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自己动手做(DIY)往往成本更低,而且效果更好。当麻省理工学院(MIT)华裔学生李加斯丁(Justin
Lee,音译,下同)和叶奥利弗(Oliver Yeh)决定把一部照相机送上太空时,也发现到了这一点。
李加斯丁和叶奥利弗动手制作了一个承载照相机的低成本升空装置。该装置不是火箭、推进器和昂贵的控制系统,而是一只充满氦气的气球、一个吊在下方的啤酒泡胶冷藏箱,和一部价格低廉的小型相机,箱子里的立时暖手包可防止冰冻,并确保电池正常工作。
当然,如果气球降落后,这两名学生找不到拍照装置,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因此,他们事先在箱子内放置了一部装有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手机,跟踪气球和照相机的去向。包括透明胶带在内,这项试验的总成本只有148美元。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1jvxy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The camera caught this image of the burst balloon on its descent back to Earth. (Justin Lee & Oliver Yeh/1337arts.com)
由于手机信号只覆盖麻州中部地区,因此控制气球走向至关重要。幸运的是当天微风习习,不过手机外置天线在降落时烧毁。
他们的气球和照相机升到的高度足以拍到地球的黑色天穹。这部相机配有徒步旅行者工具包(CHDK)功能,能够设定每5秒钟拍摄一张照片,8GB记忆卡则足够相机储存5个小时的拍摄量。其中一张照片是在9.3万呎(18哩)高空拍摄的,当气球爆破后,啤酒冷藏箱花了40分钟才在地球着陆。
该项该项被命名为“伊卡洛斯计划”(Project Icarus)的试验最令人震惊的一点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而且预算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两位学生为省出这笔经费,气球升空前晚在车里凑合睡了一夜。因此即便第一次试验失败,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都很容易。
该试验的网站未透露气球的组装细节,但两位学生称,他们不久将以150美元的价格出售详细说明。这意味着人们不久就能以300美元的价格放飞自己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