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政策或将迎来又一次剧烈动荡。
多家美国媒体近日披露,国土安全部正在讨论一项全新的政策指导文件:来自总统旅行禁令名单国家的申请人,在申请绿卡、庇护、移民假释以及其他需要移民官“自由裁量”的案件时,可能因为国籍而被视为“重大负面因素”。

换句话说,“原国籍”未来可能会在移民审查中被当成额外扣分项,导致更高的拒签率。
这一信息尚未正式公布,但内部文件已在移民界引起强烈震动,多名前移民官、政策研究者和法律专家均表示担忧,认为这将改变美国几十年来的移民审理方式,并可能引发新一轮法律战。
根据英文报道,这份草案要求移民官在审查部分类别案件时,将“国籍因素”纳入整体评估。
所谓的“国籍因素”,正是来自川普政府今年6月发布的新版旅行禁令名单。
该禁令全面限制12个国家的公民入境,并对7个国家实施部分限制。这些国家被列为“审查能力不足”或“风险偏高”,部分原因是被认为无法向美方提供足够的身份核实信息,或其公民存在较高的签证逾期滞留率。
虽然禁令本身主要限制入境,但这份新的内部文件则将影响范围扩展到了已经身在美国、正在申请身份的人,这也是引发巨大争议的核心原因。
在现行制度下,申请人的出生国主要影响排期,而是否能获批主要看资格、材料、记录是否清白。
但新政策一旦落地,来自某些国家的申请人将不得不“克服因国籍带来的重大负面因素”,这种做法在移民专家看来是典型的“变相国籍歧视”。

曾在美国移民局任职逾20年的前官员Michael
Valverde指出,国籍本身并不能准确反映申请人的风险,也无法作为一个可量化的判断依据,“这会严重削弱审查的客观性”。
而前政策顾问Sarah
Pierce则直言,“这是对自由裁量权的过度扩张,可能导致系统性偏差”。专家普遍预计,一旦实施,来自受限国家的申请人拒签率将明显上升。
移民官的自由裁量权本就很大,而当“国籍因素”被提升为负面分数后,官员可能会倾向更保守、更谨慎的处理方式,延长审理周期,提高整体拒签率。
美国媒体也指出,这份草案没有为申请人提供明确的申诉或申辩方式,申请人甚至无法得知自己具体因何“扣分”,这将进一步扩大不透明性。
虽然新政策仍处草案阶段,但其潜在影响已在移民社区引发焦虑,特别是对依赖自由裁量的庇护、假释、紧急身份调整等群体。
在政策尚未正式发布前,移民局未作任何回应,生效日期也未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