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台媒盘点:两岸网络流行语 有点山寨有点雷(图)

台媒盘点:两岸网络流行语 有点山寨有点雷

文章来源: 孙子兵 于 2009-07-15 01:13: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央日报网路报报道,两岸三地往来密切,但又各有文化脉络,流行用语也因此互有异同。《台湾光华杂志》日前刊文对于两岸流行语作了盘点,认为流行语广为流传,具有沟通性与感染力,现代人呼喊的语言或许有点“山寨”,有点“雷”,不过却绝对“热血”。

 

  文章摘录如下:   “杀很大”一词,最近随“杀online”线上游戏广告席卷全台,被无限扩张地套用在任何事物上,“输很大”、“拗很大”……。有人受不了大喊:“听到杀很大,就会忍不住火很大”!也有人对这样的流行辞汇表示激赏。

  诗人陈黎就为文赞赏它很有新意,“打乱固有的语言模式,又能创造‘陌生化’的效果,好比诗的口水,不断向人群飞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pload/200907/15/1010224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从山寨手机开始,现在已无所不“寨”。

现代流行语因网路转贴讨论而加速传播,虽然接受度不一,有的很“山寨”、有的很“雷人”,有的甚至“很黄很暴力”,但都真切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时代感情、默契与社会整体氛围。不可否认,它的确杀很大。

  “语言是桥,也是历史记忆的仓库,我们的文化习惯和思惟逻辑都以一种不明言的方式沈淀在其中,因而也就保障了最低限度沟通理解的可能。”──南方朔:《语言是我们的居所》 

  

  语言中的“调味料” 

  流行语是一种广为流传的通俗语言,具有沟通性与感染力。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作家余光中,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自己也会选择性地用“粉丝”(fans)、“high”等流行用语。余光中认为,流行用语就像胡椒,适可而止可以加味,但撒太多会吃不下去。

  流行语多是约定俗成,只有生活在当时当地的人,才解其中况味。

  “炒饭”几乎已经是台湾约定俗成的“鱼水之欢”的代名词,可虽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的由来。

  关于“炒饭”有个笑话。有个男人要出境一年,临走前,老婆对他说,出门在外这么久,若有生理需要,可以找人解决。男人感谢老婆的体贴,也准许老婆有同等权利,并提议,每“做”一次就放一粒米到玻璃瓶里。

  一年后男人回家,立刻拿出放了3粒米的玻璃瓶,要求老婆也拿出“战果”来。老婆面有难色地拿出一个空瓶,男人还来不及高兴,就见女佣端出一盘炒饭来说:“太太,家里米缸没米了,所以我把你瓶子里的米都拿来炒啦!” 

  电视上某谈话性节目以男女性爱为讨论主题,因担心频频提起那档子事会遭罚,于是讲好以“炒饭”取代,没想到普获共鸣,从此,炒饭在台湾多了另一层“食色性也”的含意。

  

  大陆流行语 台湾不陌生

  两岸三地往来密切,但又各有文化脉络,流行用语也因此互有异同。像“八卦”、“小强”(指蟑螂,语出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是香港制造、外销台湾的流行用语。对岸的酱油论则源自于一位受访民众令人意外的恶搞回应。

  话说,某日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随机采访民众对于明星艳照的看法,一位男性受访者回答:“关我屁事!我出来打酱油的…”。“酱油男”的“酱油论”在网路上迅速流传,许多人对他崇拜不已,形成所谓的“酱油族”,举凡与己无关、懒得搭理的话题,都以“打酱油”敷衍之。

  除了打酱油外,2008年大陆票选出来的网路10大流行语,前3名台湾也不陌生。

  排名第一的是“山寨”,从山寨手机开始,现在已无所不“寨”。山寨原是广东方言,意指盗版、仿制,引申有“以草根对抗权威,以大众对抗精英”的意味。

  “雷”排名第二,这个字原来是名词,现在被当成动词或形容词,表示非常震惊或惊吓。如:“很雷”、“被雷到”等。

  排名第三的是“囧”。囧,音同“窘”,原意是光、明亮的意思。这个原来陌生的古字,只因“长得”像张皱着一双愁眉的人脸,竟被网友“窜改”来表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如今被称为“21世纪最风行的汉字”。

  

  电视:流行语的传播站


  电视是流行用语的传播站,也是孕育的温床,许多流行用语来自电视节目。

  “真是佛心来的!”(真是太善心了!)一语,来自王伟忠制作的《全民大闷锅》,节目中模仿壹传媒发行人黎智英的港式普通话。

  “好人卡”则是卡片游戏漫画的产物。在卡片游戏中,好人卡是击杀“准好人”的最强武器,即使已为女孩上刀山下油锅,只要拿到一张小小的好人卡,就会被彻底击溃成“脑残”状态。放眼现实生活中,女孩会以“你真的是个好人,但我们不适合,相信你一定会找到比我更好的人……”为由,婉转拒绝男生的告白。换言之,领到一张“好人卡”,意指示爱失败。

