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重庆清代舍利塔倾斜百年不倒 倾斜度超比萨斜塔(图)

重庆清代舍利塔倾斜百年不倒 倾斜度超比萨斜塔

文章来源: 卜人 于 2009-09-07 00:20:5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up2/2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up2/22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石塔每一层的连接处用米烧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浆,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非常坚固

一座神秘的清代舍利塔,不知从何时开始倾斜至今,其约30度的倾斜程度远远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比萨斜塔高55米,目前倾斜约5.5度)。

在当地人注视下,斜塔经历百年来的地震、山洪和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个中缘由究竟是为什么?有人说这座塔塔底埋藏的舍利子有神力,可保塔身永远斜而不倒;也有人说工匠在建造斜塔时精确计算了角度,故意修成倾斜的姿态……

奇!塔身摇晃竟然不倒

这座神奇的石塔位于荣昌县河包镇经堂村白塔山半山腰,距镇政府0.5公里。

日前,在该镇文化站站长廖和林的带领下,记者前往探秘。沿着一条山间小路而上,穿过一片片田地后,路旁的杂草渐多,小路愈发狭窄,不得不动用木棍拨开草丛开路。“到了!”约莫向山上爬了不到5分钟,廖和林在一片红薯地旁停下脚步。

记者抬头一望,在一簇簇半人高的杂草丛中,掩映着一座青色石塔。令人称奇的是,石塔塔身倾斜,与地面垂直线呈约30度角。

廖站长介绍,整座石塔高约9.5米,基座为2.2米,为11层楼阁八角石塔,每层都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塔体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大部分。该塔为舍利塔,地宫在基座下,是珍藏佛舍利等物所在。塔座为八角菱形须弥座,仰式云纹覆盆上为仿木结构重檐八角亭,每面设莲台佛龛,内坐佛一尊,共八面坐佛。

走近一看,记者发现石塔八面雕刻着形态各异的佛像,并伴有莲座、祥云等浮雕。而石塔的底层大部分掩埋在泥土之中,因塔身整体倾斜,底层与基座间有着巨大的缝隙。

为了证明石塔坚固不倒,记者二人合力推动石塔底部,令人称奇的是,塔尖轻微摇晃几十秒后又恢复平静。“这个塔自我出生时就是倾斜着的,至少上百年了,不管风吹雨打,还是有人去推动,它都一直保持这个样子,不会倒塌。”86岁的镇上居民廖桂鲜说。

怪!斜塔处处蕴含神奇

据史料记载,河包镇,唐代设临时行州,宋置濑州镇,因其群山环抱、景物特殊、人文蔚盛,而被誉为“有武桃园风度”之胜概。

这座河包斜塔为埋藏白塔山报恩寺高僧骨灰之所。当地相传,宋代一皇帝巡视南方时因饥饿得到河包当地百姓的帮助,皇帝为报恩便在河包镇修建寺庙及白塔(始建于公元1132年),后人称寺为报恩寺(大部分毁于文革时期)、塔为报恩塔(至今仍耸立镇郊)。至清代中期,该寺一高僧修成正果圆寂后,将其骨骸葬于舍利塔,也就是眼前这座斜塔之下。

百多年来,这座默默耸立山腰的斜塔是小镇居民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得知记者前来探秘,镇上居民纷纷上前诉说斜塔的神奇。廖桂鲜回忆,在解放前,这座孤独耸立的斜塔更是被当地人视为拥有神奇力量的宝塔,是圣物,常年香火不断,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此朝圣、祈福,香客比附近很多寺庙都多。

也有居民称,河包当地曾多次发生小地震,但从未对斜塔造成影响。64岁的经堂村老支书雷锡君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白塔山上还曾暴发过一次百年罕见的山洪,洪水夹带着沙石冲下来,山上的房屋因此被冲垮过半,村民们以为斜塔挺不住了,没想到山洪过后它依然屹立。

