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美国富二代的“穷养”生活 理想比财富更重要(图)

美国富二代的“穷养”生活 理想比财富更重要

文章来源: 悟也空 于 2010-05-17 09:55: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urope_Biz/hqbl/bl/201005/17/W0201005175914572882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巴菲特的教子方式与众不同,儿子彼特·巴菲特曾多次获得艾美奖

  最近,中国的富二代在各类媒体上频遭非议,“炫富”、“飙车案”、“群殴”等负面新闻屡出。人们在激烈讨论中国富二代的优劣时,不妨看看已经经历过乍富、炫富阶段的欧美富豪家庭又是如何教育富二代甚至富三代的。



  “穷养”教育是核心


  钱不是最重要的,即便你再有钱也不能因此享受到特殊待遇。这是美国富二代们接受的“穷养”教育核心。国外有不少富豪的后代不屑以家族为靠山,生活在父辈的光芒之下,因而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当属股神巴菲特之子。“足以让他追逐自己的梦想,但还不足以让他安享清福”,这是巴菲特给子女的人生引导。

  现年54岁的巴菲特长子霍华德,并没有子承父业。霍华德32岁那年卖了祖父给他的股票,买了一台推土机,开始务农。他按市价向父亲租用了一家农场,尝试协助贫农生产更多的农作物。过去4年他更远赴非洲,致力于一场对抗贫穷与饥饿的战争。他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是让非洲农民能够免费使用抗旱玉米生物科技。

  和哥哥一样,没有沿着父亲的老路,彼特·巴菲特的道路走得也很精彩。今年51岁的他,28年来曾当过作曲家、制片人、演员、录音师、独立唱片公司老板,还曾参与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并因此多次获得艾美奖。

  巴菲特之子的成长经历带给人们很多思索。如果在成年之初你便得到一笔足够生活却不能为所欲为的资产,你会怎么做?这些钱会抹杀你的奋斗欲望吗?

  理想比财富更重要

  美国的很多富二代在年少时都有兼差打工的经历,或者是做义工。这种穷养教育方式有很多好处,不但锻炼了自己、增加了社会经验,同时也让富二代们知道了财富积累的不易,明白工作首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才是赚钱。

  在财富与理想的抉择中,乔治娜·布隆伯格是个典型的例子。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纽约市市长、“彭博资讯”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

  今年26岁的乔治娜,是布隆伯格最小的女儿。2003年她在北美青年马术锦标赛上夺得人生第一块个人金牌,并准备进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乔治娜多数时候和母亲住在纽约北部小镇的马场里。在那里她苦心练习马术,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背部受伤,锁骨两处骨折,还曾摔得脑震荡。她的自立顽强让她荣登福布斯“最迷人的亿万富豪千金”排行榜。

  保·特纳在美国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环保人士,然而他的父亲比他的名气更大:CNN创始人、前总裁泰德·特纳,福布斯财富榜上有名的亿万富翁。保·特纳成立了“特纳青年环保中心”,旨在培养年轻人的户外生存技能,向他们灌输尊重自然的意识,然后教会他们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纽约时报》将保·特纳称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环保人士。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富二代的教育问题。比尔·盖茨4月19日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我告诉子女们,他们不会从我这儿得到财富。早在生儿育女前我就信奉大多数财富都应该回馈社会。越早让子女了解世界的不平等,越早鼓励子女到贫穷国家去接触当地人,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帮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插脑1.5秒 放言26年治愈失明
霍启仁曼谷大婚 郭晶晶出席:终于有妯娌了!
世界顶级数学家张益唐举家回国 全职加盟中山大学
伊朗国葬现场:数万人围灵痛哭 用衣服擦拭棺椁
助理讲述蔡澜最后时刻:体检异常 留院观察后离世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当总统很危险 早知这样我可能就不参选了
官媒披露:南昌舰在西太平洋以一对二 逼退外舰
新规落地!回中国的人注意了:这些充电宝不能带
全面爆发加拿大反南亚仇恨激增 帖文暴增1350%
中国展示“肌肉”:稀土出口降至零
IAEA署长认了:伊朗可能数月内重启浓缩铀生产
“美方正拟特朗普访华计划,带上数十名CEO”
贝索斯二婚现场曝光,55岁新娘戴两枚大钻戒
清华学霸硅谷杀妻案庭审:前女友揭露20年情感拉锯战
特朗普手机被曝由中国生产,官网撤下美国制造标签
尴尬了!德国要求苹果与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
为什么GDP在涨,税收在降?
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待产妇“移民”蓝州?川普重击出生公民权 28州或生变
中国肺癌患者突破100万,女性发病率十年翻2.5倍
全球首次!特斯拉自驾出厂开到车主家 马斯克很激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美国富二代的“穷养”生活 理想比财富更重要

