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要用十几二十年甚至半生的时间去还清房贷。那么他/她这一生、活得肯定没有什么乐趣和质量可言,你们不要跟我说这是为了让前辈欣喜、让后辈沾光,我们都将把它当作嫁祸给下一代的借口而鄙视之……
谁能想到放荡不羁、一直倍受指责的90后,竟能说出如此真切的言语?或许真的是不可一世的80后,行为观念老土又过时了……
老友在一家私企做主管,每月工资大概在5000千元左右。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在工薪阶层算是不错的收入,可现在日子过的却越来越小家子气。而造成这种清贫局面的,是因为几年前买了一套房子。原本以为买了房子之后、那种梦寐中所谓的幸福感会如期而至。可没想到给他的感觉正相反,房子给他带来的只是表面上的虚荣,而真实的,却是让他从此过着节俭的苦日子。
他不无懊恼的道,为了买房不但把原有的积蓄掏空,还向亲朋借了不少钱。现在自己的这点工资既要还银行的按揭,又要逐个慢慢地还清亲友们的钱。他出门时通常会拿一包好烟充门面,在家里却只抽一些便宜的,而且酒还要尽量的不闻不沾。当有同事和朋友喊着聚会、或喝些小酒也是能推则推,不是自己变得小气,而是打心眼里在想方设法的节省开支,现在女儿在上小学,要想培养好她需要花的钱也不会少。
虽然逢年过节也曾孝敬过父母一些钱,但最终二老支助的还更多。你知道我是痛恨成年了还要靠父母养的人,可如今自己也不自觉的成为啃老族。说完这些他神色黯然而愧疚,看得出他内心正承受着巨大的生活与啃老压力。我正不知如何减轻他心理上的负重,一直默不作声坐在一旁的15岁侄儿却开口了。
这位90后的侄儿,在要求我们保证不生气后才说道。其实叔叔本来可以生活的很轻松,可由于太爱面子原故,才逼迫自己产生了不理性的举动。你因为很多同辈都购房了,所以觉得自己要是不购房,会被人看不起或担心别人会说你没出息,因此就忘记了人生快乐的本意去盲目地跟风。而你看到的只是他人表面上的荣光,并没有真正了解工薪阶层做房奴的辛酸,他们暗地里的狼狈你不知晓,可一旦自己做了房奴才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吃力和艰辛。
你一心一意要证明自己的能力,除了想实现光宗耀祖的目标,还希望能够给家人和女儿留下让人称道的口碑与基业。但你却忘了这么一种实际情况,那就是在追求物质上享受的时候,不能超越了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因此,你现在虽然购买了房,却不能让你感到踏实和快乐。这是由于你透支了未来的银子,这种情况和美国的金融危机很相似,它会使你在没有还清借款之时,承载来自内心的压力和失去人生的安全感。
试问叔叔:你曾经挂在嘴上的“壮志得酬”,说的可是你内心无忧真话?虽然我是90后的小辈,但我打心眼里瞅不起你们自欺欺人的虚伪。你们看似风光且不可一世的80后,存在着过时又老土的行为观念。也正因为你们喜欢做表面文章,才促使同辈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这就有意无意的在缺失自我的情况下、不停的助推了房价没有节制的上涨。也许你们并不明白这种“自私”又不切实际的比拼,会给我们这一代留下负面的精神和行为准则。
尽管在社会大众看来,我们90后已经是不劳而获或只求物质享受的代名词。但我们想做的是真实的自己,最少我不会象叔叔一样,做一个想让别人认同而要伪装风光的“假人”。因此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要用十几二十年甚至半生的时间去还清房贷。那么他/她这一生、活得肯定没有什么乐趣和质量可言,你们不要跟我说这是为了让前辈欣喜、让后辈沾光,我们都将把它当作嫁祸给下一代的借口而鄙视之……
谁能想到放荡不羁、一直倍受指责的90后,竟能说出如此真切的言语?或许真的是不可一世的80后,行为观念老土又过时了……
我,90后小女生,现在也到找男朋友的年龄的,对于这个男朋友的标准,我想了很久很久。我这个人从来不以貌取人,只要是有能力的男孩我都喜欢,90后男孩还太小不够成熟,80后男孩年龄正合适,70后男人年龄有点大。但是,要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90后或70后,不会去选择80后。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很鄙视80后,我觉得他们是最没志气的一代人,别的不说,就拿买房那件事,让我觉得他们都是不孝子,一个不孝的男人,怎么会对自己的老婆好。
我真的很想不通80后,为什么非要一定去买房,买不起就别买,何必把自己弄的一生都没有快乐。自己不快乐也就罢了,还要把父母也往痛苦的深渊逼迫。父母给了你生命,就是给了你无价之宝;父母能把你养到18岁,就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而你却不会满足于父母给你的现状,你觉得自己没有房子没有家,这也是父母的错,这应该也要让父母来完成。一套房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你连一个首付都不够,还有何种资格去买房?
