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新生代不堪高房价重负 孩子出生成“黑户”(图)

新生代不堪高房价重负 孩子出生成“黑户”

文章来源: n 于 2010-01-23 10:37: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导读]苏明说,两人已到了必须要孩子的年龄。由于无房,夫妻俩目前都挂在单位的集体户上。孩子眼看快1岁了,却无法报户口,因为集体户不收小孩。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7618/2761833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80后“众奴加身”,当了房奴,再当孩奴。资料图

如今,房价节节攀升,年轻人的买房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人徘徊在买房和租房之间,但另一些人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选择租房。

买房,租房,真的只有字眼上的差别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对年轻夫妇面临的两难困境,就是鲜明的答案。



-孩子出生成“黑户”


“专家有专家的道理,可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站在租来的房子里,苏明感慨地说。

苏明和妻子韩思今年分别32岁和34岁,老家都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农村,是典型的由“跳龙门”成长起来的“新市民”。两人均于2005年研究生毕业,目前都在内蒙古一所大学任讲师。

苏明说,结婚之初,觉得考大学、读硕士、找工作都很顺利,工作也都在事业单位,虽然没有积蓄和住房,可生活充满向往。如今,夫妻俩却时常为买房的事发愁!

2008 年,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67元。苏明算账说,2005年刚工作时,夫妻俩每人每月实发的工资为1240元。去年评上讲师后,每人每月的实发工资提至1540元,加上每年1500元的岗位津贴以及苏明假期去兄弟科研单位“帮忙”的收入,夫妻俩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22000元,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可眼下,他们一家三口和母亲租住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900元;3个大人,每月生活费最低600元;孩子每月仅奶粉就需4桶,加上其他零散开支,每月花费在800元以上。扣除这些花费,一家人每月最多节余700元左右。

与此同时,当地的房价却直往上蹿。笔者从呼和浩特市房产管理局获悉,2004年底,呼和浩特市的新建商品住房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590元,目前每平方米已超过3000元。

由于买不起房,2007年两人结婚后一直租房子住,至今已换了两次住所。考虑到收入低、房价高,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待有些积蓄时再改善住房条件,可今年1月女儿出生后,原有计划骤然被打乱了。

苏明说,两人已到了必须要孩子的年龄。由于无房,夫妻俩目前都挂在单位的集体户上。孩子眼看快1岁了,却无法报户口,因为集体户不收小孩。

韩思对记者说,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过几年有了积蓄再买房。可眼下看,很多方面逼得砸锅卖铁也得买。“租房没啥,可孩子不能总是‘黑户’吧?再说今后孩子怎么上幼儿园、上学呢?”

-实力积累难追房价涨幅

半旧裤子,开线发皱的上衣;连结婚时的西服都是找朋友借的……笔者眼前的苏明和日常生活中的苏明,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熟知的“节俭模范”。

“能省就省点吧!”苏明说,除了开学术会时穿正装外,他平日里就是两套穿了多年的运动服换来换去。韩思看不过去,想给他买几件衣服,可苏明不让,夫妻俩为此没少吵嘴。

苏明一家租的房子很小:4平方米左右的客厅内,摆着一张茶几、三把木椅,人坐下都伸不开腿;厨房门口的一张旧课桌上,斜放着一台29英寸的彩电,桌下堆着水壶、马扎等杂物。门廊和卧室里,放着10来个装杂物、书籍的纸箱子,使房间显得更加拥挤。

苏明无奈地说:“租这么小的房子,每月租金900多元,与贷款买套小房子的月供额差不多,所以还不如咬咬牙买上一套!因为当前收入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早买压力早释放,否则钱似乎永远攒不够,而且还越差越多。”

考虑到家庭收入状况,苏明与韩思打算借助公积金贷款,购买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可是看了近40次房后他们发现,要么房子太大,要么价格过高,除了非常偏僻的,没一套能买得起。

为增加收入,苏明想在校外兼职,可教学任务重得腾不出空。为此每到假期,他就利用专业特长到一家兄弟科研单位去“帮忙”,每天包吃住还能挣点钱。

苏明无奈地说,“帮忙”其实是门面话,实质就是去打工!“我毕竟是大学老师,去端盘子洗碗有些拉不下脸。”

“现在最盼望涨工资,涨得越快越多越好,可开发商肯定会乘机抬价。”苏明心里非常矛盾。为缓解经济压力,他希望国家能延长公积金贷款的偿还期限。“我们俩刚过30岁,能工作的时间还很长,再说即使退了休,也能用退休金偿还啊!”