“在上世纪50年代,斜塔周围生长着各种不知名带刺植物,让人不敢随意靠近,与周围环境大相径庭。”居民刘世国称,在他们小时候,若谁能披荆斩棘走到斜塔旁便是最勇敢的人。

而对于这座倾斜的舍利塔,在居民中更是流传着一个凄惨的传说:清代时,白塔山上的一名村姑长期受到报恩寺主持帮助。后村姑带孕嫁人,其子长大成人后任县官,他在母亲去世前得知自己身世,遂愤怒地找上报恩寺,却得知主持已死,葬于塔下。于是他命人用粗绳拉倒石塔,眼见塔即将倒塌,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县官见状只能作罢,而石塔从此保持倾斜,永不倾倒……

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那么斜塔到底倾斜了多少年呢?面对这一问题,身为当地人的文化站廖站长也表示“由于没有史料记载,不好说”,但镇上90多岁的老人打小就知道斜塔,可以推算舍利塔至少倾斜了百年以上。

专家实地勘察解谜团

斜塔不倒源于建筑米浆

关于斜塔的各种传说在当地流传甚广,但斜塔为何倾斜?又为何斜而不倒一直是未解之谜,居民们对此众说纷纭。有人称舍利塔下埋藏的佛舍利是镇塔之宝,可保石塔倾斜却不倒塌;也有知晓力学的人声称斜塔应是工匠在建造时故意修成倾斜的,因其倾斜角度并未到达倾覆的临界状态,所以屹立至今。

对此,文化站站长廖和林给出了权威解释,5年前有一批市博物馆的专家来石塔实地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倾斜是由于基座倾斜下沉引起的——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石塔渐渐下沉,由于塔下地基土质有差异,一边疏松,一边坚硬,导致石塔向一边倾斜,形成斜塔姿态。

按理说,比萨斜塔很容易倒塌,但从一开始建造时,就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因此一直到现在保持斜而不倒,但河包斜塔的倾斜角度要比比萨斜塔大很多,而且从未进行过任何保护措施,那么其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于这一点,据荣昌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甘勇经勘察后分析,应该和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大关系。古代建筑石塔时用米烧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浆,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这种古代粘接材料很坚固,其韧性接近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因此成为斜塔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小贴士

河包斜塔位于荣昌河包镇,距镇政府约0.5公里。河包镇位于荣昌北部,安岳—大足—荣昌公路横穿境内,距县城22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24 公里,荣昌县城有客车直达河包镇,车程约45分钟,票价5元。河包盛产粉条、干鲜蔬菜、肉兔、生猪、白鹅、山羊等,是远近驰名的著名的“粉条之乡”。

参观完斜塔后,可步行游览著名的河包宋代白塔(又称报恩塔)。接着到隔山相望的镇郊,一睹真原堂的风采,这座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天主教堂,是重庆市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砖木结构的双钟楼哥特式建筑。

返回荣昌,还可以到距县城城东13公里的路孔古镇追寻历史的足迹,古镇街巷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木制结构的店房紧紧相连,原始而古朴。镇内还有建于清代的石桥7座,古拙简朴的祠堂,古朴雅致的古寺,岩间盘根错节的古树,人行马踏后形成的古道石阶深槽……漫步其中定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位于荣昌县南部的岚峰森林公园,县城西北的螺罐山风景区,以及铜鼓山摩岩造像等景点都值得一去。其间若抽空品尝远近驰名的荣昌卤鹅、黄凉粉、铺盖面等美食,岂不快哉!

