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林徽因侄女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奥巴马亲自授勋(图)

林徽因侄女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奥巴马亲自授勋

文章来源: 悟也空 于 2010-03-13 00:32: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0.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21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林璎近日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奥巴马亲自为其授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2.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23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北京展出的“什么在消逝·空屋”装置。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2.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1394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逝去的时间”:宾夕法尼亚车站的钟。设计参考了月食原理,当黑夜来临,钟面会被背面的阴影咬去一块。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3.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1395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不砍掉一棵树:是“什么在消逝·空屋”系列中的一件作品,陈列在美国加州科学博物馆外。是一件巨大的圆锥体雕塑,由青铜铸造,内部用回收来的红杉打造。

  她是林徽因的侄女,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而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本专题编译及图片整理 记者金叶

  21岁设计出美越战纪念碑

    成华盛顿最吸引人建筑

  20年前,林璎因为设计越战纪念碑而一夜成名。如今它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但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却饱受争议。

  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最终脱颖而出的是一名年仅21岁的在校大学生,她就是林璎。

  当时的林璎,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她的方案是一份课堂作业:这是一座低于地平线,倒V字形的碑体。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又仿佛大地开裂,向两面无限延伸,在到达地面处渐渐消失。它们的走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越战纪念碑则匍匐着伸向大地,绵延又哀伤。

  这一设计方案在问世之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林璎的华裔背景也被人拿来大做文章:“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越战发生在亚洲而你正好是个亚裔?”一位记者这样问她。

  然而最终,林璎的方案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1982年10月,纪念碑建成。熠熠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大量的荣誉和奖励接踵而来,1984年她获得了美国建筑方面的权威奖项——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随后又获得了总统设计奖。

  1987年,林璎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她是耶鲁大学有史以来获得该项学位的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她被美国杂志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2002年以绝大多数选票当选为耶鲁大学校董。

  曾经备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早已成为华盛顿最具观赏性的场所之一。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达400万之多。

  林璎印象

    人淡如菊和林徽因一脉相承

  在国内,林璎的名字是近几年才被人所熟悉。在她的身份介绍中,总是少不了这样的前缀:“林徽因的侄女”。林璎的父亲林桓和林徽因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在林徽因逝世之后四年才出生的林璎,从未见过这位姑妈,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总是将她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美国的媒体这样来形容林璎给人的最初印象:“好像是一个要急着赶去上课的大学生。”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林璎完全不知道这个姑妈的存在。“我一直都知道,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是家……几年前我问妈妈,为什么她从不提及她的过去,她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问过她。”林璎在自述中这样说。

  林璎不会说中国话,直到21岁生日的时候,她才对自己的家世有所了解:“他(父亲)当时提到了姐姐林徽因,我的姑妈,一个建筑家……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一起参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并整理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林璎看得出来,父亲对这位姐姐很是喜爱。“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据说,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什么在消逝……”:地球的“记忆地图”

  去年9月,林璎携新作“什么在消逝·空屋”来到北京进行展出。“什么在消逝”被称为林璎“最后的一座纪念碑”。虽然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一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在很久很久之前,当它们浩浩荡荡地飞过,甚至可以遮挡住太阳的光芒……

  “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经历地球历史上的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造成这一切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所作所为。平均每20分钟,即有一种植物或动物从地球上彻底消失。按此速度,未来100年,地球上30%的动植物将走上灭绝之路……”林璎说。基于这一现实,林璎用多年之力,创作了这件令人震撼的作品。

  “什么在消逝”计划还将至少持续十年。林璎计划在未来三年和GOOGLE合作,在网上展现这个星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忆地图”。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将参与进来,将2050 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

  对东方建筑的兴致远胜于西方

  有些事情肯定不仅仅是巧合:比如林璎和林徽因一样都选择了攻读建筑,而如今她又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样,对环保有了浓厚的兴趣。

  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意识对她影响。“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我曾经非常惊讶自己为什么会与中国建筑存在如此微妙的联系。直到在一次与家人回中国福建的经历中看到了父亲度过童年的老房子,我看到了那些简单的庭院,精雕细琢的木头,可随意撷取的湖畔小景环绕着整个院子……”

  “这里就是父亲生长的地方。”林璎突然明白了,正如父亲从小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熏陶一样,她也深深地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这是美国现在最火热的话题,没有之一
电竞Zeus回应女学生被开除:我没结婚,她未提有男友
中华田园犬,为何被这些城市拒之门外?
北宋文人都赞叹!北韩金刚山"成功申遗",代表团兴奋跪谢
格陵兰居民懵了:一觉醒来冰山漂到家门口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寄望“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快讯:川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当一个女生被安上“有损国格”的罪名
黄奇帆真敢说:中国18家上市车企利润不如一家丰田
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没完没了",马斯克:赶紧公布吧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未来几天,美国武器或将大量涌入乌克兰”
川普开呛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乌爱国者飞弹
我必须C位 永不下台!川普参与世俱杯决赛尴尬一幕
诈骗1000万!中国留学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墙内媒体:不能因乌克兰渣男陷入激烈内讧
白宫“重大宣布”终于曝光:特朗普政策“务实”一面
如果是本国选手睡了外国女孩呢?有损国格?扬我国威?
东莞力挺夜经济:酒吧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应批尽批
26岁河北小伙考上加拿大公务员:领导非常客气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林徽因侄女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奥巴马亲自授勋

