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安徽农村大妈为儿女带孩子 穿梭新中欧美四国(图)

安徽农村大妈为儿女带孩子 穿梭新中欧美四国

文章来源: icebreaker 于 2010-01-04 23:05: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pload/201001/5/10118852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3岁戴德桂在新加坡帮女儿带孩子。



  戴德桂(73岁)是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大塘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她育有两男两女。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以前家境也非常穷困,但她从未牺牲孩子的教育。后来 4个孩子全走出山村,其中两个留学英国,一个留学新加坡。在她家方圆几十里内,问起“那家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博士生的”,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戴德桂4个孩子中的老大,1985年考取公派留学生负笈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执教,后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老二也是牛津博士,后来去了美国,目前已是美国公民。老三在中国,是公务员。最小的女儿先是来新加坡读书,后随丈夫到美国硅谷工作,最后又回到狮城定居,目前在一家新加坡本地企业任人事部经理。

  戴德桂第一次出国是1997年60岁时,到伦敦给老二带孩子。她的老伴去世得早,这10多年来,她一个人今年从英国到美国,明年从美国到中国,后年又从中国到新加坡,可说是四处穿梭,“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辛辛苦苦为4个子女带大了6个孙子辈。

  目前,戴德桂在新加坡帮最小的女儿带孩子,两名外孙一个8岁,一个5岁,都是她一手带大的。

  在刚过去的圣诞节假期,老二一家从美国飞来狮城探望她。小时候由她照顾的老二家的大儿子,目前已是康奈尔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戴德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开朗乐观的心态。她形容自己在新加坡的生活是“好吃好住,完全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她最喜欢的是参加社区主办的各种活动,尤其是行兼走、爬山和节日聚会等。她已经爬过好多次武吉知马山,别看已是古稀之年,她爬起山来,连一些小伙子都未必追得上。

  平时照看两个男孙,并不是轻松的事。每天上下学都得接送,来来回回得跑四趟。买菜、做饭等家务活,她也几乎全包了,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她说:“女儿女婿都很忙。我呢,是尽力而为。只要身体能允许,就尽量帮他们多分担一些。” 与中国老人聊天最开心

  对戴德桂来说,每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女儿女婿回家后那段属于她的“放假”时间。吃完晚饭,她会照例到附近组屋楼下去找那些同样来自中国的老人聊天,家长里短,大事小事,无所不谈。

  老人们之间,似乎比跟自己的子女更有共同语言。这些老人来自中国各地,各有不同的方言和口音。戴德桂自己就说着一口浓重的安徽话,很多新加坡人可能完全听不懂。而老人们之间就有这个本事,尽管聊天时南腔北调,可大家基本上都能听懂。

  戴德桂说,新移民老人的流动性很高,“有的走,有的来,非常不固定。有的一走就不知道何时能再来。几年前认识的老朋友,如今能见到的已经不多了。”而这也是她非常珍惜社区活动的原因。每次在活动中结识到新来的老人,都令她非常开心。

  戴德桂说:“新移民老人的流动性很高,有的走,有的来,非常不固定。有的一走就不知道何时能再来。”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还在上升,一周暴发955起,重症可致死
强奸大嫂出狱后刺死见义勇为者,他潜逃近20年被抓
父母报学习班之后,年轻人开始扎堆帮父母“存款搬家”
112.5万元捡漏上海一套房?中介:普通人别碰!
中国人变了?避孕套卖不动,情趣用品却卖爆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驻日使馆重申联合国敌国条款:有权对日动武
“如此不懂礼貌的外交官员,可知中国的水准”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礼,折射出美国两党争斗加剧
马斯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消灭贫困,让每个人富有
德媒批美俄“28点和平计划”:让人想起慕尼黑协定
何同学:「拒给网约车司机好评」让公司亏了两百万
纽约皇后区最暴力少年帮派被端 将街区变致命游乐场
川普再“失言”:称民主党议员“叛乱” 并要“绞死”他们
正眼看你一眼我就输了——大清的“怒视外交”
再次跑赢印度!亚洲GDP增速第一的国家还是它
湖南省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切尼国葬现场 拜登布什同席 川普未被邀 奥巴马克林顿…
哈佛前校长找“淫魔”问招 婚内狂追中共高官女:我完蛋了
美驻华领馆严查父母移民:入籍子女要自曝“偷渡史”
儿子和女儿被丈夫刘杰毒杀背后:以“爱”为名的毒杀
马斯克黄仁勋对谈:AI会让你更忙 机器人产业将兴盛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安徽农村大妈为儿女带孩子 穿梭新中欧美四国

icebreaker 2010-01-04 23:05:26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pload/201001/5/10118852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73岁戴德桂在新加坡帮女儿带孩子。



  戴德桂(73岁)是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大塘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她育有两男两女。虽然她文化程度不高,以前家境也非常穷困,但她从未牺牲孩子的教育。后来 4个孩子全走出山村,其中两个留学英国,一个留学新加坡。在她家方圆几十里内,问起“那家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博士生的”,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戴德桂4个孩子中的老大,1985年考取公派留学生负笈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执教,后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老二也是牛津博士,后来去了美国,目前已是美国公民。老三在中国,是公务员。最小的女儿先是来新加坡读书,后随丈夫到美国硅谷工作,最后又回到狮城定居,目前在一家新加坡本地企业任人事部经理。

  戴德桂第一次出国是1997年60岁时,到伦敦给老二带孩子。她的老伴去世得早,这10多年来,她一个人今年从英国到美国,明年从美国到中国,后年又从中国到新加坡,可说是四处穿梭,“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辛辛苦苦为4个子女带大了6个孙子辈。

  目前,戴德桂在新加坡帮最小的女儿带孩子,两名外孙一个8岁,一个5岁,都是她一手带大的。

  在刚过去的圣诞节假期,老二一家从美国飞来狮城探望她。小时候由她照顾的老二家的大儿子,目前已是康奈尔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

  戴德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开朗乐观的心态。她形容自己在新加坡的生活是“好吃好住,完全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她最喜欢的是参加社区主办的各种活动,尤其是行兼走、爬山和节日聚会等。她已经爬过好多次武吉知马山,别看已是古稀之年,她爬起山来,连一些小伙子都未必追得上。

  平时照看两个男孙,并不是轻松的事。每天上下学都得接送,来来回回得跑四趟。买菜、做饭等家务活,她也几乎全包了,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她说:“女儿女婿都很忙。我呢,是尽力而为。只要身体能允许,就尽量帮他们多分担一些。” 与中国老人聊天最开心

  对戴德桂来说,每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女儿女婿回家后那段属于她的“放假”时间。吃完晚饭,她会照例到附近组屋楼下去找那些同样来自中国的老人聊天,家长里短,大事小事,无所不谈。

  老人们之间,似乎比跟自己的子女更有共同语言。这些老人来自中国各地,各有不同的方言和口音。戴德桂自己就说着一口浓重的安徽话,很多新加坡人可能完全听不懂。而老人们之间就有这个本事,尽管聊天时南腔北调,可大家基本上都能听懂。

  戴德桂说,新移民老人的流动性很高,“有的走,有的来,非常不固定。有的一走就不知道何时能再来。几年前认识的老朋友,如今能见到的已经不多了。”而这也是她非常珍惜社区活动的原因。每次在活动中结识到新来的老人,都令她非常开心。

  戴德桂说:“新移民老人的流动性很高,有的走,有的来,非常不固定。有的一走就不知道何时能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