-新生代负重成长

作为新生代,年轻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和活力所在。然而在高房价下,众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生活、精神压力,这种负重成长的状态影响深远。

与苏明、韩思处境类似的城市青年家庭很多。收入低,积蓄少,房价高,加上无房会面临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令这些家庭背负较重的经济、精神负担,不仅家庭的发展、和谐频频“亮起红灯”,长远来看还会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

例如,巨大的买房压力使苏明夫妇变得十分敏感和急躁。他们说,有时下班后本想一起聊聊天,可说着说着就会扯到房子上去,出言稍有不慎便会吵起来。苏明在单位跟领导讨论教学、学科发展等工作时,也变得“穷横穷横的”,交流缺乏耐心,时常给领导甩脸看或顶嘴。

作为大学教师,硕士学位难以满足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苏明和韩思夫妇都急需进修。然而,由于房价高、经济压力大,夫妻俩都不敢去读博士。

相比之下,苏明周围的一些年轻人由于家庭条件好、收入高,不仅没有经济压力,买房后还能用剩余的钱放贷款或炒房产、证券获利。彼此之间的事业、贫富差距也就越拉越大。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不和谐、难发展,社会又怎能和谐、发展?”和苏明有类似情况的人都认为:“商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政府不能站错位,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必须跟上!”(注:文中苏明、韩思均用的化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传27岁美国球星台北约变性网红开房 网民猜是他

24小时讨论排行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特朗普称“要让药价降低1500%”,被批数学逻辑混乱
特斯拉是赢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特朗普抵达苏格兰,当地媒体:美国重刑犯来了
硅谷的C位都是华人?!华人或统治AI时代
美国退出停火谈判,特朗普:哈马斯不想谈判,想死
6名大学生掉入浮选槽,救援为何38分钟后才到场?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特朗普试图向马斯克示好求和?马斯克不买账!
台州富二代28轮激战,以超20万/米摘全国单价“地王”
6名大学生选矿厂遇难 高工分析“为何救援时间长”
马克龙称法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美驻以大使公开嘲笑
印度称将全力申办2036年奥运会 竞争对手有这几国
深陷反腐危机,泽连斯基位置恐不保?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山西人爱午睡这事儿,全网还没说清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新生代不堪高房价重负 孩子出生成“黑户”

n 2010-01-23 10:37:32
[导读]苏明说,两人已到了必须要孩子的年龄。由于无房,夫妻俩目前都挂在单位的集体户上。孩子眼看快1岁了,却无法报户口,因为集体户不收小孩。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7618/2761833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80后“众奴加身”,当了房奴,再当孩奴。资料图

如今,房价节节攀升,年轻人的买房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人徘徊在买房和租房之间,但另一些人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选择租房。

买房,租房,真的只有字眼上的差别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对年轻夫妇面临的两难困境,就是鲜明的答案。



-孩子出生成“黑户”


“专家有专家的道理,可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站在租来的房子里,苏明感慨地说。

苏明和妻子韩思今年分别32岁和34岁,老家都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农村,是典型的由“跳龙门”成长起来的“新市民”。两人均于2005年研究生毕业,目前都在内蒙古一所大学任讲师。

苏明说,结婚之初,觉得考大学、读硕士、找工作都很顺利,工作也都在事业单位,虽然没有积蓄和住房,可生活充满向往。如今,夫妻俩却时常为买房的事发愁!

