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像中国搞过十几亿人的大锅饭,这种平均主义的遗毒至今积重难返。一些被制度惯坏了的儿童性心理的人,一直在房市问题上胡搅蛮缠,无休无止。当今中国的房市,迫切需要有父母性心理的民众来呵护和捍卫。
凡是在大学里上过管理心理学课的人都知道人类有五种心理特征,一是闹吃闹喝闹待遇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性心理;二是关心他人及集体的父母型心理;三是知足常乐与世无争的平衡性心理;四是嫉贤妒能玩世不恭的不平衡性心理;五是与社会为敌破罐破摔的灰色心理。
一. 爱闹房市不怕误国的儿童性心理
尽管有些单位都到60岁退休年龄的人,同样存在着一种患得患失闹吃闹喝闹待遇的儿童性心理的“老顽童”。这些人只有人人为我,而根本没有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和关心集体热爱国家的“那根弦”。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实行的“公改私”房市新政以后,一直就很不适应的“闹房价者”思维,始终刻舟求剑定位在1990年北京亚运村公寓2000元1平方的这类儿童性心理的人,无论他们过去的学识有多深,职务有多高,到了自己利益受损时只顾自己小家利益不顾国家大局,而不顾一切的去摧毁一切和否定一切,这些儿童性心理的人一旦闹起房价来就会没完没了,哪怕是再闹出一次经济危机来也在所不惜,不肯放手。这类人一但结帮成伙之后国家就不可能有个好。
二. 父母型心理是维护房市的捍卫者
“孔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皆说明了年龄虽小的人,却有一种礼让之心,用热屁股捂冷席替他人着想的忘我牺牲精神。由于笔者在孩提时受过三字经的教育,所以早在10岁前就有过多次帮助奶奶温席的习惯。至今笔者仍然保持着“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及嫉恶如仇、知恩图报的习惯。为此,笔者十分爱戴改革开放后迅速强大起来的祖国,同时也希望有更多过上幸福生活,具有父母型心理的人们站出来护佑中华,尤其是那些承认现实,认同中国房地产还有30年可持续发展黄金时期的人们,应该积极地站出来捍卫有巨大升值能力和拉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房市,从降价派和倒车派的阵营里退出来,顺应时势地支持国家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政策。
三. 平衡性心理是国家之福
当我在印度看到孟买等地富人住别墅穷人住窝棚时,曾经问过印方阿菲先生:印度为什么会这样两级分化?房价高了那些住在破房子里的百姓没有意见吗?而阿菲则乐观地回答:印度流浪者很多,能在城里有个窝棚住就不错了。尤其那些从尼泊尔,孟加拉和斯里兰卡来的亿万流民能在别人不要钱的房檐下和水泥地上搭个地铺就知足了。至于高房价卖上天那都是富人自认倒霉的事,反正是国家高兴与穷人无关。就是这种平衡性心理人多了才变成了印度的国家之福。印度人才没有像中国这样五次房改闹得经济一次次大伤元气,现在印度正在憋足劲奋勇向前直追中国。
四. 玩世不恭的不平衡性心理
中国是个佛教大国,其中有平常心的人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是有嫉妒心的不平衡性心理的人总归不在少数。看见别人买房升值成了百万富翁总是怀恨在心。一会鼓动出台房产税让买房人多承担缴钱负担,一会鼓动降房价,让那些贷款房奴即将成为富翁的人再次遭罪,成为了买了房就栽在手里的亏损贬值房。总而言之,那些整天盘算着自己想降价买房,然后再高价升值发财的人们,总巴望着房地产商都被国家房市新政治死了,然后在跳楼放血大甩卖中捡个便宜大受其益。一次次愿望落空的人们,眼看着一批批被升值房市造富起来的人们有钱买车炒股了。索性巴望着楼市、股市、车市一起死了才心里痛快。这种见着别人快乐而痛苦,见者别人痛苦而快乐的人,其嫉妒心和不平衡心理的人们是典型的仇富心理,他们是制造社会不和谐声音的动力源,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五. 破罐破摔的灰色心理
许多有着不平衡性心理的人们一次次玩世不恭的目的没有实现,就继续心态变坏,从嫉妒别人发家致富到破罐破摔的想与繁荣社会拼个你死我活同归于尽。于是在骂“官商勾结”“房地产商死光光”的同时,也会想方设法蒙骗群众纠集国内外各种势力,最终破釜沉舟把国家经济彻底搞垮,要死大家一起死!2008年的中国经济危机就是这伙人兴风作浪闹起来的!
综上所述,有儿童性心理和不平衡性心理的人们,迫切需要教育和心理辅导。而对于那些破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灰色心理人群,一定要有所防范他们对社会稳定发展所造成的破坏性。同时,中国社会要想真正得到和谐发展,就应该让更多父母型心理的人站出来匡扶正义,护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