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贾君鹏”引发网络狂欢 “网闹”成为网民新宠(图)

“贾君鹏”引发网络狂欢 “网闹”成为网民新宠

文章来源: n 于 2009-07-27 10:41: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e/xwzx/shgj/gdxw/200907/27/W020090727373122315985.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网友PS赵无延 



最近,“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起了一场网络的狂欢。你是否经历过这种场面?许多素不相识的网民为了同一主题集中起来,灌水发帖、制作图片和影音剪辑,一时间闹得轰轰烈烈。让我们姑且将它称为“网闹”,解读一下它背后的故事。 著名“网闹”知多少

“网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网络上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泛称。这其中又存在着很多种各具特色的类型。



娱乐型“网闹”代表作:百度赵无延吧


此类“网闹”往往从视觉效果下手,利用某张特色鲜明的人物图片,进行PS(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更换身体或背景,从而演绎成不同版本,大多用于搞笑,也有少数涉嫌人身攻击。

“赵无延”来自于著名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3》,在游戏中只是一个外形猥琐的“路人甲”。但由于网友利用它的头像练习PS技巧并且制作教程,一时引发了大家无限的创意,迅速成为恶搞的对象。目前该贴吧共有主题数3360个,贴子数27948篇,绝大多数为PS恶搞。



讽刺型“网闹”代表作:菊花教


这种类型的“网闹”一般针对名人。该名人做过与网民观点相悖的事。于是大家组织各种的“网闹”对他(她)进行讽刺和挖苦。

“我反感他的作风。他可以继续他的生活,我也可以继续以‘网闹’的形式进行调侃和抗议。”有网友这样总结。

排队型“网闹”代表作:哥吃的不是饭,是寂寞

网友习惯将帖子称作“楼”,回帖也叫“盖楼”。盖楼的方式有千千万万,但眼下最流行、速度最快的则非“排队”莫属。参与“排队盖楼”的网友常常使用同一种句式,进行衍生发挥,形成一个壮观的克隆军团。

“哥吃的不是饭,是寂寞”这句话起源于某位网民的签名“哥抽的是烟,吐出的是寂寞”。这种伪颓废的语气很快成为网络恶搞的目标。

综合型“网闹”代表作:

贾君鹏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综合型“网闹”可以说是全体网民的“狂欢节”,因为只要你有心,总会找到加入“网闹”的方式。

2009 年7月16日,在百度魔兽贴吧出现了一个超级水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诞生到被封帖仅4天时间,却创造了313795个回复的旷世奇观。此后,各种形式的衍生作品相继出炉:有PS恶搞照片、衍生漫画、填词歌曲,还有无数关于贾君鹏其人其事的猜测,以及对发帖人心态的揣摩和研究。

专家观点:“网闹”是生活的放大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调查课题组组长胡延平认为,“网闹”的出现是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必然。

网络世界是现实社会的映射,“网闹”现象也是生活中“蜚短流长”的映射。在网络高速度、大范围的传播下,原本隐性的事件转化为显性,被放大、演绎乃至失真。

胡主任建议,只要“网闹”不触犯法律,不演变成“网骂”,大家不妨对它进行包容和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至于网络流行的“寂寞论”,胡主任则表示,其实生活中本就不乏空虚寂寞者,只是网络又起了放大的作用。

记者手记

“寂寞高手”何时不再寂寞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闹”显然也无法免俗。它披着娱乐的外衣,乍看之下是无厘头的起哄、恶搞,仔细研读却又能品尝出百种滋味,引人深思。

“网闹”,是空虚。它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网民的精神状态。在“网闹”热烈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一颗颗充满寂寞、渴望交流的心。

“网闹”,是狂欢。它折射网民对善恶、名人、社会、网络等的批判和思考,是社会舆论的缩影和体现。你可以在“网闹”帖中找到不少闪光的语句、优秀图片和影视衍生作品,它们的创作者正是网络上那些“寂寞高手”。

怀才不遇的网民,半被迫地沉浸在空虚的网络娱乐中,同时又在期待能有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

“网闹”,也是自嘲。在《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帖内,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话是“贾君鹏吃的不是饭,是寂寞”。相信在排队敲出这一行字的同时,许多人已经开始默默反省:自己是否已经无聊地消磨了太多的时间?谁说网民都是游戏成瘾的非主流,有太多的反思作品在网络上流传,大受欢迎。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揭示家族斗争
17岁中国学生在日本溺亡身上多暴力伤痕 调查出来了!
苦吞50%关税!巴西总统鲁拉"强硬杠上川普"民调反涨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指证小学校长性侵,一位乡村母亲的勇气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鸟! 普京与中伊朝联盟恐瓦解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马斯克"美国党"声势冷,民调:仅11%考虑支持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最新进展!华人夫妇代孕21名子女 涉嫌卖中国赚钱!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贾君鹏”引发网络狂欢 “网闹”成为网民新宠

n 2009-07-27 10:41:44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e/xwzx/shgj/gdxw/200907/27/W020090727373122315985.gif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网友PS赵无延 