■记者 周圆 实习生 张芷韩 文 任洁 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33名科技精英起诉川普:“非法中断”绿卡申请
这是美国现在最火热的话题,没有之一
电竞Zeus回应女学生被开除:我没结婚,她未提有男友
中华田园犬,为何被这些城市拒之门外?
北宋文人都赞叹!北韩金刚山"成功申遗",代表团兴奋跪谢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寄望“二次西安事变”统一台湾
快讯:川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当一个女生被安上“有损国格”的罪名
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没完没了",马斯克:赶紧公布吧
黄奇帆真敢说:中国18家上市车企利润不如一家丰田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未来几天,美国武器或将大量涌入乌克兰”
我必须C位 永不下台!川普参与世俱杯决赛尴尬一幕
川普开呛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乌爱国者飞弹
诈骗1000万!中国留学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墙内媒体:不能因乌克兰渣男陷入激烈内讧
如果是本国选手睡了外国女孩呢?有损国格?扬我国威?
东莞力挺夜经济:酒吧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应批尽批
白宫“重大宣布”终于曝光:特朗普政策“务实”一面
26岁河北小伙考上加拿大公务员:领导非常客气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重庆清代舍利塔倾斜百年不倒 倾斜度超比萨斜塔

卜人 2009-09-07 00:20:57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up2/22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up2/22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石塔每一层的连接处用米烧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浆,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非常坚固

一座神秘的清代舍利塔,不知从何时开始倾斜至今,其约30度的倾斜程度远远超过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比萨斜塔高55米,目前倾斜约5.5度)。

在当地人注视下,斜塔经历百年来的地震、山洪和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个中缘由究竟是为什么?有人说这座塔塔底埋藏的舍利子有神力,可保塔身永远斜而不倒;也有人说工匠在建造斜塔时精确计算了角度,故意修成倾斜的姿态……

奇!塔身摇晃竟然不倒

这座神奇的石塔位于荣昌县河包镇经堂村白塔山半山腰,距镇政府0.5公里。

日前,在该镇文化站站长廖和林的带领下,记者前往探秘。沿着一条山间小路而上,穿过一片片田地后,路旁的杂草渐多,小路愈发狭窄,不得不动用木棍拨开草丛开路。“到了!”约莫向山上爬了不到5分钟,廖和林在一片红薯地旁停下脚步。

记者抬头一望,在一簇簇半人高的杂草丛中,掩映着一座青色石塔。令人称奇的是,石塔塔身倾斜,与地面垂直线呈约30度角。

廖站长介绍,整座石塔高约9.5米,基座为2.2米,为11层楼阁八角石塔,每层都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塔体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大部分。该塔为舍利塔,地宫在基座下,是珍藏佛舍利等物所在。塔座为八角菱形须弥座,仰式云纹覆盆上为仿木结构重檐八角亭,每面设莲台佛龛,内坐佛一尊,共八面坐佛。

走近一看,记者发现石塔八面雕刻着形态各异的佛像,并伴有莲座、祥云等浮雕。而石塔的底层大部分掩埋在泥土之中,因塔身整体倾斜,底层与基座间有着巨大的缝隙。

为了证明石塔坚固不倒,记者二人合力推动石塔底部,令人称奇的是,塔尖轻微摇晃几十秒后又恢复平静。“这个塔自我出生时就是倾斜着的,至少上百年了,不管风吹雨打,还是有人去推动,它都一直保持这个样子,不会倒塌。”86岁的镇上居民廖桂鲜说。

怪!斜塔处处蕴含神奇

据史料记载,河包镇,唐代设临时行州,宋置濑州镇,因其群山环抱、景物特殊、人文蔚盛,而被誉为“有武桃园风度”之胜概。

这座河包斜塔为埋藏白塔山报恩寺高僧骨灰之所。当地相传,宋代一皇帝巡视南方时因饥饿得到河包当地百姓的帮助,皇帝为报恩便在河包镇修建寺庙及白塔(始建于公元1132年),后人称寺为报恩寺(大部分毁于文革时期)、塔为报恩塔(至今仍耸立镇郊)。至清代中期,该寺一高僧修成正果圆寂后,将其骨骸葬于舍利塔,也就是眼前这座斜塔之下。

百多年来,这座默默耸立山腰的斜塔是小镇居民茶余饭后的最大谈资。得知记者前来探秘,镇上居民纷纷上前诉说斜塔的神奇。廖桂鲜回忆,在解放前,这座孤独耸立的斜塔更是被当地人视为拥有神奇力量的宝塔,是圣物,常年香火不断,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此朝圣、祈福,香客比附近很多寺庙都多。

