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张磊自述回应质疑:我为什么捐888万美元给耶鲁(图)

张磊自述回应质疑:我为什么捐888万美元给耶鲁

文章来源: 十方 于 2010-01-11 11:49:4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7031/2703184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音)图片来源:环球网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捐款人张磊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

  作为耶鲁大学毕业生,张磊先生向母校捐款,出于感恩心理,有何不可?又与爱国不爱国何干呢?假如“向耶鲁捐款”就是不爱国,那么,那些向中国大学捐款的外国人的行为又算什么?

  教育没有国界,捐款兴学与国籍、种族无关,只与教育和文化有关。1919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受命在北京筹建私立燕京大学,筹款成为他主要的活动之一。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在美国募捐到的大约有250万美金,成为燕京主要的经济来源。1927年,军阀孙传芳好奇地问司徒雷登,“为什么你们外国人要给中国大学捐款呢?”司徒雷登回答:“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如果把各个民族的文明融合为一体,那么就能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同古老的中国文化合作,以帮助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司徒雷登似乎该叫美国的叛徒了。

  很多人愤愤不平。其实,如今向外国大学捐款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学业有成的华人,何止是一个张磊。作为一所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的经费主要依靠校友捐款。校友为何会捐款?校友怎么肯捐款?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耶鲁将校友捐款所得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其中一部分用在了缴纳不起高额学费的贫困生身上。据报道,从2000年起,耶鲁开始对希望攻读本科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推出一揽子经济资助。家庭收入低于4.5万美元,不用付一分钱学费;即使家庭收入超出4.5万美元,也只需支付学费的10%到20%。

  我无意以“张磊向耶鲁捐款”为例证,去反衬国内大学的某种现实“失落”,但一笔笔慈善助学款不断流向国外而不是国内,这或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但整体而言,还是折射出国内大学缺乏应有的助学吸引力——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国内大学为什么难以引发学子感恩回报的热情。这原本是一个教育命题,却被一些人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这种狭隘的解读,实在是令人感觉匪夷所思。(陈一舟)

  张磊自述:我为什么捐钱给耶鲁

  我1972年出生在中国中部,于1989年考进大学,当时国家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考那年我们省有10万考生参加考试,而我一举夺得第一名。这样,我才有机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我选择的专业是国际金融。但当时其实我连国际金融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很多优秀学生都在学这个专业。

  1998年,我申请到美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那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到海外学习。我可以到很多相当优秀的学校就读,但是我选择了耶鲁大学。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这是我父母唯一听说过的外国名校。在整个中国,耶鲁也是人们都知晓并且尊重的名校。这也是我想回馈耶鲁大学的原因之一。耶鲁帮助中国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很多中国领导人都曾在耶鲁受过教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互助的关系都是单向的,所以我极想改变这一点。

  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一点也不夸张。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在管理学院上学的时候,我离开过一年并回国创办一个网络公司。后来网络泡沫破灭,我又回到了学校。我曾经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和华盛顿新兴市场管理机构工作过,这些经历对我来说都是无价之宝。我在2005年又回到了中国,开始了我自己的投资基金。我们以3000万美元起家,而现在我们的总资产已经达到25亿。我创办的公司名字 HillhouseCapital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而且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基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真正奇怪的是,释永信为何现在才被查?
济航空难调查新细节:飞行员误操作后发动机或仍能飞行
灾情惨重!北京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非必要不外出(组图)
澳门赌业生变,一众港澳大佬们离场
泰柬和谈登场!2国领导人「面对面」现场照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防长:若台湾爆发战事 英国已准备好在亚太区作战
投资万亿的雅江工程开工 网民十问习近平
释永信出事 有言论认为与方济各会面 踩国家红线
沉默的屠杀 中国竟让致命攻击案在新闻中消失
川普加码?欧盟对美投资5000亿被改6000亿,手写字迹曝光
释永信被目睹喝酒吃肉 僧人私下叫其情妇"师娘"
医学生飞机上救人,被质疑没有行医资格
中国发放婴幼儿补贴 3周岁前每娃每年3600元
ICE埋伏 华人日常一个疏忽被捕 这些地方以后不敢去了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虑找这两种工作
释永信遭爆料与美女香港酒店开房 女方暗留保险套
“基因狂人”贺建奎美艳娇妻宣佈分手 新婚仅3月“闪离”
到苏格兰打高尔夫 特朗普“走哪都带她”引发争议
强烈反对宗教界把坏和尚释永信丢给我们世俗界
私下换汇后果太严重 华人被中国警方要求回国调查
坑爹!为移民 独生女串通中介偷卖父母国内养老房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张磊自述回应质疑:我为什么捐888万美元给耶鲁

