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老人建“胶囊公寓” 25岁女孩成首位租客(组图)

老人建“胶囊公寓” 25岁女孩成首位租客

文章来源: 燕赤霞 于 2010-04-08 14:04: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核心提示:4月7日晚,25岁的山西姑娘张琪成为退休工程师黄日新“胶囊公寓”的首个租客,黄日新在海淀区六郎庄建起“胶囊公寓”房间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租金200-250元/月。但公寓建起后,一度无人问津。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3.tinypic.com/2ag6hkj.jpg">

晚上10点,临睡前张琪躺在仅能容纳一张床的“胶囊公寓”里看书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4.tinypic.com/ohvarl.jpg">

“胶囊公寓”的公寓通道有半透明的玻璃板,可以看到楼下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3.tinypic.com/i5b3gl.jpg">

张琪的隔壁又来了一位体验生活的媒体记者(右)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3.tinypic.com/20j009g.jpg">

张琪用挂画布置自己的公寓

法制晚报4月8日报道 上月底,78岁的退休工程师黄日新老人,在海淀区六郎庄建起“胶囊公寓”,房间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租金200-250元/月。

但公寓建起后,一度无人问津。于是黄日新老人想到试住的法子。经过试住,昨晚“胶囊公寓”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租客!

现场

搬来家当壁纸布置新房

昨晚8点,25岁的山西姑娘张琪,搬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个小整理箱来到这个新住处。眼前的这个女孩,短发、短裙、一脸阳光。

张琪,在北京5年了,目前在广渠门的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月收入三四千元。几天前得知胶囊公寓可以试住,她就搬来了。5天过去,试住者一个个搬走,只有她搬来了所有家当,决定长住。

她成了这个胶囊公寓的第一位租客。

“第一天不太适应,”张琪说,这里隔音不好,而且她的邻居都是农民工,夜里有些吵,而自己当天带的被子不够厚,冻得一晚上没睡。

“不过习惯就好了!”张琪一边收拾一边满面笑意地说。

昨晚,她带来花棉布、壁纸、剪刀等,兴致勃勃地装饰起新家。

她先试着用棉布装饰成“天顶”,然后用壁纸贴在墙上,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童话的世界,张琪说,在这里她能实现自己在北京的梦想。

条件受限上厕所和洗澡不方便

唯一让张琪感觉不便的就是上厕所和洗澡,夜里上厕所要从三楼跑到外面,洗澡得去浴池,但张琪觉得,别人能克服自己也没问题。

原来和别人合租,800元/月,但现在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张琪打算至少租上一年,“如果可能,结婚以前都会住在这里。”

对于这个新邻居,居住在旁边的农民工们都表示了不解,“我们都不爱住在这里,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愿意住呢!”

今天上午,房屋的设计者黄日新高兴地说,“有人来租房说明我的设计得到认可了。”

对话张琪

爸爸去世省钱可以补贴家用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让你租下这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琪(以下简称张):爸爸2008年去世了,妈妈没有工作,妹妹刚毕业,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贴补家用。

FW:租住在这里,你的家人、朋友都知道吗?

张:刚刚和男朋友分手。我的好朋友都知道,等我把这里装饰好了,就让她们过来做客,她们还都觉得我很“潮”呢。我觉得生活中的奔波没有必要跟家里说。

FW:不觉得居住在这里很压抑吗?

张: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以贴上自己的照片,挺有成感的。人生来是平等的,住在这里不代表将来不会好,说不准这里还可能出现很多艺术家呢!

FW:你觉得这里安全吗?

张:安全不安全还没想过,我觉得大部分的人都是好的。

FW:你有买房子的计划吗?

张:其实2008年我用自己的钱和母亲的“赞助”,在双井买了一套非常小的房子,20多平方米,没有产权,13万就买了,现在能卖22万了,我把它租出去了,每月1200元。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文/暴春英 蒋晓丹 摄/林晖)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女博主涌入阿富汗 与塔利班合影 小众旅游还是作死?
泰王子“夺储失败”遭驱逐出境!围寺逮人 押送机场
司法部将“取消国籍”列优先事项 曾冒领白卡或丢国籍
“马斯克已争取到足够支持者 能对川普构成实际威胁”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炮轰"没有补贴你早就回南非了",马斯克:全部削减
再批“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又提建新政党
纽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三巨头”史无前例同框?习邀川普普京看9.3大阅兵
游本昌入党 申请书写了21页 回应“92岁为何还入党”
特朗普普京齐聚北京?九三阅兵或成国际格局分水岭
中国共产党人数突破1亿 比伊朗土耳其德国人口都多
是否驱逐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们得研究看看
白宫发言人:加拿大已经向特朗普总统“屈服”了
中国秀神秘“断电导弹”一击瘫痪电网 疑剑指台湾
脱离西方轨道后,俄罗斯掀起中国热
关税战+“大而美”法案 一通乱拳一片狼籍
川普民调直直落!美国民族自豪感下降,Z世代尤其明显
伊朗12天内兵败如山倒 原来是印度反水 为以立奇功?
曼达尼有望当选市长的背后:纽约住房危机
味精对人体有害?50多年的谣言摧毁了一个行业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老人建“胶囊公寓” 25岁女孩成首位租客

