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澳洲遍布中国留学生脚印 从埋头读书到融入社会(图)

澳洲遍布中国留学生脚印 从埋头读书到融入社会

文章来源: 的 于 2009-10-04 23:05: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截至去年,中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注册入学人数已超13万,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留学生群体。这一数字表明,澳大利亚每4个国际学生中就有1个来自中国。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机构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在澳大利亚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中,人数增长最快的3个国家是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截至今年5月,中国留学生比去年同期增加16%。



  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如今已遍布中国留学生的脚印。从几代中国留学生的讲述里,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的自豪。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aha8hj.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9月19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当地华人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活动,华人社团新星舞蹈团的小演员跳起中国舞

  上世纪80年代埋头读书,很少和当地人交流

  “我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人之一了。”吴侃笑着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来到澳大利亚学习,之后便定居在了悉尼。

  198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提出“自费出国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渠道,也是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智力的一个方面。国家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在政治上与公费出国留学人员一视同仁”。

  那时,对于留学生来说,澳大利亚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1988年吴侃到悉尼大学时,觉得自己完全进入了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

  “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不可思议。”吴侃说,“一开始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我住的地方,每天早晨屋外总有乌鸦叫个不停。一开窗,就傻眼了——那场面太壮观了:天上飞的、落在树上的、草地上的,足有上千只乌鸦,长这么大,我没见过这么多乌鸦,毕竟乌鸦在国内不算什么吉利的鸟。在这里,澳大利亚人非常爱护动物,伤害动物,轻者要被处罚款,严重的是要坐牢的。”

  从刚刚开放的中国走出来的第一代留学生,面对外面世界给自己的震撼,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埋头刻苦学习,不问窗外事。

  “那时候就知道一门心思读书,没和老师同学有过多的交流。”吴侃说,“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吧,这和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的心态很类似——艰苦奋斗,想获得世界的认同,却又有那么一丝不自信。”

  安娜是澳洲国立大学语言学教授,她回忆起自己最初接触的中国学生时说:“他们是最认真的,却也是最沉默的。我不知道他们对我的课程有什么想法,因为他们从来不说,只是记录。”

  彼此的陌生,让交流变得很重要。“刚进学校的时候,我经常遇到人问我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当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吴侃说,“他们对我们也不了解,我就用当时并不熟练的英语跟他们介绍我的祖国。我在澳洲最早的几个朋友几乎都是通过这个方式认识的。”

  上世纪90年代为了生存,打工比读书还重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出国留学变成了一种潮流,自费留学生的数量猛然激增。澳大利亚也成为了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

  “我们这代留学生可能是最苦的,国内的物质条件还不够好,国外的大学又很少提供奖学金。”叶敏婷说,她1995年来到墨尔本大学留学,是当时“留学大军”中的一员。

  “我们这批人有个共同的特点——打工甚至比读书还重要。”叶敏婷语气里带着一点苦涩,“没办法啊,学费已经让国内的父母亲戚捉襟见肘了,不打工你就没法生存,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叶敏婷的学生签证在澳大利亚是允许打工的,但一个星期不能超过20个小时。“很多人都远远超过这个时间,还有人去打黑工。”“我就超过了,每天在餐厅洗盘子,洗得腰都直不起来。”叶敏婷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后半期,很多留学生出国并不能拿到全额奖学金,大部分要靠打工生存。当时在国内,还曾掀起应该留在国内为祖国作贡献,还是到国外洗盘子的争论。叶敏婷这一代留学生也被人们称为“洗盘子换读书”的一代。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欧美、澳洲等地的大学逐渐重视中国留学生,开始大批发放全额奖学金。同时,中国的经济也突飞猛进,老百姓的财富增长迅速,“洗盘子换读书”的现象渐渐消失。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一批留学生显得有些盲目,不知道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叶敏婷说,“记得后来看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看着看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这里面说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太相似了。”



  21世纪初充满自信,快速融入当地社会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澳大利亚迎来了中国留学生数量的第二次井喷。而这一代的留学生明显自信,其中还出现了不少在澳大利亚先读高中再考大学的“小留学生”。和他们的前辈不同,这一代的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的速度非常快。