  “肛温啦!”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一定震撼不小,搞清楚是闽南话的“感恩啦!”后,又不觉会心一笑。像这样走闽南话“走音、变调”俚俗路线的还有:粉(很)、偶(我)、素(是)、企(去)、粗(吃)、童鞋(同学)等等。

  网路的惯用语汇,有些不难懂,但也有部分只有熟悉网路世界的人才懂。例如:“砍掉重练”,意指删除不理想的旧角色,另开新角色重新培育。“乡民”指的是爱凑热闹、跟着群众起哄的人(源自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

  香港诸多“潮语”中,像“滴汗”(无奈、无话可说、尴尬、不知所措等)、“神级”(线上游戏用语,指无人能及的境界)等,台湾的网路族群也都不陌生。

  “流行用语一点儿都不可怕”

  流行语是青少年族群发展与认同的次文化,根据调查,使用率最高的是初高中男生。

  有人认为,网路作家“九把刀”(柯景腾)之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原因是他在作品中加入了“热血”等青少年次文化语言,赢得青少年的认同。“九把刀”虽不认为这是他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但承认使用日常用语的确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杀手,无与伦比的自由,用最剽悍的热血止住眼泪……”,“九把刀”运用得十分频繁的“热血”二字,既不标新立异,也没有腥色膻的味道,只是代表慷慨激昂的状态,简单又传神。事实上,热血不只是“九把刀”的文字风格、口头禅,也是性格。

  知名作家张大春认为,年轻人尝试用新鲜的语言来标示自己和前一代的不同,无可厚非,不必大惊小怪。他在《何必拯救火星文?》中揭露,自己在初中时与同侪也会自创语言,他们以化学元素“珐”来表示过度活泼、调皮之极,如:“你也太‘珐’了一点吧?!”张大春认为,流行用语一点儿都不可怕,它只是会被下一代的新语言驱逐而已。

  现代人呼喊的语言或许有点“山寨”,有点“雷”,不过却绝对“热血”。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安吉丽娜朱莉的19岁亲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恋人同居
王室密谈录音疑流出!哈里求和条件曝光:要弃梅根了?
纽约CEO跟女高管相拥听演唱会,上大屏幕后忙躲闪
宗庆后三弟全家美籍负责在美资产 杜建英小儿生父存疑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给爱泼斯坦写过粗俗的生日贺信

24小时讨论排行

CSGO Zeus不雅影片延烧! 传当事女大生遭惩处后坠楼
美国加州州长跳脚:特朗普想把未来拱手交给中国!
美媒猛批:中国人想通了,如今美国人却不懂了
18亿美元的隐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万就击穿了?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劲的官员之一 这个“蠢货”
遗产争夺扑朔迷离 宗馥莉被要求说明百万美元下落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会被拍 发文道歉 呼吁尊重隐私
冰箱上安摄像头: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吗?
女子花60万断骨增高13厘米,却落下终身疾病
小腿出现肿胀,特朗普患上的静脉疾病是什么
特朗普心生一计,欧洲人头都大了...
美国国务院大裁员伤筋动骨,亚太策略恐沦为空谈
985学霸家长,正挣扎于孩子可能考不上高中
继雷军之后 黄仁勋“密会”MiniMax 深度交流两小时
官媒:链博会境外展商美国最多 脱钩走不远!
美对华石墨关税将飙至160%,不少电动汽车制造商破防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台媒盘点:两岸网络流行语 有点山寨有点雷

孙子兵 2009-07-15 01:13:56

中央日报网路报报道,两岸三地往来密切,但又各有文化脉络,流行用语也因此互有异同。《台湾光华杂志》日前刊文对于两岸流行语作了盘点,认为流行语广为流传,具有沟通性与感染力,现代人呼喊的语言或许有点“山寨”,有点“雷”,不过却绝对“热血”。

 

  文章摘录如下:   “杀很大”一词,最近随“杀online”线上游戏广告席卷全台,被无限扩张地套用在任何事物上,“输很大”、“拗很大”……。有人受不了大喊:“听到杀很大,就会忍不住火很大”!也有人对这样的流行辞汇表示激赏。

  诗人陈黎就为文赞赏它很有新意,“打乱固有的语言模式,又能创造‘陌生化’的效果,好比诗的口水,不断向人群飞溅。”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upload/200907/15/101022450.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从山寨手机开始,现在已无所不“寨”。

现代流行语因网路转贴讨论而加速传播,虽然接受度不一,有的很“山寨”、有的很“雷人”,有的甚至“很黄很暴力”,但都真切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时代感情、默契与社会整体氛围。不可否认,它的确杀很大。

  “语言是桥,也是历史记忆的仓库,我们的文化习惯和思惟逻辑都以一种不明言的方式沈淀在其中,因而也就保障了最低限度沟通理解的可能。”──南方朔:《语言是我们的居所》 

  

  语言中的“调味料” 

  流行语是一种广为流传的通俗语言,具有沟通性与感染力。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作家余光中,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自己也会选择性地用“粉丝”(fans)、“high”等流行用语。余光中认为,流行用语就像胡椒,适可而止可以加味,但撒太多会吃不下去。

  流行语多是约定俗成,只有生活在当时当地的人,才解其中况味。

  “炒饭”几乎已经是台湾约定俗成的“鱼水之欢”的代名词,可虽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的由来。

  关于“炒饭”有个笑话。有个男人要出境一年,临走前,老婆对他说,出门在外这么久,若有生理需要,可以找人解决。男人感谢老婆的体贴,也准许老婆有同等权利,并提议,每“做”一次就放一粒米到玻璃瓶里。

  一年后男人回家,立刻拿出放了3粒米的玻璃瓶,要求老婆也拿出“战果”来。老婆面有难色地拿出一个空瓶,男人还来不及高兴,就见女佣端出一盘炒饭来说:“太太,家里米缸没米了,所以我把你瓶子里的米都拿来炒啦!” 