悟也空 2010-05-17 09:55:08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urope_Biz/hqbl/bl/201005/17/W02010051759145728827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巴菲特的教子方式与众不同,儿子彼特·巴菲特曾多次获得艾美奖

  最近,中国的富二代在各类媒体上频遭非议,“炫富”、“飙车案”、“群殴”等负面新闻屡出。人们在激烈讨论中国富二代的优劣时,不妨看看已经经历过乍富、炫富阶段的欧美富豪家庭又是如何教育富二代甚至富三代的。



  “穷养”教育是核心


  钱不是最重要的,即便你再有钱也不能因此享受到特殊待遇。这是美国富二代们接受的“穷养”教育核心。国外有不少富豪的后代不屑以家族为靠山,生活在父辈的光芒之下,因而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当属股神巴菲特之子。“足以让他追逐自己的梦想,但还不足以让他安享清福”,这是巴菲特给子女的人生引导。

  现年54岁的巴菲特长子霍华德,并没有子承父业。霍华德32岁那年卖了祖父给他的股票,买了一台推土机,开始务农。他按市价向父亲租用了一家农场,尝试协助贫农生产更多的农作物。过去4年他更远赴非洲,致力于一场对抗贫穷与饥饿的战争。他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是让非洲农民能够免费使用抗旱玉米生物科技。

  和哥哥一样,没有沿着父亲的老路,彼特·巴菲特的道路走得也很精彩。今年51岁的他,28年来曾当过作曲家、制片人、演员、录音师、独立唱片公司老板,还曾参与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并因此多次获得艾美奖。

  巴菲特之子的成长经历带给人们很多思索。如果在成年之初你便得到一笔足够生活却不能为所欲为的资产,你会怎么做?这些钱会抹杀你的奋斗欲望吗?

  理想比财富更重要

  美国的很多富二代在年少时都有兼差打工的经历,或者是做义工。这种穷养教育方式有很多好处,不但锻炼了自己、增加了社会经验,同时也让富二代们知道了财富积累的不易,明白工作首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才是赚钱。

  在财富与理想的抉择中,乔治娜·布隆伯格是个典型的例子。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纽约市市长、“彭博资讯”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

  今年26岁的乔治娜,是布隆伯格最小的女儿。2003年她在北美青年马术锦标赛上夺得人生第一块个人金牌,并准备进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乔治娜多数时候和母亲住在纽约北部小镇的马场里。在那里她苦心练习马术,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背部受伤,锁骨两处骨折,还曾摔得脑震荡。她的自立顽强让她荣登福布斯“最迷人的亿万富豪千金”排行榜。

  保·特纳在美国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环保人士,然而他的父亲比他的名气更大:CNN创始人、前总裁泰德·特纳,福布斯财富榜上有名的亿万富翁。保·特纳成立了“特纳青年环保中心”,旨在培养年轻人的户外生存技能,向他们灌输尊重自然的意识,然后教会他们有关生态系统的知识。《纽约时报》将保·特纳称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环保人士。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富二代的教育问题。比尔·盖茨4月19日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我告诉子女们,他们不会从我这儿得到财富。早在生儿育女前我就信奉大多数财富都应该回馈社会。越早让子女了解世界的不平等,越早鼓励子女到贫穷国家去接触当地人,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