  2007年,李欢坐上去澳大利亚的飞机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堪培拉租的房子有没有搞定。“可能我是个乐天派吧,换了别人,房子还没确定,估计要急死了,我一点都不急。”她笑着说,刚到堪培拉不久,她便迷了路,还把自己的住址抄错了。

  “当时手机没电了,天也快黑了,路上也没有人。”李欢说,“我去敲路边房子的门。一位老先生正在洗车,他马上找地图册帮我找地址,然后开车把我送到附近,一栋一栋房子的让我看,一直把我送到家。”

  这段经历让李欢感动不已,也坚定了她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的想法。现在,她总会抽出时间参加社区的活动,和当地人相处融洽。

  另一位姑娘王琪,则在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澳洲“警花”。

  “在澳大利亚当地做警察的外国人有很多,有来自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人。”王琪说,“在澳大利亚居住的外国人比较多,当地政府主要考虑到,有外国人报案或者发生什么事儿时,和他们来自相同国籍的警察,在沟通时会非常容易。”

  成为昆士兰州警察局的警察后,王琪主动申请做“中国城的片警”,她说:“很多中国人在那里开商铺、做生意,我希望能为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服务。”

  【相关链接】“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

  澳大利亚一词,意即“南方大陆”,欧洲人在17世纪初叶发现这块大陆时,误以为这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传统产业。

  旅游业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霍巴特的原始森林国家公园、墨尔本艺术馆、悉尼歌剧院、大堡礁奇观等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从英国移民率先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后,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1972年12月21日,中澳两国建交。几十年来,中澳关系稳步发展,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在经贸领域,中澳经贸关系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近600亿澳元。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仍高达384亿澳元,同比增长29.5%,实为难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清北高才生夫妻1家3口被撞仅1人幸存 推动醉驾入刑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关于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 七年调查的发现与追问

24小时讨论排行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日本7月5日将发生大地震?超20万人在线看直播
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马斯克表态
英国F-35B战机因故障滞留印度 被当地旅游局“征用”
较真来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美拟提供以色列超7千枚炸弹 伊朗紧急关闭领空应对
坠楼机长妻子:丈夫出事无人通知 最后一眼都没见到
美国土安全部车辆驶入 “鳄鱼恶魔岛”首批囚徒来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澳洲遍布中国留学生脚印 从埋头读书到融入社会

的 2009-10-04 23:05:35

 截至去年,中国留学生在澳大利亚注册入学人数已超13万,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留学生群体。这一数字表明,澳大利亚每4个国际学生中就有1个来自中国。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机构的统计数字则显示,在澳大利亚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中,人数增长最快的3个国家是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截至今年5月,中国留学生比去年同期增加16%。



  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如今已遍布中国留学生的脚印。从几代中国留学生的讲述里,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的自豪。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aha8hj.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9月19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当地华人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活动,华人社团新星舞蹈团的小演员跳起中国舞

  上世纪80年代埋头读书,很少和当地人交流

  “我可能是国内最早一批到澳大利亚留学的人之一了。”吴侃笑着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来到澳大利亚学习,之后便定居在了悉尼。

  198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提出“自费出国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渠道,也是贯彻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智力的一个方面。国家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在政治上与公费出国留学人员一视同仁”。

  那时,对于留学生来说,澳大利亚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1988年吴侃到悉尼大学时,觉得自己完全进入了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

  “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觉得新鲜,不可思议。”吴侃说,“一开始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我住的地方,每天早晨屋外总有乌鸦叫个不停。一开窗,就傻眼了——那场面太壮观了:天上飞的、落在树上的、草地上的,足有上千只乌鸦,长这么大,我没见过这么多乌鸦,毕竟乌鸦在国内不算什么吉利的鸟。在这里,澳大利亚人非常爱护动物,伤害动物,轻者要被处罚款,严重的是要坐牢的。”

  从刚刚开放的中国走出来的第一代留学生,面对外面世界给自己的震撼,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埋头刻苦学习,不问窗外事。