  电视上某谈话性节目以男女性爱为讨论主题,因担心频频提起那档子事会遭罚,于是讲好以“炒饭”取代,没想到普获共鸣,从此,炒饭在台湾多了另一层“食色性也”的含意。

  

  大陆流行语 台湾不陌生

  两岸三地往来密切,但又各有文化脉络,流行用语也因此互有异同。像“八卦”、“小强”(指蟑螂,语出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是香港制造、外销台湾的流行用语。对岸的酱油论则源自于一位受访民众令人意外的恶搞回应。

  话说,某日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随机采访民众对于明星艳照的看法,一位男性受访者回答:“关我屁事!我出来打酱油的…”。“酱油男”的“酱油论”在网路上迅速流传,许多人对他崇拜不已,形成所谓的“酱油族”,举凡与己无关、懒得搭理的话题,都以“打酱油”敷衍之。

  除了打酱油外,2008年大陆票选出来的网路10大流行语,前3名台湾也不陌生。

  排名第一的是“山寨”,从山寨手机开始,现在已无所不“寨”。山寨原是广东方言,意指盗版、仿制,引申有“以草根对抗权威,以大众对抗精英”的意味。

  “雷”排名第二,这个字原来是名词,现在被当成动词或形容词,表示非常震惊或惊吓。如:“很雷”、“被雷到”等。

  排名第三的是“囧”。囧,音同“窘”,原意是光、明亮的意思。这个原来陌生的古字,只因“长得”像张皱着一双愁眉的人脸,竟被网友“窜改”来表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如今被称为“21世纪最风行的汉字”。

  

  电视:流行语的传播站


  电视是流行用语的传播站,也是孕育的温床,许多流行用语来自电视节目。

  “真是佛心来的!”(真是太善心了!)一语,来自王伟忠制作的《全民大闷锅》,节目中模仿壹传媒发行人黎智英的港式普通话。

  “好人卡”则是卡片游戏漫画的产物。在卡片游戏中,好人卡是击杀“准好人”的最强武器,即使已为女孩上刀山下油锅,只要拿到一张小小的好人卡,就会被彻底击溃成“脑残”状态。放眼现实生活中,女孩会以“你真的是个好人,但我们不适合,相信你一定会找到比我更好的人……”为由,婉转拒绝男生的告白。换言之,领到一张“好人卡”,意指示爱失败。

  “肛温啦!”第一次看到这句话,一定震撼不小,搞清楚是闽南话的“感恩啦!”后,又不觉会心一笑。像这样走闽南话“走音、变调”俚俗路线的还有:粉(很)、偶(我)、素(是)、企(去)、粗(吃)、童鞋(同学)等等。

  网路的惯用语汇,有些不难懂,但也有部分只有熟悉网路世界的人才懂。例如:“砍掉重练”,意指删除不理想的旧角色,另开新角色重新培育。“乡民”指的是爱凑热闹、跟着群众起哄的人(源自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

  香港诸多“潮语”中,像“滴汗”(无奈、无话可说、尴尬、不知所措等)、“神级”(线上游戏用语,指无人能及的境界)等,台湾的网路族群也都不陌生。

  “流行用语一点儿都不可怕”

  流行语是青少年族群发展与认同的次文化,根据调查,使用率最高的是初高中男生。

  有人认为,网路作家“九把刀”(柯景腾)之所以深受青少年喜爱,原因是他在作品中加入了“热血”等青少年次文化语言,赢得青少年的认同。“九把刀”虽不认为这是他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但承认使用日常用语的确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杀手,无与伦比的自由,用最剽悍的热血止住眼泪……”,“九把刀”运用得十分频繁的“热血”二字,既不标新立异,也没有腥色膻的味道,只是代表慷慨激昂的状态,简单又传神。事实上,热血不只是“九把刀”的文字风格、口头禅,也是性格。

  知名作家张大春认为,年轻人尝试用新鲜的语言来标示自己和前一代的不同,无可厚非,不必大惊小怪。他在《何必拯救火星文?》中揭露,自己在初中时与同侪也会自创语言,他们以化学元素“珐”来表示过度活泼、调皮之极,如:“你也太‘珐’了一点吧?!”张大春认为,流行用语一点儿都不可怕,它只是会被下一代的新语言驱逐而已。

  现代人呼喊的语言或许有点“山寨”,有点“雷”,不过却绝对“热血”。