房价高不是你们的错,是黑心开发商的错。可是啃老去买房,这就是你们的错了,人要活的有良心,看着年迈的父母和你们一起承受巨额的房贷,难道你们一点也不心酸吗?你们长大了,本该是他们享受人生的时刻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却变成了他们恶梦来临的时刻,想一想,做80后的父母真是命苦。
别的不说,我给80后列举一下啃老买房,给父母带来的危害:降低老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老人的健康、令老人的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你买房了,父母给你出钱了,老人家本来就节省,把钱给你了,他们会更加节省,好吃的不敢吃、好玩的不敢去玩、就连生病了也不敢去看医生,更为不敢想象的是他们会因此而长期压抑。说白了,你们啃老买房就是在间接的“毒杀”父母,80后!自己想想你们可恶不可恶!
也许有许多80后,看完我上面的心里话之后,会唾弃我、诅咒我、甚至人肉我,以此来和我争辩他们不是不孝子,房价如此之高,买一套房子确实不容易,如果单凭80后自己去买,真不知道他们活完这辈子能不能买到。可是,我真的很想说,不要因为一套房子而剥夺了整个家庭的快乐,买不起,你可以租房住啊!
一个只会去啃老买房的群体“80后”,我真的不想嫁给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没有别的原因,鄙视你们是我唯一的理由!
我真的很想不通80后,为什么非要一定去买房,买不起就别买,何必把自己弄的一生都没有快乐。自己不快乐也就罢了,还要把父母也往痛苦的深渊逼迫。父母给了你生命,就是给了你无价之宝;父母能把你养到18岁,就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而你却不会满足于父母给你的现状,你觉得自己没有房子没有家,这也是父母的错,这应该也要让父母来完成。一套房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你连一个首付都不够,还有何种资格去买房?
房价高不是你们的错,是黑心开发商的错。可是啃老去买房,这就是你们的错了,人要活的有良心,看着年迈的父母和你们一起承受巨额的房贷,难道你们一点也不心酸吗?你们长大了,本该是他们享受人生的时刻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却变成了他们恶梦来临的时刻,想一想,做80后的父母真是命苦。
别的不说,我给80后列举一下啃老买房,给父母带来的危害:降低老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老人的健康、令老人的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你买房了,父母给你出钱了,老人家本来就节省,把钱给你了,他们会更加节省,好吃的不敢吃、好玩的不敢去玩、就连生病了也不敢去看医生,更为不敢想象的是他们会因此而长期压抑。说白了,你们啃老买房就是在间接的“毒杀”父母,80后!自己想想你们可恶不可恶!
也许有许多80后,看完我上面的心里话之后,会唾弃我、诅咒我、甚至人肉我,以此来和我争辩他们不是不孝子,房价如此之高,买一套房子确实不容易,如果单凭80后自己去买,真不知道他们活完这辈子能不能买到。可是,我真的很想说,不要因为一套房子而剥夺了整个家庭的快乐,买不起,你可以租房住啊!
一个只会去啃老买房的群体“80后”,我真的不想嫁给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没有别的原因,鄙视你们是我唯一的理由!
