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高校瞒毕业生签虚假就业协议 “被就业”成热词(图)

高校瞒毕业生签虚假就业协议 “被就业”成热词

文章来源: 秦汉文长 于 2009-07-20 01:38: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mzxl6f.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据报道,近日,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还有多所高校的毕业生在网上发帖,交流“被就业”的经历和感受。除了“被瞒着就业”,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

高校为了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上获得理想的数据,不惜明里暗里要求甚至逼迫未就业毕业生“被就业”,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造假行为。这些“被就业”的毕业生,实际上也被动地成了高校就业率造假行为的配合者和牺牲品。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近些年来,各地高校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工作抓得很紧,其重视的程度,有时比一些地方对高考升学率的追求犹有过之。高校如此行事,与教育主管部门将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并用于调控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无关系。教育部2003年下发文件,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及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指标。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在就业率指标的压力之下,一些高校出现了操纵毕业生“被就业”的荒唐故事,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教育部门取消高校就业率这项硬指标,结果又会如何呢?由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仍然要接受社会的评判和考生的选择,就是取消高校就业率的硬性考核,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仍将不会有所降低。

  由于在统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空间,就业率的公信力已经受到不小的伤害。鉴于此,目前一方面要逐步淡化直至取消由行政主管部门施加于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压力,以减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冲动。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更科学、更权威的高校就业率统计体系。这样才能更有力地保证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领英!全美吃瓜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中国人大买加州房产 野火肆虐后 数十万空屋格外刺眼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特朗普心生一计,欧洲人头都大了...
印度裔在美国影响力越来越大 种族仇恨也随之而来
王室密谈录音疑流出!哈里求和条件曝光:要弃梅根了?
最新进展!华人夫妇代孕21名子女 涉嫌卖中国赚钱!
安吉丽娜朱莉的19岁亲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恋人同居
美媒猛批: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给爱泼斯坦写过粗俗的生日贺信
无人能掌控爱泼斯坦事件 事实证明连特朗普也不行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劲的官员之一 这个“蠢货”
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13厘米,却落下终身疾病
看不懂“娃哈哈争产”?来看这一篇就够了!
川普18岁孙女身价飙千万!穿红衣“伪参选”签重磅代言
小腿出现肿胀,特朗普患上的静脉疾病是什么
冰箱上安摄像头: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吗?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高校瞒毕业生签虚假就业协议 “被就业”成热词

秦汉文长 2009-07-20 01:38:56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mzxl6f.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据报道,近日,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他“太兴奋了”,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还有多所高校的毕业生在网上发帖,交流“被就业”的经历和感受。除了“被瞒着就业”,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甚至“被要求就业”,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

高校为了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上获得理想的数据,不惜明里暗里要求甚至逼迫未就业毕业生“被就业”,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造假行为。这些“被就业”的毕业生,实际上也被动地成了高校就业率造假行为的配合者和牺牲品。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近些年来,各地高校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工作抓得很紧,其重视的程度,有时比一些地方对高考升学率的追求犹有过之。高校如此行事,与教育主管部门将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并用于调控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无关系。教育部2003年下发文件,要求对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偏低的高校及专业,控制或减少招生指标。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在就业率指标的压力之下,一些高校出现了操纵毕业生“被就业”的荒唐故事,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教育部门取消高校就业率这项硬指标,结果又会如何呢?由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仍然要接受社会的评判和考生的选择,就是取消高校就业率的硬性考核,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仍将不会有所降低。

  由于在统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空间,就业率的公信力已经受到不小的伤害。鉴于此,目前一方面要逐步淡化直至取消由行政主管部门施加于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压力,以减轻高校就业率造假的冲动。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套更科学、更权威的高校就业率统计体系。这样才能更有力地保证高校就业率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