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很早听说过上海的公务员考试,笔试靠本事,面试靠关系。一直还不相信,直到自己经历了面试,才知道面试中的黑,而且不是一般的黑。
很早听说过上海的公务员考试,笔试靠本事,面试靠关系。一直还不相信,直到自己经历了面试,才知道面试中的黑,而且不是一般的黑。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经历和其他一些考友谈谈上海面试的看法:
首先,笔试成绩的排名,笔试出来后,根本就不公布这个职位的排名和可以参加面试的名单。
其次,在通知参加面试的方式上,上海的方式也是很不正规,有的是用短消息,有的是用普通平信,有的是用电话,有的是用网络公布。有些外地朋友收到后,只有两天不到,还要买机票或者车票。在网上还看到一位黄埔的朋友,过了线却没通知参加面试。
再次,面试的过程也非常的不正规。先不谈知道考生信息的合理性,在考试过程中,连手机都不用上缴,考官在面试中打电话,而且有很多考官一开始就打断考生的讲话。
然后,再谈谈面试成绩的公布,面试结束后很长时间不公布成绩。据说现在还有单位没公布成绩,不就是一个笔试和面试成绩合并,需要这么长时间来权衡吗。
最后,还想说一下的就是,上海公务员局对社会的公开承诺很多没有做到,刚开始说要解释简章出来晚的原因,后来说要公布笔试排名,这几样没有一样做到。
其实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很简单:只要笔试成绩出来后,公布上线的考生及成绩排名;然后在网上统一公布考生面试的时间及地点安排;面试过程中采用双抽签,考生和考官都进行抽签;面试结束当场公布成绩。如果能做到这几点,上考的质疑自然会少很多。
再回答上考中常用的几个借口。
1.上考除了笔试和面试成绩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招到最合适的人才?
这个借口理由很不充分,也违背了party的人才政策:“德才兼备,择优录用”。适合是完全主观的评价,优秀则结合了主观和客观评价因素。试想一下,高考的时候,也按照1:3划定分数线,然后通过面试挑选最合适人接受高等教育,社会会有怎样的反响?
2.如果没有用人单位参与本单位招录,招录不到合适的人才。
这个同样不具备说服力,公务员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正因为如此,很多地方公务员已经开始考生和考官双抽签。
3.有些单位因为这次参加面试的人都不合适,所以一个也不招。
这个是上海最黑的地方了,这个职位是为某人而设,此人没进面试,所以在笔试分数出来后就没打算招人,但是进面试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还在复习,甚至花钱从外地到上海,请问你作出这个决定,情何以堪?不要搞错了,只要是相关专业毕业的并且通过审核通过的,其实是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的,只是从事一个科员的工作,又不是从事领导决策工作。
4.有人说,你觉得上海公务员面试黑,你考其他地方啊?
这句话,其实也是很不能认同的。你说了点中国不好的地方,别人和你说你到国外去啊,你会怎么想呢?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上海人,应该帮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上海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的地方,而不是逃避。
现在的上海市政府还是非常开明的,很多事情市政府可能无法知道,因为要忙很多事情,我也能够理解政府。
政府部门有错没有关系,关键是有相应的措施来纠正这个错误,去年钓鱼事件上海政府的态度及措施以及速度是令人钦佩的!广西对公务员笔试泄露题目的处理也值得赞赏。
希望大家一起反映,让我们一起面对存在的不足,帮助相关部门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