贺承军在《地产界那些有一窍未通的高人》博文里说:“谢国忠和陈宝存两位,从不同角度反对“啃老”现象,典型的“七窍通了六窍,有一窍不通”,这是字面的完整意思,他们说的好多道理很正确,但对啃老这一理性行为进行鞭挞,就是这窍没通。我这里说一句:年轻人啃老,是家族资源整合、搭上时代财富战车的理性行为。”
看来贺承军对我的了解还是不多。对于啃老,我反对的是无老可啃,但是非要啃的那些人们。我知道我们做父母的会为了孩子的未来倾注一切,我也是这么做的。在限制80后买房议题的倪萍主持《民生大议》节目中,我们都不反对有条件的老人给子女买房。我们只是反对根本不具备实力的老人,被习惯势力,被丈母娘们逼迫儿子婚前必须买房。
我也写过文章,指责50、60后的女孩子家长,不该把自己毕生没有实现的买房梦想强加给80后女儿未婚夫婿。可悲的是习惯势力,直到21世纪已经走过10年,中国人的思维至少在婚姻上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彩礼还依旧没有从婚姻主要因素中退却,是习惯势力,使得对改革开放前期有过痛苦贫穷记忆的50、60后,把女孩子的婚姻当做索取的工具。当然进步一点的是,独生子女时代,只为女儿考虑婚后的生活。而我们残存的记忆里,还有嫁女换媳的事例存在,那才是最痛苦的。
我们崇尚的思想解放,妇女当家做主的理念,确实翻天覆地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婚姻生活的改变,前后更是对比惊人。80后的男孩子们,已经沦为家庭生活的第四或者第五把手:第一把手儿或者女,也有儿和女的双胞胎;第二把手娇妻爱妻;第三把手丈母娘加丈母爹;第四把手宠物猫狗;第五把手才是自己。善待我们的80后男孩子们吧,他们不容易,即使他们上辈子都打光棍了,也不要这辈子这么惩罚他们。买房,是夫妻双方的责任,不是仅仅可怜的80后男青年的责任。
习惯势力是80后买房者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80后背负重压不得翻身的主要原因。只是,我们的80后男女青年们,为什么不学刘巧儿,杨香草,做婚姻的抗争?没有这种自愿的抗争,你们爱情婚姻的基础在哪儿?
说到买房的实力,我们能看到的是,不论何时,都不可能靠初期参加工作就能购买产权房。但是我们知道的是,租赁房我们还是可以努力达到的。这也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居住状态。是我们的习惯,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思维中,但是即使是封建时期,到城市买房,也并非易如反掌的事情。
人口的聚集,特别是东部城市,特别是东部仅有的五个一线城市,凭借资源的优势造成了人流异样涌入,京深沪穗杭都已经人满为患,而城市的扩容是被限制的,我们的被限制因素还很多,行政区划与发展过程,都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也决定了仅仅11年的房地产市场化之路,不可能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改善性需求,刚性需求等等各种需求同时挤压商品房市场供应量。我们国十条的新一轮调控,事实上指向了改善性需求的满足,这是十分无奈的。
目前房价,倒行逆施是不可能的,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实际改变不了供求难题,继续以往的千军万马挤产权房独木桥,必然造成房价地价的轮番上涨。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什么票子印多了,通胀了,等等等等,都是错误的理解了发展过程,不印票子如何增加收入?大家勒紧脖子过紧日子就可以增长和发展?实在是小农经济思想作祟。
一方面收入倍增计划煞有介事,一方面抑制房价或者民间版本的房价大跌,事实会证明,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地价从98年的0,到目前的所谓涨了145倍。(某报记者语)虽然是不懂什么是征地拆迁补偿的变化,但是也基本反映了现实。这是国内房价高速成长的最主要原因。而频频的产生的钉子户,会继续提升土地价值,这是不可能的改变的市场预期。我们只能寄望于发票子。
80后非理性的买房需求,才是加剧房价上涨的最主要推动力。供需矛盾解决的话,需要改变80后买房的理念。而目前看来,从对我的谩骂中我认为,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80后已经被房子捆得结结实实,80后买房观是严重失败的。指望80后转变观念已经没有可能了。
而从来不被80后看的起的90后门,将是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原因是他们的身心已经基本脱离了封建时代,21世纪的现代化思维,通过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已经深入90后的内心。那么,对于婚姻的理念,90后很可能改变80后残存的封建思维。
而关键的因素在于各种客观条件的转变。比如户籍问题的解决,虽然东部一线城市的户籍改革并不顺利,也不可能完全放开,但是事实上全国户籍改革的步伐加快。二三线城市并不存在户籍的歧视,可以加速人口的流动,而这种流动,对于住房理念的冲击还是很大的。而且新出生儿童已经不再是超高速增长的局面,那么90后面临的子女就学压力也将大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观念的改变。欧美日本的现状,基本选择35岁之前不考虑买房,而选择租赁。这种理念会成为90后的样板,那么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会有所缓解。
