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中国公司雇不称职老外当托 外国骗子:国人从不质疑

中国公司雇不称职老外当托 外国骗子:国人从不质疑

文章来源: skywalker2010 于 2010-06-18 01:10: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中国的外国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各种工作:教英语,为小众出版物做文字编辑,在电视台主持少儿节目……不过有一种职业是鲜为人知的,那就是给中国公司当托儿,假扮这些公司的外国雇员,驱车参加各种会议、开幕式和宴会,凭借他们白人的面孔和中国人对西方的尊崇来赢得客户和商业伙伴的信任。   这种工作自然不会在一些外国人阅读的杂志上打招聘广告,尽管如此,坊间确有很多传闻称,专门有中介在招老外干这样的事。“我朋友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自由撰稿记者米奇&#·莫克斯利说,“这工作就是和其他五个外国人到山东省的一个小城市呆几天,对外声称是某公司在西方分公司的雇员,报酬是每人1000美元。他们说我们想干嘛就干嘛,有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们只需要人在那里,没什么别的要求。看上去这钱相当好赚。”





  借你一张白人脸


  中国的美国商会报道说,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26%)现在觉得在中国并不受欢迎,而且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也不断升级。但即使如此,中国商界,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以外的地方,依然有西方人的参与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这个观点仍然很盛行。

  “我得‘变成’一个叫加纳斯(该公司拒绝评论)的公司的加拿大代表,因为本来要过来的那个人在度假,没能如期来中国,”杰夫&#·露勒维兹,一个自由摄影助理说。“我飞往辽宁沈阳,他们让我读一篇演讲稿(关于加拿大和中国低碳发展交易的),旁边有翻译,读完我就离开,赚了2000元。说白了就是帮这些公司获得可信度。中国人在生意场上很难彼此信任,所以如果他们看到外国人的面孔,就觉得这买卖不会有诈。”当然露勒维兹看出了其中的讽刺:这些中国公司在雇佣不称职的、标志性的外国人,好让公司看上去更可信。“从我们的立场,这很奇怪,不过短时间内这种状况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很难用“中介”这个词来形容招募这些老外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网站,电话也很难找到,即使打通了,通常也是说不知道有“这种生意”。不过露勒维兹说,这也不奇怪,因为北京的很多外国人都想找这种赚钱容易而且不用长期投入的活儿干,那些机构自然不需要打广告了。“这些人需要你的时候就来找你,鉴于这种勾当的性质,他们不希望你主动去找他。”



  “中国人从不质疑”


  当莫克斯利和他的老外团队到达山东时,事情和他们期待的不太一样。那个所谓的“五星级宾馆”很可疑,整个买卖都很可疑。他们得到的信息不太一致,也得不到坦率的回答。最初对方告诉他们,只需要他们假扮美方代表参加开幕式,他们六人中的一个要面对市长、地方媒体和大约100名公司员工做15分钟的演讲。

  但是,在和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吃完饭后,对方又要求这些老外在接下来一周里每天从早八点到晚五点呆在一个临时的“办公室”,并且还要每隔一会儿就去工地“巡视”、照相、在剪贴板上随手做些“笔记”,然后回到办公室,好让当地员工知道他们是存在的。

  “那个小城很荒……每到晚上,我们都会出去喝酒,然后懒洋洋的在办公室抽烟,” 莫克斯利回忆说。“当中国员工把脑袋伸进门,看到的可不是最鼓舞人心的画面。” 一有机会,莫克斯利就先回北京,但他的另外两个同事还留守在那里,扮演那个角色长达八个月——令人吃惊的是其中一个人两个月后下岗了。“这种工作根本不算工作,怎么还会被炒?” 莫克斯利语带嘲讽。

  一般情况下外国骗子可以以语言障碍为幌子,掩盖他们的不称职,但是那些公司为什么能对外宣称这些和公司毫无关系的人是他们的高管,这真是很难解释。“我已经接了三四次这样的活了,” 莫克斯利说,“能蒙混过关的原因是中国人并不质疑,也没人期待他们发问。如果有人问我低碳能源改革的问题,我会无言以对,但是当然,没人会问问题。”

  中国的自信在逐渐膨胀,而对西方面孔的盲目崇拜也在淡去,很多人都期待看到这种仅仅根据肤色或国籍的工作机会会慢慢消失。但就像莫克斯利指出的那样, “在这里谈到做生意,还是和当年荒凉的美国西部一样,没有什么固定法则,随便干什么都可以。”(作者:保罗&#·莫里斯 马峥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从中国冒险逃离后,他的麻烦才真正开始
川普又赢了!加拿大宣布"撤回数位服务税"
从"买一份保险"到再出走避险,港人移民为何"二次回流"
伊朗下令追杀川普!宗教领袖召集穆斯林"将他断肢极刑"
共同社:中国拟邀川普出席9/3北京天安门阅兵