2008 年,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67元。苏明算账说,2005年刚工作时,夫妻俩每人每月实发的工资为1240元。去年评上讲师后,每人每月的实发工资提至1540元,加上每年1500元的岗位津贴以及苏明假期去兄弟科研单位“帮忙”的收入,夫妻俩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22000元,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可眼下,他们一家三口和母亲租住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900元;3个大人,每月生活费最低600元;孩子每月仅奶粉就需4桶,加上其他零散开支,每月花费在800元以上。扣除这些花费,一家人每月最多节余700元左右。

与此同时,当地的房价却直往上蹿。笔者从呼和浩特市房产管理局获悉,2004年底,呼和浩特市的新建商品住房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590元,目前每平方米已超过3000元。

由于买不起房,2007年两人结婚后一直租房子住,至今已换了两次住所。考虑到收入低、房价高,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待有些积蓄时再改善住房条件,可今年1月女儿出生后,原有计划骤然被打乱了。

苏明说,两人已到了必须要孩子的年龄。由于无房,夫妻俩目前都挂在单位的集体户上。孩子眼看快1岁了,却无法报户口,因为集体户不收小孩。

韩思对记者说,夫妻俩本想先租房住,过几年有了积蓄再买房。可眼下看,很多方面逼得砸锅卖铁也得买。“租房没啥,可孩子不能总是‘黑户’吧?再说今后孩子怎么上幼儿园、上学呢?”

-实力积累难追房价涨幅

半旧裤子,开线发皱的上衣;连结婚时的西服都是找朋友借的……笔者眼前的苏明和日常生活中的苏明,一直是老师和同学们熟知的“节俭模范”。

“能省就省点吧!”苏明说,除了开学术会时穿正装外,他平日里就是两套穿了多年的运动服换来换去。韩思看不过去,想给他买几件衣服,可苏明不让,夫妻俩为此没少吵嘴。

苏明一家租的房子很小:4平方米左右的客厅内,摆着一张茶几、三把木椅,人坐下都伸不开腿;厨房门口的一张旧课桌上,斜放着一台29英寸的彩电,桌下堆着水壶、马扎等杂物。门廊和卧室里,放着10来个装杂物、书籍的纸箱子,使房间显得更加拥挤。

苏明无奈地说:“租这么小的房子,每月租金900多元,与贷款买套小房子的月供额差不多,所以还不如咬咬牙买上一套!因为当前收入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早买压力早释放,否则钱似乎永远攒不够,而且还越差越多。”

考虑到家庭收入状况,苏明与韩思打算借助公积金贷款,购买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房。可是看了近40次房后他们发现,要么房子太大,要么价格过高,除了非常偏僻的,没一套能买得起。

为增加收入,苏明想在校外兼职,可教学任务重得腾不出空。为此每到假期,他就利用专业特长到一家兄弟科研单位去“帮忙”,每天包吃住还能挣点钱。

苏明无奈地说,“帮忙”其实是门面话,实质就是去打工!“我毕竟是大学老师,去端盘子洗碗有些拉不下脸。”

“现在最盼望涨工资,涨得越快越多越好,可开发商肯定会乘机抬价。”苏明心里非常矛盾。为缓解经济压力,他希望国家能延长公积金贷款的偿还期限。“我们俩刚过30岁,能工作的时间还很长,再说即使退了休,也能用退休金偿还啊!”

-新生代负重成长

作为新生代,年轻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和活力所在。然而在高房价下,众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生活、精神压力,这种负重成长的状态影响深远。

与苏明、韩思处境类似的城市青年家庭很多。收入低,积蓄少,房价高,加上无房会面临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令这些家庭背负较重的经济、精神负担,不仅家庭的发展、和谐频频“亮起红灯”,长远来看还会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

例如,巨大的买房压力使苏明夫妇变得十分敏感和急躁。他们说,有时下班后本想一起聊聊天,可说着说着就会扯到房子上去,出言稍有不慎便会吵起来。苏明在单位跟领导讨论教学、学科发展等工作时,也变得“穷横穷横的”,交流缺乏耐心,时常给领导甩脸看或顶嘴。

作为大学教师,硕士学位难以满足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苏明和韩思夫妇都急需进修。然而,由于房价高、经济压力大,夫妻俩都不敢去读博士。

相比之下,苏明周围的一些年轻人由于家庭条件好、收入高,不仅没有经济压力,买房后还能用剩余的钱放贷款或炒房产、证券获利。彼此之间的事业、贫富差距也就越拉越大。

“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不和谐、难发展,社会又怎能和谐、发展?”和苏明有类似情况的人都认为:“商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政府不能站错位,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必须跟上!”(注:文中苏明、韩思均用的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