十方 2010-01-11 11:49:48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27031/2703184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音)图片来源:环球网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这则新闻引起广大网民的热烈讨论。一时间,捐款人张磊被网友展开“人肉搜索”。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

  作为耶鲁大学毕业生,张磊先生向母校捐款,出于感恩心理,有何不可?又与爱国不爱国何干呢?假如“向耶鲁捐款”就是不爱国,那么,那些向中国大学捐款的外国人的行为又算什么?

  教育没有国界,捐款兴学与国籍、种族无关,只与教育和文化有关。1919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受命在北京筹建私立燕京大学,筹款成为他主要的活动之一。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在美国募捐到的大约有250万美金,成为燕京主要的经济来源。1927年,军阀孙传芳好奇地问司徒雷登,“为什么你们外国人要给中国大学捐款呢?”司徒雷登回答:“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如果把各个民族的文明融合为一体,那么就能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同古老的中国文化合作,以帮助产生一种新的文化。”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司徒雷登似乎该叫美国的叛徒了。

  很多人愤愤不平。其实,如今向外国大学捐款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学业有成的华人,何止是一个张磊。作为一所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的经费主要依靠校友捐款。校友为何会捐款?校友怎么肯捐款?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耶鲁将校友捐款所得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其中一部分用在了缴纳不起高额学费的贫困生身上。据报道,从2000年起,耶鲁开始对希望攻读本科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推出一揽子经济资助。家庭收入低于4.5万美元,不用付一分钱学费;即使家庭收入超出4.5万美元,也只需支付学费的10%到20%。

  我无意以“张磊向耶鲁捐款”为例证,去反衬国内大学的某种现实“失落”,但一笔笔慈善助学款不断流向国外而不是国内,这或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但整体而言,还是折射出国内大学缺乏应有的助学吸引力——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国内大学为什么难以引发学子感恩回报的热情。这原本是一个教育命题,却被一些人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这种狭隘的解读,实在是令人感觉匪夷所思。(陈一舟)

  张磊自述:我为什么捐钱给耶鲁

  我1972年出生在中国中部,于1989年考进大学,当时国家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考那年我们省有10万考生参加考试,而我一举夺得第一名。这样,我才有机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我选择的专业是国际金融。但当时其实我连国际金融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很多优秀学生都在学这个专业。

  1998年,我申请到美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那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到海外学习。我可以到很多相当优秀的学校就读,但是我选择了耶鲁大学。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这是我父母唯一听说过的外国名校。在整个中国,耶鲁也是人们都知晓并且尊重的名校。这也是我想回馈耶鲁大学的原因之一。耶鲁帮助中国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很多中国领导人都曾在耶鲁受过教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互助的关系都是单向的,所以我极想改变这一点。

  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这一点也不夸张。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在管理学院上学的时候,我离开过一年并回国创办一个网络公司。后来网络泡沫破灭,我又回到了学校。我曾经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和华盛顿新兴市场管理机构工作过,这些经历对我来说都是无价之宝。我在2005年又回到了中国,开始了我自己的投资基金。我们以3000万美元起家,而现在我们的总资产已经达到25亿。我创办的公司名字 HillhouseCapital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就是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命名的,而且它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