再有一点,随着公租房建设的提速和经适房的逐渐退出,攀比之风在房价不能回归之后,将逐渐趋向理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成为改变90后居住理念的重要因素。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归结到底,还是理性理念的树立,这才是解决供需难题的最主要一点。我们寄希望于90后的彻底转变居住理念。
看来贺承军对我的了解还是不多。对于啃老,我反对的是无老可啃,但是非要啃的那些人们。我知道我们做父母的会为了孩子的未来倾注一切,我也是这么做的。在限制80后买房议题的倪萍主持《民生大议》节目中,我们都不反对有条件的老人给子女买房。我们只是反对根本不具备实力的老人,被习惯势力,被丈母娘们逼迫儿子婚前必须买房。
我也写过文章,指责50、60后的女孩子家长,不该把自己毕生没有实现的买房梦想强加给80后女儿未婚夫婿。可悲的是习惯势力,直到21世纪已经走过10年,中国人的思维至少在婚姻上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彩礼还依旧没有从婚姻主要因素中退却,是习惯势力,使得对改革开放前期有过痛苦贫穷记忆的50、60后,把女孩子的婚姻当做索取的工具。当然进步一点的是,独生子女时代,只为女儿考虑婚后的生活。而我们残存的记忆里,还有嫁女换媳的事例存在,那才是最痛苦的。
我们崇尚的思想解放,妇女当家做主的理念,确实翻天覆地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婚姻生活的改变,前后更是对比惊人。80后的男孩子们,已经沦为家庭生活的第四或者第五把手:第一把手儿或者女,也有儿和女的双胞胎;第二把手娇妻爱妻;第三把手丈母娘加丈母爹;第四把手宠物猫狗;第五把手才是自己。善待我们的80后男孩子们吧,他们不容易,即使他们上辈子都打光棍了,也不要这辈子这么惩罚他们。买房,是夫妻双方的责任,不是仅仅可怜的80后男青年的责任。
习惯势力是80后买房者失败的根本原因,也是80后背负重压不得翻身的主要原因。只是,我们的80后男女青年们,为什么不学刘巧儿,杨香草,做婚姻的抗争?没有这种自愿的抗争,你们爱情婚姻的基础在哪儿?
说到买房的实力,我们能看到的是,不论何时,都不可能靠初期参加工作就能购买产权房。但是我们知道的是,租赁房我们还是可以努力达到的。这也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居住状态。是我们的习惯,还停留在封建时代的思维中,但是即使是封建时期,到城市买房,也并非易如反掌的事情。
人口的聚集,特别是东部城市,特别是东部仅有的五个一线城市,凭借资源的优势造成了人流异样涌入,京深沪穗杭都已经人满为患,而城市的扩容是被限制的,我们的被限制因素还很多,行政区划与发展过程,都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也决定了仅仅11年的房地产市场化之路,不可能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改善性需求,刚性需求等等各种需求同时挤压商品房市场供应量。我们国十条的新一轮调控,事实上指向了改善性需求的满足,这是十分无奈的。
目前房价,倒行逆施是不可能的,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实际改变不了供求难题,继续以往的千军万马挤产权房独木桥,必然造成房价地价的轮番上涨。这是市场规律使然。什么票子印多了,通胀了,等等等等,都是错误的理解了发展过程,不印票子如何增加收入?大家勒紧脖子过紧日子就可以增长和发展?实在是小农经济思想作祟。
一方面收入倍增计划煞有介事,一方面抑制房价或者民间版本的房价大跌,事实会证明,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地价从98年的0,到目前的所谓涨了145倍。(某报记者语)虽然是不懂什么是征地拆迁补偿的变化,但是也基本反映了现实。这是国内房价高速成长的最主要原因。而频频的产生的钉子户,会继续提升土地价值,这是不可能的改变的市场预期。我们只能寄望于发票子。
80后非理性的买房需求,才是加剧房价上涨的最主要推动力。供需矛盾解决的话,需要改变80后买房的理念。而目前看来,从对我的谩骂中我认为,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80后已经被房子捆得结结实实,80后买房观是严重失败的。指望80后转变观念已经没有可能了。
而从来不被80后看的起的90后门,将是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原因是他们的身心已经基本脱离了封建时代,21世纪的现代化思维,通过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已经深入90后的内心。那么,对于婚姻的理念,90后很可能改变80后残存的封建思维。
而关键的因素在于各种客观条件的转变。比如户籍问题的解决,虽然东部一线城市的户籍改革并不顺利,也不可能完全放开,但是事实上全国户籍改革的步伐加快。二三线城市并不存在户籍的歧视,可以加速人口的流动,而这种流动,对于住房理念的冲击还是很大的。而且新出生儿童已经不再是超高速增长的局面,那么90后面临的子女就学压力也将大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观念的改变。欧美日本的现状,基本选择35岁之前不考虑买房,而选择租赁。这种理念会成为90后的样板,那么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会有所缓解。
再有一点,随着公租房建设的提速和经适房的逐渐退出,攀比之风在房价不能回归之后,将逐渐趋向理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成为改变90后居住理念的重要因素。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归结到底,还是理性理念的树立,这才是解决供需难题的最主要一点。我们寄希望于90后的彻底转变居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