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浙大城市学院卖地还债 巨额债务源自大规模基建(图)

浙大城市学院卖地还债 巨额债务源自大规模基建

文章来源: Gitler 于 2010-01-18 22:54:5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4jlpig.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浙大城市学院“卖地还债”背后

  城院相关负责人称:我们目前运转基本正常;

  教育专家称:独立学院同样为国家履行高教职责,理应得到更多扶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要卖地还债啦!”1月初,有网友在杭州某论坛上发贴,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该贴援引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份公开文件,指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拟出让地块位于学院北校区西北角,面积约60亩,“地块的出让将有效解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高负债问题”。

  而此前,杭州市审计局公开披露的“2008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曾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5所市属高校债务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至2008年底,5所市属高校负债合计13.11亿元,其中某高校负债已达82851万元。

  据知情者透露,“某高校”即指浙大城市学院。

  作为国内首家由重点大学兴办的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校十年来,用十年时间走过了传统高校几十年的历程,办学规模和质量成长迅速,并被教育部确立为独立学院的“样板学院”。

  这样一所备受关注的优质高校,为何会出现“卖地还债”的传闻?记者调查发现,浙大城市学院的“欠债”,恰恰体现出目前众多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困境,即扩张后,由于缺乏挣钱的能力,加上政策和资金支持后继乏力,导致纷纷陷入窘境。

  卖地传闻确有其事

  市土地储备中心称:这个工作一直在做

  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8点钟准时赶到图书中心上班,“每天有做不完的书,眼睛都要花掉了”,浙大毕业的何老师2005年起就在浙大城市学院(以下简称城院)上班了,说起自己的感受,就一个字“累”。

  何老师说,平时同事们交流,“大家碰到都是说,对方很轻松、自己很累,其实大家的活都很累。”“人手少,活多,一个人要顶好几个人的活儿。”与之相比,自己每年5万元的工资有点“性价比不高”。

  作为一所在国内“排得上号”的独立学院,城院的教学指标和生源质量近年逐年上升。老师们却抱怨自己的待遇一直没有跟着上去,“没有当初承诺的那样好”。

  而不久前的一份政府文件,更是让部分城院老师和关注城院的人捏了一把汗。

  2009年12月14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官网上挂出了一篇名为“积极推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地出让工作”的文章,明确指出“该校拟出让地块位于学院北校区西北角,西邻规划东文教路,北邻石祥路,面积约60亩,该地块的出让将有效解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高负债问题。”

  文章同时显示:“目前该地块正在编制规划论证方案。”市土地储备中心与城院已经就该土地出让做前期准备工作,“围绕力争在明年6月底前具备出让条件的目标,双方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并针对地块实际情况,就规划论证、企业清退、周边配套道路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记者随即与市土地储备中心取得联系,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个工作一直在做,具体目前主要由收储处负责。”

  上周末,记者赶往城院,从北校区大门进去,绕过颇具规模的图书信息与学生交流中心向左拐,没多久就找到了位于西北角的该地块。

  与周边整齐高耸的建筑群相比,这个角落有点冷清,只是简单种几棵树、搞了点绿化。尤其是学院原规划图上为“篮球场”的一个球场,看上去荒废已久,周边树木早已枯死、杂草丛生。“这块地一直都荒着,南校区还有一个球场”,几位学生告诉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学院曾对这一地块作过规划。“操场周边这块地,加上后来石祥路绿化带‘调整’拱墅区划给学校的一块地,2008年的时候学校重新做过规划,但是后来听说学校没钱建、政府也没拨钱,就没下文了。”杭州某建筑设计公司曾参与过城院的三期基建工程,该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

  巨额负债由来

  城院相关人士称:这些年学院累计投入十八、九个亿,其中基建为大头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浙江电信事业集团公司)共同发起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城院用5年时间实现了“千亩校园,万名学子”规模,学院从最初的8个专业扩展到目前的9个分院,3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500名。在近期出炉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里,浙大城市学院位居201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二名,以及“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二名。

  这样一所稳健成长的高校,为什么会遭遇负债危机?

  根据《关于2008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截至2008年底,在杭某高校负债已达82851万元。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学校就是浙大城市学院,而造成这一巨额债务的主要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

  该知情人进一步称:浙大城市学院组建于1999年,当时花了1个多亿从浙江电信事业集团公司购买了占地约百亩的原“邮电管理学院”校舍,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一期工程,“一期占地117亩,规划面积300亩”。

  随着2000年的招生形势火爆,加上时年高校纷纷扩招的大环境,城院的扩建工程也提上了日程。2000年8月19日,杭州市一位领导亲临城院召开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展建设现场会,会议确定了“千亩校园、万名学子”的目标。二期工程随之启动,其中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学生食堂等。

  2001年3月9日,城院的校园总体规划确定,其中校园由一期的117亩扩张到“总占地1000亩,建筑总面积37.7万平方米”。2002年 11月12日,城院的标志性建筑--—图书与信息大楼的开工,拉开了三期扩建工程的序幕。至2004年底,城院的三期工程基本完成,学校占地面积达到 1020多亩。

