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盘点全球五大古怪生物:巨型无肺蚓螈靠皮肤呼吸(图)

盘点全球五大古怪生物:巨型无肺蚓螈靠皮肤呼吸

文章来源: 的 于 2010-01-04 23:05: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然界是一个生物多样化的共同体,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生物。这些生物以独特的外观或古怪的行为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比如巨型无肺蚓螈、食骨蠕虫、葡萄球菌、长寿古菌以及脉纹章鱼等。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上述五种生物的古怪甚至疯狂之处。   1. 巨型无肺蚓螈靠皮肤呼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0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巨型无肺蚓螈靠皮肤呼吸



  最近,研究人员在圭亚那发现了一种长相怪异的蠕虫,该物种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第二种无肺蚓螈。这种无肺蚓螈是两栖生物的一种,看起来很像巨型蠕虫或是蛇类,被命名为“Caecilita iwokramae”。它们没有鼻孔,没有肺,也没有腿,主要依靠皮肤呼吸氧气。这种无肺蚓螈与第一种无肺蚓螈存在很大差异,它们最长可以长到27.5英寸(约合69.9厘米),主要生活于水中,而第一种无肺蚓螈体形则比较小,大约只有4.4英寸(约合11.2厘米)长,主要生活于陆地之上。第一种无肺蚓螈发现于1995年。此外,研究人员还于2008年发现了一种微型无肺青蛙。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无肺的特征通常出现于一些小型动物身上。这些小型动物身上的皮肤区域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它们就更容易呼吸氧气。



  2. 食骨蠕虫以鲸骨为食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3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食骨蠕虫以鲸骨为食



  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有的蠕虫种类竟然以鲸的残骸为食。2004年,科学家们在海底首次发现了一种黄色卷曲状的食骨蠕虫,并将所发现的这个物种命名为 “Osedax”。此后,他们又分别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中发现,在大约100英尺(约合30米)到10000英尺(约合3000米)深的海底到处存在食骨蠕虫新物种。一些死亡鲸类的残骸落入海底后,就成了食骨蠕虫的美食。食骨蠕虫只以鲸骨为生,它们将根须插入鲸骨中,此时蠕虫根须上共生的细菌开始分解鲸的油脂。



  3. 单个葡萄球菌也可改变基因表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单个葡萄球菌也可改变基因表达



  借助最先进的纳米技术,科学家们将单一种类的某种细菌“监禁”起来,从而发现了关于这种细菌的一些怪异的现象。他们利用一个只有20微米大小的玻璃试管,将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监禁”起来。这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导致致命性感染。被“监禁”后,它竟然能够独自改变自己的基因表达。科学家们曾经认为,这种现象通常只有在数百个细菌集结在一起时才会发生。

  最新研究显示,细菌之间是通过一种名为“群体感应”的化学过程相互联系的。所谓的“群体感应”,就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生理行为,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关闭和打开某些基因,从而在菌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被“监禁”的细菌来说,它可以判断它的化学信息无处可走。但是,它仍然能够产生基因适应,特别是能够产生一种名为“溶酶体”的化学炸弹。溶酶体的典型特点就是能够吃掉它们所接触的一切。当然,经实验证实,它们对玻璃试管是无能为力的。被“监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能够产生溶酶体,这一现象表明细菌基因转换只需要一个单一的个体。根据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将能够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单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快速的感染。

  4. 长寿古菌呈现假死状态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42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长寿古菌呈现假死状态



  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死亡谷盐滩地(右上图)的地底下发现了一种远古细菌。这种细菌也被称为“古菌”。研究人员介绍说,古菌(左上图和下图)在过去34000年中仅仅以藻类的几个细胞为生。这种细菌非常微小,长度大约只有1微米。它们很明显呈现假死状态,除了吸吮藻类的营养外,它们几乎停止了所有的活动。它们吸吮藻类的营养用来修复自己慢慢损坏的DNA。一个小小的藻类细胞就足够维持古菌生存长达1200万年。



  5. 章鱼以椰壳为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4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章鱼以椰壳为家



  最新研究发现,脉纹章鱼对椰壳总是情有独钟。更明确地说,这些章鱼喜欢利用椰壳作为它们的庇护所。它们身体躲在椰壳底下,伸出6英寸(约合15.2厘米)长的触角支撑起整个椰壳。更为有趣的是,它们顶着椰壳在满是泥沙的海底蹑手蹑脚地行走,好像是在踩高跷。据研究人员介绍,尽管携带椰壳会让它们行动缓慢,但是它们在遇到攻击时至少有个藏身之所。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主持人问白宫发言人莱维特:你老公大你32岁 恐怕…
切尼国葬现场 拜登布什同席 川普未被邀 奥巴马克林顿…
绿卡更难了:“原国籍”影响绿卡审批 大量申请恐被拒
“如此不懂礼貌的外交官员,可知中国的水准”
一篇严肃科普:爱泼斯坦“丁丁像柠檬” 到底得啥病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驻日使馆重申联合国敌国条款:有权对日动武
川普再“失言”:称民主党议员“叛乱” 并要“绞死”他们
中国游客消失了?日网友惊呼:池袋好安静 快来玩…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礼,折射出美国两党争斗加剧
中国“稀土震撼”要来了?不过似乎对日本效果不大
马斯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消灭贫困,让每个人富有
哈佛前校长找“淫魔”问招 婚内狂追中共高官女:我完蛋了
割土求和——这是美国方案还是俄罗斯方案?
美驻华领馆严查父母移民:入籍子女要自曝“偷渡史”
正眼看你一眼我就输了——大清的“怒视外交”
公开艾普斯坦档案,是川普挖的“巨坑”?
悲剧!快递员因送错包裹被杀 1个"幽灵定位"引发的血案
德媒批美俄“28点和平计划”:让人想起慕尼黑协定
地铁纵火画面曝光:嫌犯无端袭击女子 被控恐怖主义
何同学:「拒给网约车司机好评」让公司亏了两百万
曝川普已批准结束俄乌战争的28点计划 鲁比奥发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盘点全球五大古怪生物:巨型无肺蚓螈靠皮肤呼吸