最近,“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起了一场网络的狂欢。你是否经历过这种场面?许多素不相识的网民为了同一主题集中起来,灌水发帖、制作图片和影音剪辑,一时间闹得轰轰烈烈。让我们姑且将它称为“网闹”,解读一下它背后的故事。 著名“网闹”知多少

“网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网络上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泛称。这其中又存在着很多种各具特色的类型。



娱乐型“网闹”代表作:百度赵无延吧


此类“网闹”往往从视觉效果下手,利用某张特色鲜明的人物图片,进行PS(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更换身体或背景,从而演绎成不同版本,大多用于搞笑,也有少数涉嫌人身攻击。

“赵无延”来自于著名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3》,在游戏中只是一个外形猥琐的“路人甲”。但由于网友利用它的头像练习PS技巧并且制作教程,一时引发了大家无限的创意,迅速成为恶搞的对象。目前该贴吧共有主题数3360个,贴子数27948篇,绝大多数为PS恶搞。



讽刺型“网闹”代表作:菊花教


这种类型的“网闹”一般针对名人。该名人做过与网民观点相悖的事。于是大家组织各种的“网闹”对他(她)进行讽刺和挖苦。

“我反感他的作风。他可以继续他的生活,我也可以继续以‘网闹’的形式进行调侃和抗议。”有网友这样总结。

排队型“网闹”代表作:哥吃的不是饭,是寂寞

网友习惯将帖子称作“楼”,回帖也叫“盖楼”。盖楼的方式有千千万万,但眼下最流行、速度最快的则非“排队”莫属。参与“排队盖楼”的网友常常使用同一种句式,进行衍生发挥,形成一个壮观的克隆军团。

“哥吃的不是饭,是寂寞”这句话起源于某位网民的签名“哥抽的是烟,吐出的是寂寞”。这种伪颓废的语气很快成为网络恶搞的目标。

综合型“网闹”代表作:

贾君鹏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综合型“网闹”可以说是全体网民的“狂欢节”,因为只要你有心,总会找到加入“网闹”的方式。

2009 年7月16日,在百度魔兽贴吧出现了一个超级水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诞生到被封帖仅4天时间,却创造了313795个回复的旷世奇观。此后,各种形式的衍生作品相继出炉:有PS恶搞照片、衍生漫画、填词歌曲,还有无数关于贾君鹏其人其事的猜测,以及对发帖人心态的揣摩和研究。

专家观点:“网闹”是生活的放大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调查课题组组长胡延平认为,“网闹”的出现是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必然。

网络世界是现实社会的映射,“网闹”现象也是生活中“蜚短流长”的映射。在网络高速度、大范围的传播下,原本隐性的事件转化为显性,被放大、演绎乃至失真。

胡主任建议,只要“网闹”不触犯法律,不演变成“网骂”,大家不妨对它进行包容和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至于网络流行的“寂寞论”,胡主任则表示,其实生活中本就不乏空虚寂寞者,只是网络又起了放大的作用。

记者手记

“寂寞高手”何时不再寂寞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闹”显然也无法免俗。它披着娱乐的外衣,乍看之下是无厘头的起哄、恶搞,仔细研读却又能品尝出百种滋味,引人深思。

“网闹”,是空虚。它反映了相当一部分网民的精神状态。在“网闹”热烈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一颗颗充满寂寞、渴望交流的心。

“网闹”,是狂欢。它折射网民对善恶、名人、社会、网络等的批判和思考,是社会舆论的缩影和体现。你可以在“网闹”帖中找到不少闪光的语句、优秀图片和影视衍生作品,它们的创作者正是网络上那些“寂寞高手”。

怀才不遇的网民,半被迫地沉浸在空虚的网络娱乐中,同时又在期待能有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

“网闹”,也是自嘲。在《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帖内,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话是“贾君鹏吃的不是饭,是寂寞”。相信在排队敲出这一行字的同时,许多人已经开始默默反省:自己是否已经无聊地消磨了太多的时间?谁说网民都是游戏成瘾的非主流,有太多的反思作品在网络上流传,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