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蜗居》海萍扮演者:下个10年房奴“只多不少”(图)

《蜗居》海萍扮演者:下个10年房奴“只多不少”

文章来源: icebreaker 于 2010-01-12 00:48:0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atchpic/2/29/2968B9AE3D1CF013BFA0D47B1636937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冉冉上幼儿园1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300~400元,手机电话费250元,还有煤气水电费200元。也就是说,从我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每个月的成本。”

  我想《蜗居》中的这一段台词至少符合当下一些都市人的感慨。

  而对未来10年,我在《蜗居》中饰演的海萍也有过感慨,她说,“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10年。我哪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每天陪妈妈去逛街,其实我们都不用走。那个人流就推着我们向前走,我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

  现在赚钱很辛苦,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但已经赚到手的血汗钱和没到手的血汗钱都买了房。

  2020年的房价,不用猜想就是会很迅猛的上涨。这是我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对未来依然有效。

  现在的房价涨得太快了,而等待的结果却是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一路上涨。2005年底,我看中了北京二环外一个开价每平米1.7万元的房子,嫌贵没买。后来又看上一处三环边上的房子,嫌贵又没买。

  每次看中一个房子都嫌太贵不买,但事实证明,我看过的房子在不停地涨。客观的讲,这样下去,到了2020年,人们可能得花现在房价的2倍的价钱去买房。我认为,到了2020年,“房奴”跟现在相比,只会多不会少。

  下一个10年,房地产市场会很规范,现在已经在规范中。

  其实我买房是遇到过“陷阱”的。我2006年在北京订过一套房子,当时房价也很高,要1万多1平米,但出于喜欢,自己把攒了好久的积蓄填上去买,可没想到,等了两年也没开盘,最后房产商按银行利息赔钱了事。

  本想这事也就算了吧,就在2008年的时候那家又开盘了,我又去看了看,可把我吓住了,本来1万多的房价却一下长到了3万多。

  在《蜗居》中,苏淳曾说过:“身边的人都在讨论房子、炒作房子、囤积房子,要是没有一套房,就会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就有恐惧感,特不稳定的感觉,特漂泊。”我认为即使到了2020年,仍然会有挺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正因为如此,我才在2009年7月一狠心买了套二手房,不过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是受到了《蜗居》的影响,买房是在拍《蜗居》之前。

  2020年,如果要问我想要什么样的房子?我想住平房,不喜欢住楼房,喜欢舒适简单的房子,这样能让我感到放松。

  未来即使有了智能住房,就是白送给我,我也不会住。我不喜欢智能化的东西,比方说现在比较流行的智能手机,我就不喜欢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周海滨采访整理)

  海清,原名黄怡,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知名影视剧演员。因在《双面胶》、《王贵与安娜》中塑造了极具个性的儿媳妇形象,而被称为“媳妇专业户”。电视剧《蜗居》中“为房疯狂”海萍的扮演者。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主持人问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你老公大你32岁 恐怕…
切尼国葬现场 拜登布什同席 川普未被邀 奥巴马克林顿…
绿卡更难了:“原国籍”影响绿卡审批 大量申请恐被拒
“如此不懂礼貌的外交官员,可知中国的水准”
一篇严肃科普:爱泼斯坦“丁丁像柠檬” 到底得啥病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驻日使馆重申联合国敌国条款:有权对日动武
川普再“失言”:称民主党议员“叛乱” 并要“绞死”他们
中国游客消失了?日网友惊呼:池袋好安静 快来玩…
哈佛前校长找“淫魔”问招 婚内狂追中共高官女:我完蛋了
中国“稀土震撼”要来了?不过似乎对日本效果不大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礼,折射出美国两党争斗加剧
马斯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消灭贫困,让每个人富有
割土求和——这是美国方案还是俄罗斯方案?
悲剧!快递员因送错包裹被杀 1个"幽灵定位"引发的血案
公开艾普斯坦档案,是川普挖的“巨坑”?
美驻华领馆严查父母移民:入籍子女要自曝“偷渡史”
正眼看你一眼我就输了——大清的“怒视外交”
曝川普已批准结束俄乌战争的28点计划 鲁比奥发声
德媒批美俄“28点和平计划”:让人想起慕尼黑协定
地铁纵火画面曝光:嫌犯无端袭击女子 被控恐怖主义
强奸大嫂出狱后刺死见义勇为者,他潜逃近20年被抓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蜗居》海萍扮演者:下个10年房奴“只多不少”

icebreaker 2010-01-12 00:48:07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atchpic/2/29/2968B9AE3D1CF013BFA0D47B1636937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元,吃穿用2500元,冉冉上幼儿园1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300~400元,手机电话费250元,还有煤气水电费200元。也就是说,从我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每个月的成本。”

  我想《蜗居》中的这一段台词至少符合当下一些都市人的感慨。

  而对未来10年,我在《蜗居》中饰演的海萍也有过感慨,她说,“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10年。我哪有什么未来?我的未来就在当下,在眼前。每天陪妈妈去逛街,其实我们都不用走。那个人流就推着我们向前走,我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

  现在赚钱很辛苦,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但已经赚到手的血汗钱和没到手的血汗钱都买了房。

  2020年的房价,不用猜想就是会很迅猛的上涨。这是我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对未来依然有效。

  现在的房价涨得太快了,而等待的结果却是眼睁睁地看着房价一路上涨。2005年底,我看中了北京二环外一个开价每平米1.7万元的房子,嫌贵没买。后来又看上一处三环边上的房子,嫌贵又没买。

  每次看中一个房子都嫌太贵不买,但事实证明,我看过的房子在不停地涨。客观的讲,这样下去,到了2020年,人们可能得花现在房价的2倍的价钱去买房。我认为,到了2020年,“房奴”跟现在相比,只会多不会少。

  下一个10年,房地产市场会很规范,现在已经在规范中。

  其实我买房是遇到过“陷阱”的。我2006年在北京订过一套房子,当时房价也很高,要1万多1平米,但出于喜欢,自己把攒了好久的积蓄填上去买,可没想到,等了两年也没开盘,最后房产商按银行利息赔钱了事。

  本想这事也就算了吧,就在2008年的时候那家又开盘了,我又去看了看,可把我吓住了,本来1万多的房价却一下长到了3万多。

  在《蜗居》中,苏淳曾说过:“身边的人都在讨论房子、炒作房子、囤积房子,要是没有一套房,就会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就有恐惧感,特不稳定的感觉,特漂泊。”我认为即使到了2020年,仍然会有挺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正因为如此,我才在2009年7月一狠心买了套二手房,不过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是受到了《蜗居》的影响,买房是在拍《蜗居》之前。

  2020年,如果要问我想要什么样的房子?我想住平房,不喜欢住楼房,喜欢舒适简单的房子,这样能让我感到放松。

  未来即使有了智能住房,就是白送给我,我也不会住。我不喜欢智能化的东西,比方说现在比较流行的智能手机,我就不喜欢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周海滨采访整理)

  海清,原名黄怡,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知名影视剧演员。因在《双面胶》、《王贵与安娜》中塑造了极具个性的儿媳妇形象,而被称为“媳妇专业户”。电视剧《蜗居》中“为房疯狂”海萍的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