的 2010-01-04 23:05:26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然界是一个生物多样化的共同体,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生物。这些生物以独特的外观或古怪的行为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比如巨型无肺蚓螈、食骨蠕虫、葡萄球菌、长寿古菌以及脉纹章鱼等。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上述五种生物的古怪甚至疯狂之处。   1. 巨型无肺蚓螈靠皮肤呼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0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巨型无肺蚓螈靠皮肤呼吸



  最近,研究人员在圭亚那发现了一种长相怪异的蠕虫,该物种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第二种无肺蚓螈。这种无肺蚓螈是两栖生物的一种,看起来很像巨型蠕虫或是蛇类,被命名为“Caecilita iwokramae”。它们没有鼻孔,没有肺,也没有腿,主要依靠皮肤呼吸氧气。这种无肺蚓螈与第一种无肺蚓螈存在很大差异,它们最长可以长到27.5英寸(约合69.9厘米),主要生活于水中,而第一种无肺蚓螈体形则比较小,大约只有4.4英寸(约合11.2厘米)长,主要生活于陆地之上。第一种无肺蚓螈发现于1995年。此外,研究人员还于2008年发现了一种微型无肺青蛙。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无肺的特征通常出现于一些小型动物身上。这些小型动物身上的皮肤区域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它们就更容易呼吸氧气。



  2. 食骨蠕虫以鲸骨为食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33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食骨蠕虫以鲸骨为食



  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有的蠕虫种类竟然以鲸的残骸为食。2004年,科学家们在海底首次发现了一种黄色卷曲状的食骨蠕虫,并将所发现的这个物种命名为 “Osedax”。此后,他们又分别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中发现,在大约100英尺(约合30米)到10000英尺(约合3000米)深的海底到处存在食骨蠕虫新物种。一些死亡鲸类的残骸落入海底后,就成了食骨蠕虫的美食。食骨蠕虫只以鲸骨为生,它们将根须插入鲸骨中,此时蠕虫根须上共生的细菌开始分解鲸的油脂。



  3. 单个葡萄球菌也可改变基因表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4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单个葡萄球菌也可改变基因表达



  借助最先进的纳米技术,科学家们将单一种类的某种细菌“监禁”起来,从而发现了关于这种细菌的一些怪异的现象。他们利用一个只有20微米大小的玻璃试管,将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监禁”起来。这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导致致命性感染。被“监禁”后,它竟然能够独自改变自己的基因表达。科学家们曾经认为,这种现象通常只有在数百个细菌集结在一起时才会发生。

  最新研究显示,细菌之间是通过一种名为“群体感应”的化学过程相互联系的。所谓的“群体感应”,就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生理行为,它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关闭和打开某些基因,从而在菌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被“监禁”的细菌来说,它可以判断它的化学信息无处可走。但是,它仍然能够产生基因适应,特别是能够产生一种名为“溶酶体”的化学炸弹。溶酶体的典型特点就是能够吃掉它们所接触的一切。当然,经实验证实,它们对玻璃试管是无能为力的。被“监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能够产生溶酶体,这一现象表明细菌基因转换只需要一个单一的个体。根据这一发现,研究人员将能够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单一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快速的感染。

  4. 长寿古菌呈现假死状态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422.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长寿古菌呈现假死状态



  最近,研究人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死亡谷盐滩地(右上图)的地底下发现了一种远古细菌。这种细菌也被称为“古菌”。研究人员介绍说,古菌(左上图和下图)在过去34000年中仅仅以藻类的几个细胞为生。这种细菌非常微小,长度大约只有1微米。它们很明显呈现假死状态,除了吸吮藻类的营养外,它们几乎停止了所有的活动。它们吸吮藻类的营养用来修复自己慢慢损坏的DNA。一个小小的藻类细胞就足够维持古菌生存长达1200万年。



  5. 章鱼以椰壳为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IT/2010/0105/2010151024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章鱼以椰壳为家



  最新研究发现,脉纹章鱼对椰壳总是情有独钟。更明确地说,这些章鱼喜欢利用椰壳作为它们的庇护所。它们身体躲在椰壳底下,伸出6英寸(约合15.2厘米)长的触角支撑起整个椰壳。更为有趣的是,它们顶着椰壳在满是泥沙的海底蹑手蹑脚地行走,好像是在踩高跷。据研究人员介绍,尽管携带椰壳会让它们行动缓慢,但是它们在遇到攻击时至少有个藏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