24小时讨论排行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BBC:特朗普预算案或令近1200万人丧失医保
雷根中心民调:70%美受访者「挺出兵」协防台湾
被川普骂“共产主义者” 曼达尼:世上不该有亿万富豪
姐弟恋?邓文迪布雷迪结伴出席老贝婚礼 网上炸锅
陆配网红被驱逐回大陆 遇水浸维权接恐吓电话吓得发抖
华裔教授自杀 家属控告西北大学歧视并导致悲剧发生
你无比追忆的蔡澜、金庸们,其实水平不算高
“三巨头”史无前例同框?习邀川普普京看9.3大阅兵
关税又一次让步 川普不得不对中国低头的四点原因
中国眼下的失业潮,远比想象中的严重
游本昌入党 申请书写了21页 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以色列军方预告"加强攻势"直逼市中心!加萨数万人急撤
刘国梁女儿在美国夺得高尔夫冠军 全英文致谢父母
传播淫秽?中国拘捕数十名小说作家 许多是年轻女性
中国共产党人数突破1亿 比伊朗土耳其德国人口都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公司雇不称职老外当托 外国骗子:国人从不质疑

skywalker2010 2010-06-18 01:10:41

在中国的外国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各种工作:教英语,为小众出版物做文字编辑,在电视台主持少儿节目……不过有一种职业是鲜为人知的,那就是给中国公司当托儿,假扮这些公司的外国雇员,驱车参加各种会议、开幕式和宴会,凭借他们白人的面孔和中国人对西方的尊崇来赢得客户和商业伙伴的信任。   这种工作自然不会在一些外国人阅读的杂志上打招聘广告,尽管如此,坊间确有很多传闻称,专门有中介在招老外干这样的事。“我朋友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一位在北京工作的自由撰稿记者米奇&#·莫克斯利说,“这工作就是和其他五个外国人到山东省的一个小城市呆几天,对外声称是某公司在西方分公司的雇员,报酬是每人1000美元。他们说我们想干嘛就干嘛,有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们只需要人在那里,没什么别的要求。看上去这钱相当好赚。”





  借你一张白人脸


  中国的美国商会报道说,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26%)现在觉得在中国并不受欢迎,而且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也不断升级。但即使如此,中国商界,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以外的地方,依然有西方人的参与是件很了不起的事,这个观点仍然很盛行。

  “我得‘变成’一个叫加纳斯(该公司拒绝评论)的公司的加拿大代表,因为本来要过来的那个人在度假,没能如期来中国,”杰夫&#·露勒维兹,一个自由摄影助理说。“我飞往辽宁沈阳,他们让我读一篇演讲稿(关于加拿大和中国低碳发展交易的),旁边有翻译,读完我就离开,赚了2000元。说白了就是帮这些公司获得可信度。中国人在生意场上很难彼此信任,所以如果他们看到外国人的面孔,就觉得这买卖不会有诈。”当然露勒维兹看出了其中的讽刺:这些中国公司在雇佣不称职的、标志性的外国人,好让公司看上去更可信。“从我们的立场,这很奇怪,不过短时间内这种状况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很难用“中介”这个词来形容招募这些老外的人,因为他们没有网站,电话也很难找到,即使打通了,通常也是说不知道有“这种生意”。不过露勒维兹说,这也不奇怪,因为北京的很多外国人都想找这种赚钱容易而且不用长期投入的活儿干,那些机构自然不需要打广告了。“这些人需要你的时候就来找你,鉴于这种勾当的性质,他们不希望你主动去找他。”



  “中国人从不质疑”


  当莫克斯利和他的老外团队到达山东时,事情和他们期待的不太一样。那个所谓的“五星级宾馆”很可疑,整个买卖都很可疑。他们得到的信息不太一致,也得不到坦率的回答。最初对方告诉他们,只需要他们假扮美方代表参加开幕式,他们六人中的一个要面对市长、地方媒体和大约100名公司员工做15分钟的演讲。

  但是,在和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吃完饭后,对方又要求这些老外在接下来一周里每天从早八点到晚五点呆在一个临时的“办公室”,并且还要每隔一会儿就去工地“巡视”、照相、在剪贴板上随手做些“笔记”,然后回到办公室,好让当地员工知道他们是存在的。

  “那个小城很荒……每到晚上,我们都会出去喝酒,然后懒洋洋的在办公室抽烟,” 莫克斯利回忆说。“当中国员工把脑袋伸进门,看到的可不是最鼓舞人心的画面。” 一有机会,莫克斯利就先回北京,但他的另外两个同事还留守在那里,扮演那个角色长达八个月——令人吃惊的是其中一个人两个月后下岗了。“这种工作根本不算工作,怎么还会被炒?” 莫克斯利语带嘲讽。

  一般情况下外国骗子可以以语言障碍为幌子,掩盖他们的不称职,但是那些公司为什么能对外宣称这些和公司毫无关系的人是他们的高管,这真是很难解释。“我已经接了三四次这样的活了,” 莫克斯利说,“能蒙混过关的原因是中国人并不质疑,也没人期待他们发问。如果有人问我低碳能源改革的问题,我会无言以对,但是当然,没人会问问题。”

  中国的自信在逐渐膨胀,而对西方面孔的盲目崇拜也在淡去,很多人都期待看到这种仅仅根据肤色或国籍的工作机会会慢慢消失。但就像莫克斯利指出的那样, “在这里谈到做生意,还是和当年荒凉的美国西部一样,没有什么固定法则,随便干什么都可以。”(作者:保罗&#·莫里斯 马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