  “高校是个无底洞,很烧钱”,城院一位负责人透露:“这些年学院累计投入约18、9个亿,其中基建为大头,至少15、16个亿,包括征地、拆迁、建设、教学设施等”。

  城院成立时,浙大以无形资产6000万元入股,以教学和管理输出为主。浙江电信出资5000万元,杭州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6000万元,加上之后陆续拨给学院的共计有1.9个亿。

  知情人称,为了多方筹措资金,城院的办法是“学费出一点,搞合作建设,以及向银行贷款。”例如,学校引进社会投资近2个亿建造学生宿舍,“他们出钱,我们建设,他们管理,每年收取一定费用,但是房子产权在我们这里,多年后会归还给学校。”城院的后勤管理普遍采取了这类被称为“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包括食堂、清洁、绿化、医疗等以服务外包形式吸纳社会资本。

  而城院教学与后勤设施建设资金剩下的缺口主要依靠从银行贷款解决。据知情人透露,几年来,城院累计共向银行贷款达“10多亿,”,“目前还欠银行8个亿,都是本金。”

  根据教育部2008年颁布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简称26号令),独立学院的资产负债率需低于60%。记者了解到,城院目前的固定资产为15.3亿,总资产达21个亿,按负债8个亿算,资产负债率为52%,可以说已经处于危险线上。

  负债搞建设,这似乎成为近年来高校普遍遭遇的问题。“"由于基建工程造成的阶段性贷款,大部分学校都有,数目有多有少。”"城院一位高层表示,"“学校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总体来说处于良性运转,而且高校属于优质资产。”

  对于高校负债,该负责人有自己的看法:“这就像‘住房按揭’,高校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提高质量,负债该增加一点还是要增加一点的”。并援引浙大某高层的话:“欠债是好事,说明我们在超前做事情。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演唱会CEO出轨最大赢家是他 还清57万元学生贷款
俄媒寻人 25年前与普京合影中国男孩找到了 现任...
情人78岁丁珮谈李小龙离世当天细节 癫痫或是真死因
特朗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带敌意”外星飞船11月袭击地球?研究团队惊人观点

24小时讨论排行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财政赤字困难 泽连斯基喊欧洲国家出钱 帮乌军加薪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硅谷的C位都是华人?!华人或统治AI时代
密集游说施压 以色列曾威胁法国放弃承认巴勒斯坦国
特朗普抵达苏格兰,当地媒体:美国重刑犯来了
新一轮的美国妖股来了 散户压路机前捡铜板?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特朗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不看好两位潜在买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沦为备件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花大钱的山姆会员,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年轮》原唱之争,张碧晨和汪苏泷彻底撕破脸
“杀死”那个错付910元车费男孩的不仅仅是司机
台州富二代28轮激战,以超20万/米摘全国单价“地王”
椰子水卷入9.9元价格风暴,配料表“造假”已是常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浙大城市学院卖地还债 巨额债务源自大规模基建

Gitler 2010-01-18 22:54:51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14jlpig.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浙大城市学院“卖地还债”背后

  城院相关负责人称:我们目前运转基本正常;

  教育专家称:独立学院同样为国家履行高教职责,理应得到更多扶持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要卖地还债啦!”1月初,有网友在杭州某论坛上发贴,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该贴援引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份公开文件,指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拟出让地块位于学院北校区西北角,面积约60亩,“地块的出让将有效解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高负债问题”。

  而此前,杭州市审计局公开披露的“2008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曾对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5所市属高校债务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至2008年底,5所市属高校负债合计13.11亿元,其中某高校负债已达82851万元。

  据知情者透露,“某高校”即指浙大城市学院。

  作为国内首家由重点大学兴办的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校十年来,用十年时间走过了传统高校几十年的历程,办学规模和质量成长迅速,并被教育部确立为独立学院的“样板学院”。

  这样一所备受关注的优质高校,为何会出现“卖地还债”的传闻?记者调查发现,浙大城市学院的“欠债”,恰恰体现出目前众多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困境,即扩张后,由于缺乏挣钱的能力,加上政策和资金支持后继乏力,导致纷纷陷入窘境。

  卖地传闻确有其事

  市土地储备中心称:这个工作一直在做

  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8点钟准时赶到图书中心上班,“每天有做不完的书,眼睛都要花掉了”,浙大毕业的何老师2005年起就在浙大城市学院(以下简称城院)上班了,说起自己的感受,就一个字“累”。

  何老师说,平时同事们交流,“大家碰到都是说,对方很轻松、自己很累,其实大家的活都很累。”“人手少,活多,一个人要顶好几个人的活儿。”与之相比,自己每年5万元的工资有点“性价比不高”。