  “那时候就知道一门心思读书,没和老师同学有过多的交流。”吴侃说,“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自信吧,这和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的心态很类似——艰苦奋斗,想获得世界的认同,却又有那么一丝不自信。”

  安娜是澳洲国立大学语言学教授,她回忆起自己最初接触的中国学生时说:“他们是最认真的,却也是最沉默的。我不知道他们对我的课程有什么想法,因为他们从来不说,只是记录。”

  彼此的陌生,让交流变得很重要。“刚进学校的时候,我经常遇到人问我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当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吴侃说,“他们对我们也不了解,我就用当时并不熟练的英语跟他们介绍我的祖国。我在澳洲最早的几个朋友几乎都是通过这个方式认识的。”

  上世纪90年代为了生存,打工比读书还重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出国留学变成了一种潮流,自费留学生的数量猛然激增。澳大利亚也成为了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

  “我们这代留学生可能是最苦的,国内的物质条件还不够好,国外的大学又很少提供奖学金。”叶敏婷说,她1995年来到墨尔本大学留学,是当时“留学大军”中的一员。

  “我们这批人有个共同的特点——打工甚至比读书还重要。”叶敏婷语气里带着一点苦涩,“没办法啊,学费已经让国内的父母亲戚捉襟见肘了,不打工你就没法生存,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叶敏婷的学生签证在澳大利亚是允许打工的,但一个星期不能超过20个小时。“很多人都远远超过这个时间,还有人去打黑工。”“我就超过了,每天在餐厅洗盘子,洗得腰都直不起来。”叶敏婷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后半期,很多留学生出国并不能拿到全额奖学金,大部分要靠打工生存。当时在国内,还曾掀起应该留在国内为祖国作贡献,还是到国外洗盘子的争论。叶敏婷这一代留学生也被人们称为“洗盘子换读书”的一代。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欧美、澳洲等地的大学逐渐重视中国留学生,开始大批发放全额奖学金。同时,中国的经济也突飞猛进,老百姓的财富增长迅速,“洗盘子换读书”的现象渐渐消失。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一批留学生显得有些盲目,不知道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叶敏婷说,“记得后来看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看着看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这里面说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太相似了。”



  21世纪初充满自信,快速融入当地社会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澳大利亚迎来了中国留学生数量的第二次井喷。而这一代的留学生明显自信,其中还出现了不少在澳大利亚先读高中再考大学的“小留学生”。和他们的前辈不同,这一代的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的速度非常快。

  2007年,李欢坐上去澳大利亚的飞机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堪培拉租的房子有没有搞定。“可能我是个乐天派吧,换了别人,房子还没确定,估计要急死了,我一点都不急。”她笑着说,刚到堪培拉不久,她便迷了路,还把自己的住址抄错了。

  “当时手机没电了,天也快黑了,路上也没有人。”李欢说,“我去敲路边房子的门。一位老先生正在洗车,他马上找地图册帮我找地址,然后开车把我送到附近,一栋一栋房子的让我看,一直把我送到家。”

  这段经历让李欢感动不已,也坚定了她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的想法。现在,她总会抽出时间参加社区的活动,和当地人相处融洽。

  另一位姑娘王琪,则在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澳洲“警花”。

  “在澳大利亚当地做警察的外国人有很多,有来自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人。”王琪说,“在澳大利亚居住的外国人比较多,当地政府主要考虑到,有外国人报案或者发生什么事儿时,和他们来自相同国籍的警察,在沟通时会非常容易。”

  成为昆士兰州警察局的警察后,王琪主动申请做“中国城的片警”,她说:“很多中国人在那里开商铺、做生意,我希望能为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服务。”

  【相关链接】“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

  澳大利亚一词,意即“南方大陆”,欧洲人在17世纪初叶发现这块大陆时,误以为这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传统产业。

  旅游业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霍巴特的原始森林国家公园、墨尔本艺术馆、悉尼歌剧院、大堡礁奇观等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从英国移民率先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后,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1972年12月21日,中澳两国建交。几十年来,中澳关系稳步发展,两国高层互访不断。在经贸领域,中澳经贸关系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近600亿澳元。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仍高达384亿澳元,同比增长29.5%,实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