悟也空 2010-03-13 00:32:26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0.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21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林璎近日获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奥巴马亲自为其授勋。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2.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23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北京展出的“什么在消逝·空屋”装置。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2.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1394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逝去的时间”:宾夕法尼亚车站的钟。设计参考了月食原理,当黑夜来临,钟面会被背面的阴影咬去一块。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3.sinaimg.cn/dy/w/2010-03-13/U3979P1T1D19854160F1395DT201003130513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attachimg(this, 'load')" alt="" />
  不砍掉一棵树:是“什么在消逝·空屋”系列中的一件作品,陈列在美国加州科学博物馆外。是一件巨大的圆锥体雕塑,由青铜铸造,内部用回收来的红杉打造。

  她是林徽因的侄女,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而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本专题编译及图片整理 记者金叶

  21岁设计出美越战纪念碑

    成华盛顿最吸引人建筑

  20年前,林璎因为设计越战纪念碑而一夜成名。如今它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但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却饱受争议。

  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最终脱颖而出的是一名年仅21岁的在校大学生,她就是林璎。

  当时的林璎,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她的方案是一份课堂作业:这是一座低于地平线,倒V字形的碑体。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又仿佛大地开裂,向两面无限延伸,在到达地面处渐渐消失。它们的走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越战纪念碑则匍匐着伸向大地,绵延又哀伤。

  这一设计方案在问世之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林璎的华裔背景也被人拿来大做文章:“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越战发生在亚洲而你正好是个亚裔?”一位记者这样问她。

  然而最终,林璎的方案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1982年10月,纪念碑建成。熠熠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大量的荣誉和奖励接踵而来,1984年她获得了美国建筑方面的权威奖项——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随后又获得了总统设计奖。

  1987年,林璎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她是耶鲁大学有史以来获得该项学位的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她被美国杂志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2002年以绝大多数选票当选为耶鲁大学校董。

  曾经备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早已成为华盛顿最具观赏性的场所之一。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达400万之多。

  林璎印象

    人淡如菊和林徽因一脉相承

  在国内,林璎的名字是近几年才被人所熟悉。在她的身份介绍中,总是少不了这样的前缀:“林徽因的侄女”。林璎的父亲林桓和林徽因是同父异母的姐弟。在林徽因逝世之后四年才出生的林璎,从未见过这位姑妈,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总是将她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美国的媒体这样来形容林璎给人的最初印象:“好像是一个要急着赶去上课的大学生。”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林璎完全不知道这个姑妈的存在。“我一直都知道,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是家……几年前我问妈妈,为什么她从不提及她的过去,她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问过她。”林璎在自述中这样说。

  林璎不会说中国话,直到21岁生日的时候,她才对自己的家世有所了解:“他(父亲)当时提到了姐姐林徽因,我的姑妈,一个建筑家……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一起参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并整理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林璎看得出来,父亲对这位姐姐很是喜爱。“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据说,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什么在消逝……”:地球的“记忆地图”

  去年9月,林璎携新作“什么在消逝·空屋”来到北京进行展出。“什么在消逝”被称为林璎“最后的一座纪念碑”。虽然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一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在很久很久之前,当它们浩浩荡荡地飞过,甚至可以遮挡住太阳的光芒……

  “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经历地球历史上的第六次大规模物种灭绝。造成这一切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所作所为。平均每20分钟,即有一种植物或动物从地球上彻底消失。按此速度,未来100年,地球上30%的动植物将走上灭绝之路……”林璎说。基于这一现实,林璎用多年之力,创作了这件令人震撼的作品。

  “什么在消逝”计划还将至少持续十年。林璎计划在未来三年和GOOGLE合作,在网上展现这个星球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忆地图”。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将参与进来,将2050 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

  对东方建筑的兴致远胜于西方

  有些事情肯定不仅仅是巧合:比如林璎和林徽因一样都选择了攻读建筑,而如今她又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样,对环保有了浓厚的兴趣。

  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意识对她影响。“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我曾经非常惊讶自己为什么会与中国建筑存在如此微妙的联系。直到在一次与家人回中国福建的经历中看到了父亲度过童年的老房子,我看到了那些简单的庭院,精雕细琢的木头,可随意撷取的湖畔小景环绕着整个院子……”

  “这里就是父亲生长的地方。”林璎突然明白了,正如父亲从小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熏陶一样,她也深深地受到了父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