也有居民称,河包当地曾多次发生小地震,但从未对斜塔造成影响。64岁的经堂村老支书雷锡君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白塔山上还曾暴发过一次百年罕见的山洪,洪水夹带着沙石冲下来,山上的房屋因此被冲垮过半,村民们以为斜塔挺不住了,没想到山洪过后它依然屹立。

“在上世纪50年代,斜塔周围生长着各种不知名带刺植物,让人不敢随意靠近,与周围环境大相径庭。”居民刘世国称,在他们小时候,若谁能披荆斩棘走到斜塔旁便是最勇敢的人。

而对于这座倾斜的舍利塔,在居民中更是流传着一个凄惨的传说:清代时,白塔山上的一名村姑长期受到报恩寺主持帮助。后村姑带孕嫁人,其子长大成人后任县官,他在母亲去世前得知自己身世,遂愤怒地找上报恩寺,却得知主持已死,葬于塔下。于是他命人用粗绳拉倒石塔,眼见塔即将倒塌,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县官见状只能作罢,而石塔从此保持倾斜,永不倾倒……

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那么斜塔到底倾斜了多少年呢?面对这一问题,身为当地人的文化站廖站长也表示“由于没有史料记载,不好说”,但镇上90多岁的老人打小就知道斜塔,可以推算舍利塔至少倾斜了百年以上。

专家实地勘察解谜团

斜塔不倒源于建筑米浆

关于斜塔的各种传说在当地流传甚广,但斜塔为何倾斜?又为何斜而不倒一直是未解之谜,居民们对此众说纷纭。有人称舍利塔下埋藏的佛舍利是镇塔之宝,可保石塔倾斜却不倒塌;也有知晓力学的人声称斜塔应是工匠在建造时故意修成倾斜的,因其倾斜角度并未到达倾覆的临界状态,所以屹立至今。

对此,文化站站长廖和林给出了权威解释,5年前有一批市博物馆的专家来石塔实地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倾斜是由于基座倾斜下沉引起的——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石塔渐渐下沉,由于塔下地基土质有差异,一边疏松,一边坚硬,导致石塔向一边倾斜,形成斜塔姿态。

按理说,比萨斜塔很容易倒塌,但从一开始建造时,就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因此一直到现在保持斜而不倒,但河包斜塔的倾斜角度要比比萨斜塔大很多,而且从未进行过任何保护措施,那么其不倒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于这一点,据荣昌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甘勇经勘察后分析,应该和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大关系。古代建筑石塔时用米烧成很黏稠的粥,打成浆,以一定比例和石灰、沙子拌在一起,这种古代粘接材料很坚固,其韧性接近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因此成为斜塔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小贴士

河包斜塔位于荣昌河包镇,距镇政府约0.5公里。河包镇位于荣昌北部,安岳—大足—荣昌公路横穿境内,距县城22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24 公里,荣昌县城有客车直达河包镇,车程约45分钟,票价5元。河包盛产粉条、干鲜蔬菜、肉兔、生猪、白鹅、山羊等,是远近驰名的著名的“粉条之乡”。

参观完斜塔后,可步行游览著名的河包宋代白塔(又称报恩塔)。接着到隔山相望的镇郊,一睹真原堂的风采,这座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天主教堂,是重庆市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砖木结构的双钟楼哥特式建筑。

返回荣昌,还可以到距县城城东13公里的路孔古镇追寻历史的足迹,古镇街巷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木制结构的店房紧紧相连,原始而古朴。镇内还有建于清代的石桥7座,古拙简朴的祠堂,古朴雅致的古寺,岩间盘根错节的古树,人行马踏后形成的古道石阶深槽……漫步其中定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位于荣昌县南部的岚峰森林公园,县城西北的螺罐山风景区,以及铜鼓山摩岩造像等景点都值得一去。其间若抽空品尝远近驰名的荣昌卤鹅、黄凉粉、铺盖面等美食,岂不快哉!

■记者 周圆 实习生 张芷韩 文 任洁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