燕赤霞 2010-04-08 14:04:30

核心提示:4月7日晚,25岁的山西姑娘张琪成为退休工程师黄日新“胶囊公寓”的首个租客,黄日新在海淀区六郎庄建起“胶囊公寓”房间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租金200-250元/月。但公寓建起后,一度无人问津。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3.tinypic.com/2ag6hkj.jpg">

晚上10点,临睡前张琪躺在仅能容纳一张床的“胶囊公寓”里看书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4.tinypic.com/ohvarl.jpg">

“胶囊公寓”的公寓通道有半透明的玻璃板,可以看到楼下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3.tinypic.com/i5b3gl.jpg">

张琪的隔壁又来了一位体验生活的媒体记者(右)

750) this.width=750' style="BORDER-RIGH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TOP: rgb(204,204,204) 1px solid; VERTICAL-ALIGN: top; BORDER-LEFT: rgb(204,204,204) 1px solid; BORDER-BOTTOM: rgb(204,204,204) 1px solid" alt=25岁女孩为了省钱补贴家用成首个胶囊租客 src="http://i43.tinypic.com/20j009g.jpg">

张琪用挂画布置自己的公寓

法制晚报4月8日报道 上月底,78岁的退休工程师黄日新老人,在海淀区六郎庄建起“胶囊公寓”,房间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租金200-250元/月。

但公寓建起后,一度无人问津。于是黄日新老人想到试住的法子。经过试住,昨晚“胶囊公寓”终于迎来了第一位租客!

现场

搬来家当壁纸布置新房

昨晚8点,25岁的山西姑娘张琪,搬着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个小整理箱来到这个新住处。眼前的这个女孩,短发、短裙、一脸阳光。

张琪,在北京5年了,目前在广渠门的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月收入三四千元。几天前得知胶囊公寓可以试住,她就搬来了。5天过去,试住者一个个搬走,只有她搬来了所有家当,决定长住。

她成了这个胶囊公寓的第一位租客。

“第一天不太适应,”张琪说,这里隔音不好,而且她的邻居都是农民工,夜里有些吵,而自己当天带的被子不够厚,冻得一晚上没睡。

“不过习惯就好了!”张琪一边收拾一边满面笑意地说。

昨晚,她带来花棉布、壁纸、剪刀等,兴致勃勃地装饰起新家。

她先试着用棉布装饰成“天顶”,然后用壁纸贴在墙上,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童话的世界,张琪说,在这里她能实现自己在北京的梦想。

条件受限上厕所和洗澡不方便

唯一让张琪感觉不便的就是上厕所和洗澡,夜里上厕所要从三楼跑到外面,洗澡得去浴池,但张琪觉得,别人能克服自己也没问题。

原来和别人合租,800元/月,但现在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张琪打算至少租上一年,“如果可能,结婚以前都会住在这里。”

对于这个新邻居,居住在旁边的农民工们都表示了不解,“我们都不爱住在这里,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愿意住呢!”

今天上午,房屋的设计者黄日新高兴地说,“有人来租房说明我的设计得到认可了。”

对话张琪

爸爸去世省钱可以补贴家用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让你租下这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琪(以下简称张):爸爸2008年去世了,妈妈没有工作,妹妹刚毕业,省下来的钱正好可以贴补家用。

FW:租住在这里,你的家人、朋友都知道吗?

张:刚刚和男朋友分手。我的好朋友都知道,等我把这里装饰好了,就让她们过来做客,她们还都觉得我很“潮”呢。我觉得生活中的奔波没有必要跟家里说。

FW:不觉得居住在这里很压抑吗?

张: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以贴上自己的照片,挺有成感的。人生来是平等的,住在这里不代表将来不会好,说不准这里还可能出现很多艺术家呢!

FW:你觉得这里安全吗?

张:安全不安全还没想过,我觉得大部分的人都是好的。

FW:你有买房子的计划吗?

张:其实2008年我用自己的钱和母亲的“赞助”,在双井买了一套非常小的房子,20多平方米,没有产权,13万就买了,现在能卖22万了,我把它租出去了,每月1200元。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文/暴春英 蒋晓丹 摄/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