  作为一所在国内“排得上号”的独立学院,城院的教学指标和生源质量近年逐年上升。老师们却抱怨自己的待遇一直没有跟着上去,“没有当初承诺的那样好”。

  而不久前的一份政府文件,更是让部分城院老师和关注城院的人捏了一把汗。

  2009年12月14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官网上挂出了一篇名为“积极推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地出让工作”的文章,明确指出“该校拟出让地块位于学院北校区西北角,西邻规划东文教路,北邻石祥路,面积约60亩,该地块的出让将有效解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高负债问题。”

  文章同时显示:“目前该地块正在编制规划论证方案。”市土地储备中心与城院已经就该土地出让做前期准备工作,“围绕力争在明年6月底前具备出让条件的目标,双方制定了具体工作计划,并针对地块实际情况,就规划论证、企业清退、周边配套道路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记者随即与市土地储备中心取得联系,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个工作一直在做,具体目前主要由收储处负责。”

  上周末,记者赶往城院,从北校区大门进去,绕过颇具规模的图书信息与学生交流中心向左拐,没多久就找到了位于西北角的该地块。

  与周边整齐高耸的建筑群相比,这个角落有点冷清,只是简单种几棵树、搞了点绿化。尤其是学院原规划图上为“篮球场”的一个球场,看上去荒废已久,周边树木早已枯死、杂草丛生。“这块地一直都荒着,南校区还有一个球场”,几位学生告诉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学院曾对这一地块作过规划。“操场周边这块地,加上后来石祥路绿化带‘调整’拱墅区划给学校的一块地,2008年的时候学校重新做过规划,但是后来听说学校没钱建、政府也没拨钱,就没下文了。”杭州某建筑设计公司曾参与过城院的三期基建工程,该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

  巨额负债由来

  城院相关人士称:这些年学院累计投入十八、九个亿,其中基建为大头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浙江电信事业集团公司)共同发起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城院用5年时间实现了“千亩校园,万名学子”规模,学院从最初的8个专业扩展到目前的9个分院,3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500名。在近期出炉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里,浙大城市学院位居201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二名,以及“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二名。

  这样一所稳健成长的高校,为什么会遭遇负债危机?

  根据《关于2008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截至2008年底,在杭某高校负债已达82851万元。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学校就是浙大城市学院,而造成这一巨额债务的主要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

  该知情人进一步称:浙大城市学院组建于1999年,当时花了1个多亿从浙江电信事业集团公司购买了占地约百亩的原“邮电管理学院”校舍,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一期工程,“一期占地117亩,规划面积300亩”。

  随着2000年的招生形势火爆,加上时年高校纷纷扩招的大环境,城院的扩建工程也提上了日程。2000年8月19日,杭州市一位领导亲临城院召开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展建设现场会,会议确定了“千亩校园、万名学子”的目标。二期工程随之启动,其中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学生食堂等。

  2001年3月9日,城院的校园总体规划确定,其中校园由一期的117亩扩张到“总占地1000亩,建筑总面积37.7万平方米”。2002年 11月12日,城院的标志性建筑--—图书与信息大楼的开工,拉开了三期扩建工程的序幕。至2004年底,城院的三期工程基本完成,学校占地面积达到 1020多亩。

  “高校是个无底洞,很烧钱”,城院一位负责人透露:“这些年学院累计投入约18、9个亿,其中基建为大头,至少15、16个亿,包括征地、拆迁、建设、教学设施等”。

  城院成立时,浙大以无形资产6000万元入股,以教学和管理输出为主。浙江电信出资5000万元,杭州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6000万元,加上之后陆续拨给学院的共计有1.9个亿。

  知情人称,为了多方筹措资金,城院的办法是“学费出一点,搞合作建设,以及向银行贷款。”例如,学校引进社会投资近2个亿建造学生宿舍,“他们出钱,我们建设,他们管理,每年收取一定费用,但是房子产权在我们这里,多年后会归还给学校。”城院的后勤管理普遍采取了这类被称为“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包括食堂、清洁、绿化、医疗等以服务外包形式吸纳社会资本。

  而城院教学与后勤设施建设资金剩下的缺口主要依靠从银行贷款解决。据知情人透露,几年来,城院累计共向银行贷款达“10多亿,”,“目前还欠银行8个亿,都是本金。”

  根据教育部2008年颁布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简称26号令),独立学院的资产负债率需低于60%。记者了解到,城院目前的固定资产为15.3亿,总资产达21个亿,按负债8个亿算,资产负债率为52%,可以说已经处于危险线上。

  负债搞建设,这似乎成为近年来高校普遍遭遇的问题。“"由于基建工程造成的阶段性贷款,大部分学校都有,数目有多有少。”"城院一位高层表示,"“学校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总体来说处于良性运转,而且高校属于优质资产。”

  对于高校负债,该负责人有自己的看法:“这就像‘住房按揭’,高校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提高质量,负债该增加一点还是要增加一点的”。并援引浙大某高层的话:“欠债是好事,说明我们在超前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